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行善真的可以改命?做多少善事才會見效?

2021-01-10 悅讀國學

《了凡四訓》:行善真的可以改命?做多少善事才會見效?

為什麼要行善

王陽明有句話很有名,叫做: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意思是說,人的真心是無所謂善惡的,也沒有對錯,它只是明了真如,但是,有真心就有妄心,人能常駐真心,就是得道成佛了。可惜,人在世間生活,根本不可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真心不能顯現,很多的時候,是妄念叢生,人的妄念起來,非善即惡,所謂一念起,萬物生,因為你的善惡之念,會感召陰陽兩種屬性的能量。這直接關係到你的命運走向!

一物一太極,萬物負陰抱陽,人當然也一樣,只要起心動念,就落入陰陽屬性,離不開規律的支配

陰屬性:壞,惡,損,減,發怒,痛苦,吝嗇,病痛,狹隘,自私,貧,難,,死,這些屬性相同的事物會相互感應

陽屬性:好,善,益,增,喜悅,快樂,慷慨,健康,寬容,慈悲,富,福,生,這些屬性相同的事物也會相互感召。

陰陽,其實就是兩種能量場,我在上面列舉的那兩種對立的屬性,分屬於兩種磁場。直接左右你的命運走向。

所以,你看看,行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人說,我不行善,也不作惡,我心如止水,虛空寧靜,不是更好,更合乎天道?

這本身沒錯,可惜你做不到啊

靜若止水?你能靜多久、止多久?就算你四禪八定了,還是要出來吧,還是要坐立行走工作賺錢吧,這個時候,你的心念可能不動嗎?不管什麼人,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景,這個時候就動心思了,動心思的時候,有沒有警覺自己動的是什麼心思?無非兩種:或陰或陽

行善其實就是一種修行。一種修正,通過善念,感召同屬性的能量,把自己從偏離的軌道上面拉回來,修正自己的磁場。

這也就是行善為什麼可以改命的真正原因。所以,行善真的可以改命,無需質疑。

具體怎麼做

或施食貧人,或買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餘圈者。

使別人獲得利益,得到幫助,這就是善,不一定非得你拿出多少錢,沒有錢一樣做善事。

比如,你有某種技能,可以把你的經驗和心得分享出來,讓更多的人學習,這樣,你沒什麼損失,而別人學習了你的經驗技巧,做事情更加得心應手,也等於幫助了他們,這其實就是善事。

再比如,地上有一個紙屑,撿起來,丟進垃圾桶,舉手之勞

又比如,把你家多餘無用的廢棄物品,挑一些乾淨能用的,或者把家中孩子不用的衣物,教材,玩具,寄給貧困地區的孩子

甚至于堅持一天不罵人,不說髒話,不惡口,不兩舌

甚至於,哪怕只是心存善念,也是做善事。因為:最低起碼,溫暖了自己,拯救了自己

實際上,使別人獲得利益,得到幫助,也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標準。比如說那些頂級的企業家,具體誰就不說了,為多少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啊?甚至於可以說,這些人的一個企業,差不多養活了一個周邊的配套服務行業。造福一方,利益眾人,這其實就是善,所以,不用羨慕人家的財富,人家有這個功德,自然有這個福報。你想發家致富,也應該轉變思路,不用總想著怎麼從顧客口袋裡面賺錢,應該首先考慮怎麼樣為他們提供便利,考慮他們的真正需求,你能不能為他們解決,怎麼更換的解決,把這些想清楚,你的事業就開始突飛猛進了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做什麼,那麼記住兩個字:善待。

善待別人,善待自己。這也是善事。

行善,從善待自己開始

一說到行善、幫助別人,有的朋友馬上反對:為什麼要幫助別人啊,憑什麼呀?我可沒那麼高尚

其實呢,說句實在話:行善不僅僅是幫助別人,實際上,第一個受益的恰恰是你自己

這話怎麼講啊?

