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條被子,溫暖中國。紅色熱土,風鵬正舉,壯志如虹,幹勁似火。
近年來,汝城縣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產業主導、全面發展」戰略,以項目建設「三個推進年」和「產業為王三年大會戰」作槳奮楫,激流勇進,在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暨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工作中,大浪奔湧逐浪高,蓄勢揚帆破浪行。
風起汝城,齊心戮力,苦幹實幹,幹出精彩。一個朝氣勃發、日新月異的工業新城澎湃而起,一曲新長徵路上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讚歌正在奏響,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幸福汝城嶄新畫卷徐徐鋪開。
「汝心所願」鑄就「玉汝於成」
汝城縣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省、水注三江」之稱,是湖南和郴州的「南大門」,廈蓉高速與平汝高速、106國道與省道910線成雙「十」字貫穿全境,區位、交通、環境優勢明顯。今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沙洲考察,為汝城發展帶來了重大契機。
幹!「南大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要豎起承接產業轉移標杆。在汝城,從項目施工現場、路邊標語橫幅、各級案頭文件,到黨員幹部大小會議、言談商論和進企服務奔忙勞碌的身影中,「產業為王」理念無所不在,入心入腦。
三個推進年、三年大會戰,是使命扛肩,更是奮進的「衝鋒號」。汝城縣相繼出臺鼓勵投資的若干政策、「產業為王」三年大會戰實施方案和優化營商環境16條等「硬核」措施,組建招商專班和分隊,做足做深功夫。2018年5月,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率隊遠赴廣東省東莞市,在電子產業發達的前沿城市開啟跨省商談和邀約,發力商機搶奪大比拼。
「在政策允許下,竭盡全力確保『汝心所願』。」招商會化身汝城形象展示「大薈萃」,交通區域、生態文明、紅色文化、旅遊開發等優勢充分呈現,千年古城用「半條被子」的溫暖和「一張借據」深情感染與會客商,土地廠房保障、招展引資獎補、企業上市優惠、金融扶持、行政收費政策等政策優勢掀起了「引力波」。縣委、縣政府鄭重承諾,一定會秉承重商、親商、扶商的理念,政府主動找企業服務,為企業發展營造最優良的環境,為項目建設提供最貼心的服務。
「主要領導帶隊招商,縣委、縣政府作出承諾,這樣的誠心誠意難能可貴,也足見當地對產業發展的重視。」東莞市電子行業協會會長餘發波當場表示。
一路徵程,風塵僕僕;一路芳華,汗水澆注。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嚴守環保底線、瞄準高質量發展,全力引進高新企業、環保高效項目。
汝城招商人風雨兼程,馬不停蹄,在汝城和東莞間日行千裡,密集拜訪,增進交流,也用高頻電話架起連心橋。儘管曾遭遇多次遠道前往撲空,他們仍輾轉奔波珠三角等地,直到見上面聊上話才安心,傳遞「汝心所願」最大誠意,用執著和熱誠打動和感召著廣東客商。
對汝城的考察,廣大客商想盡辦法和招數加快了探秘之旅。在正常的抱團調研考察之外,許多客商帶著員工打著旅遊旗號,化成辦事者身份,由面到裡暗訪。不少客商攜家帶眷悄無聲息到訪,在「地下工作」中看市場詢物價,看學校問教育,到房地產詢樓市,訪群眾察民風。汝城處處安定祥和,為民服務氛圍濃厚,群眾幸福感滿滿,讓廣大客商深受感染、堅定信心。
「汝城辦事確實很負責,一天半能把事辦好,就算在東莞市也有可能辦不到。」湖南翔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麗嫦作為女性尤其心細,考察期間她徑直找到政務中心服務窗口辦事,在汝城特意住了一晚上。回去後,何麗嫦把心徹底定下來,並親口對同行們講起了汝城的「好」,為「以商招商」做了個生動詮釋,也引燃了同行們到汝城投資熱情。
