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後,清政府為了擠走「洋人生意」,幹了一件事天理不容

2020-12-14 騰訊網

工業革命後,由於鴉片輸入的急劇增加,中英兩國的貿易地位完全改變。英國由原來的入超變為出超,中國卻相反,造成白銀大量外流。據統計,1820-1840年間,中國外流白銀約在1億兩。由於鴉片大量輸入而引起的白銀不斷外流,已開始擾亂清王朝的國庫和貨幣的流通,使清朝的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

到了1839年初,林則徐浩浩蕩蕩地抵達廣東赴任。來到這片土地後,林大人立馬像當年治理水患一樣,開始按照聖旨上的指示進行禁菸。以林公之性格,自然做到了事無巨細的盤查,在搜查期間不論任何達官顯貴來賄賂求情,都是一句話對付:「愛誰誰,沒面子。」

或許,當時的林公並不知道,自己的一系列做法已在世界禁毒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畢竟,忠心耿耿的他只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朝廷需要他的效忠。鴉片之害自然不必細說,如果不能將這種東西清掃出國,大清就很難再有未來。所以,林則徐所做的一切都顯得那麼決絕,那麼不近人情。

這期間,林公還給外國商館寫了一封信,內容為:命令所有煙販子在三日之內,將所有非法入境的鴉片全部上交到當地衙門。在這封信中,有一句話頗有分量:「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說起來,廣州禁菸已進行了多次,近年來每年欽差大臣都會從該省繳獲大量鴉片。然而,作為外國人的聚寶盆和鴉片最大的集散市場,廣州的鴉片屢禁不止,甚至,達到了「越查越多」的狀態。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自然是地方官與洋商沆瀣一氣所致。

只要洋商拿著一筆錢來到府衙尋找「門路」,地方官便會大行方便。舊社會可沒什麼監察機構,所以,這種行賄通常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此,鴉片屢禁不絕,所謂禁菸,也就成了一紙空談,這種情況,直到林則徐蒞臨廣東。

作為商人,利益至上的思想讓他們鋌而走險。初看到林公雷厲風行的作風後,還有不少人抱著僥倖心理,磨磨蹭蹭地觀望「風向」。三天過後,衙門收繳上來的鴉片寥寥無幾。林公勃然大怒,立即帶著人查封了廣州的英國商館,隨後,將當地最大的鴉片商緝拿歸案。

這種殺雞儆猴的做法,並未震懾貪慕金錢的鴉片商,他們請來義律對付林則徐。這義律本是英國駐華商務監督,在外交圈裡頗有分量。此人出面,就是想保住英國在中國的利益。見本國的商人已成了驚弓之鳥,他從容地抵達廣州,與林則徐進行交涉。

讓義律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出面非但沒能解救鴉片商,反倒將自己都搭了進去。林則徐一聲令下,公差將義律五花大綁,一併扣在商館中,並放下狠話:「不把鴉片全都交出來,你們一個都別想走。」為了讓這些人看到自己的決心,林則徐命人掐斷了商館的糧水供給,將這群鴉片販子餓上三天。

結果,頭昏眼花的鴉片販子們再也撐不住了,紛紛向公差討饒,答應將所有鴉片交出。隨即,林公將所有收集來的鴉片集中於虎門,每一箱都經他親自點貨,這是為了防止洋人以假亂真渾水摸魚。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查驗後,林則徐斷定收繳上來的數萬箱鴉片全都是真貨。

經過了仔細確認後,林則徐完成了此行的使命。於是,他寫了一封奏章,命人快馬加鞭送往朝廷,請示道光帝。道光帝立即批覆,在廣州地區立即將全部鴉片銷毀,一箱不留。至此,我們熟悉的「虎門銷煙」事件正式拉開帷幕。

那麼,該怎樣將鴉片銷毀呢?這是個技術性問題。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用火燒是最簡單的,但是,這種法子其實是行不通的。鴉片在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煙霧,倘若風向不對,恐怕臨近的百姓都得遭殃。姑且不談煙霧,單說鴉片焚燒過後產生的煙渣子,官兵根本無法處理。這些滲入泥土中的煙渣,仍是癮君子們的最愛。

所以,很難保證他們不會有人掘地三尺,將所有混了煙渣的泥土全都挖走。所以說,林則徐後來使用的硝煙方式非常科學,提前在海邊挖好石灰池,讓鴉片全部溶於石灰水,然後,再讓潮汐將所有石灰水捲入大海,一勞永逸。如果,再有癮君子想要過癮,不好意思,去大海裡吸個痛快吧。

滾燙的石灰水將一箱又一箱的鴉片腐蝕殆盡,從林公來到廣州直到最後一箱鴉片被摧毀,總共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參觀了銷煙的老百姓十分激動,他們非常相信,在這些鴉片全都被浸入石灰池後,讓中國人成為「東亞病夫」的魔咒終將消弭。只是,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想到,銷煙所引發的災難才剛剛開始。

