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何時休?

2020-12-23 未眼觀察

未來網北京9月4日電(記者 李盈盈)新學期伊始,當別的孩子背著父母買的新書包開開心心上學時,靠直播賺錢養家的12歲少年小奧(化名)還要盤算放學後的直播。

無獨有偶,3歲「小網紅」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吃播」當賺錢工具的消息一樣令人唏噓。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屢禁不止。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說:「如果利用孩子直播賺錢,有使用『童工』之嫌,家長不僅失責,還導致孩子的價值觀偏差。」

12歲少年小奧直播唱歌的視頻截圖

12歲娃靠直播養全家 網友怒斥其家長「不配當父母」

即將升小學六年級的小奧是家裡名副其實的「頂梁柱」,白天上學,晚上直播賺錢,靠直播收入養活全家,承擔房租,幫媽媽還信用卡,還要給哥哥轉上學的生活費......

小奧驕傲地表示,自己在全家人中是掙錢最多的,也直言不諱「壓力大」。「沒辦法,(媽媽的)信用卡還不上是要坐牢的。」

在直播間裡,小奧的媽媽向粉絲喊話「支持孩子的就送一點禮物來啊!」

有網友在互動區留言「就知道要禮物」,小奧的媽媽笑著說:「這很正常,很多大美女(直播時)都是這樣子說的。」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視頻截圖

有網友憤怒地斥責:「這真的不是虐待嗎?這樣的父母配當父母嗎?」

「帝國女孩198608」認為:「小孩開直播可以是興趣愛好,但絕對不是大人賺錢的工具,而且,還這麼小,去養活手腳健康的一家人。」

「有些家長允許或支持孩子直播,關鍵看目的。」孫宏豔告訴未來網記者,「如果只是尊重孩子的媒介使用權,要注意引導孩子正確使用;如果利用孩子直播賺錢,有使用『童工』之嫌。」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堪憂

近年來,隨著視頻平臺的發展,網絡直播、短視頻備受未成年人青睞,卻亂象頻出。

未來網記者注意到,在「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直播間,有網友質疑「這麼小直播,違法吧?」

小奧的媽媽回覆說:「這個天下,直播的小孩多的是。」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視頻截圖

3歲的佩琪被爸媽餵到70斤重,體重嚴重超標,影響正常生活。可是,為了「吃播」,佩琪的父母還不斷地讓她吃烤肉、烤串、烤腸等,並興奮地宣布孩子的體重馬上要突破100斤了。面對網友的質疑,佩琪的父母表示只能靠女兒吃播掙錢。

此前,小學生直播脫衣、露體,未成年孕媽媽曬孕照、驗孕棒等吸引眼球等亂象被曝光,平臺遭整改。

還有一些兒童在家人的經營下,照「劇本」表演,吸引眼球,淪為賺錢工具。

然而,多數網友明確表示,「反對未成年人直播賺錢」。

「允許未成年人從事一種職業,並獲取報酬,明顯違反相關法律規定。」廣東省律師協會政府法律顧問專業委員會委員陳一天如是說。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法規也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童工。

法律到位 更需要企業責任擔當

近年來,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安全用網,國家一直在推進相關政策法規出臺。國家網信辦制定的《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已於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新增「網絡保護」專章;國務院制定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也呼之欲出。

目前,儘管國家沒有明確禁止未成年人直播的法律法規,但部分地市出臺了相應的規範。

2016年,北京市網絡文化協會與多家從事網絡表演的企業共同發布了《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承諾所有主播必須實名認證,不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註冊通道。

2018年,武漢新修訂的《武漢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規定,視頻直播網站聘請未成年人擔任主播或者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註冊通道,應徵得其監護人同意。

但是,仍有未成年人鑽空子,使用成人的身份註冊,躲避監管。

據小奧的媽媽說,小奧的大號已有幾十萬粉絲,被平臺封號後,他就借用成年人的身份,新註冊了小號。

如何預防未成年人假冒成人註冊,鑽空子開展直播或發短視頻呢?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告訴未來網記者:「需要立法時對監護人同意這一程序的要求更具體、更嚴格。」

對於上述問題,平臺又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孫宏豔認為,一方面,網絡直播平臺要承擔責任,主動為未成年人使用新媒介提供安全、可靠的途徑。比如,利用「刷臉」管理帳號,或完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

另一方面,企業要有「自潔」功能,嚴厲打擊網上以兒童名義傳播的不良信息。

「對於平臺來說,技術並不是根本問題,根本問題是企業是否有責任感,是否真心實意地設置防沉迷、防傷害系統。」孫宏豔補充道:「企業應本著兒童友好的理念建設平臺,體現兒童利益最大化。」

 「一刀切」禁止未成年人做主播並非解決之道

因網絡直播平臺內容良莠不齊,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叢生,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青聯建議禁止未成年人擔任網絡主播。

