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釣找口,精找底只是第一步,這些環節到位,漂動就是實口

2020-12-26 愚者論漁

有釣友曾經問我,能不能用一句話,來形容釣魚以及釣魚的結果呢?思索了很久,用「時來天地皆同力」來形容是最好不過的,為什麼呢?同樣的魚情、水情,可能前一次來,隨便什麼東西做釣餌,連竿甚至爆護。

而下一次再來,精心準備的釣餌、窩料,卻絕望的發現,魚什麼都不吃,似乎上一次的連竿或者爆護,如同做夢一般,而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誘因很多,除開大多數客觀原因,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餌料和調釣。

餌料的問題好解決,無非是味型、狀態的調整,只要有耐心,找到合適的配比是遲早的事,但是調釣上的問題,卻麻煩的許多,因為魚口不好,所以我們調釣的思路無從參考,很多釣友只能被動的守口,但結果是到收竿為止,浮漂幾乎不怎麼動。

那麼這個時候,僅僅從調釣的角度,其實給不出多少好建議,畢竟沒有魚,就是沒有魚,漂怎麼調都沒有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我們的調釣,變的有目的,有邏輯,有針對性,那麼至少我們能做到,只要漂動,基本上都是實口。

精準找底,其實只是我們找準魚口的第一步

在很多釣友的認知中,調釣的結束,以精找底並驗證為終止,因為找準了精確的水汽,就意味著我們已經對鉤餌在水底的情況瞭然於心,理論上來說,從此刻之後的漂訊,都能精準的反饋鉤餌在水底的真實魚口,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精準找底,只是確定鉤餌在水底的一個狀態,也就是至少底鉤帶餌,是觸底的,那麼以這個狀態,在黑坑釣、競技釣中使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一類的水底,就算偶有起伏,但是起伏不可能太大;

換句話說,拋投的誤差不是太離譜,鉤餌落底後,釣目幾乎不會發生變化,那麼釣目變化,反饋的水底情況,不管是餌料霧化,還是有魚進窩,都是真實、有效的。

但是在野外水域,可能鉤餌落點相差20釐米,水底的起伏,落差大的了麼會大到半米以上,這個時候,會因為浮力的原因,釣目是不會發生變化的,那麼我們的鉤餌到底是不是觸底了,只能通過精找底來驗證,從而讓我們精準的判斷,鉤餌的具體落底情況。

那麼為什麼說這只是第一步呢?因為鉤餌在水底的具體情況,只是參照,而不能以此為判斷,魚群一定會在這個位置進食,因為魚群除了在棲息的時候,不管是在覓食、遊曳,亦或者其他行為時,不存在真正的完全落底。

而我們之所以要精準找底,目的很簡單,一旦有連續的魚口出現時,我們能通過魚中鉤的位置,如上唇還是下唇,魚唇還是魚鰭,大致判斷進窩魚群可能所在的水層,然後再次調整鉤餌位置,從而將鉤餌調整到最合適進窩魚覓食的位置。

小結:當我們在開釣之前的調釣,其真實的作用,僅僅是我們人為了設置了一個參照,用路亞釣法的說法,就是我們找了一個標點,根據這個標點,我們才能做出判斷,所以說,精準的找底,就調漂而言,確實是完成了浮漂、鉛墜、釣餌、魚鉤之間的靜態平衡,但是,對我們找到真正的魚層而言,僅僅是第一步。

找口之前的試口,是準確找口的第二步

關於試口,還有一個說法叫做微調,意思是根據魚情,通過調整浮漂的位置,來改變鉤餌的位置,或離底,或躺底,一直到有了連續的魚口為止;但是,試口這個操作,並不需要馬上就操作,而是要等到浮漂出現了一些漂訊,但是我們又打不到實口,而且是連續的打不到實口,常見的,有以下這麼幾種情況:

1、浮漂緩慢升起有緩慢下降,底鉤並沒有觸底,可能是有魚撞擊鉤餌、蹭線,導致浮漂緩慢上升、下降;

2、浮漂緩慢上升但是不下落,確定不是餌料提前霧化,基本上確定進窩魚截口;

3、釣目附近魚星、魚花都有,但浮漂有半目左右的起伏,但是總抓不住實口,窩料和鉤餌落到了淤泥、草底、石縫底,進窩魚找不到餌料;

