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外賣包裝回收情況如何?銷售流通領域報告制度上線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以玉米澱粉製作的刀叉等一次性餐具、用大豆油墨印刷包裝紙、用可降解材料塑膠袋替代塑膠袋……在部分超市、外賣平臺等,減塑行動正在不斷深化。減塑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處置等多個環節。針對銷售流通領域,商務部11月27日發布了《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報告辦法》),引導企業、消費者減少和替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並將建立全國統一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系統等。

  推動流通環節減少使用

  塑料汙染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今年9月1日起施行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指出,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快遞企業和外賣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商務、郵政等主管部門報告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回收情況。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固廢法》對上述市場主體提出了履行報告義務的要求,也對商務主管部門提出了要求。《報告辦法》旨在通過明確「誰來報、報什麼、怎麼報」等具體事項,推動流通環節的市場主體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加大塑料廢棄物的回收,積極推廣應用替代產品。

  塑料製品種類非常龐雜,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行業的發展,新的資源環境壓力隨之出現,新業態、新問題不斷對限塑形成新挑戰。尤其是疫情期間,塑膠袋、餐盒、快遞包裝數量激增。外賣都採取「一盒一袋」包裝,據公開數據,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量約2000萬,意味著每天至少有2000萬個塑料製品被消耗。2020年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估算,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並呈快速增長趨勢。

  《快遞企業包裝綠色化行動評價報告》顯示,各快遞企業均已開展包裝回收行動,但主要以瓦楞紙箱回收為主,尚未涉及塑料包裝和填充物的回收。目前僅京東物流、順豐速運和蘇寧物流披露了自家包裝回收的統計數據,圓通快遞、中通快遞等6家企業沒有披露各自的包裝回收成效。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電商件佔快遞業務量超過80%,《報告辦法》的實施,也將促使快遞企業加速信息公開、提高包裝回收率,尤其是塑料類包裝和填充物的後端分類回收。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溫宗國說,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報告辦法》是對相關職能的落實。在生產環節,工信部等部門對生產淘汰類塑料製品企業進行產能摸排,引導企業做好生產調整;在銷售使用環節,商務部等部門加強對商品零售場所、集貿市場、餐飲堂食、外賣服務、各類展會活動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的監督引導等,以確保2020年底、2022年底、2025年底階段性目標的實現。

  增強塑料全生命周期管理

  《報告辦法》主要包括職責範圍、報告方式、報告內容、獎懲措施等十四個方面的內容。

  生活中常見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數不勝數,沒有列入禁限範圍的塑料製品也有很多,比如不能手提的平口連卷袋、保鮮膜等塑料用品不在禁限範圍內,但這些塑料用品同樣會造成「白色汙染」,使限塑令實施效果大打折扣。《報告辦法》是如何確定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報告範圍?

  對此,商務部負責人表示,《報告辦法》細化一次性塑料製品報告範圍,並將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進行動態調整。同時,結合行業實際,提出了差異化報告的要求。比如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報告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連卷袋的使用和塑料廢棄物回收情況;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報告其自營業務產生的,包括編織袋在內的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使用、塑料廢棄物回收情況等。

  法律法規想要順利實施,獎懲措施非常重要。商務部該負責人說,《固廢法》規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行使行政處罰權。考慮到目前地方商務執法隊伍,有的職能保留在商務部門,有的則根據綜合執法相關規定,已劃入市場監管部門的客觀現狀,為做好地方執法工作,《報告辦法》明確,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確定的承擔商務執法職責的部門,依法處理或實施相應處罰。

  「當然,禁塑限塑目標任務的完成,不僅需要流通環節加強管理,更需要加強塑料製品生產、流通、使用和回收處置的全過程管理,增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建立形成塑料汙染治理的長效機制。」商務部負責人表示。

  推進減塑深化和生產環節調整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塑料生產和消費的第一大國。以塑料購物袋這個重點禁塑對象為例,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

  面對如此龐大的使用量,準確的數據對政策制定和實施非常重要。《報告辦法》規定,電商平臺、外賣企業等市場主體的首次報告周期為2020年7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商務部負責人說,在報告期結束後,各級商務部門將做好相關行業匯總分析,加強後續政策研究,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不斷深化,引導企業、消費者減少和替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等。

