美國空軍全球打擊能力全面升級

2020-12-26 中國青年網

5月1日,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司令蒂莫西·雷上將向外界透露了該司令部未來的能力規劃。這一規劃從兵力規模、機載武器、未來發展等方面提出了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未來的兵力與能力建設目標。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是美軍全球打擊能力的主體力量,在此次能力規劃中,其提出的遠期理想兵力規模為220架戰略轟炸機,包括75架深度現代化升級的B-52戰略轟炸機和145架B-21戰略轟炸機。為實現這一目標,美軍將保留全部B-2戰略轟炸機用於維持穿透性打擊能力,以及部分B-1B戰略轟炸機用於補充火力投射能力。同時,美國空軍將為至少18架B-1B集成AGM-183A空射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彈,並提升B-52戰略轟炸機對該彈的攜載量。未來,還將進一步加快高超聲速武器的試驗進度和引入「武庫機」。

作為冷戰時期美國戰略空軍衣缽的繼承者,創建於2009年的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負責掌控美國陸基與空基核武器,並為美軍的全球威懾與作戰行動提供戰略轟炸機。目前擁有3.4萬名人員、20架B-2戰略轟炸機、76架B-52戰略轟炸機和450枚「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以及沒有賦予核打擊任務的62架B-1B戰略轟炸機。

根據美國空軍規劃,全球打擊司令部在未來數十年中將重點發展三種打擊手段。首先是加速研製「遠程防區外巡航飛彈」。據悉這種下一代空射巡航飛彈能夠根據任務的不同搭載不同的載荷,不但可以在目標區域上空巡飛,還能夠在飛行中重新瞄準目標。其航程可達2500-3000公裡,若換裝超聲速和高超聲速發動機,甚至可以3-4馬赫的速度延伸至5000公裡,成為飛行速度最快的巡航飛彈。按照設計,這種巡航飛彈既可配備常規戰鬥部,也可攜帶核戰鬥部,即最新的W80-4核彈頭,這將有助於增強美軍空基核力量的威懾效果。美國空軍計劃在2030年前部署該型飛彈,以取代現役已經老化的AGM-86B空射巡航飛彈。

其次是發展下一代陸基戰略飛彈「陸基戰略威懾系統」。該型飛彈壽命周期超過50年,採用全新的飛行系統,在提高遠距離快速打擊能力的同時,增強了對抗飛彈防禦的能力,主要用於替換現役的「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美軍計劃在2029年之前使其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在2036年之前完成部署400套該型飛彈。

最後是重拾「武庫機」概念。美國空軍「武庫機」的概念提出已有數十年,是一種介於大型運輸機和轟炸機之間的空中火力平臺概念。作戰中,「武庫機」將作為其他飛機的機載彈倉,並與充當前方傳感器和瞄準節點的第五代戰機進行聯網。美國空軍構想將較為老舊的飛機平臺轉變為這種能夠搭載各種常規有效載荷的發射平臺,而B-52或B-1B戰略轟炸機,以及其他的大型運輸機和商用飛機都可作為這種「武庫機」的備選平臺。

從根本上講,這些打擊手段的提出、恢復與實施,無疑是美國軍事戰略調整的結果,即為了滿足大國競爭中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戰爭的需要,美軍又開始向「火力優勢」的傳統路線回歸。

近年來,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為適應大國競爭戰略的需要,在加強手段建設的同時,還採取多種方式向外界展示其威懾能力與作戰能力。

2019年11月29日,全球打擊司令部發布消息稱,其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了一枚最新型「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在飛行了7100公裡後命中位於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瓜加林環礁地區的一個預定目標。「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射程達1.2萬公裡,戰鬥部可搭載12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並具有分導式打擊能力,是美軍服役的唯一一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目前,美軍擁有該型飛彈450枚,其中處於部署狀態的400枚,屬於當前美國陸基核打擊力量的核心打擊手段。

