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們有沒有感覺,自從步入臘月以來,這日子過得很快,元旦剛剛過去,還來不及感受就來到了大年之序曲、春節之開端的小年。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回到家的日子屈指可數,先把這些年俗記好,一起過個津津有味的新年。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
祭灶,是小年這一天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臘月二十四迎儺、打塵埃
「二十四,掃房子」,小年去,新年到,今天要開始年終大掃除了,北方稱「掃房子」,南方叫「撣塵」。從二十四開始一直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窮運」、掃「晦氣」,這一習俗蘊含著人們破舊立新、除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舊俗認為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后述職後,玉皇大帝於臘月二十五親自下界,查看人間善惡,並定下來年福祿,所以家家戶戶掛著玉帝的畫像祭祀祈福,稱為「接玉皇」。人們這一天的起居言行都非常謹慎,只為好好表現,博取玉帝的歡心,降福來年。
二十四打掃完房子,臘月二十五這天該「糊窗戶」了,不止是為「對付」諸位神仙,也是為了在裝飾的煥然一新的屋子裡過新年。有的地方習俗是「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因此豆腐代表著祈「福」。還有江南一帶頗為流行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佔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這叫「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
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
年謠俗稱「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這一天不止要宰殺自家家禽,還要趕集,採購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飾等。已經提前採購王澤履酒的,就等著新年的到來碰一杯了。
臘月三十除夕守歲
除夕是「月窮歲盡」的意思,人們都要辭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 ,來年另換新歲的含義。因此這天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而守歲是我們對除夕共同的記憶吧,還有全家一起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吃年夜飯。
在這重要的日子,熱熱鬧鬧看春晚,團團圓圓吃年夜飯,歡歡喜喜過大年,這是我們中國人一年的盼頭。
正月初一來拜年
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過年好」「給您拜年了」。正月初一,人們見面時,都會互致這樣的新年問候。在傳統年俗中,初一不出遠門去拜年,一般是長輩和左鄰右舍裡,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正月初五,送窮迎財神
初五又被稱為「破五」,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爺的生日,所以過了初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迎財神了。這一天對於商家來說是個大日子,祈求一年財源廣進。商店這天要開張,放鞭炮。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故而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關於過年的習俗,各位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齊分享。
本文僅限文化傳播交流,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