之後,等待著舊中國的磨難更是一波接著一波......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林則徐的銷煙行為觸犯了外國列強的利益核心,他們不甘心就這樣喪失巨大財富,於是,威脅清政府對林則徐進行處罰。道光帝並沒有足夠實力與外國列強抗衡,被清廷推出來頂罪的林則徐被流放新疆五年之久。流放結束以後林則徐復起,先後就任陝甘總督、雲貴總督。

再次踏入仕途的林則徐並沒有繼續堅持禁菸,而是做了完全相反的事情,他開始鼓勵全國群眾種植鴉片,為鴉片本土化費盡心力......甚至,還說道:「鄙意亦以內地栽種罌粟於事無妨。」所以說,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最主要目的,則是挽救大清的財政危機,至於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這不是最重要的。

最終,這個措施的實施結果就是:清政府確實增加了財政收入,並且,更是擠走了「洋人的生意」。

參考資料:

【《鴉片戰爭》、《林則徐虎門銷煙》】

相關焦點

  • 林則徐虎門銷煙得罪了洋人,他的死是與洋人有關嗎?
    林則徐虎門銷煙確實得罪了洋人,但如果把林則徐的死因與洋人聯繫起來,這卻是沒什麼道理的。為什麼有觀點說林則徐之死與洋人有關呢?因為有記載說,林則徐在死前說了三個字:星鬥南。新豆欄在廣州,位于洋人的商館區,那是外國人的聚集區。鴉片戰爭前,來華貿易的外商只能居留在商館,不得進入廣州城。所以,林則徐死前高呼星鬥南,意思就是告訴大家,害死我的是洋人。也有人說,害死林則徐的是十三行行商,因為鴉片戰爭前,行商在鴉片走私中也分利,而林則徐一禁菸,就把他們財路斷了。
  • 「虎門銷煙」讓林則徐名留青史,晚年為何卻提倡種植鴉片?
    虎門銷煙可見清政府抵制鴉片的決心,而林則徐作為這次禁菸的欽差大臣,銷毀了兩萬多箱鴉片,歷時二十多天。虎門銷煙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林則徐因為這次禁菸而名垂青史。這次禁菸行動在當時的反響很熱烈,受到了道光皇帝的嘉獎。
  • 比虎門銷煙更值得記住的,是林則徐的「開眼看世界」
    由他主持進行的虎門銷煙,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外,林則徐還是一位出色的水利專家,曾在江浙地區主持過水利興修工程,對黃河、長江的長久開發做出了突出貢獻。林則徐思想開明,眼界開闊,有著向西方學習的積極態度,這也使得一生從未踏出國門半步的他,成為了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並促進西學東漸風氣的興起。
  • 廣東多地市舉行「6·3」虎門銷煙181周年紀念活動
    佛山6月3日,由佛山市禁毒委員會主辦、高明區禁毒委員會承辦、佛山市電視臺高明分臺執行的「傳承銷煙精神,共創平安佛山」6.3虎門銷煙紀念日活動在高明區主會場如期舉行,現場活動在大氣磅礴的回顧歷史視頻中拉開序幕,各行各業代表在現場莊嚴宣誓。
  • 林則徐虎門銷煙為什麼不用火燒毀鴉片?
    5月18日煙販繳煙完畢,收英國商人鴉片19187箱又2119袋。林則徐本想將鴉片運回京師銷毀,但御史鄧瀛認為,路途遙遠,為了預防鴉片被偷偷換掉,還是就地銷毀為好。經道光帝同意,林則徐決定於虎門公開銷煙。  林則徐開始使用傳統銷毀鴉片「煙土拌桐油焚毀法」,然而卻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這件奇事是,官府白天燒煙,百姓夜間挖土。
  • 林則徐虎門銷煙,一把火就可燒光鴉片,為何要用「海水浸泡法」
    -----林則徐引言1839年6月,林則徐虎門銷煙,摧毀了237萬斤鴉片,成為了禁菸英雄。實際上,虎門銷煙過程耗時比較長,因為用了「海水浸泡法」。印尼警方為了禁毒,直接在警局門口燒了3.3噸大麻。當時警察每人一個防毒面具戴著,但是周邊的群眾都慘了,因為聞到了太多的煙霧,人們都感到了頭疼,甚至部分人出現了幻覺。結合這一點,林則徐硝煙的方法非常有遠見。基於單純的用火燒危害比較大,於是林則徐一直在不斷摸索新方法。最終,他想到了海水浸化法。
  • 傳承虎門銷煙精神,永平街開展「6.3林則徐銷煙紀念日」主題宣傳活動
    日前恰逢林則徐虎門銷煙181周年的日子,為營造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圍,永平街禁毒辦聯同廣州市白雲區綠化管理所於廣州市白雲區禁毒主題公園開展了一場永平街「6.3林則徐銷煙紀念日」主題宣傳活動。為了進一步加大禁毒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居民識毒、防毒、拒毒意識。活動開始,禁毒志願者們在白雲大道北地鐵站附近派髮禁毒宣傳資料,向過往居民進行宣傳派發。
  •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銷煙工人發現一個「商機」,靠此大發一筆橫財