適時透露尚未服役的新裝備也成為全球打擊司令部的威懾方式之一。2月1日,全球打擊司令部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3張B-21戰略轟炸機的效果圖,暗示懷特曼空軍基地、埃爾斯沃斯空軍基地、迪耶斯空軍基地將成為B-21的部署地點。而按照計劃,首個B-21戰略轟炸機作戰中隊將部署在那達科他州埃爾斯沃斯空軍基地,駐紮在此的美國空軍第28轟炸機聯隊已經做好了接收B-21的準備。

據悉,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從2024年開始交付第一架量產型B-21戰略轟炸機,之後3年每年交付5架,2028年增加到10架,2029年與2030年每年15架,即在未來10年中總計交付55架作戰型B-21戰略轟炸機。

作為美軍全球打擊能力的主體力量,美軍還以全球打擊司令部為核心發展了相應的作戰概念,以更好地設計與構想未來作戰。

一方面,美軍提出了「下一代遠程打擊系統」的新型作戰體系概念。它以「系統家族」為核心理念,建立了一個由遠程轟炸機、戰術飛機、無人偵察機、空中加油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常規遠程巡航/彈道飛彈等在內的系統家族。其中,下一代遠程轟炸機B-21是這一打擊系統的核心,B-2戰略轟炸機是其有力補充。而「戰斧」、AGM-158、AGM-154、AGM-86、LROS等巡航飛彈與「民兵-3」 「三叉戟」等彈道飛彈則成為實施遠程防區外打擊的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美軍在升級全球打擊作戰概念。美國國防部提出的「常規快速全球打擊」作戰概念是指使用常規武器,在1個小時之內打擊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目標。這種能力可以支撐美國威懾並擊敗對手,是確保美國能夠在衝突爆發時或衝突期間打擊高價值目標和「稍縱即逝」的時敏目標。

2017年,美軍將「常規快速全球打擊」計劃更名為「常規快速打擊」,並將作戰能力建設的重心放在高超聲速武器上。由於美國空軍在這一領域的手段發展遠超其他軍種,從而成為支撐和推動「常規快速打擊」作戰概念實現的重要支柱。

(作者單位:空軍工程大學)

