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問千尋大運河 | 打擊逃稅,林則徐為何在泰州立碑

2020-12-26 新華報業網

  作為大運河的一條重要支流,古鹽運河(又稱泰州運鹽河、老通揚運河)穿過泰州城,一路向東。在古鹽運河畔,聳立著一座歷經百年風雨的鹽稅碑,它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任江蘇巡撫時所立,林則徐為何要在此處立碑?這背後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漫步古鹽運河畔,靜靜流淌著的運河水,倒映出鳳城水鄉寧靜而又安詳的影子,枕水而立的一塊石碑,成為昔日歷史的見證者,向後人訴說著一百多年前「舟行如梭、不舍晝夜」的繁榮盛景。這塊鹽稅碑高約150釐米、寬70釐米,細看碑文,字跡依稀可辨,碑頭寫有「揚關奉憲永禁滕鮑各壩越漏南北貨稅告示碑」字樣,石碑最右側寫著「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巡撫江蘇等處地方林(則徐)」。

  「這塊碑代表著泰州悠久的鹽稅歷史,是古鹽運河經濟繁榮的歷史見證。」泰州文史專家黃炳煜娓娓道來:歷史上的泰州,一直是淮南鹽的主要產地。早在西漢初年,吳王劉濞在黃海之濱建立了海陵糧倉,又利用臨海之便利,建立了沿海鹽場,煮海水為鹽。為了將海鹽西運,劉濞開挖連接揚州茱萸灣和如皋蟠溪(今如皋湯家灣)的老通揚運河,「當時開挖這條河,主要是為了運鹽,所以這條河又被稱之為運鹽河、鹽運河。」 京杭大運河開通後,古鹽運河連接上了這條「大動脈」,泰州逐漸發展成為以鹽、糧集散為主的內河港口城市。「這條河是蘇北裡下河地區通江的出入口,當年,南來北往的商船都需從此通過,是一條水上交通要道。」

  「在古代,泰州這個地方不僅產鹽、運鹽,還管鹽、查鹽,古鹽運河的繁榮讓泰州成為全國的鹽稅重鎮。從唐至清1000多年間,國家財政有30%至50%的鹽稅徵自泰州運鹽河,被譽為『天下鹽賦,兩淮居半』。」黃炳煜說,古代食鹽的地位重要,歷代封建王朝無不重視鹽業的生產和營銷,「清朝時期,揚州關在泰州設置了分支機構,在泰州的滕壩、鮑壩,對運進運出揚泰地區的貨物徵收落地稅和運銷泰興土產稅,其餘南北來往貨運需在揚州關的白塔河、中閘兩口通行納稅。但之後,很多鹽船為了逃避揚州交稅,選擇從泰州的滕壩、鮑壩、越壩通行躲避稅款,直達長江和下河地區,這就導致了揚關稅收銳減。」

  道光十二年,林則徐任江蘇巡撫時,揚關控告泰州「三壩」浮徵濫收現象嚴重,林則徐親臨泰州對此進行嚴查,下令永禁滕鮑各壩越漏南北貨稅,並在此地立下一塊《「揚關奉憲永禁滕鮑各壩越漏南北貨稅告示碑》」,以此表明一抓到底的決心。黃炳煜介紹說,這塊「稅務告示碑」並非禁令下達之初就有,而是在禁令頒布一段時間後所立,其主要目的是警示世人,以防故態復萌。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曾經盛極一時的泰州鹽業早已沉寂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古鹽運河卻奇蹟般地保存下來,千百年來,見證著歷史的滄桑巨變,為這座城市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從泰州出發的船運出去的是鹽,是糧食,是貨物,運回來的也並非空船,而是中原的思想、文化、宗教等精神財富,這既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繁榮,也促進了泰州自身的多元化發展。」在黃炳煜看來,古鹽運河裡流淌的不僅是奔騰不息的河水,更是一條綿延不絕的文脈。歐陽修來此寫下名篇《許氏南園記》;晏殊、範仲淹、富弼、韓琦、呂夷簡先後在泰主政;嶽飛曾任泰州知州,這是他一生中擔任的唯一文職;文天祥躲避元軍追捕途經泰州時,寫下「海陵棹子長相顧」的詩句;元末鹽民領袖張士誠振臂一呼應者雲集;清代林則徐任江蘇巡撫期間在此立碑,「永禁越漏南北貨稅」……古鹽運河畔,上演了一幕幕歷史傳奇,留下了一段段歷史佳話。