精誠所至,玉汝於成。2018年9月10日,湖南廣東電子智能科技產業園項目籤約活動舉行,一期12家東莞企業與汝城籤約,投資額達40億元,標誌著東莞電子行業全產業鏈條轉移轉型項目正式入駐。一期12家企業共完成鋼構廠房主體建設約40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超100億元,總規劃用地約5000畝,建設期為6年,打造集「產、研、商、居」為一體的電子智能特色園區。2020年9月23日,二期5個企業項目集中開工。今年累計完成投資21.6億元。目前已有44家企業籤約落戶。
「放管服」改革步入「深水區」
「有你真好!」莞湘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郭鵬每次到汝城縣政務大樓8樓的行政審批窗口,都要為開發區窗口服務人員點讚。「周周有感謝信,月月獲贈錦旗」的場景,充分映射了汝城縣深化「放管服」改革帶來營商環境的深刻變革。
全縣實行「關口前移、容缺預審」,落實首問責任、限時辦理、容缺受理等九項制度,建立用地規劃、工程規劃、施工許可證等「一條龍」工改系統網上辦理機制,讓審批程序實現了「大並聯、齊步走」,「接力跑」變為「一起跑」。全縣按照「減、放、並、轉、調、集」的舉措,精簡事項8項,合併事項7項,轉變管理方式4項,調整審批時序3項,推行告知承諾15項。全縣將審批服務單位整合集中辦公,設服務窗口42個,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2個綜合服務窗口承接網上受理、信息流轉、審核批准、反饋告知、全程監察等綜合服務,讓辦理審批「最多跑一次」。
湖南廣東電子智能產業園的多數項目業主在東莞習慣了租用現成廠房發展產業,現在要建設廠房,行政審批對他們這些「門外漢」來說,頗為擔憂。到了汝城,他們發現這種擔心顯然多餘。
從項目一入駐,汝城縣就按照「一個企業、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要求,組建服務專班,做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從「被動服務」變「靠前服務」,「企業上門」轉為「部門上門」。所有行政審批均由行政審批中心全程代辦,填表格、做資料、跑部門由駐企領導和幹部包辦,地勘、規劃、設計、施工由住建牽頭各部門聯動完成,林業、土地、規劃、環保等審批由「企業的事」變成「部門自己的事」。
「汝城縣行政審批快速高效超乎想像。」投資總額1.2億元的湖南國晨新材料科技項目,從土地出讓後到項目報建的審批時限,由近100天壓縮到10個工作日,項目負責人葉國文在「交地即發證」儀式上連聲驚嘆。7天內辦好了3個證,環利公司老總陳健安說:「從融資辦證到開工建設很省心,這樣的速度我從未見過。」
除個別重大項目外,汝城縣絕大部分工程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45—90個工作日內,提速20%以上。「一套申報材料清單、完成多項審批」有效解決材料多頭申報、重複提交「痼疾」,減損達45%。今年,縣住建局辦理了園區項目施工圖審查11個,施工許可證7個,幫代辦18個,實現了一網通辦和40個工作日內全部辦結,完成了20家土地摘牌、規劃許可等行政審批。用時20餘天全部辦結了4個項目的林地審批,35宗共審批使用林地956畝。全縣處置2009年至2015年批而未供土地1183畝,位列全省第六、全市第一。
「幹群齊發力」跑出「汝城加速度」
一年四季,歲月更替,在汝城經開區項目工地上時時都是緊張有序的施工場景,處處都有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變化看得見,進度看得見,速度看得見,大幹苦幹,快上好上,激起千層熱浪。
汝城縣嚴管厚愛並舉,出臺了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16條,項目建設與年終績效、選人用人和評先評優掛鈎,充分激發內生動力,讓部門圍著園區轉,園區圍著項目幹,幹部圍著進度上,層層有壓力,人人有責任。「只要企業有困難,鞍前馬後全力辦」,能自行解決的即時解決,需協調解決的做好上引下聯,疑難雜症由縣領導組織召開專題調度會,「一企一策」加以排除。