  我國減塑潛力巨大。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循環包裝「屢戰綠勝」:2020年快遞業綠色包裝節約潛力研究報告(長三角)》顯示,長三角「包郵區」應用循環快遞包裝的最大減塑量可達一次性快遞包裝塑料消耗量的39%,節約潛力將達10.35萬噸。報告總負責人、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教授表示,循環快遞包裝的推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形成產業鏈和生態鏈,使各個利益相關方達到協調和平衡。《報告辦法》等政策不斷出臺,也將促進循環包裝的「屢戰綠勝」。

  作為《固廢法》的配套制度,《報告辦法》的出臺不但加強了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也將對生產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會強說,禁止餐飲外賣領域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將直接影響聚丙烯行業。目前,塑膠袋、塑料碗、塑料湯勺和塑料湯杯等外賣塑料包裝材料,基本都使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石油基高分子塑料。單個塑料碗和塑料飯盒重量基本在40—60g, 每份外賣平均消耗3.27個餐盒,大約產生160克的塑料垃圾。2018年,我國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訂單量達109.6億單,同比增長96.8%,消耗一次性餐具塑料約176萬噸。以目前體量看,消費強度下降30%,意味著整個塑料餐具消費量減少約50萬噸,其中聚丙烯消費量減少22.5萬噸左右。

(責任編輯:王婉瑩)

相關焦點

  • 商務部:對不同行業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情況實施差異化報告...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芳)據商務部官微消息,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負責人近日在解讀《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報告辦法》)時表示,結合行業實際,《報告辦法》提出了差異化報告的要求,即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報告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商務部:外賣企業等應向商務主管部門報告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
    商務部網站11月30日消息,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第四條 商務部負責指導全國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情況報告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情況報告工作。
  • 商務部:外賣企業應報告塑料餐盒餐具使用回收情況
    近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報告辦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塑料汙染治理的決策部署,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對商務部門提出的工作要求。
  • 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到2025年,全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50%。◯ 到2022年底,全市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水杯、垃圾袋,客房禁止使用帶一次性塑料包裝的洗漱用品、塑料洗衣袋,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 到今年底城市建成區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到2025年,全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50%。到2022年底,全市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水杯、垃圾袋,客房禁止使用帶一次性塑料包裝的洗漱用品、塑料洗衣袋,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 到今年底,城市建成區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到2025年,全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50%。到2022年底,全市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水杯、垃圾袋,客房禁止使用帶一次性塑料包裝的洗漱用品、塑料洗衣袋,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 綠色轉型加速 快遞包裝開啟循環回收新模式
    到2025年,快遞包裝領域全面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如何減少快遞包裝所帶來的廢棄物?
  • 多方全鏈路探索減塑方案 外賣包裝華麗「變身」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等向一次性塑料製品「說不」的國家法規政策相繼出臺,外賣平臺已經打響了「減塑」攻堅戰,多措並舉提昇平臺訂單「綠色含量」,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創新思維拓展可持續發展。
  • 溫州「限塑」大升級,超市菜場、外賣快遞……通通受影響!
    主要目標到2020年底率先在鹿城區建成區的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全市塑料垃圾實現「零填埋」。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普遍推廣;溫州市所有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普遍推行科學適用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力爭所有縣(市、區)完成「無廢城市」建設;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 外賣、快遞包裝成垃圾新隱患 你都怎麼處理
    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的發展,塑料餐盒、膠帶、包裝袋的消耗量迅速上升,也成為城市垃圾新隱患。那麼臨沂市快遞、外賣等行業塑料製品使用量和需求量情況如何?「以我們平邑縣為例,平邑美團外賣每日訂單量在2000份左右,餓了麼外賣訂單在1500份左右,包括其他商戶個人打包、配送等方式全縣每日外賣數量約5000份,每份訂單至少消耗1個塑膠袋及1個塑料餐盒。」平邑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環衛一體化辦公室主任亓君介紹,由於普通塑料回收利用效率低、垃圾分類不明確,造成許多垃圾回收站拒絕回收塑料垃圾。
  • 您點的外賣食品包裝安全嗎
    然而,在外賣訂餐量高速增長的同時,一次性外賣餐盒等網絡外賣食品包裝安全問題不容小覷。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統一部署,浙江省餘姚市人民檢察院圍繞網絡食品安全重點領域,辦理了全國首例網絡外賣食品包裝安全行政公益訴訟案。
  • 紅河州商務局關於2020年11月份大抓電商工作情況的報告
    紅河州商務局關於2020年11月份大抓電商工作情況的報告 文章來源:紅河州商務局
  •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工作有關事項...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做好《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商務部公告2020年第61號,以下簡稱《報告辦法》)組織實施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報告辦法》所涉及的行業覆蓋範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