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當你聽到「殘疾」這個詞會想到什麼?閉上眼睛,第一個畫面可能是輪椅。「輪椅」是我們最易察覺到的標誌,無障礙國際標誌,就是一個輪椅符號。
但「無障礙」的含義可能超越了我們的想像。它並非只是盲道、坡道、無障礙衛生間、盲文、手語等等,而是要從外到內全面地接納、協助各類型弱勢人群。今天這篇文章,全面解讀了「無障礙空間」,涵蓋了無障礙博物館、展覽館以及商業零售空間。
大英博物館內的「無障礙」服務標誌
早在 1962 年,美國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個《無障礙標準》,此後,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幾十個國家相繼制定了明確法規。譬如,在一切公共建築的入口處,坡道取代臺階,坡度不應大於 15 度;建築物中門的淨空廊寬度要在0.8 米以上,採用旋轉門的需另設殘疾人入口等。這些出於人文關懷的設計早已滲透我們惺忪平常的生活。
海倫凱勒在她廣為人知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假象的可以看到光明的最後一天——她希望自己挑選一把鑰匙,從一座博物館奔走到另一個博物館,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啟藏有最多寶藏的地方。
在中國,殘疾人數眾多。可能對於殘疾人來說,參觀博物館是他們高效地了解世界的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在一個大型博物館中打造「無障礙」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今日美術館入口的無障礙設計
真正的「無障礙」,不局限於「建築無障礙」,還有「信息無障礙」,「文化無障礙」,和「心理無障礙」。
信息無障礙: 上世紀 90 年代,美國的口述影像服務 (DVS) 是非常好的服務於視力障礙者的方式。
博物館可以借鑑口述影像解說方法,配以模型、凹凸板,讓視力障礙者有一個完美的參「觀」體驗。
MoMA的雕塑花園為視障人士開設的可觸摸展覽
文化無障礙:還有兩類人群值得我們關注: 一是智力有障礙的人群;一是文化上的弱勢群體,包括城市文化弱勢階層和邊遠農村地區。
他們是一支龐大的文化弱勢群體。法國是文化無障礙服務的先導國家之一——20 世紀 70 年代就發起了 「障礙與文化」 運動,幫助多方面有障礙的人群享受博物館的文化與藝術。1976年,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就開始了殘疾觀眾服務項目。
心理無障礙:所謂無障礙空間,並非只是設置盲道、坡道、無障礙衛生間、提供盲文或手語服務等,而要從外到內全面地接納、協助各種類型的弱勢人群。這其中最基本、最重要則是工作或服務態度。
對弱勢人群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方式也需要十分注意。這也可以說是無障礙的軟體建設。
MoMA為有障礙人士打造的項目
一談到對待殘疾人的方式,人們總在說「平等、包容」,但這樣的刻板印象,會給他們造成一些困擾。MoMA的目標是在整個場館的建設和策展過程中都完全融入「無障礙」的理念。
博物館內的輪椅通道
在D』Amico任職期間,他曾開設了「退伍軍人藝術中心」,後來還增加了「聾啞人民藝術中心」和「盲童藝術嘉年華」。在這些活動中,所用到的物品,都可以調節各種不同的尺寸來滿足不同人的需要。
「Create Ability」是一項針對智力和有發育障礙的兒童、成年人打造的工作坊。這是針對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一項計劃。
他們還為有學習障礙的成人創辦了動手實踐的課程,每個月都會有不同的主題,他們可以去畫廊探索各種藝術作品,還會不定時的通過展示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來展開一些論壇。
工作坊現場
面對聽力障礙者,博物館內的劇院,辦公桌,票務臺,教室,活動中心都配置了相應的感應迴路,刻意直接傳輸到提供給障礙者的助聽器中,甚至在公共廁所也可以找到提供給聽力障礙者的公用電話。
針對有障礙兒童的藝術創作教學
除了線上線下的活動之外,MoMA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無障礙工作組」,這個工作組由博物館的每一個部門派選的代表組成,其中包括安保人員,策展人,前臺工作人員,零售區櫃員等等。他們所做的這一切都希望能在未來讓人們面對殘疾人時換一種方式去思考問題。
在畫廊中舉辦的講座
對於殘障人士來說,要維持獨立的生活常態,出入消費空間也是必然需求。「無障礙」這一概念也早在消費場所得以倡導。「無障礙」可以受益於孕婦、老人,在我們的生命某一個階段,總需要這些無障礙設施。
在打造無障礙購物商場這一點上,紐西蘭為全世界做了一個好的榜樣,它評估了全國各地的建築和公共場所,並且給出了關於「無障礙」明確的評定等級。紐西蘭的Bayfair致力於將品牌打造成最方便可達的大型購物商場,位於基督城的Palms購物中心也成為了南島第一個進行Be Accessible評估的購物場所,並且獲得了黃金評級,在該商場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進行過緊急疏散的培訓。
Be Accessible 評定中心的執行長Minnie Baragwanath表示;「成本不該成為我們打造『無障礙』的障礙,只要我們想做,就會做到的。」
在紐西蘭,旅遊業是該國最大的出口產業之一,而隨著全球老齡化,旅遊市場也逐漸趨於老齡化,為他們打造舒適的旅遊環境就必須要有更好的輪椅通道,更加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奧克蘭動物園的無障礙工程在2011年開始打造,現在園內允許有導盲犬,提供機動滑輪車,在某些特殊景點可以調整燈光,在滑梯上安置防滑板等等。
奧克蘭動物園內,工作人員與遊客。
「無障礙」是一種選擇,這樣的環境創造需要不菲的成本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接受,但這對於所有人來說似乎都是一種更開放,更令人感到舒適的態度。
未來,殘疾肯定不再是人們自卑的來源,他們會享受生活上的便利和心理上的平等,而殘疾也會被當作一種特殊的生命體驗。
商戶聯絡:
李權:18984397327/ muyou.lee@woechina.com
Lisa: 15001076323 / lisa.lee@woechina.com
品牌合作:
Nafy(邊忭):13810043332
nafy.bian@woechina.com
Jade(周德建):18622671607
Jade.Zhou@woechina.com
活動合作-贊助商:
maaakt@163.com
「中國首個威廉斯堡市集」
-《CITYWEEKEND》
「小眾品牌的搖滾式狂歡」
-《界面》
「關於「吃」的伍德斯託克」
-《北京人民廣播外語頻道》
「本地手工、美食、獨立品牌翹楚的聚會」
-《The Beijinger》
「新消費聚合體,與國外零時差的生活方式體驗」
-《COSMOPOLITAN時尚》
「小批量良物和手工美食的快閃市集」
-《TIMEOUT北京》
「Pop-Up Market of the Year」
-《that's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