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未成年人主播淪為父母賺錢工具,「娃娃兵」們該管管了!

2020-12-23 中國長安網

3歲「吃播」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6歲小男孩望望在父親規劃下練習蒙眼走鋼絲……近段時間,「另類」未成年人主播屢被曝光,引發輿論熱議。

近日,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提出,「直播營銷人員或者直播間運營者為自然人的,應當年滿十六周歲。」受訪專家認為,徵求意見稿為保護未成年人主播提供了法律遵循,同時,保障未成年人主播的合法權益,還需要家長反思自己的價值觀,以及學校、平臺、政府相關部門等的共同努力。

直播、短視頻上的「娃娃兵」

近年來,直播、短視頻平臺上的未成年人主播日漸增多,他們通過賣萌、表演段子、曬絕技等吸引眼球,部分未成年人主播甚至成為父母的賺錢工具。

除了「被網紅」的佩琪、望望,部分未成年人主動選擇當「網紅」。如某短視頻平臺上,靠各類搞笑段子吸粉55萬的某主播為一名12歲的男孩,其家人表示,所有短視頻都由孩子自拍自剪,只要他能按時完成作業,家裡並不過多幹預。天津市安定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心理諮詢師曹慧說,孩子們的偶像正在從歌星、明星,轉變為遊戲主播、「網紅」等。一些少年兒童甚至將此作為自己的職業規劃。

記者還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了童模的身影。如某童模的短視頻帳號,粉絲超過187萬,帳號籤名所附微信號為「某某某媽媽」,微信「個性籤名」為「某某某—男童模」。截至目前,該帳號發布的短視頻達210多條。

未成年人主播「千方百計」博取眼球,一些法律界人士對此表示擔憂。四川法邦律師事務所李佳澤律師認為,短視頻和直播屬於新鮮事物,相關法律規範還不夠健全,加上直播有很強的示範性,一旦社會對小佩琪等「表演」出格的未成年人主播「見怪不怪」,可能引發更大範圍未成年人保護失範。徵求意見稿的出臺顯得非常必要和及時。

爭當「網紅」背後的生意經

部分家長想方設法讓孩子成為「網紅」,背後大都是經濟利益的驅使。大致來看,目前做主播盈利的主要模式為帶貨、商業合作、粉絲「刷禮物」等,前提都是要有足夠的人氣,因此難免帶來過度「開發」的問題。

——帶貨。不少未成年人主播的帳號都會通過「商品櫥窗」等帶貨,部分帳戶還會標明「櫥窗裡有同款衣服」。同時,部分未成年人主播起到「引流」的作用,一些短視頻帳號中還附有帶貨的微信帳號,比如銷售牙膏、茶葉等商品,還建有團購群。

——商務合作。部分未成年人主播的帳號附帶有商務合作的聯繫方式,而想要添加商務合作微信號審核較為嚴格,一些帳號還要求對方提供公司名稱,否則不予通過。商務合作可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合作主要為廣告植入、帶貨等,而線下則是做童模、演出等。如學媽媽皺眉而躥紅的某4歲小「網紅」擁有140多萬粉絲,近期,小女孩還參加了某檔綜藝節目。

——粉絲「刷禮物」。未成年人主播主要以發布短視頻為主,但直播時粉絲刷禮物也能給他們帶來收入。此外,短視頻帳號粉絲達到一定量,帳號便可交易,記者看到,部分主播在朋友圈出售擁有一定數量粉絲的短視頻帳號。

多方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專家表示,未成年人主播被過度「開發」,不僅違背未成年人成長發育規律,長此以往,孩子或對父母產生怨恨,在矛盾的心態中成長;過度曝光孩子生活,會使其過度依賴別人的關注和點讚,阻礙其融入現實生活。而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首先,家長應該反思自己的價值觀,不能為了名利,讓孩子過早曝光、被迫表演,甚至為此損害兒童的身心健康。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宋煜等人認為,行業協會和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對相關拍攝時間、場所、內容等做出明確規定,嚴禁強迫或暴力對待兒童,嚴防發生針對兒童的不良經濟行為,切實維護兒童合法權益。

其次,發揮學校的力量。曹慧等人建議,學校及老師應該及時認識到短視頻、直播對未成年人的影響,並正確引導未成年人如何贏得關注和獲得友誼。

再次,加大平臺對未成年人參與直播的審核力度,並明確監管責任。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顏三忠認為,未成年人參與直播,平臺有義務進行相應審核,對於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帳號應採取封號措施。如果平臺對明顯違反兒童保護原則的行為聽之任之,應嚴肅追究其責任。

