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可見清政府抵制鴉片的決心,而林則徐作為這次禁菸的欽差大臣,銷毀了兩萬多箱鴉片,歷時二十多天。虎門銷煙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林則徐因為這次禁菸而名垂青史。這次禁菸行動在當時的反響很熱烈,受到了道光皇帝的嘉獎。世人都知道林則徐禁菸有功,可是林則徐在晚年的時候卻幹了一件和之前禁菸背道而馳的事情,竟然大力提倡種植鴉片,到底是為何呢?
英國此前一直想打開中國貿易的大門,殊不知當時清政府並不想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清朝的早中期國富民強,周邊都是一些小國家,而且與外界的聯繫很少,並沒有和其他國家通商的想法。但是英國後來開展了工業革命,機器化大生產需要為商品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不然生產的商品沒有地方出售,並不能進行資本的積累。於是英國就把目標對準當時的大清王朝。英國當時為了能夠打開中國的市場,作了很多功夫,先後兩次派使者來到大清國,商談貿易的事情。當時的乾隆皇帝直接拒絕了這樣的請求,但是英國並不甘心,後來又派了使者,此時嘉慶皇帝在位,也同樣拒絕了。
為何大清王朝不願意與英國通商呢?當時的大清王朝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的王國,而且上到統治者,下到百姓都沒有接觸外國的文化,並不知道此時其他國家的發展情況,自然不願意輕易通商。其實經過工業革命的英國在工業以及商業上面都有長足的發展,但是當時的大清王朝還是一個十分封建的國家,閉關鎖國導致統治者沒有長足的眼光,並不願意與其他國家接觸。無論是乾隆還是嘉慶,都一口拒絕了英國的通商請求,但是英國依舊想很多辦法打開中國市場。
其實鴉片就是英國打開中國市場的商品。販賣鴉片是不道德的行為,當時英國每年都向中國出口大量鴉片,嚴重損害了國民健康。當時國內還不知道鴉片的危害,老百姓吸食鴉片的現象非常普遍。長時間吸食鴉片導致人們的精神萎靡,甚至不少官員以及士兵都染上了毒癮。如此一來,軍隊毫無戰鬥力,自然在鴉片戰爭中敗下陣來。鴉片毒害了大清子民的心智,以至於後來面對列強,沒有了反抗的力氣。最為關鍵的是,英國通過鴉片貿易,每年賺得大量的白銀,因此清王朝大量白銀因為鴉片貿易而流失海外。關于禁煙,當時朝廷中也有很大的爭議,有人覺得不應該得罪船堅炮利的英國,也有人覺得一定要禁止鴉片,不讓鴉片繼續毒害大清子民。
到底派誰去禁菸比較好呢?首先兩廣地區的官員肯定不行,他們有的自身都有毒癮,如果讓他們禁菸,肯定沒有決心。思來想去,道光皇帝覺得林則徐是個合適的人選,他此前做過兩江總督,也有和洋人打交道的經驗。但是當時林則徐的身份一般,於是道光直接任命他為欽差大臣,這樣在以後的禁菸過程中才沒有什麼阻力。林則徐接到皇帝的命令之後,來到兩廣地區,搜剿了大量的鴉片,最終將其銷毀。雖然在兩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都失敗了,但是這次禁菸行動是成功的。英國通過鴉片貿易獲得了大量的白銀,林則徐與其他官員自然知道這件事情,禁菸就是一次反抗。
白銀外流的危害是長遠的,英國也不會因為這次禁菸行動就放棄了中國市場。而且吸食鴉片很容易上癮,當時國內還有很多人吸食,民間吸食鴉片的現象屢禁不止。晚年的林則徐知道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對於大清王朝是個毀滅性的打擊。既然事已至此,不如在國內推廣種植鴉片,與其讓英國獲得大量白銀,導致大清王朝的白銀外流,不如國人自己種植吧!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當時吸食鴉片已經是一種風氣了,根本沒辦法禁止,民間吸食鴉片的人數眾多,短時間內是不能禁止的。
林則徐虎門銷煙是極為成功的,帶來了很好的社會反響,也表明了清政府禁菸的決心。雖然鴉片戰爭失敗了,但是這次禁菸行動是一次強有力的反抗。晚年的林則徐提倡在國內種植鴉片,其實是無奈之舉,畢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量白銀外流,加之國人吸食鴉片的人數眾多,禁菸的難度超乎想像,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