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蘭州,本來是要到黃河九曲第一灣看看,想近距離接觸母親河,感受她的博大胸懷,感恩她的孕育。不巧的是到了蘭州才得知,去那裡的路正在整修。於是,便決定改道去欣賞若爾蓋草原的風光。
若爾蓋草原宛如一塊鑲嵌在川西北邊界上的璀璨奪目的綠寶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綠洲」之美稱,是我國三大溼地之一。總面積5.3萬平方公裡,僅次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
若爾蓋草原是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塊特殊區域。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間,也被稱為松潘高原。它四周群山包圍,是高原上的一個盆地。草原上有多條河流蜿蜒曲折從南往北徐徐地流過並匯 入黃河,因此水源充足,牧草豐茂,是亞洲最好的天然牧場之一。
在離開蘭州市的好長好長的一段路程中,透過車窗,映入眼帘的是一點點植被都沒有的光禿禿的連綿起伏的群山,路邊稀散著矮矮的屈指可數的楊槐樹,加之路面塵土飛揚,不時顛簸,使人心情壓抑不快。然而到了阿壩境內,景色忽然明朗起來。最吸引眼球的是那萬頃碧綠的草原上,點綴著一大群一大群黑色的犛牛、白色的綿羊,還有一大片一大片黃色如毯的油菜花,真是漂亮極了。司機師傅說,我們已經來到若爾蓋大草原了。
大家急著下了車,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舉目四望,滿眼蔥綠。遠處不高的座座山峰,如同連綿起伏的綠浪,在草原上蕩漾。仰望天空,頓感天離我們那麼近,仿佛一伸手,就會觸摸到那棉花般的白雲。天空湛藍湛藍,藍的像用顏料染出來似的。藍天上堆積著的那些白雲,千奇百怪地變幻著,變幻著……那一刻,我有如入仙境的感覺。我和女兒不約而同地哼出「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邊馬兒跑……」女兒又伸展雙臂在柔軟的草地上跳躍著,跳躍著,快活地高喊「大草原,我來了……」
我們拾階而上,登上了綠茵茵的青草覆蓋著的小山丘。一不小心,我的腳被帶刺的草扎得生疼,可心裡卻樂滋滋的。我想:這可能也是一種緣分吧,能與這裡的草親近接觸,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福運。不遠處我小外甥哴哴道,我舉手能探著天了,她蹦著,跳著,大有不扯下一片雲彩誓不罷休的決心。
在小山丘上,極目遠眺,草原上蜿蜒的公路仿佛像一帶玉帶,把草原明顯地分割開來。草原深處,各色各樣的小花組成的鮮明圖案,猶如一片花海,一直綿延鋪展到天邊。那絢麗的色彩,又和湛藍的天交相輝映,渾然一體,讓人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草原。整個草原就像一幅水彩畫,然而感覺比水彩畫更富有生命力。
女兒體驗了牧民與駿馬的親近接觸後,感慨地說,和草原駿馬一起在草地上飛翔的那一刻,風在耳邊呼呼作響,感覺整個身心和風和駿馬融在了一起。草原的綠,天空的藍,浮雲的潔白,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明朗的畫卷,大自然的美原汁原味,真是美不勝收。
我和小妹正聽著女兒激動的敘述,身邊過來不少遊客,年輕的導遊邊走邊講紅軍長徵過草地的故事。女兒和外甥女快步趕上,我和小妹也緊隨其後。導遊看到聽他講解的人越來越多,便索性停頓下來。他說,紅軍長徵在四川滯留的時間最長、經歷的地區最廣闊、面臨的環境最艱險、進行的鬥爭最卓絕、付出的犧牲也最大,約有一萬多紅軍將士長眠於草地。紅軍走草地時幾乎瀕臨絕境,是高原的犛牛、青稞救援了紅軍三過草地。如果沒有巴西一帶成熟的農作物作保證,紅軍完全有可能象蔣介石斷言的那樣走向死亡;另一方面,「巴西會議」使得黨和紅軍擺脫了政治困境,「寶座戰役」打通了勝利北上的道路。正因為若爾蓋地區為黨和紅軍戰勝政治、軍事和經濟三大危機提供了重要條件,才使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道路上的三大主力重振旗鼓,同道北上。因此,若爾蓋在長徵中有無可替代的歷史意義。
我邊聽邊雙手合十,向長眠於此的紅軍將士黙悼……
若爾蓋大草原,清淨的空氣,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碧綠的草,鮮豔的花;奔跑的駿馬,健壯的牛羊;山峰疊翠,河流蜿蜒,湖如繁星;圓頂牧包,金頂佛寺,山寨懸掛;牧民好客,全羊醇香,篝火熱鬧。我雖無畫「清明上河圖」的技藝,然而,這些如詩如畫的動人畫面會永遠刻在我的腦間,特別是紅軍三過草地的艱難……這時,耳邊又傳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