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天傑,原名張天傑,於1992年出生在遼寧瀋陽一個運動世家。爺爺曾是遼寧省擊劍隊的總教練;伯父是省羽毛球隊員;父親張劍原本是省籃球隊的,但因為粉碎性骨折而斷送了籃球生涯;母親強淑萍曾是排球運動員,退役後便到日本留學。
母親生下張天傑不久,又回到了日本。他很好地繼承了家人的運動基因,從小就喜歡打籃球。2003年,張劍帶著上小學六年級的兒子去了日本,與母親團聚,一家人以經營一家中華料理店為生。在他上初中時,一家人搬到了愛知縣。
張天傑轉入愛知縣一所初中學習,並開始了他的籃球之路。除了正常的學習之外,他的業餘生活全都是籃球。他也曾參加過不少的訓練、比賽,也獲得了不少榮譽。但這與他想要進國家隊的目標有很大一段距離,不是說張天傑的籃球實力不夠,而是因為國籍問題。要想進入日本的國家籃球隊,除了能力要達到外,還得是日本國籍,這讓一家人犯了難。
最終,為了兒子的籃球事業,張劍夫妻決定全家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日本國籍。於是,2007年左右,張天傑成了日本人,改名為張本天傑。改了國籍後,他成功入選日本國家青年隊,接受了正規訓練。
2008年,張本天傑代表日本出戰亞洲青年賽,成為首位被日本國家隊歸化的中國籍男子籃球球員,這也是他第一次代表日本出戰。2010年,張本天傑進入日本籃球名校青山學院大學念書。起初,他沒有上場的機會,但他還是努力訓練,他相信自己總會有站上舞臺的一天,不會一直在場下當個看客。
後來,張本天傑得到了教練的賞識,成了籃球隊的主力,也得到了隊友的認可。隨著他多次代表日本出戰,中國網友也知道了他,包括他以前是中國人的事兒,對他的評價不是很好。在亞運會八強復活賽上,日本隊與中國隊交手,中國隊落敗。在賽後的採訪上,張本天傑說:「中國隊是我最想打贏的!」這句話在國人眼中,充滿了挑釁,不少人罵他是「漢奸」、「賣國賊」。
隨後,張本天傑表示只是想證明自己的實力,證明在日本打球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所以才會失言。另外,他說運動員改國籍在體育界很常見,還舉了不少例子來證明自己所說的是事實。此後,中國觀眾對他的比賽基本上都持不屑態度。
運動員吃的是青春飯,過了年紀,就會被年輕的運動員淘汰。張本天傑也不例外,過了巔峰期的他開始以替補球員的身份出現在籃球賽場。他竟表示希望自己退役後,能回中國,因為在中國的發展待遇會更好。
當然,張本天傑沒有選擇回國,而是到日本日本名古屋的海豚隊擔任副隊長,還娶了一名日本女子為妻。父母繼續經營著那家餐館,一家人還是留在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