最後,政府執法部門應承擔起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職責。李佳澤等人認為,除了加強行業立法和監管,文化主管部門、未成年人保護機構乃至公安機關應及時介入,不給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直播行為留空間。

相關焦點

  • 未成年人成父母賺錢工具,團中央官微:主播「娃娃兵」該管管了
    未成年人成父母賺錢工具,團中央官微:主播「娃娃兵」該管管了 2020-11-21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主播「娃娃兵」該管管了網際網路法治頻道--法制網
    新華社銀川11月20日電 題:主播「娃娃兵」該管管了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許晉豫、袁慧晶、白佳麗、吳文詡3歲「吃播」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6歲小男孩望望在父親規劃下練習蒙眼走鋼絲……近段時間,「另類」未成年人主播屢被曝光,引發輿論熱議。
  • 主播「娃娃兵」該管管了
    受訪專家認為,徵求意見稿為保護未成年人主播提供了法律遵循,同時,保障未成年人主播的合法權益,還需要家長反思自己的價值觀,以及學校、平臺、政府相關部門等的共同努力。直播、短視頻上的「娃娃兵」近年來,直播、短視頻平臺上的未成年人主播日漸增多,他們通過賣萌、表演段子、曬絕技等吸引眼球,部分未成年人主播甚至成為父母的賺錢工具。
  • 3歲女孩吃播暴漲70斤 6歲男孩蒙眼走鋼絲 直播「娃娃兵」該如何?
    網絡直播行業在疫情時代的大背景下瘋狂發展,野蠻生長的網絡直播世界裡,有精通十八般「武藝」的各類主播們,但卻也漸漸出現了另外一些特殊的身影——網紅「娃娃兵」。
  •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何時休?
    未來網北京9月4日電(記者 李盈盈)新學期伊始,當別的孩子背著父母買的新書包開開心心上學時,靠直播賺錢養家的12歲少年小奧(化名)還要盤算放學後的直播。無獨有偶,3歲「小網紅」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吃播」當賺錢工具的消息一樣令人唏噓。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屢禁不止。
  • 3歲女童被餵到70斤、6歲男孩蒙眼走鋼絲…孩子不應成為父母的賺錢...
    3歲女童被餵到70斤、6歲男孩蒙眼走鋼絲…孩子不應成為父母的賺錢工具 2020-11-22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杜絕直播營銷「娃娃兵」現象
    此徵求意見稿為保護未成年人主播提供了法律遵循。近年來,網際網路直播營銷快速興起,甚至出現了一些「娃娃兵」現象。部分家長受利益驅使,想方設法讓孩子成為「網紅」。殊不知,此舉有可能會給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傷害,不利於未成年人成長。此外,由於短視頻和直播屬於新鮮事物,相關法律規範還不夠健全。徵求意見稿的出臺,為治理未成年人直播亂象提供了依據。
  • 「成人體驗館」生意火爆 打色情「擦邊球」該如何管?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題:「成人體驗館」生意火爆 打色情「擦邊球」該如何管?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將矽膠娃娃打扮成真人模樣給顧客提供「服務」,這種生意被稱為「成人體驗」。
  • 3歲女童被餵到70斤、6歲男孩蒙眼走鋼絲……孩子不應成為父母的...
    3歲「吃播」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6歲小男孩望望在父親規劃下練習蒙眼走鋼絲……前段時間,「另類」未成年人主播屢被曝光,引發輿論熱議。受訪專家認為,徵求意見稿為保護未成年人主播提供了法律遵循,同時,保障未成年人主播的合法權益,還需要家長反思自己的價值觀,以及學校、平臺、政府相關部門等的共同努力。直播、短視頻上的「娃娃兵」近年來,直播、短視頻平臺上的未成年人主播日漸增多,他們通過賣萌、表演段子、曬絕技等吸引眼球,部分未成年人主播甚至成為父母的賺錢工具。
  • 三歲孩子淪為賺錢工具體重超70斤,為了利益不顧孩子不配為人父母
    也正因如此,最近佩琪的父母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大家紛紛聲討其父母為了讓孩子做吃播賺錢,不顧孩子的身體健康,讓孩子如此肥胖,簡直是在犯罪。大家紛紛為孩子的健康擔憂,同時也舉報其短視頻帳號,目前該帳號已被禁封,作品也被下線。
  • 主播穿齊X小短裙露東西挑釁超管!被超管警告後主播換更過分衣服
    蘇恩也知道自己的裙子很短,跳舞過程中一直用手擋住前面,只是前面擋住了,後面又擋不住,這種情況下,超管肯定不能坐視不理,沒多大一會超管就提醒蘇恩整改直播間。有意思的是,蘇恩得到超管提示後去換了一套比之前更過分的衣服,給大家跳舞的時候,還是出現某黑色物品若隱若現的情況,估計是怕超管再次警告,蘇恩象徵性的在裙子外加了個外套,但依舊擋不住大家懂得東西。
  • LOL主播腐團兒大尺度直播,用日語和超管互噴,最終直播間被封
    LOL主播腐團兒大尺度直播,用日語和超管互噴,最終直播間被封 2020-01-15 14:35  大舌頭解說歡樂Tree
