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聽說過李白的這首詩嗎?謫仙人,尚任俠

2020-12-16 淺探歷史夾縫

相信有許多小夥伴都在王者榮耀中玩過李白這個英雄,很多人都因為當初聽到的那一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徹徹底底地愛上了這個英雄,那一腔豪邁,捨我其誰的氣勢,深深地打動了你,熱血沸騰,大殺四方。

這句充滿俠客精神的話出自李白的詩《俠客行》,俠客行究竟寫了什麼?李白又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呢?你可能會說,寫俠客唄,表達他對俠客的傾慕,濟世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是的沒錯,那你知道他是怎麼寫的嗎?

李白

首先,附上全詩,別著急,默讀一遍,你會愛上這首詩。

俠客行 作者: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前人曰:借他人故事,澆自己塊壘。李白這首詩亦當如是!

李白醉酒

前八句描繪出趙地俠客的形象與行為。李白先從遊俠的服飾寫起,僅用二十個字,以物寫人,栩栩如生地展現了俠客的氣勢和風貌,豪橫慷慨,粗獷英武。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則是用《莊子》典故,借用劍之鋒利,寫俠客的快意恩仇,坦坦蕩蕩。「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解人之難卻不求回報,不圖名利,只為蒼生。

一句「閒過信陵飲」將俠客與信陵君這樣的「明君」聯繫起來,傳達出李白的希望:結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

李白

接著十句話,一寫信陵君之明,鄭重款待侯嬴和朱亥,兩人被他的大義和真情所感動,一寫侯嬴和朱亥兩人之崇,許下比五嶽還重的重諾,為了大義蹈然赴死,氣貫長虹,慷慨激昂。當朱亥揮錘擊殺晉鄙的行為傳出後,震驚了趙國。兩人雖然死了,卻俠骨傳香,人人稱道,青史留名。

那個終日高坐書閣的楊雄,也就寫出一本《太玄經》,僅是一儒生。末兩句表達對校書天祿閣草《太玄經》的楊雄輩,無情地加以蔑視:「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是為壯夫所不為!

李白

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而關隴一帶「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的風習,都促成了李白喜劍,尚任俠的風氣。

自有習劍,終生不離。「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裡」「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作為當時社會流行的任俠意識,飽含少年企求幹一番豪縱,快意之事,獲得社會普遍讚譽的渴求。李白這首《俠客行》就是以這任俠意識為旨的。

李白

北京大學教授袁行霈曾這樣說:中國是詩的國度。詩人一向特別受到人們的喜愛和尊重。但是像李白那樣,生前就引起轟動的,恐怕並不多見。李白以他的人格、熱情和才華,以他那驚風雨,泣鬼神的詩歌,徵服了同時代的讀者。