  如今,在這座因鹽而生、因稅而興的城市裡,我們仍可以尋覓到很多稅文化的遺址、文物、典籍。位於泰州西城河畔、鄰近歷史上泰壩監掣署所在地的江蘇鹽稅博物館,以豐富的史料與藏品,展示了泰州的鹽稅文化遺產;稅務橋、稅務燒餅店……眾多以稅務命名的地名,更是凸顯了這座城市深厚悠久的鹽稅歷史。

  河水流淌,千年不息。南來北往的運鹽船、摩肩接踵的商客商早已成為過眼雲煙,沿河兩岸取而代之的是萬達廣場、三水灣等現代化城市街區。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的人們,依然沿著這條古老的河道,延續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這條河是泰州人民世代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心底深沉而綿長的記憶,小時候的夏天,我每天都會跟著爸爸在河裡暢遊。」常年在外工作的80後張雪,逢年過節回家的時候,總愛去河邊走一走,因為這條河承載著她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更是心中不可割捨的鄉愁。

  「一定要為泰州的子孫保護好這條河!」泰州市原水利局局長董文虎認為,雖然如今的古鹽運河已喪失航運功能,但仍是一條承載著生態、文化以及隱排水功能的「幸福河」,「這條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必須要保護和傳承好,我們要給河道留下綠化的空間,並將散落在周圍的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泰來麵粉廠等歷史遺蹟有機融入其中,充分展現運河背後的歷史文化內涵,使其繼續造福泰州世世代代的百姓。」