王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長途奔襲3.5萬公裡,展現強悍全球打擊能力
    在一次軍事行動中,美國空軍一架B-2從本土出發,飛躍太平洋和印度洋,長途奔襲3.5萬公裡,對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基地進行精準打擊。正是這次經典戰例,讓全世界都見識到了B-2"全球抵達"和"全球摧毀"的恐怖戰力。說起此次B-2萬裡奔襲阿富汗的戰例,就不得不提"911事件"了。正是經歷了這次嚴重打擊,五角大樓開始將反恐作戰上升到新的高度。
  • 「快速全球打擊」計劃!美國太空軍在必要情況下可以發動進攻
    臺空軍還指出,進攻行動不僅限於反擊敵人的飛彈防禦系統,而且可以針對「敵人反衛星潛力的整個範圍」進行,這包括地面目標和網絡空間中的設施。 美國太空軍於2019年12月20日成立。約翰 雷蒙德(John Raymond)於2020年1月被任命為美國太空軍司令。
  • 蘭德公司「2030年未來戰爭」系列報告與美國空軍戰略
    中國、伊朗和朝鮮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全球變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問題和極端天氣情況都要求空軍駐紮在更遠的基地。其次,法律日益突出的地位,軍事行動圖像的散播和全球城市化發展,都要求空軍和聯合部隊進一步提高精確度,避免平民傷亡帶來的法律和政治反彈。第三,為了應對網絡攻擊和灰色地帶的衝突,美國空軍和聯合部隊需要提高其信息戰能力。最後,考慮到人工智慧的發展浪潮,美國空軍和聯合部隊還應加強對自動化的投資。
  • 美國會研究服務處發布新版《常規快速全球打擊和遠程彈道飛彈》報告
    編者按2月14日,美國會研究服務處發布最新版《常規快速全球打擊和遠程彈道飛彈:背景和問題》報告,該報告每年更新一次。一、發展動因報告表示國會和國防部越來越重視美國高超聲速武器的發展,該武器能夠幫助美國實現在一小時內對全球範圍目標發動攻擊的能力。
  • 美國空軍參謀長:太空戰或在幾年後打響
    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戈德費恩表示,太空戰或在幾年後打響。他說:「我認為,我們將在幾年後從太空發動攻擊。美國空軍應當主導這一新戰場的聯合作戰行動。這是國家對我們的要求。」 戈德費恩表示,太空優勢和空中優勢同樣重要。 與此同時,1967年籤署的《外層空間條約》仍然有效。該條約規定,各方有義務不在太空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美國空軍轟炸機部隊的現狀-vASC2020會議透露出的信息
    由於新冠疫情,今年美國空軍協會航空航天和網絡會議改為虛擬會議,這是一個對美國空軍轟炸機部隊現狀進行回顧和對未來發表展望的年度會議。 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指揮官Timothy M. Ray將軍在講話中提到,空軍共需要220架轟炸機,包括100架新型B-21轟炸機,並強調這個數字並非固定不變,空軍原本認為只需要175架轟炸機。
  • 美國空軍高超聲速飛彈準備首次試射
    8月8日,美國空軍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官方網站發布圖文消息,稱駐該基地的美國空軍B-52戰略轟炸機進行了掛載AGM-183A「空射快速響應武器」(ARRW)飛彈的測試,這是該飛彈在今年年底前進行首次飛行試驗前的最後一次掛載測試,試驗中驗證了該飛彈與B-52轟炸機,以及地面遙測系統的數據聯動能力。
  • 美國空軍向約旦快速部署F-35,強化一種重要的作戰能力
    據美國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4月20日報導,美國空軍向約旦快速部署了兩架F-35戰鬥機,以距離敘利亞戰場更近。這次部署展示了美國空軍在非傳統地點操作先進飛機的能力,並使它們更靠近戰略哨所。
  • 美國全球快速打擊計劃,效果如何又強在何處?指明未來戰局發展方向
    三位一體全球快速打擊計劃的出現 美國為了支撐戰略力量新「三位一體」,美國防部制定了全球快速打擊(PGS)計劃,目的是在戰略威懾下的一個小時內外可以打擊全球任何地方的實戰能力,這會對未來戰爭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 空軍發布轟-6k宣傳片,外媒:視頻中飛彈打擊了關島基地
    因此,這裡不僅是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重要停靠港口,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也都停在關島的安德森基地。不過近日我國空軍發布了一個宣傳片,讓美國媒體為美軍緊張了起來! 9月20日,有外國媒體指出,前一日我國空軍發布的轟-6k轟炸機宣傳片,視頻中轟-6K轟炸機的飛彈打擊目標,就是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戰神出擊,果然名不虛傳!
  • 美空軍試射「民兵」-3洲際飛彈 展示核威懾能力