讀完這首詩,你有沒有更喜歡李白

#李白的詩詞#

相關焦點

  • 每日一首古詩詞: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有關於劍客,俠客,大家都不陌生,我已經介紹過兩首詩歌。每一首的風格都不一樣,都展現了詩人心中俠客的完美形象。 俠客行 唐代: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經典品讀】李白: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正是當時任俠流行的社會意識,為了事業心和抱負的驅使,尚任俠的少年都企求幹一番豪縱、快意的事,得到社會上的普遍讚譽。李白這首《俠客行》就是在以這任俠意識為尚的背景之下創作的。俠客一道,是中國文化自遠古遺留下來的寶貴的文化基因。
  • 唐詩閒讀「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但《俠客行》貫穿全書的那首唐詩,卻值得一讀,就是李白的《俠客行》:(電視劇裡的《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李白的俠客夢
    年少的李白意氣風發,不滿時任渝州刺史李邕對後輩的傲慢態度,自喻大鵬,一首《上李邕》直接開懟。當時的李邕是名聞海內的大名士,但李白卻不論什麼名士,他的志向何其遠大,豈是這老頭能明白得了的?讀罷此詩,任誰不能感嘆一句,這小子未免也太囂張!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李白的劍術真的有那麼強嗎?
    在現下幾個熱門的遊戲裡,都有李白這個人物形象,其設定都是一個帥氣帶劍、喝酒吟詩的高手。那麼這李白到底會不會劍術呢?如果會的話,那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水平呢?"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在這裡,咱們慢慢來講講這件事,就分劍和仙兩部分來講吧。首先,咱們先說說劍術這一部分,就是這個李白到底會不會劍術會不會打架和武功呢?這其實沒有一個準確的說話,但是大部分的資料顯示李白的會武功的!主要是因為李白的粉絲太多了他們一直說李白是無敵的,更是替李白自稱說是"劍術天下第二",那麼肯定你就想知道,那麼這個天下第一是誰呀?那肯定是裴旻了。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詩仙」李白最狂傲的一首詩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這首《俠客行》大約是唐玄宗天寶三年李白遊齊州時,借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詩。前兩句「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 「詩仙」李白的《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一人一雕的佳話,在江湖中廣為流傳。因為這部小說,這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刻印在了許多人的心裡。而84歲高齡毅然星夜奔赴武漢疫情前線的鐘南山院士,儼然已經成為了新時代大俠的代言人。2、今天,團團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充滿俠氣的詩——李白的《俠客行》。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3首氣勢磅礴的《俠客行》,寫得很霸氣
    古代的俠客為國為民,他們仗劍江湖,何得的令人羨慕,而且很多的文人也是寫過了很多關於俠客的古詩,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便是李白的《俠客行》,這首詩洋洋灑灑,寫得氣勢磅礴,尤其是裡面那一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 你只知道「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那麼下一句是什麼?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兩句詩出自李白的《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從這首詩裡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那種作為一個俠客的豪氣。其實李白作為我國歷史上的詩仙,我們更加關注的是他的詩,而很少注意到他的另一個身份----「劍客」李白的師傅--裴旻(min),唐開元間人,官拜至「左金吾衛大將軍」,號稱天下第一劍。而他的劍法到了一種什麼境界呢?
  • 李白「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說的是誰?很大可能是他自己
    李白是我國唐朝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恣意瀟灑的一生留下詩歌無數。其中在膾炙人口的《俠客行》中留下了經典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千古絕句。很多人好奇,李白這首《俠客行》描寫究竟是誰,而依據李白生平推測,其實很大可能就是他自己。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謫仙人李太白
    杜甫愛李白之才,惜李白之遇,深深理解這位絕世天才的寂寞和悲苦。《贈李白》這首詩,「秋來相顧尚飄蓬」寫的李白「求仕」的失敗,玉堂金馬翰林放歸,並不是李白追求的那種像謝安一樣為天下蒼生建功立業,然後像魯仲連一樣飄然而去的理想,他的理想註定在現實中無法實現。「未就丹砂愧葛洪」,寫的是李白「求隱」的失敗,失望於世而不能棄世,對神仙嚮往又明白求仙之虛妄,只能是徒勞的掙扎。
  • 《俠客行》中「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並非強調殺人如麻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此句是出自於詩仙李白的《俠客行》,若想解析這句詩文,一定要加上後面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才能對其有所完整的理解。他並不是在炫耀除掉了多少對手、殺了多少人,而是要表達出俠客在行俠仗義後不圖名利與回報的節操與品行,這才是俠者應有的風範。並且這句詩也不是李白的原創,他是引用了《莊子.說劍》中的一個典故。原文為【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王曰:「子之劍何能禁制?」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裡不留行。」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後面還有一句,才是真的霸氣無比
    歷史長河煙波浩渺,你我皆是渡客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詩,「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當真是霸氣外露鋒芒盡顯。但你也許不知道的是,這句詩後面還有一句,相形之下更為霸道,卻很少人知道。那麼這句詩出自何處,後面一句又是什麼呢?
  • 莊子說十步殺一人,李白也說十步殺一人,他們說的真的是殺人嗎?
    俠客行唐代:李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盛唐時期當時經濟繁榮,交通發達,各民族之間相互融合,促使當時年輕人好劍術,崇尚俠客的作風。
  • 李白充滿俠義的一首詩,其中一句最經典,至今無人超越!
    如果沒有李白,我們的精神世界將少了許多經典詩詞,李白的詩氣象萬千,包羅萬象,既有激勵人心,也有激情豪邁,既有深情款款,也有難捨難分,李白的詩都是經典,都是著作,沒有哪一首詩能夠稱「最」,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篇我很喜歡的詩,這首詩豪情萬丈,俠義滿懷,熟悉李白詩詞的人一定不會陌生。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這就是信仰李白
    在王者峽谷中,有許多可以秀的飛起的刺客英雄,例如露娜,韓信,李白,玄策等等,這些刺客英雄往往是許多玩家的信仰英雄。每個人的信仰英雄都不一樣,但是如果他們能在遊戲中拿到自己的信仰英雄,他們往往能夠秀的飛起,帶領多有走向勝利。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玩家們的信仰英雄之一的李白。
  • 李白寫過的1010首詩裡,這一首殺氣最重,看完讓人心頭髮顫
    李白是唐朝最負盛名的「詩仙」,他的詩風浪漫飄逸、豪邁大氣,充滿瑰麗奇思,具有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這與李白喜歡醉後作詩有關。而李白寫過的1010首詩裡,有一首「殺氣最重」的詩,看完讓人心頭髮顫。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少年李白是怎麼變成殺人逃犯的?
    李白不滿七尺,就是說最多身高一米六),但卻誰都不放在眼裡,「心雄萬夫」。外表不佔優勢,只有修煉內涵。他的崇拜者魏顥見到他時寫道,李白「目光炯炯,張開的大口像餓虎一般。偶爾腰帶束起,風流肆溢」。而且由於家裡不差錢,李白也捨得花錢交朋友。他「尚意氣,重然諾,輕財好施,常為人急而不敢自為」,跟《水滸傳》的及時雨宋江一樣,在當地江湖上也是數得上號的人物。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李白《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出自李白的俠客行,短短幾句話,青蓮劍仙的霸氣躍然紙上,仿佛看到一個劍術高超的俠客,閃電般幹掉敵人,他裝完逼後,再收起寶劍,輕輕一笑,慢慢離去。
  • 「國學同參」臣之劍,十步一人,千裡不留行
    李白所作五言古詩《俠客行》,十分有名。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