不過,有專家表示,兒童青少年天然親近網際網路,「一刀切」的辦法並非解決之道。

佟麗華表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要遵循《兒童權利公約》。青少年有網絡社交需求,以堵為主的策略恐難奏效,應該限制其使用,而不是將他們隔離在網絡之外。

孫宏豔也認為,「使用媒介是兒童權利的一部分,完全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短視頻直播是不切實際的。」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研究報告》建議,限制14歲以下未成年開直播、發視頻,僅允許其在父母同意或陪伴的情況下使用。

然而,有些不滿14歲的未成年人雖經家長知情同意後註冊了直播帳號,卻在直播的過程中,逐步淪為營銷掙錢工具。

「只有政策是不夠的,還要提高政府部門的監管能力和服務能力。」孫宏豔強調,特別需要全社會齊抓共管,共同治理,發揮合力。

「同時,提升家長媒介素養,最重要的是增強未成年人自身的保護能力,培養其數字時代的公民素養。這樣,才能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孫宏豔補充道。

相關焦點

  • 為直播賺錢,三歲女兒被餵到70斤,未成年人直播怎麼監管?
    我在村口玩泥巴他在直播間養家最近,關於未成年人做網紅的事情又被大家討論了起來。上周,有媒體爆料 3 歲女孩被父母餵到 70 斤做吃播。。。這個事情源自一集名為 「 少年 」 的紀錄片,裡面講述了一個叫奧華的 12 歲少年是如何靠直播賺錢養家的故事。在這個單親家庭,作為家裡年齡最小的人,奧華需要交房租,需要給媽媽還信用卡,還需要給哥哥發生活費。
  • 網絡直播PK亂象何時休?
    從直播內容到推廣方式,直播PK都存在不少亂象,亟須規範。01花樣無底線 只為吸粉掏錢直播PK就是在同一個視頻直播平臺上,一個主播發起對另一個主播的挑戰。兩人根據各自粉絲的打賞產生相應分數,在規定時間內分數高者就算勝者。
  •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藝羊直購分析未成年網紅現狀
    「有好幾次我都想哭」,12歲的舒奧華是某直播平臺的小網紅,他白天上學晚上直播歌唱。小小年紀的他憑藉歌唱天賦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一場直播的收入遠超家人整月工資。也因此,他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成熟,但他也依舊只是12歲的少年,當面對壓力時他說道「(我)就是不哭,就是藏在心裏面,我覺得我都沒有哭出來」。--新聞資訊看到這則新聞時,小藝想到了《養家之人》。對比因社會現實而造成不幸的帕爾瓦娜,奧華的不幸更多是來源於家庭。全家的重擔都壓在12歲的少年身上,稚嫩的肩膀早早的扛下了生活的苦楚。
  • 鄭蕾:有些直播是孩子父母強迫或被誘使的,甚者通過傷害其身體健康...
    現將原文轉載如下:如何保護直播間裡"少年的你"? 專家認為須多方合力共護網絡"清朗"12歲的奧華目前已經成了小有名氣的主播,因為「很會唱歌」,他過上了在直播和學習間爭分奪秒的生活,直播收入也成為一家人收入的主要來源。
  • 網絡直播平臺亂象為何屢禁不止 專家學者呼籲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焦敏龍)國家網信辦近期會同相關部門全面巡查國內31家網絡直播平臺的內容生態,依法約談處置虎牙直播等10家存在傳播低俗內容等問題的網絡直播平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日前測試發現,包括被約談平臺在內的許多手機直播App,仍存在註冊登錄無法有效識別用戶年齡、存在軟色情內容等有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亂象。
  • 中紀委:給直播亂象敲警鐘,有未成年人一月打賞7000元,77%網民認為...
    2020年12月23日,廣東省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知名主播辛巴旗下公司罰款90萬元,銷售企業罰款200萬元。直播亂象,不僅僅停留於網絡營銷。疫情期間,虎牙推出「一起學」欄目,其網課視頻下方含有大量遊戲廣告,可直接跳轉遊戲頁面。鬥魚在教育板塊中,同樣存在醒目的遊戲廣告。
  • 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原標題: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直播打賞必須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不能打賞、打賞資金須設置延遲到帳「冷靜期」……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市場監管總局接連發布直播平臺及電商直播監管新規,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
  • 網絡直播亂象當糾
    與此同時,網絡直播的一些亂象也暴露在公眾視野裡,淫穢色情、低俗庸俗的內容充斥在直播之中,「打賞」、帶貨混亂無序,有的未成年人涉足直播行業等等,嚴重汙染了直播生態,擾亂了網絡空間的正常秩序。  網絡直播不能淪為一個庸俗的利益場,作為一類公共文化平臺,網絡直播應當發揮自身傳播面廣、影響力大的優勢,積極為正能量發聲、為傳播主流價值觀努力,而不是一門心思獲取經濟利益,不惜用觸碰法律底線的行為損害公眾利益、荼毒未成年人。