隔三差五,清晨不到七點、晚上下班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輕車簡從到產業園觀陣,一旦出現「施工人員少了、車輛停了、現場沒變化了」等狀況,就馬上召集相關人員召開緊急會議,現場調度,對症下藥,重新摁下「快進鍵」。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周邦洪僅2019年在園區召開的現場督戰會就達到了近128場次,節假日、雙休日風雨無阻。
針對過去園區經常停水影響項目建設的情況,汝城縣在工業園建起了專門的第二供水廠,更新了供水管網,徹底了卻企業用水「煩心憂愁」。從6月23日全線停電施工到6月28日,僅僅5個工作日,12個鐵塔主體的搭建以及高壓線的架線全部完成。以此遵循,通電、通路、通燃氣、通蒸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全面改善。
親情出動創出和諧拆遷。黨員幹部遠赴贛州、韶關等地,把涉及遷墳的一個個農戶接回,用汗水和真情感化群眾,難題問題迎刃而解。大坪鎮下祝三組村民祝車勝因車禍到郴州住院治療,徵地幹部跑到醫院看望,瞬間融化了他內心抗拒的「堅冰」,在協調會上,他請人用摩託車載到現場,第一個籤字同意,還主動做起了其他農戶工作。當得知下祝村6組拆遷意見戶祝分懷家裡同時出現了兩個病人,生活困難,徵地幹部馬上登門看望,並落實臨時生活救助幫其紓困解壓。祝分懷老人最終自帶刀鋸,第一個親手砍掉自家林木。炎炎夏日,常有瓜農義務送瓜到工地,感謝助推了當地經濟發展。
搶進度、抓質量、保安全,倒排工期、掛圖戰戰,大會戰激起了「幹勁潮」,大競賽催發了「群英匯」,跑出了「加速度」。迄今,湖南廣東電子產業園項目一期完成鋼架主體建設40萬平方米,年內有5家企業可投產,10家企業可竣工,項目二期5家企業開工建設。
「母親式」服務蘊育「政企一家親」
「超愛汝城縣的領導和幹部了。盡心盡職,連周末休息都到工地查看,關心企業。」湖南保順能源科技公司負責人在微信群一則點讚引起了廣泛關注和共鳴。微信群由縣主要領導、企業主、部門負責人、園區領導、駐企服務員等共同組建,是項目建設的「晴雨表」,更是為企服務的「觀陣臺」「作戰部」。
保順能源是電子協會企業配套供氣項目,因與縣內一項目有利益衝突而走得磕磕絆絆,該企業駐企聯絡員從2018年項目入駐,就開始了奔忙聯絡和艱難協調之路,從中吃了不少的「閉門羹」。今年5月9日,雙方在「拉鋸式」協調會中達成了共識,籤定了相關協議,使得項目施工重回正軌。
感動於親情服務,原先把重心投放到東莞企業的保順能源負責人,開啟了「東莞汝城,一周一處」兩頭跑的長途跋涉,項目進度一下子趕上來了,從「倒數第一」到如今力拼年內「第一個投產」。
今年春的防疫關鍵期,在湖南省重點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和思生物公司,開發區志願服務小分隊度過了好幾個終生難忘的通宵,幫企業解決防疫物資緊缺、原料供應不足、招工用工難、交通渠道受阻等問題。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志願小分隊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惠企助企上,主動出擊,為銀企對接牽線塔橋,破解「融資難、融資貴」難題。他們把縣裡8大銀行的門路都摸熟摸透了,在銀企談判將要一拍兩散之際,由他們從中斡旋成功融資的例子不下20宗。全縣爭取信貸風險保證金3000萬元,各銀行投放貸款17960.9萬元,惠企40多家。
「汝城營商環境美,美在項目中,美在客商心裡。」湖南廣東電子智能科技產業園的客商紛紛表示,「要把汝城當成第二個家鄉,安居樂業發展好。」何麗嫦、郭偉明等不少企業家,悄悄在汝城購置房子,把心和家都安在了汝城。
「自家孩子的事情可緩一緩,企業急難愁盼耽誤不起。」開發區相關分管項目建設的領導說,「從一個孩子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真不知道要費盡多少心血?『母親式』服務讓我累並快樂著」。
在電子產業園,各大企業主同聲共氣,躊躇滿志:「我們始終與汝城心手相牽,攜手奮進,福地創富業,推動高質量發展。」
紅色土地,賡續溫暖。汝城縣正以大幹實幹、務實奮進的姿態,昂首闊步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長徵路上,奮力書寫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和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