4、餌料上升1~2目後又小頓口,提竿總是空竿,多半是餌團太硬、太大,進窩魚無法順利吞咽,所以不停撞餌。

5、浮漂頻繁出現頓口,提竿總是空竿,釣組太靈,需要將子線調整的彎曲一些。

小結:當我們的正釣開始之後,其實只要浮漂有訊號,我們抓不住實口,並且是連續抓不住實口時,就說明調釣或者餌料的狀態上是有問題的,以上五種僅僅是最常見的,但並不能全部包括,但是,只要窩點有任何跡象,都說明有魚進窩,剩下需要做的,就是調整之精後,找口真實、連續的魚口,而具體的手段,無非就兩種,要麼調整浮漂,改變鉤餌落底的情況,要麼改變餌料的黏軟程度。

通過連續中鉤魚的中鉤部位,確定完成了找口

當我們微調之後,連續開始中魚,那麼這裡有一個關於連續的定義,就是2~3次的中魚,稱之為連續中鉤,然後我們通過觀察中鉤部位,然後二次微調之後,來確定是否完成找口,而比較常見的,也就是以下這幾種情況:

1、頻繁有口無魚連續的微調之後,都是有口無魚,也就是空竿率很高,基本上都可以判斷為釣組太靈,還沒有等到魚鉤刺魚成功,魚鉤就已經被吐出魚唇,或者被我們拉出魚唇。

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上推浮漂,每次推浮漂1~2目的距離,最多不超過5~6次,一旦有連續的中鉤魚,而且都是上唇中鉤,不管是上鉤中魚還是下鉤中魚,都說明找到了正口。

2、底釣漂訊頻繁無實口這種情況在上文中分析過,多是淤泥底、草底、石縫底,鉤餌、窩料都落到了淤泥、石縫、雜草中,進窩魚被味型吸引,但是在窩子裡找不到食物,所以來回蹭線、撞漂;

這種情況,應下拉浮漂,每次下拉距離為浮漂的一半長度,或者漂腳的長度,一半最多不超過3~4次,一直到有連續魚口出現,但是上唇還是下唇中鉤,都可以,因為這種情況,魚群完全上浮了,只要有連續的魚口,就說明找到了正口,而這種情況不存在釣鈍這個說法,怎麼做都是釣靈。

3、連續的下唇中鉤因為魚鉤的結構原因,魚在吸食鉤餌時,往往是鉤尖朝內,而不管是吐出魚鉤時中鉤,還是我們拉動釣組時刺魚,往往上唇中魚的概率會大很多,而只有一種情況會導致下唇中鉤,就是子線完全彎曲,魚在吸食鉤餌時完全沒有察覺,鉤餌在魚唇內,被魚吐鉤後導致了刺唇。

比較直白的說,就是釣的太鈍了,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上子線都不會是緊繃狀態,事實上,如果魚口連續,哪怕間隔周期略長些也無所謂,但是如果間隔周期過長,如超過了10分鐘以上,兩次中鉤都是下唇中鉤,那基本上可以判斷,是釣的太鈍,為了增加中鉤魚的數量,需要調靈。

具體做法,就是下拉浮漂,每次推漂目2格即可,因為鉤餌是躺底,且子線彎曲,所以不用擔心下推浮漂,導致鉤餌離底,只要有魚中鉤,且上唇中鉤,就算找到了正口了。

小結:在正釣中,還有諸如錨魚、掛鰭的現象,但是水底的情況不同,我們處理的方法不同,但是,錨魚、掛鰭現象很少見;而實戰中,即使找到了連續的正口,也不代表找口完全結束,因為魚情始終是動態的,一旦我們中鉤魚的中鉤部位,不是以上唇為主,那就需要繼續調整,方法和思路是一樣的。

總結語:

我們經常將調漂找口連到一起說,但實際上,調漂僅僅是個基礎,而找口才是調釣中,最關鍵,最影響最終漁獲的的關鍵環節,而大多數新手,往往將調漂看的很重要,卻忽略了找口的重要性,用本末倒置,是最恰當不過的。