  交匯點記者 王 慧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千問千尋大運河 打擊逃稅,林則徐為何在泰州立碑
    2020-12-24 11:18:29 來源: 新華報業網 舉報   作為大運河的一條重要支流
  • 大運河濬縣段劉家渡遺址立碑了!
    大運河濬縣段劉家渡遺址立碑了!濬縣地方史志辦公室原副主任張富民表示,渡口文化是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劉家渡遺址立碑是大運河濬縣段文化挖掘與開發的一個新起點。以發掘的一些重要碑刻為依據,濬縣黨史辦副主任劉會喜和牛村村民羅瑞根據相關碑刻創作了《劉家渡源流考》。「劉家渡在宋元時期就有了,歷史悠久,從現存的碑記中可以發現,從劉家渡到九流渡的演變十分清晰,這為確定劉家渡遺址的確切位置提供了紮實依據。」
  • 望向世界的眼 從林則徐的《四洲志》到魏源的《海國圖志》
    當時,揚州鈔關的稅收點主要在「兩口」和「三壩」,「兩口」指當時江都的白塔河中閘與宜陵白塔河口,一些商船為了避開這兩個關卡,繞道泰州通行,揚州鈔關遂在泰州的滕壩、鮑壩、西滋河口增設關卡,這就是「三壩」。  林則徐上任不久就兩次到揚州、泰州巡查,經過實地考察後,他提出了治理越壩逃稅的主張:開展大規模的稅收宣傳活動,使船商懂得運銷貨物應該交稅,並在關卡張貼明令禁止逃稅、違者重罰的告示;責令泰州地方官員照章徵稅,並派稅司赴泰州滕壩、西滋河口等地設伏稽查;嚴懲巧立名目、橫徵暴斂的官吏。此舉推出一年後,情況大為改觀,揚州關稅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 千與千尋
    神隱在日本語境裡,是被神明藏起來,從世間消失的意思,通俗點說就是千尋一家人在山上進入到了神明鬼怪的世界。其實在一開始進山的時候便有提示,水泥路和土路交匯處有一個長得像門欄的木頭這個是鳥居,是區分人界和神界的標誌提醒者,來者進入此地就要注意言行,一旁的小房子是石祀也就是神明的家。
  • 「千與千尋」宮崎駿·久石讓動漫視聽音樂會,讓你清涼一夏~
    每個人的童年記憶都少不了動畫片的身影從小到大長樂君最喜歡的就是宮崎駿系列動漫再搭配上久石讓的音樂不知為何總會令人如此著迷在曲目豐富的條件下,樂團還在演出形式上做出了大膽改進, 利用多媒體視頻,電聲 Midi,人聲,打擊樂伴奏,遊戲互動和導場等多種形式來豐富演出效果。
  • 千與千尋:童年的回憶!(上)
    千與千尋:童年的回憶!這是小編看第一部宮崎駿的作品,一開始就驚豔到了小編,從畫風清奇,劇情梗概,以及所要講述的一些道理,從各個方面來說,這都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個人很喜歡宮崎駿,在自己心目中那是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啊。
  • 看完了千與千尋,又一次被感動,感謝宮崎駿的這部動畫
    今天是我第五次看千與千尋了,又一次被感動,真的很美好的動畫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是不可能忘記的,只是想不起來罷了。你會幫我想起自己是誰對吧?我喜歡千與千尋因為千尋就是這樣一個。再正常普通不過的女孩子.有害怕的東西依賴爸爸媽媽。想回家.有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動畫的片尾特別動人,白龍還能回到小千的世界嗎在動畫的片尾,小千也希望白龍能夠回到她的世界中,她反覆問。一定能見面麼.他說。
  • 鬼滅之刃碰瓷千與千尋?媒體質問宮崎駿的態度令人憤怒
    如此火熱,鬼滅也自然而然的被拿來與第一的千與千尋做對比,然而因為很多粉絲素質低下,強行吹鬼滅踩千尋,反而造成了「鬼滅騷擾」。而最近發生了一件令人憤怒的事,平時大家比較鬼滅和千尋也就隨便說說,但居然真有人去問宮崎駿了!當時宮老在自己家周圍撿垃圾做環保,日本《周刊FLASH》雜誌的記者突然採訪,詢問了幾個問題:1、如何看待《鬼滅之刃》的票房正逼近、將超《千與千尋》?
  • 鬼滅之刃×千與千尋,煉獄杏壽郎穿越異世界,吃窮湯婆婆
    最近,日本畫師まろやか倫太郎將吉卜力工作室的《千與千尋》和吾峠呼世晴的《鬼滅之刃》結合起來,讓煉獄杏壽郎和炭治郎穿越到千與千尋世界,如果他們兩個來到了千與千尋的世界的話,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打擊他的自信心,即便他穿越到了《千與千尋》的世界,也依舊能夠生活的很好。面對陌生的異世界,面對湯婆婆和坊寶寶、白龍、無臉男等人,煉獄杏壽郎顯然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友好,用他自身強大的熱情溫暖著這個世界,甚至連湯婆婆都拿他沒辦法。煉獄杏壽郎吃窮湯婆婆?
