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司令蒂莫西·雷上將向外界透露了該司令部未來的能力規劃。這一規劃從兵力規模、機載武器、未來發展等方面提出了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未來的兵力與能力建設目標。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是美軍全球打擊能力的主體力量,在此次能力規劃中,其提出的遠期理想兵力規模為220架戰略轟炸機,包括75架深度現代化升級的B-52戰略轟炸機和145架B-21戰略轟炸機。為實現這一目標,美軍將保留全部B-2戰略轟炸機用於維持穿透性打擊能力,以及部分B-1B戰略轟炸機用於補充火力投射能力。同時,美國空軍將為至少18架B-1B集成AGM-183A空射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彈,並提升B-52戰略轟炸機對該彈的攜載量。未來,還將進一步加快高超聲速武器的試驗進度和引入「武庫機」。
作為冷戰時期美國戰略空軍衣缽的繼承者,創建於2009年的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負責掌控美國陸基與空基核武器,並為美軍的全球威懾與作戰行動提供戰略轟炸機。目前擁有3.4萬名人員、20架B-2戰略轟炸機、76架B-52戰略轟炸機和450枚「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以及沒有賦予核打擊任務的62架B-1B戰略轟炸機。
根據美國空軍規劃,全球打擊司令部在未來數十年中將重點發展三種打擊手段。首先是加速研製「遠程防區外巡航飛彈」。據悉這種下一代空射巡航飛彈能夠根據任務的不同搭載不同的載荷,不但可以在目標區域上空巡飛,還能夠在飛行中重新瞄準目標。其航程可達2500-3000公裡,若換裝超聲速和高超聲速發動機,甚至可以3-4馬赫的速度延伸至5000公裡,成為飛行速度最快的巡航飛彈。按照設計,這種巡航飛彈既可配備常規戰鬥部,也可攜帶核戰鬥部,即最新的W80-4核彈頭,這將有助於增強美軍空基核力量的威懾效果。美國空軍計劃在2030年前部署該型飛彈,以取代現役已經老化的AGM-86B空射巡航飛彈。
其次是發展下一代陸基戰略飛彈「陸基戰略威懾系統」。該型飛彈壽命周期超過50年,採用全新的飛行系統,在提高遠距離快速打擊能力的同時,增強了對抗飛彈防禦的能力,主要用於替換現役的「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美軍計劃在2029年之前使其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在2036年之前完成部署400套該型飛彈。
最後是重拾「武庫機」概念。美國空軍「武庫機」的概念提出已有數十年,是一種介於大型運輸機和轟炸機之間的空中火力平臺概念。作戰中,「武庫機」將作為其他飛機的機載彈倉,並與充當前方傳感器和瞄準節點的第五代戰機進行聯網。美國空軍構想將較為老舊的飛機平臺轉變為這種能夠搭載各種常規有效載荷的發射平臺,而B-52或B-1B戰略轟炸機,以及其他的大型運輸機和商用飛機都可作為這種「武庫機」的備選平臺。
從根本上講,這些打擊手段的提出、恢復與實施,無疑是美國軍事戰略調整的結果,即為了滿足大國競爭中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戰爭的需要,美軍又開始向「火力優勢」的傳統路線回歸。
近年來,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為適應大國競爭戰略的需要,在加強手段建設的同時,還採取多種方式向外界展示其威懾能力與作戰能力。
2019年11月29日,全球打擊司令部發布消息稱,其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了一枚最新型「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在飛行了7100公裡後命中位於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瓜加林環礁地區的一個預定目標。「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射程達1.2萬公裡,戰鬥部可搭載12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並具有分導式打擊能力,是美軍服役的唯一一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目前,美軍擁有該型飛彈450枚,其中處於部署狀態的400枚,屬於當前美國陸基核打擊力量的核心打擊手段。
適時透露尚未服役的新裝備也成為全球打擊司令部的威懾方式之一。2月1日,全球打擊司令部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3張B-21戰略轟炸機的效果圖,暗示懷特曼空軍基地、埃爾斯沃斯空軍基地、迪耶斯空軍基地將成為B-21的部署地點。而按照計劃,首個B-21戰略轟炸機作戰中隊將部署在那達科他州埃爾斯沃斯空軍基地,駐紮在此的美國空軍第28轟炸機聯隊已經做好了接收B-21的準備。
據悉,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從2024年開始交付第一架量產型B-21戰略轟炸機,之後3年每年交付5架,2028年增加到10架,2029年與2030年每年15架,即在未來10年中總計交付55架作戰型B-21戰略轟炸機。
作為美軍全球打擊能力的主體力量,美軍還以全球打擊司令部為核心發展了相應的作戰概念,以更好地設計與構想未來作戰。
一方面,美軍提出了「下一代遠程打擊系統」的新型作戰體系概念。它以「系統家族」為核心理念,建立了一個由遠程轟炸機、戰術飛機、無人偵察機、空中加油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常規遠程巡航/彈道飛彈等在內的系統家族。其中,下一代遠程轟炸機B-21是這一打擊系統的核心,B-2戰略轟炸機是其有力補充。而「戰斧」、AGM-158、AGM-154、AGM-86、LROS等巡航飛彈與「民兵-3」 「三叉戟」等彈道飛彈則成為實施遠程防區外打擊的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美軍在升級全球打擊作戰概念。美國國防部提出的「常規快速全球打擊」作戰概念是指使用常規武器,在1個小時之內打擊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目標。這種能力可以支撐美國威懾並擊敗對手,是確保美國能夠在衝突爆發時或衝突期間打擊高價值目標和「稍縱即逝」的時敏目標。
2017年,美軍將「常規快速全球打擊」計劃更名為「常規快速打擊」,並將作戰能力建設的重心放在高超聲速武器上。由於美國空軍在這一領域的手段發展遠超其他軍種,從而成為支撐和推動「常規快速打擊」作戰概念實現的重要支柱。
(作者單位:空軍工程大學)
王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