道理很簡單,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發自內心感謝你,祝福你,會釋放正能量給你,你接收到這些正能量,你的心底是快樂的,滿意的,充實的,這些美好的感覺,會在你身體裡面釋放,增強你的信心,激發你的潛能,提高你的免疫力。

你想想看,你的一點點的付出,得到這麼多回饋,簡直是撿了便宜啊。

還有的朋友會說:還是不行,我已經一無所有,困難的人是需要幫助不假,可是我比誰都困難,誰來幫助我啊?

好!就幫助你自己好了,幫誰不是幫呢?是不是

你現在索性先不去幫助別人,幫助自己也是一樣。怎麼幫?

幫助自己端正心態,幫助自己改正錯誤,改掉所有的好習慣,臭毛病。什麼懶惰刻薄、易怒、陰險,這些負能量,告訴自己,通通像丟垃圾一樣丟掉。

每天檢查審視自己,用了凡先生的話講: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

一定要每天找出自己的過錯,糾正自己的過失,天下那麼多有天賦有資質的人,最終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不能嚴於律己,每天得過且過,稀裡糊塗了此一生。

然後幫助自己實現夢想。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但是,夢想要付諸行動,否則只能是空想,努力做起來,不怕慢,就怕站,一點一滴,積少成多。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灰心喪氣的時候,自己激勵自己;孤獨無助的時候,自己安慰自己,告訴自己:就算一個人,依然可以很優秀!

等你把自己幫助好了,就可以有實力,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窮通不貳,然後可立貴賤之命;夭壽不貳,然後可立生死之命。

不要把自己固定住、束縛住,不要有貧賤和富貴這樣的概念區分,也不要自認命苦。

把貧富、生死這些對立區分的意識都丟開,貧窮的命運才有可能轉化為富貴的命運,這就是雲谷禪師特別強調的立命的方法。

一樣看待,一樣對待——窮富一樣看待,得失一樣看待,榮辱一樣看待

一句話,不起分別心,就可以心無雜念。

一旦起來分別心,非此即彼,不是這樣,就是那樣,不是好,就是壞,不是大,就是小,不是高,就是低,不是冷,就是熱,這些對立面總是在相互轉化的,這是規律,不停轉化就是無常,這也是規律,無常就會苦惱失落, 這還是規律,人一旦被這些規律支配,就會永無寧日,身心疲憊。

回向

按照雲谷禪師所教授的方法,善事做完,持咒之後要回向,可以念如下回向文: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做多少善事才會見效

當下釋然,當下解脫,當下行善,當下得福

我們上一期內容說到:了凡先生發願做足三千件善事。

一聽到三千件,很多人會說:好難啊,猴年馬月可以做完吶,是不是三千件善事做完才有效呢?不是這樣的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

做善事只要發自本心,虔誠懇切,而不虛情假意,那麼做一件和做一萬件並沒什麼分別

所以,並不一定拘泥於三千件,時時刻刻存一善念,就是時時刻刻做善事。

實際上,了凡先生整整用了十年時間,做完三千件善事。但是,並不是十年之後,才改變命運

發願起善心的一刻起,他的命運已然不受定數支配,孔先生給他算的命,已經不準了。

到明年禮部考科舉,孔先生算該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驗,

參加禮部科舉考試,孔先生給他推算第三名,但是了凡先生考了第一名

按照雲谷禪師的改命方法,行善加持誦準提咒,只一年,好運就來了,也擺脫了定數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這裡是悅讀國學。下期繼續。