相關焦點

  • 野外釣魚,調漂第一步:如何找底
    在野外釣魚,首先要調漂,漂調好了才能釣好魚,而調漂的第一步就是找底。釣魚圈有句話叫「1年學釣,3年調漂,5年找底,10年開餌」。在野外垂釣,水底環境不明且很複雜,找底更是個技巧活,不能離底也不能過底,只有找準底,根據實際臨場應對,才能有所收穫。
  • 在不找底的情況下,調平水釣兩目使用紅蟲之類的活餌,可行嗎?
    在不找底的情況下,調平水釣兩目使用紅蟲之類的活餌,可行嗎?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認為是可行的,但不找底卻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實際上,這個問題就是一個調漂找底的問題。正如標題描述所講一樣,雖然沒有找過底,但是調平水釣二目,使用紅蟲之類的活餌作釣確實是可以的。
  • 如何釣好離底?哪些情況下該釣離底?離底釣魚攻略以及技巧分享
    下面的這些情況要釣離底且距離不一樣老泥底釣點;老泥底陷餌,所以一定要用離底釣法,要不然餌料陷進泥巴裡面去了會導致窩裡有魚但是就是不吃鉤。這種釣況我們釣離底2CM-5CM就可以了,更多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如果你可以調得精準,那麼剛剛好離底也是沒有問題的。
  • 單鉤通線這樣調漂,漂動就起竿,中鉤必大魚
    ,同時因為線組通線,拉力值均勻,只要能和大魚對峙並扛過去,上魚就是必然的;但是,單鉤通線優勢明顯,劣勢同樣明顯,我們守釣大物的時候,釣點的水深就不會太淺,鉛墜沉底後,鉛墜到漂座之間的距離太長,本來鉛墜到底,鉤餌躺底,釣組就偏鈍,水線太長,漂座以下完全是彎曲的,等到有訊號到浮漂,能不能打中魚口,這就純看人品了;那麼單鉤通線,到底怎麼調漂,才能抓口及時,提高中魚率呢
  • 野釣既能打快魚,也能守慢口,調平釣二目,就是這麼方便
    ,繼續上推浮漂,取一個整目,既漂目2目即可,這就是釣目2目; 第三步、精找底驗證調釣精準性 雙鉤掛餌,觀察漂目是否有變化,如果釣目依然是兩目,則說明水底較為平整,如果釣目減少,則說明水底有凹陷,如果釣目增加,說明水底有凸起; 可依次以原釣點為圓心,前後左右拋投釣組
  • 只是進入誤區,這幾點留意一樣行!
    當然今天所討論的都只是野釣的釣況,黑坑其實有時候也有需要躺底釣法,但是今天不做討論。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這篇文章所指的調漂是調靈,或者極靈。雖然大跑鉛或者條平水釣跑鉛也是需要調漂的,但它們不論是調漂的過程還是抓口都沒有調靈複雜。
  • 科普如何調四釣二,如何調漂找底,新手調漂速成大法
    這些年,說來也奇怪,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釣魚的隊伍,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其實現在大多數人玩的都是淡水臺釣,因為臺釣的好處就是可以很好的靈敏的反應魚兒進食的吃口信號。而臺釣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調漂了,今天閑人做一個系統的文字詳解,也是新手調漂入門的一個方法,說得不對的,望指正。當然,對於大師級別的釣友朋友,可以忽略了……釣魚人都知道「調四釣二」,但是能真正理解的新手朋友卻很少,其實「調四釣二」只是一個基礎,我們大多數是以這個基礎來做相應的變化。
  • 抓住這三種需要底釣的時機,合理正確的選用釣法,才會連杆又爆護
    答:「其實釣浮和釣底最大且顯眼的變化,就是水線長短的變化,自然從釣浮改為釣底,那就需要上推浮漂使水線與水深相匹配。」問:「只是簡單的上推浮漂就可以完成釣浮和釣底之間的切換嗎?」答:「當然不是,找底是釣浮改為釣底必不可少的一個操作。同時,找底的操作可以使鉤餌在水底的狀態符合魚情的要求。」
  • 冬季手竿釣鯽魚,這些調漂方法簡單快速,漂相輕微提竿也能中魚
    氣溫低魚口輕,肯定不能釣靈,因為釣得越靈,餌料越是不好入口,雖然有漂相但是毫無中魚率可言,這個是冬釣鯽魚關於調漂的最大誤區。很多釣友認為魚口輕,釣靈一些信號會更明顯,結果信號倒是明顯了,但是魚不能輕鬆把魚鉤吃進去,漂相明顯又有什麼作用呢?其次是為了讓漂相更明顯,最好釣低目。還是老例子,當漂相只有半目,釣目越低動作幅度越明顯。所以冬釣調漂的套路就是不釣靈,釣目和調目之間的差值要小,而且要釣低目。
