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畏強權,不懼洋威,虎門銷煙永流傳
林則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偉大詩人,當過廣州的都督,虎門銷煙事件的領頭人,第一個提出禁菸的人。
19世紀後期,英國是當時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殖民地國家是英國原始資金積累的重要來源。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黃金珠寶數不勝數。自然引起了西方列強的窺視。企圖用鴉片來打開中國的大門,得到數不盡的黃金白銀。當時廣州是外國商販的販毒中心。1938年,廣州政府下令處死了鴉片販子。英國政府竟然出來阻止。可見當時的外國勢力是多麼的強大。竟然幹預中國的內政。
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則徐被皇上任命為欽差大臣。1938年3月10日到達廣州,廣州百姓在珠江邊上排隊等待林則徐這位欽差大臣。林則徐給道光帝上書:中國吸食鴉片的情況,已經達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長此下去,中國再無徵稅之銀,再無能徵之兵。可見林則徐是一位,心系朝廷,忠義愛國之人。不得不提一句,林則徐到達廣州居住一切從簡。並沒像其他官吏那樣大肆鋪張,這可能與童年經歷有關。林則徐有兄弟姐妹10人,從小的清苦生活,讓林則徐養成了節儉的品行。可見林則徐還是一位清廉的官吏。
在到達廣州的第二天,林則徐便發布了兩則禁菸的通知,要求各大商販交出私藏的鴉片,外國的煙商拖拖拉拉,認為不過是走走形式,中國政府哪敢真正的收他們的煙土,不過他們遇上了林則徐,林則徐從小便立志做一名匡扶朝廷,立志報國的忠義之臣。林則徐下令軍隊包圍十三行,斷水斷糧。最終義律屈服,被迫交出全部的鴉片。一共有20283箱。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欽差一日不回,誓於此事相始終。」為了防止鴉片被人換掉,林則徐下令在虎門公開銷煙,林則徐找出了「海水浸化法」。就是用鹽水泡鴉片,再放入生石灰,生石灰遇水沸騰就會將鴉片燒毀,等到海水流回大海的時候,再把殘留的水帶到大海裡面,然後再用清水洗乾淨池底,不留下一點髒水。由此可見,林則徐是一位意志堅定,聰慧的人。
西方列強不滿林則徐的行為,給清政府施壓。請求罷免林則徐的官職,不然就派兵進攻九龍。但是林則徐不僅是一位治國能臣,還是一位能徵善戰的將軍,在銷煙期間,積極訓練士兵,購買火器,打造了一支能徵善戰的大清水師。在九龍戰爭和穿鼻洋海戰中,林則徐親自上陣,大敗英軍。更是猜到英軍可能會發動戰爭,多次給各省寫信,請他們小心敵人的進攻。
1850年10月在前往鎮壓廣西叛亂的路上去世了。全國人民都悲痛欲絕,福建為他建祠。林則徐一生為國為民,東徵西討,為民除掉了鴉片這個危害。可以說是勞苦功高。應受人民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