相關焦點

  •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這裡是悅讀國學。很多人學習了凡四訓後,會產生這樣的困擾:明明有些人做了好多的善事,但是並沒有增加福報,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就來說一下這個問題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
  • 《了凡四訓》隱藏的終極秘密:改命要如何改?
    「袁了凡有所悟。(這是袁了凡第二次領悟)之後袁了凡一改之前的習性,發宏願做善事,不僅有了子孫,更是多活了十幾年,和之前預測的命運有了很大的差別。從《了凡四訓》中袁了凡的經歷來看,是袁了凡發善心、做善事,改變了原有的命運。
  • 《了凡四訓》揭秘4大改命良方:成功不是單靠努力,而是改變命運
    《了凡四訓》是中國「三大善書之一」,被稱為東方第一勵志寶典。他實際上也是一本家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自身經歷和畢生學問修養,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以此教育子孫而作的家訓。他一生不僅順利得子還考上進士,不斷升官,一直活到了73歲,這都與他踏實用心行善有關係。他一生所做善事無數,心懷人民,深受百姓愛戴。後來他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也就有了《了凡四訓》,曾國藩也是讀了《了凡四訓》後,奮然振作,精勤砥礪,終成擎天偉器。
  • 推薦一本好書《了凡四訓》
    一直非常鍾愛的一本書《了凡四訓》《了凡四訓》為明代袁了凡寫給自己兒子袁天啟的書,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袁天啟要【積德行善,命由己造】本書主要講述袁了凡先生一生命運被算命先生算中,哪一年做官、做什麼官,領多少俸祿
  • 《了凡四訓》經典的5句話,不愧是「東方勵志奇書」
    後來袁了凡遇到雲谷禪師,在雲谷禪師的指點下,將自己的號改為了凡(原來號學海),意思是告別凡夫俗子的思想,做個不平凡的人。袁了凡通過做善事,改變了自己命運,從此官路亨通,家庭美滿。而那位孔先生也算不準他的命運了。「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將來種種,譬如今日生。」
  • 《了凡四訓》:曾國藩極力推崇的「人生智慧書」,一生至少讀一次
    而袁了凡先生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感悟,主要是他年輕的時候曾遇到了雲谷禪師。他與禪師攀談良久,禪師告訴他:「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一個人只要真誠用功、多做善事,沒有不感應的。」 並拿給他一本《功過格》,讓他行善修福。
  • 《了凡四訓》中的改命之法:僅僅10句精華,讀懂越來越走運
    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備至,並將這本書列為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了凡四訓》暗含改命之法:僅僅10句精華,讀懂越來越走運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這本書中,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告誡兒子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書中的諄諄教誨,對於生活在浮躁喧囂當下的我們,意義尤為明顯。因此他才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寫成了《了凡四訓》,就是為了告訴後人,改變命運的大秘訣!
  • 《了凡四訓》裡的改命秘訣
    我們有時會說「人家命好」、「我好倒黴,這都是命」,似乎「命」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無法改變的;還有前段時間流行起來的所謂「佛系」,說起來是崇尚一切隨緣、不苛求,不過更偏向是得過且過、不太走心的一种放任狀態吧。不知是真的沒有妄想,還是也是覺得無可妄想才這麼「淡定」呢?
  • 推薦一本改變命運的書《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講述了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整理的《了凡四訓》心得體會,供大家學習和參閱。《了凡四訓》心得體會《了凡四訓》,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
  • 《了凡四訓》:不糾善,則為惡
    了凡四訓這是《了凡四訓》中的一段話,白話意思是:做善事而不去推究做善事的道理,自己以為自己在做好事,很可能反而是在造孽,枉費了一番苦心,卻沒有任何益處。《了凡四訓》告訴我們要區分八個方面。01 區分真假「有利於別人就是善,僅利於自己就是惡」。有利於別人,罵人打人也是善;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利,那麼即使禮敬別人,也未必是善。
  • 央視推薦《了凡四訓》,生命是一段程序,你怎麼編寫,就怎麼運行
    袁了凡原名袁黃,撰寫的《了凡四訓》,講述了他從甘於宿命、抗爭宿命到擺脫宿命的奮鬥經歷,感動了諸多名流大儒。影響深遠的「勸世善書」200多年後,曾國藩在閱讀《了凡四訓》後,明白「花未全開月未圓」才是人生圓融的最高境界,立即改號為「滌生」。