  • 調漂技巧:調幾目,釣幾目不能亂來,按照公式調漂,又快又準確!
    我們都知道,凡是調高釣底的調漂方法,也就是例如調四釣二這類的調漂方法,釣幾目跟餌重是有極大關係的,用餌不同,導致相同的調目和釣目,雙餌在水底的狀態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狀態不同,魚口自然不同。所以聊聊關於調漂的一些公式,對於確定釣目、找底還是很有幫助的。一、找底公式其實找底看似簡單,其實不然。
  • 手竿傳統釣的幾大優勢,在自然水域野釣,把臺釣秒成「渣渣」!
    傳統釣的調漂步驟就兩個,半水調平水,找底釣1、2目,這樣就完成了調漂。此時鉛墜躺底,子線躺底,餌料躺底,鉛墜、子線都有非常好的隱秘性。餌料躺底,更適合底層魚類的進食。傳統釣的劣勢應該是在釣浮上,釣底還是比較強的,有極高的中魚率。
  • 流水中釣鯿魚,不要動不動就跑鉛,這些方法都比它好
    提到流水中釣鯽魚,大家第一反應是釣跑鉛,跑鉛是釣底,對於鯿魚這樣的全水層魚,肯定也適用,但卻不是唯一。既然是全水層魚,肯定就會有更多的選擇,事實上,我平時作釣過程中,就是會用到多種方法,下面我就來具體說一說。
  • 釣魚技巧:如果調漂之前不找底,對調漂會有哪些影響?會不會不準
    不管哪種調漂方法,找底確定水深都是第一步。部分釣友會簡化調漂步驟,比如說就兩步,半水調M目,掛雙餌釣N目,確實簡化了,但是調漂時會出現很多問題。一、找底的目的調漂第一步,在鉛皮座上裹上足夠的鉛皮,拋竿後鉛墜是躺在水底的,浮漂露出較低的目數,這樣水線確保是繃直的,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粗找底。找底的目的是啥?
  • 野釣鯽魚,學會這兩種七星漂調漂方法,只要漂動提竿就是正口
    主要特徵七星漂優點:① 下水比較輕,拋竿起竿時阻力小,不易驚魚② 調漂簡單,可釣浮也可釣底:傳統垂釣調漂方法傳統七星漂也可以分為兩種,掛朝天鉤和子線組單雙鉤兩種,這兩種都相對較簡單,可以不用調漂直接垂釣,只需調整浮子,使浮漂露出水面三到四顆就可以了,(朝天鉤垂釣比較適合江河中下遊地區,水草豐茂的水域,使用長竿短線尤其是垂釣虛底,水比較淺的草塘草窩裡面,鉤餌一體不易掛雜草,傳遞信號靈敏),只要送一兩顆浮子,提竿就是正口
  • 【釣魚技巧】特色傳統釣進階釣法溪流釣
    例如:釣離底,釣浮,釣行程等。 傳統釣中的進階釣法「溪流釣」:在有輕微走水和走水較快的溪流和小河溝裡效果很好,有著很好的主動找魚的特點。此釣法適合作釣鯽魚等中小型魚類。缺點就是:由於溪流和小河溝水底環境複雜(亂石,雜物,水草,爛樹枝等)容易掛底丟子線。
  • 釣魚技巧:三種跑鉛釣法技巧區別,仲秋釣大魚,這些釣法經常用!
    仲秋是釣大魚的好季節,水溫時候多高氣壓天氣,秋風送爽的時候,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收穫大魚的季節。在野釣中颳風、走水、小魚鬧窩較為常見,所以往往需要使用比較特別的釣法來應對野釣中的各種複雜場景。比如說跑鉛釣,就是在夏秋季節釣大魚極為常用的方法。
  • 新手調漂入門第一課,調幾目,釣幾目,分別是什麼意思
    調幾,就是調目是多少目,釣幾,就是釣目是多少目,比如我們說調四釣二,調目4目,釣目2目,調一釣二,調目是一目,釣目是二目,那麼我們想要搞明白調幾釣幾,就先要搞明白兩個基礎問題,什麼是調目,什麼是釣目;立式浮漂的組成,有三部分,漂尾(漂目)、漂腳、漂肚,漂肚和漂腳沒什麼好說的,漂尾會用均勻而不同顏色的油漆分割開,漂尾短一些,有2~4目,
  • 口好釣點掛底?照樣可以安心釣!這幾個技巧總有適合你
    除了小魚鬧窩以及大物切線之外可能就數釣點魚多但是掛底釣不了!就算勉勉強強能釣,就算損失子線不痛心,但是頻繁更換子線也是挺煩的。這個時候更換釣點?那打下去的窩怎麼辦?再說換了釣點不知道有沒有口,窩料也用完了!難道這種情況就是傳說中的雞(dan)肋(teng)釣點?之鬱悶,棄之可惜!水底的魚兒看著你可能還會得意的笑,囂張地跳起來打幾個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