    據美聯社范登堡空軍基地8月4日報導,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稱,一枚未裝(核)彈頭的「民兵」-3洲際飛彈當地時間8月4日凌晨從加利福尼亞州發射升空,對太平洋上的一個模擬目標進行了試射。這個設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的司令部稱,這枚飛彈於4日凌晨12點21分由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其搭載的三個再入分飛彈頭(MIRV)飛行約6759公裡後,抵達馬紹爾群島的誇賈林環礁靶場並命中目標。美空軍第576試飛中隊指揮官奧馬爾·科爾伯特上校在一份聲明中說,試射對於維護老舊的「民兵」-3陸基核武器系統至關重要。
  • 美國空軍即將成立頻譜戰聯隊
    美國空軍空戰司令部司令馬克·D·凱利上將指出,美國空軍計劃在2021年組建一個頻譜戰聯隊,以全面回應對等對手幹擾能力的不斷提升。 凱利上將說,美國的對手,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正在隱身、精確武器和精確導航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但這些進展「並不像對手在電磁頻譜方面的能力那樣讓我夜不能寐」。加上對手在「5G和量子計算、太空和賽博」方面的進展,整體形勢令人擔憂。敵人將使用他們在電磁頻譜中的能力閉環紅色殺傷鏈,並破壞藍色殺傷鏈。"
  • 韓空軍戰力大增!134架戰隼將升級為F16V,也就跟殲10C打個平手
    (134架韓國版F-16C/D戰鬥機,韓國稱KF-16戰鬥機,是目前韓國空軍的絕對主力)環球網4月1日引述外國媒體報導稱,美國政府已經通過一項對韓國的軍售案,批准美國有關公司協助韓國空軍,將其現役的134架KF-16戰鬥機全部升級為最新款F-16V型戰鬥機。
  • 若美國出動全部B2轟炸機,哪國可以扛住?全球或許只有兩國能行
    這種純粹的飛翼設計早在1949年就已經亮相,但美國空軍當時並未注意到他,這一設計後來卻在B2轟炸機上得到了體現。B2轟炸機是美國轟炸機現代化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它突破了過去難以逾越的難題,使得美軍具備了"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的能力。組建一定規模的轟炸機,並使其能穩步跟進空軍的發展步伐,滿足空軍的現代化作戰要求顯得尤其重要,具體就體現在轟炸機的生存能力、航程、有效載荷等方面。
  • 臺軍首架自行升級F-16V戰機曝光 裝備先進雷達應對我空軍
    2012年,臺灣耗費38億美元巨資升級其145架不斷過時的F-16A/B為F-16V,當然現在就剩下143架了。該升級案被稱為「鳳展專案」,由臺灣和美國合作完成。臺灣漢翔公司的沙鹿廠區負責F-16V的改裝,該廠區於2017年2月落成,整個廠區位於漢翔廠區最隱秘的位置,安保級別也非常高。該廠區由臺、美共同進行技術保密和人員管制,非相關人員一律無法靠近。
  • 印度空軍C-17罕見出動,運輸能力全面提升,中國運-20仍需努力
    這次印度空軍的大動作徹底改變了外界對於印度運輸實力的看法,也極大提升了印度軍方的運輸效率這次運輸任務的主角C-17A1戰略運輸機是美國波音公司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交付使用的一款堅固戰術和戰略運輸任務的先進運輸機,主要取代洛馬公司研發的C-141運輸機。第一架C-17A戰略運輸機在1993年5月正式交付美國空軍使用,北約代號「環球霸王」。
  • 酋長國之翼:阿聯空軍機隊概覽
    其中偵查型RAD3架,雙座教練型3架,12架幻影5AD,這是幻影5戰機的阿布達比出口版本,與法軍原版相同,這型幻影5注重對地打擊能力,沒有安裝雷達。但阿布達比空軍此時並沒有額外裝備專門的制空戰機,因此其餘的14架幻影5接受了改裝,即幻影5EAD。他們加裝了雷達,作為既可對地又可防空的多用途戰機。這些幻影戰機於1973年開始交付並在阿聯空軍中服役至90年代。
  • 美國空軍升級F-15戰鬥機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吊艙
    2020年12月15日,美國空軍位於俄亥俄州萊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F-15戰鬥機分部合同處授予位於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的波音公司一份總金額1776.4388萬美元的固定價格激勵(恆定目標)類、成本加激勵金類及成本加定酬類合同
  • 解放軍若給美軍這一系統打擊,或可使美軍束手無策兵
    美軍的軍費開支更是全球第一,而且是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2017年世界國家軍費排行榜中,位列前五的是美國,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印度。然而其它4個國家的一起的軍費加起來也沒有美國那麼多,美國的軍費開支將近7000億美元,約4.9萬億人民幣,這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天文數字。
  • 美國霍尼韋爾公司聲稱開發出全球最快量子計算機
    科技戰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2020年美國半導體行業狀況報告》據國防科技信息網6月23日消息,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2020年美國半導體行業狀況報告》,衡量了美國半導體行業在全球的市場份額、製造能力和技術競爭力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