  • 千與千尋:不可以吃太胖哦,會被殺掉的!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貪婪不節制只會釀成大錯,千尋的父母親也因此受到了懲罰。為了拯救變成了豬的父母親,更為了活下來,千尋被湯婆婆奪走了名字並改名字為「千」,進了湯婆婆經營的大浴場做幫傭。男主角白龍是湯婆婆的得力助手,負責大浴場的管理。
  • 千尋顏值不高,為何不把她設計成80分的女孩,多年後終於想清楚了
    但有人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這麼優秀的作品,為何主角千尋的顏值卻並不高,我們知道絕大部分動漫的主角顏值都是非常高的。宮崎駿為何不把千尋的顏值設計到優秀,設計成80分以上,這樣以來作品會不會得到更多的人喜歡呢?像迪士尼作品、新海誠作品,其中的女主角都是非常漂亮的。千尋雖然說不醜,但顏值也絕對不能說高,如果就顏值評分,很多人都只能給一個及格分數。
  • 千與千尋:錢婆婆與湯婆婆象徵的意義
    #電影千與千尋#《千與千尋》是宮崎駿老先生的一部經典代表作,在超過20個國家公映中,至今一直保持著日本電影票房榜首的位置。可見人們對《千與千尋》的喜愛程度。03其實更深意義上,錢婆婆象徵著父愛,而湯婆婆代表人類的母愛湯婆婆在面對有人攻擊湯屋,體現了「母性」的保護一面,而作為湯婆婆的姐姐錢婆婆,是一個愛恨分明的父愛形象,她在知道是白龍把契約印偷走後,嚴厲的懲罰了白,小千尋求錢婆婆幫助的時候,錢婆婆並沒有表現出拒絕,而是用理性的語言點醒了千尋
  • 千與千尋:千尋這個名字另一種解讀,最後尋找的是未來相見之日
    無臉男代表著貪婪,湯婆婆代表是剝削,白龍代表的互助,錢婆婆代表的是友愛,而主角千尋代表是善良和勇敢。不過對於《千與千尋》這部電影的名字大家都讀懂了沒有?當然如果只是字面的意思來解讀,千就是湯婆婆和千尋訂立契約,被湯婆婆剝奪全名然後在湯屋工作的小名;千尋正是本劇的主角藤野千尋的名字。作為一部老爺子嘔心瀝血之作,千尋這個名字似乎不僅僅只是主角的名字。
  • 千與千尋經典臺詞:你的名字叫琥珀川
    10歲少女荻野千尋在和爸爸媽媽去郊外新家的林中小路上,爸爸將車意外開到了一個古老的城樓前,城樓下面有長長的隧道,好奇的父母便帶著她走了進去。隧道的那頭是一個神奇的古鎮,千尋為此感到莫名地害怕,提出回去的請求,父親卻毫不在意,便繼續前進。
  • 「虎門銷煙」讓林則徐名留青史,晚年為何卻提倡種植鴉片?
    虎門銷煙可見清政府抵制鴉片的決心,而林則徐作為這次禁菸的欽差大臣,銷毀了兩萬多箱鴉片,歷時二十多天。虎門銷煙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林則徐因為這次禁菸而名垂青史。這次禁菸行動在當時的反響很熱烈,受到了道光皇帝的嘉獎。
  • 淺談千與千尋:尊重孩子,傾聽千尋的心聲,堅強勇敢獨立成長
    看到千尋,男孩顯得有點著急不安,他催趕著千尋趕緊離開。千尋來不及思索,按著原路一路狂奔,夜間的小鎮燈火通明,路上出現好多透明的人,她害怕極了。更讓千尋驚恐萬分,爸媽竟然變成兩頭豬。這到底怎麼回事?原來這小鎮有一個規定,在鎮上凡是沒有工作的人,都要變成豬被吃掉。更何況千尋的父母由於貪吃,未經過店員允許就隨便碰觸食物,而遭到懲罰變成了豬。沒有人是你生命中無緣無故的過客。
  • 千與千尋:父親吃的食物原型終於找到了,是被稱為活化石的存在
    很多小夥伴都在自己很小的時候觀看了千與千尋,除去羨慕千尋有白龍和無臉男這樣的朋友之外。自己也曾被千與千尋劇中的美食所吸引,尤其是看到千尋的父母在吃各種美食的時候,自己看著他們所吃的食物,口水直流。而之後自己也被千尋的父母嚇到了,因為千尋的父母吃了自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被變成了豬。
  • 千與千尋,女主離開時,男主為什麼一再強調千萬不能回頭看?
    實則,故事裡有許多應該自己去發現理解的情節,現在回頭看去,大家知道為何女主離開時,男主一再強調千萬不能回頭看嗎?裡面藏著耐人尋味的地方。首先,咱們通過不要回頭的字面意思來分析一下,不要回頭無非就是不忍心割捨,別回頭走的瀟灑一些。或者是別回頭,狠下心來把事情做個了斷。
  • 時隔18年,才在中國上映的動漫「千與千尋」,你真的看懂了嗎
    該片講述了十歲的小女孩千尋跟隨父母搬往新家,途中誤入一座神廟,意外來到了一個神明的世界——浴湯街,一段奇幻之旅就此拉開序幕。千尋的父母因為吃了給神準備的美食而被變成了豬,為了救出自己的爸爸媽媽,千尋經歷了很多磨難的冒險成長故事。坊寶寶是湯婆婆的孩子,因為過度溺愛而成了一個巨嬰。湯婆婆告訴坊寶寶外面有細菌不可以出去,並在房子裡給他做出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
  • 千與千尋:千尋爸爸變豬前吃的食物被扒出,遭網友調侃不敢吃!
    千與千尋,相信很多的小夥伴都看過,在小編童年的時候這部動漫真的是很受歡迎,大家都被千尋的善良,白龍的大氣,湯婆婆的小邪惡給吸引了,會時不時的分享自己看到的感悟。如今時隔十幾年,千與千尋再一次在國內上映,可以說讓很多的粉絲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