  • 《了凡四訓》這本書,教你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雖然說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註定的,但是如果你讀過《了凡四訓》這本書,你會發現命運實際上也是能夠改變的。今天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了凡四訓》這本書。《了凡四訓》這本書是明代袁了凡先生所著,是他對他兒子的家訓,同時也是一本勸世人向善的書,這本書也是教人們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的,全書的思想宗旨就是「命由我造,福自己求」,強調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通過自己不斷地做善事,積累福德,終有一天你能夠求福得福,求子得子,善報無窮。該書糅合了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學說,對提高我們個人的品格修養都大有益處。
  • 電影版《了凡四訓》改變命運法則
    《了凡四訓》袁了凡所作的家訓,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故事。寓理內涵深刻,兼融儒釋道三家思想,盡現真善美中華文化。告誡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
  • 最近在看了凡四訓,此書如何解讀
    最近在看了凡四訓,此書如何解讀了凡四訓實際就是袁了凡先生的改命經歷,這裡有個至關重要的前提:行善能夠改變命運。精進行善命運改的快,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可能要到下輩子你的布施才會報給你。有人不懂,行善怎麼能改變命運呢?本人單位有兩個領導,一個領導本事大,吹拍關係無所不能,業務也還可以,但是他當領導,今天這個下屬要鬧待遇明天那個下屬內鬥。後來換了一個領導,看起來憨厚的,不得了,下屬卻不鬧了,為何?福報德行有差異。一切外相都是福報化現。善為陽,聲音洪亮悅耳,智慧通透,口才好,相貌好,德行好,錢財多,都是福報。
  • 一天一遍《了凡四訓》心想事成五福臨門
    如果思善事、做善事,那麼,你今後的人生就能夠超越命運並向更好的方向轉變。」長老解釋了因果報應的法則。了凡認真聽取了長老的話,而且,從那以後,他不做惡事、積累善行。結果,被預言不能生孩子的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壽命也大大超過預言的年齡,終其天壽。上天決定的命運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
  • 《了凡四訓》告訴你:什麼人的命是算不準的
    關於命運測算的說法,或許在國學經典《了凡四訓》一書中可以給我們揭曉答案。《了凡四訓》是一部類似於家訓的國學經典,書中所闡明的「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旨在勸誡子孫後人怎樣為人處世、立足於世。《了凡四訓》一書中講述了一個經典的與命理學相關的故事:話說出生於醫學世家的袁了凡,在他三十出頭的時候偶遇一名精通奇門遁甲、各種玄學之術的算命先生,這位算命先生把袁了凡從出生至今發生過什麼都事無巨細地了如指掌,包括推算出他什麼時候參加科舉高中為官,後來都一一應證了。但是算命先生也很實在地告訴他:這一生無子嗣,生命終結於五十三歲某月某日某時。
  • 《了凡四訓》四部分內容,三種方法,可以「定製」自己的命運
    《了凡四訓》 又名《命自我立》,該書為袁了凡所作的家訓,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故事。該書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分內容,集中概括了我國古代的道德思想精神,由於清朝及民國初年的高僧大德們的推崇、印發,在民間廣為流傳,對我國民眾的人生和道德實踐起了重大的影響。神秘莫測的命運真的可以改變嗎?《了凡四訓》的「立命之學」中給出了改造命運的原理,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斷惡。
  • 《用心學了凡四訓》第三篇第18講:什麼是大善,什麼是小善?
    了凡在故事裡傳達了二層含義。第一,起心動念,就是善惡的開始;第二,善惡的行動比善惡的念頭得到的報應更猛烈。故事裡,衛仲達記錄惡事的冊子堆了一院子,其實沒有多少是他真做的惡事,絕大部分是他心裡的一絲惡念,比如看見錢了,心裡想著據為己有;比如看見美女了,心裡想著春宵一度。雖然都是內心的一絲妄念,沒有真的去幹這些骯髒猥瑣的壞事,但這些已經都算是他的惡行了。佛經講:「吉兇禍福,皆由心起。」
  • 《了凡四訓》精髓要義:修持立志、改過、積善、謙德方能改變命運
    常言道:「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用於鞭策人通過行善積德和刻苦用功來改變命運。《了凡四訓》兼容儒、道、佛三家思想和真善美中華文化,作者袁了凡先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來告誡後世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要自強不息,通過行善事、結善緣以改命換運。
  • 央視號召學習《了凡四訓》,揭示書中奧秘「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很多人可能沒有聽過《了凡四訓》這本書,在中國傳統的國學文化裡,《了凡四訓》是一部和其他經典著作非常不一樣的存在,因為它所講述的內容足以使人達到「震撼」的地步,甚至就連央視和中央紀檢委都推薦了這本名著,讀完後更是令人拍板叫絕!書中有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