    由此可見林則徐銷煙決心之大。 自3月10日抵達廣東,林則徐便開始了自己的行動,至5月18日,他便成功收繳了19187箱鴉片,2119袋鴉片,總重量2376254斤,並拘捕吸毒者、煙販1600餘人,收繳煙槍42741桿、煙鍋212、煙膏461526兩,臭名昭著的蘭士祿·顛地等英國商販被驅逐出境,林則徐的禁菸行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 林則徐虎門銷煙為什麼用水而不火燒?專家:看印尼國家銷煙的後果就...
    想必大家都學過虎門銷煙這篇課文,林則徐是清朝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功臣,而清朝雖然只存在了300多年,但是它的統治和文化已經根深蒂固,只不過由於清朝晚期舉國上下深受鴉片的危害,上至皇帝皇后、皇太后,下至平民老百姓都吸上了大煙,試問這樣一個王朝又怎麼會走的長久呢?
  • 他不畏強權,不懼洋威,虎門銷煙永流傳
    他不畏強權,不懼洋威,虎門銷煙永流傳林則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偉大詩人,當過廣州的都督,虎門銷煙事件的領頭人,第一個提出禁菸的人。19世紀後期,英國是當時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殖民地國家是英國原始資金積累的重要來源。
  • 虎門銷煙時,林則徐為何不放火焚燒,而是勞神費力用海水浸泡?
    項羽入鹹陽後,火燒阿房宮;董卓挾持漢獻帝時,火燒洛陽;朱溫劫持唐昭宗時,火燒長安。諸如此類的事例數不勝數。甚至在清朝末期,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後,為了不留下痕跡,最終選擇火燒圓明園。林則徐虎門銷煙1838年,林則徐受命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處禁菸。
  • 禁毒宣傳,婦聯在行動|湛江市虎門銷煙181周年紀念日雲直播活動特輯
    禁毒宣傳,婦聯在行動|湛江市虎門銷煙181周年紀念日雲直播活動特輯 2020-06-06 0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開區紀念虎門銷煙181周年系列宣傳活動
    會上,區委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區禁毒委主任李瑞清強調了在紀念虎門銷煙181周年之際召開全區禁毒工作會議的深刻意義,指出禁毒工作者應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政治擔當。近期,全區各街道、成員單位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紀念系列宣傳活動。
  • 大清國禁菸真相,並非為了痛恨鴉片而禁止,而是另有小算盤
    道光年間,朝廷看出鴉片對清朝的腐蝕,於是下令禁止鴉片種植、進口以及吸收,但是這些指令頒布下去,不但讓損失高額利益的洋人受不了,連大清國的百姓也跟著受不了,沒了這口煙,活著還不如死了算了。於是乎,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將道光皇帝這條指令撕的碎碎的。
  • 《南拳之英雄崛起》「新虎門銷煙」之南拳硝煙和現代禁毒
    虎門銷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愛國行動。即將上映的勵志功夫電影《南拳之英雄崛起》就是以南拳宗師的角度出發,講述「新虎門銷煙」故事。《南拳之英雄崛起》以剛猛生風,氣吞山河的南拳功夫作為影片主題,主人公劉遠跋(陳浩民飾)從一介街頭小毛賊,一路拜師學藝,被豬油街高手傳授技藝,他將此中各類掌法拳法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獨到的南拳「吞吐拳」,最終靠一身武藝取得了勝利,說出了那句:「我覺得中國人的東西不比洋人的差
  • 林則徐第一次吃雪糕,吹冷氣被洋人嘲笑,他的做法讓洋人出盡洋相
    在這個進程中,也是有許多 官吏在和西方國家交談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 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出洋相了。下面便要為各位講一件發生在林則徐的身上的有意思的事,林則徐,清朝時期的重臣,也是民族英雄,各位對他記憶深刻的應當是虎門銷煙吧。下面說起的這一事,也和銷煙有關係,在1839年,林則徐初到廣東去禁菸。
  • 「主降派」琦善:放下防備,洋人就會良心不安;林則徐:痴心妄想
    此人的政治生涯,幾乎每過一段時間,就要「作」一下,幹了不少荒唐事兒,他就是琦善。有趣的是,他每「作」一下,出事了,下去了,卻總還能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呢?琦善這個名字,一聽就知道是滿族名。他的家世的確顯赫,乃世襲的一等侯爵。侯爵有多大呢?古代爵位「公侯伯子男」,所謂「公」,那基本上得有安邦定國的功績,比如韋小寶的「鹿鼎公」,常人難以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