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北中學高一(8)班趙瞬成和高一(10)班胡雨桐兩名同學,通過層層選拔,最終入選復旦大學「英才計劃」。「英才計劃」是以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為試點單位,針對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
胡雨桐說,自己喜歡做學期計劃和假期計劃,她有一句很喜歡的話,「百分之八十的成效來源於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因而平日學習和計劃都注重重點。」
趙瞬成熱衷製作昆蟲標本,對生物興趣濃烈。「英才計劃讓我對這個興趣更有寬度、更有深度、更有精度。」趙瞬成說。
感興趣天文,自稱對入選感到意外
在高校面試環節,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面試均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五大學科分組進行。其中,復旦大學分12組導師團隊對145名學生進行面試考核。
面試環節包括課題展示、導師問辯兩部分,評審老師結合學生的面試信息表、課題研究計劃書、獲獎證明等一系列材料,對候選學生的個人素質、科研潛質進行全面考量。
趙瞬成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接受導師面試前,站在教室外等候的時候,看著手裡的稿子,感覺很緊張。
但由於先前參加過類似的小論文答辯,面試過程中也能做到隨機應變。
「緊張多多少少是有點,畢竟臺下坐著的是專家,整個過程不可能全部按照我先前所準備的流程走,有些點會因為一緊張就跳掉了,這種時候就只能隨機應變了。」
胡雨桐表示,她之前沒有參加過這類科研類活動,因而初選面試時,她沒有科學創新類的獎項,而且特別喜歡的是天文,並非英才五大學科。
在面試環節,老師說,「等有天文相關的活動會優先考慮她。」
當時她還以為老師委婉地拒絕了她,她的英才之旅就此終止了。但意外的是,最終的推送名單中,她的名字出現在其中。
之後的面試中,她也比較緊張。
當聊到她平日裡業餘研究的課題時,面試氛圍已較為輕鬆,針對課題內容,她和教授愉快地交流想法,教授也當場指導了她下一步研究方向。
「面試環節鍛鍊了我的膽量,是我人生很好的一課。」胡雨桐表示。
胡雨桐表示,父母讓她獨立管理自己的學習,上了初中以後,他們就不多過問她的學習了,反而鼓勵她多休息。上了高中之後,她開始思考人生了,都是媽媽和她談心,「我對生活很有熱情、很樂觀,都是受媽媽的影響。」
痴迷養昆蟲和製作昆蟲標本
趙瞬成從初中開始就很喜歡生物,他很喜歡養昆蟲和製作昆蟲標本。
他的父母很支持他的這一愛好,甚至為了尋找自己想要的昆蟲,帶著工具,去新疆,去馬來西亞婆羅洲。半年的時間,就攢下上百個昆蟲標本。
「英才計劃讓我對這個興趣更有寬度、更有深度、更有精度。」趙瞬成說。
趙瞬成表示:「父母很支持我的興趣愛好。對於我的學習,他們有期望,但是尊重我的選擇,對於大學,他們也是希望我能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學。」
老師眼中:兩位同學創新素養突出
市北中學科技輔導員孫黎老師對趙瞬成和胡雨桐兩位同學作出了很高的評價,認為趙瞬成是一個細緻、穩重、有著執著鑽研精神的男孩;胡雨桐則不同於許多同齡女生對理科的畏懼,對理科非常喜愛。
孫黎老師介紹說,趙瞬成是一個細緻、穩重、愛鑽研的男孩,他從小對昆蟲研究非常著迷,經常利用假期到野外觀察、研究昆蟲生物,並且能學以致用,獨立地探索和研究,是一個思維活躍,成績優異,具有創新素質的優秀學生。」
「胡雨桐不同於許多同齡女生對理科的畏懼,她對理科非常喜愛,對科技創新活動充滿熱情,有著活躍的思維和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是一位不但成績優異,而且綜合能力優秀,創新能力尤其突出的優秀學生。」
市北中學校長陳軍表示,市北中學秉承 「勤、恕、勇」辦校理念,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要培養學生終身自我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