  • 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時不管,不該管時瞎管!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能成為父母,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這一職位。」為人父母,總期望給孩子最好的的教育;可往往,不知道該怎麼管?什麼時候該管?如何鬥智鬥勇?怎樣鬆弛有度……李玫瑾教授曾一語中的:當前父母管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時候的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的瞎管!
  • 「成人體驗館」生意火爆 打色情「擦邊球」該如何管?_新聞中心...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題:「成人體驗館」生意火爆 打色情「擦邊球」該如何管?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將矽膠娃娃打扮成真人模樣給顧客提供「服務」,這種生意被稱為「成人體驗」。近年來,一些所謂的「成人體驗館」開始在一些城市興起,藏身於各類公寓、寫字樓、酒店內,收費少則一兩百元,多則近千元。
  • 現實中真的有「娃娃兵」嗎?《湄公河行動》「娃娃兵」來自哪裡?
    「娃娃兵」是戰場上非常特殊的一個兵種,通常指的是年齡還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當兵。在抗戰時期,面對日軍的侵略,由於我軍人手的不足,於是就有很多「娃娃兵」自發地拿起了武器,走上了戰場。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讓這些「娃娃兵」上戰場也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情,畢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使是十幾歲的孩童也一樣有著保家衛國的決心。那麼在現如今的年代還有「娃娃兵」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知道大家對《湄公河行動》這部電影還有沒有印象,當彭于晏飾演的警察去金三角地區執行緝毒任務時,就在叢林中遇到了很多「娃娃兵」。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父母最該管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現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前所未有地重視,但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學習上,忽視了孩子本身的個性成長。更讓人擔心地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在青少年心理學方面研究多年的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就曾說:「未成年人的問題都是滯後的,當你發現孩子很難管的時候,其實問題早就出現了。」孩子身上產生的諸多問題,其實在6歲前就已經埋下了根源。
  • 「護身符」來了,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退還,父母們卻不能完全放心
    而這也讓不少的父母,陷入了難題。這些打賞情況,父母是不知情的。未成年人「偷錢」打賞主播,讓很多父母崩潰。針對這樣的情況,國家有關部門終於「重拳出擊」了。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二)》。
  • 【法治新聞】熊孩子們的「失職家長」誰來管
    未成年人涉罪的新聞屢屢刺痛人們的神經,原本單純無瑕的孩子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很多「熊孩子」背後,都有疏於履行職責的「熊家長」。近日,記者採訪多位從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檢察官,聊到同一個話題:「熊家長」的監護職責缺失,到底誰來管?
  • 好孩子不用管,壞孩子管不了?聽聽老教師的說辭,讓人獲益匪淺
    我一聽就很生氣,老教師趕緊調解說:「好孩子是管的,壞孩子慣的。作為父母不嚴管孩子,還處處給孩子找藉口,現在是打人,以後長大了犯了更大的錯你也不管,去找警察、法官狡辯有用嗎?」「好孩子是管的,壞孩子慣的」我覺得老教師道出的教育心得太精闢了。孩子是小,不懂事,但是我們大人不能跟著不懂事。孩子可以犯錯,但犯錯後大人的態度和引導對其今後的影響至關重要,我們不能犯糊塗。
  • 海口5名輟學未成年人蒙面持刀盜竊被抓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9日消息(記者 吳興 通訊員 孟偉榮 )6月19日,記者從海南省公安廳海岸警察總隊(籌備組)海口支隊獲悉,近日該支隊新埠派出所成功破獲系列盜竊案1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讓被砸店主意外的是,這5名犯罪嫌疑人竟全是14-15歲的輟學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