  • 觸手直播併入快手?監管及行業如何肅清直播亂象?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中國遊戲直播平臺活躍用戶規模TOP榜單中,觸手直播活躍用戶規模為423.5萬人,在行業內仍居第三。曾經在遊戲直播「百團大戰」脫穎而出的觸手直播,如何走下神壇?此外,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直播亂象頻現,直播帶貨中也存在違規營銷行為。監管及行業如何肅清直播亂象?違規行為將如何受到約束?直播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
  • 網紅為打賞直播凍死懷孕女友!無下限直播亂象何時休?
    來源:蟬創意今年直播有點火。靠它賺錢和花錢的人一樣多。最近在油管刷到了一則有關直播的新聞,隔壁戰鬥民族的。1非典型的俄式悲劇比恐怖片還要恐怖100倍Stas Reeflay,30歲。是莫斯科一個小有名氣的遊戲主播。
  • 讀者聚焦―― 網絡直播亂象當治
    對於如何治理網絡直播亂象,淨化行業生態,一些讀者來信提出了相關建議。  直播亂象影響惡劣  現實中,個別網絡直播平臺成為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滋生傳播的「重災區」,敗壞了社會風氣,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尤其是對青少年毒害更為嚴重,不利於其健康成長。  一是形成不良示範,產生錯誤引導。
  • 女主播公開場合博眼球式直播:網絡直播亂象何時才能止住?
    近年來,網絡直播越來越火,在這個人人可以做網紅的時代,網絡直播亂象真的是多如牛毛,許多人為了博眼球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近日,河南25歲女主播因在公共場合色情直播而被刑拘。
  • 央視頻繁點名直播亂象背後:一批涉黃直播平臺「死灰復燃」
    國家網信辦通報說,疫情期間,全國大多數網民上網時長明顯增多,有的直播平臺利用這一時機,為追求流量、吸引眼球,任由主播穿著暴露、言語粗俗、行為惡劣,通過「送福利」、低俗表演、下流動作等方式吸引用戶進行高額打賞,甚至誘導未成年人進行充值打賞,所涉及的舉報案例數居高不下。
  • 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再出新規,直播帶貨亂象何時休
    隨著網絡直播進入網絡直播帶貨的2.0時代,各種潛在的負面信息也開始逐漸顯露。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大平臺也正在積極不斷的制定各種相應的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規範來應對。
  • 網絡主播打公益旗號做直播月賺六位數 鬧劇何時休?
    《焦點訪談》 20161114 網絡直播鬧劇何時休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近一時期以來,網絡直播迅速興起。這種基於網際網路,以視頻、音頻、圖文等形式向公眾持續發布實時信息的活動推出之後就廣受網友關注。
  • 國家網信辦整治直播營銷亂象,直播帶貨數據「注水」擬被禁止
    王豔輝:近年來,網絡直播已經成為集信息傳播、娛樂、社交、商品營銷於一體的一種新型網絡互動模式。在網絡直播火爆背後,還有很多亂象亟須解決。例如,主播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主播為了博取流量會在直播過程中播出一些涉黃暴的不良信息;有些電商主播為了銷量,傳播一些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
  • 國家網信辦整治直播營銷亂象 直播帶貨數據「注水」擬被禁止
    王豔輝: 近年來,網絡直播已經成為集信息傳播、娛樂、社交、商品營銷於一體的一種新型網絡互動模式。  在網絡直播火爆背後,還有很多亂象亟須解決。例如,主播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主播為了博取流量會在直播過程中播出一些涉黃暴的不良信息;有些電商主播為了銷量,傳播一些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
  • 你支持未成年人直播嗎?
    直播間的未成年人「娃娃兵」因為直播間的運營人員應當年滿16周歲,所以直播間出現了「娃娃兵」主播,而且日漸增多。他們通過賣萌,表演,賽特長等等,吸引人的眼球。堪比成年人更具有能力,更能激發我們的愛心,善心 以及同情心。建議平臺規範不允許「未成年人」參與直播行為。
  • 12歲少年直播養全家,替媽媽還信用卡,網友:下一個紀寶如
    全民皆網紅的時代,不少人看中直播帶來的利益,在金錢和名氣的驅使下,不少人紛紛投身到直播行業中。前幾天一條新聞登上熱搜,引來網友的聲討和爭論。一位十二歲的少年直播唱歌養活全家,少年哭訴直言,如果不直播,就沒有錢,就不能幫媽媽還信用卡,她就會被抓去坐牢!除了要幫媽媽還信用卡,還要給哥哥生活費,甚至是給錢給養父!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文:深給直播亂象敲響警鐘
    2020年12月23日,廣東省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知名主播辛巴旗下公司罰款90萬元,銷售企業罰款200萬元。直播亂象,不僅僅停留於網絡營銷。疫情期間,虎牙推出「一起學」欄目,其網課視頻下方含有大量遊戲廣告,可直接跳轉遊戲頁面。鬥魚在教育板塊中,同樣存在醒目的遊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