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國參與·圖觀絲路精神亙古常新
萬眾參觀·共享世界文明交流融合
由中國文聯、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美協共同主辦,以「絲路與世界文明」為主題的第七屆北京雙年展將於10天後的9月24日上午10點在中國美術館華麗開幕,展期包括整個黃金周將一直持續到10月15日。為滿足大家在展覽開幕前對國內外參展作品一睹為快的需求,特意遴選部分中外主題作品按照「絲路篇」和「世界文明篇」上下兩期,分別在開幕倒計時20天和10天的時候推送給大家賞析,本期推出「世界文明」內容的中外參展作品精選。
2002年我們開始籌備「2003•首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迄今已經15年了。15年來,北京雙年展從蹣跚學步的兒童,逐漸成長為風華正茂的少年,雖然經驗還不夠豐富,但充滿青春的朝氣、生命的活力和未來的希望。15年來,北京雙年展的參展國數量,從首屆的45國增加到第七屆的102國,已躍居世界國際藝術雙年展首位,表明北京雙年展的國際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日益提升,也為千年文化古都北京增添了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的迷人風採。
高飛(中國) / 實習生 / 2014 / 中國畫·絹本水墨 / 210釐米×173釐米
李巖(中國) / 風乍起 / 2015 / 中國畫·紙本水墨 / 180釐米×250釐米
向洋(中國) / 高棉的微笑 / 2016 / 中國畫·紙本設色 / 238釐米×179釐米
胡美雪(中國) / 含苞待放 / 2016 / 布面油畫 / 180釐米×90釐米
總體來看,本屆參展作品特別是外國作品的藝術質量明顯高於往屆。這些作品圍繞同一個主題,採用了從具象到抽象、從現實到超現實的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雖然大多作品描繪古代絲路文明遺蹟、各國風土人情和象徵圖像,但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也並非圖解政治概念,而是注重表現絲路精神——表現世界文明交流互鑑的精神,尤其是表現當代東西方文明交流融合而不是對立衝突的精神。
唐勇力(中國) / 盛唐書畫藝術 / 2016 / 中國畫·紙本設色 / 190釐米×380釐米
沈嘉蔚(澳大利亞) / 雪梨1894&雲南1894 / 2016 / 布面油畫 / 137釐米×137釐米×2
黃勝賢(中國) / 西藏風情—遷徙 / 2016 / 布面油畫 / 220釐米×200釐米
劉亞明(中國) / 悟道師友 / 2016 / 布面綜合 / 126釐米×286釐米
翟建平(中國) / 唱響河西之一 / 2012 / 布面油畫 / 200釐米×200釐米
齋藤研(日本) / 清閒 / 2015 / 布面油畫 / 195釐米×259釐米
帕特裡夏·古茲曼(墨西哥) / 沙漠之花 / 2012 / 布面丙烯 / 150釐米×100釐米
在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上,本屆中外參展作品的顯著特徵,是寫實與浪漫兩種風格交織、趨同與求異兩種傾向並存。往屆外國作品通常偏重浪漫風格,中國作品通常偏重寫實風格。本屆外國作品在馳騁浪漫幻想的基礎上增加了寫實形象的刻畫,中國作品在發揮寫實造型優長的基礎上增加了浪漫幻想的色彩,中外作品都呈現寫實與浪漫兩種風格交織的畫面,只不過具體作品寫實或浪漫的成分有所側重。
王巖(中國) / 歲月 / 2014 / 中國畫·紙本工筆 / 170釐米×300釐米
豪爾赫·佩魯哈奇(厄瓜多) / 絲綢讚歌 3 / 2016 / 布面丙烯 / 120釐米×130釐米
尼古拉斯·埃雷拉(厄瓜多) / 沉默 / 2016 / 布面油畫 / 130釐米×195釐米
伊芙琳·白朗克(法國) / 蜻蜓 / 2016 / 布面綜合 / 40釐米×80釐米
娜塔莉·梅爾(法國) / 蓮 / 2016 / 布面油畫 / 114釐米×146釐米
卡梅利婭·米塔薩裡·哈希布安(印尼) / 絲路記憶 / 2016 / 布面油畫 / 135釐米×170釐米
與往屆作品相比,本屆外國作品更多吸收了中國元素,中國作品更多吸收了外國元素,出現趨同的傾向;同時,外國作品仍然保持各國的地域特色,中國作品仍然保持本土的藝術傳統,堅守求異的傾向。趨同與求異兩種傾向之間的巨大張力,產生了東西方藝術交流融合而又異彩紛呈的壯麗景象。可以說,本屆參展作品本身就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鑑的結果,就是東西方文明在絲路題材上交流融合的藝術表現。
楊雅輝(中國) / 歡迎來到我的城 2 / 2015 / 布面油畫 / 100釐米×160釐米
範少輝(中國) / 鄉村樂手 / 2015 / 漆畫 / 60釐米×185釐米
宋衛風(中國) / 大昭寺廣場之二 / 2014 / 紙本水彩 / 155釐米×125釐米
梁海莎(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 / 黑與白 / 2014 / 雕塑:大理石、玄武巖、紅豆杉、柳安木 / 75釐米×145釐米×65釐米
約瑟夫·埃爾·杜瓦裡(埃及) / 尼羅河漫步 / 2016 / 布面丙烯 / 70釐米×100釐米
帕爾拉瑪斯·米哈伊爾(希臘) /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 2012 / 布面丙烯 / 180釐米×150釐米
米雷拉·梅爾·麥克勞斯(羅馬尼亞) / 代代相傳 / 2016 / 綜合材料 / 136釐米×126釐米
世界文明是多元的,人類心靈是相通的,憑藉絲路精神的紐帶,通過藝術表現的形式,將把人類心靈更緊密地維繫在一起,促進人類謀求世界和平發展的共同夢想的早日實現。當年,義大利和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曾經受惠於古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今天,21世紀的世界文明在新絲綢之路上匯聚,我們將攜手爭取當代中國與世界文藝復興偉大新紀元的早日到來。
埃萊妮·帕夫洛普盧(希臘) / 文藝復興 / 2015 / 布面綜合 / 170釐米×165釐米
納比勒·沙曼(敘利亞) /另一個時空 / 2010 / 布面丙烯 / 140釐米×140釐米
奧瑪爾·嘉裡亞尼(義大利) / 離開西安 / 2016 / 木板鉛筆畫 / 180釐米×180釐米
伊莉莎白·維塞爾(摩納哥) / 文化的交織 / 2016 / 丙烯,絲綢 / 150釐米×200釐米
弗拉基米爾·維特科夫(以色列) / 無懼風暴 / 2015 / 數碼印刷 / 66釐米×50釐米
李宏鈞(中國) / 絲路文明—交融 / 2016 / 中國畫·紙本設色 / 300釐米×300釐米
李發鶴(中國) / 中華騰飛 / 2016 / 中國畫·紙本水墨 / 240釐米×160釐米
圖片「顏值」再高,依然不如原作,要想領略作品的好,開幕在即,歡迎大家前去中國美術館現場觀看展覽。約起來!
朱冠初(中國) / SY-0010 /2016 / 綜合版畫 / 120釐米×160釐米
孫國慶、文集(中國) / 時空之門 / 2016 / 綜合材料 / 280釐米×380釐米
(溫馨提示:本帖文字,主要節選自第七屆北京雙年展作品集前言,由策劃委員王鏞撰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