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康定青稞黑穗病防治技術

2021-02-08 吉山花瑤

四川康定青稞黑穗病防治技術

李 健

青稞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糧食作物,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播種面積約為 3.33 萬公頃,年產量為 9 萬噸左右。黑穗病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青稞主產區的主要病害之一,分為散黑穗病和堅黑穗病。目前,散黑穗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發病率較高。青稞散黑穗病由病原菌 Ustilago nuda(Jens.) Rostr 引起,該菌屬擔菌亞門黑粉菌目黑粉菌屬,厚垣孢子單胞,球形或近球形,棕褐色,半邊顏色較淡,表面有微刺。孢子直徑為 5 ~ 9 μm。厚垣孢子萌發後形成擔子,不產生擔孢子,而是由擔子的 4 個細胞分別長出絲狀的分支,不同性別的分支交配產生雙核的侵染絲。青稞堅黑穗病的病原菌為大麥堅黑粉菌 [Ustilagohordei (Pers.) Lagerh.],屬垣子菌亞門、黑粉菌屬。厚垣孢子略呈球形或橢圓形,深褐色,表面平滑無刺,大小(6 ~ 7)μm×(6 ~ 8)μm。厚垣孢子萌發時,先長出擔子(先菌絲),一般有 3 個隔膜,分隔處及頂端產生4個卵形或橢圓形的擔孢子。擔孢子用芽殖法再生次生擔孢子,也可直接發芽 。

1青稞黑穗病的發病症狀

1.1青稞散黑穗病

在發病初期,被侵染的穗部外層有灰白色薄膜,病穗在未抽出旗葉時,其內部已經完全變成黑粉。抽穗後,附著在病穗上的黑粉會隨風飄散,留下裸露的穗軸。與健壯植株相比,被侵染的病株抽穗時間較早,分櫱較少,株高有所下降。病株所有分櫱穗都會發病,但部分抗性品種的少數分櫱穗仍能部分結實,但籽粒較小。

1.2青稞堅黑穗病

病株較正常植株矮小,抽穗較遲。病穗可能被旗葉葉鞘包裹,呈不完全抽出狀。種皮及內外穎粘結成很緊的黑粉狀物,即為厚垣孢子堆。外包一層較堅硬的銀灰色半透明薄膜,是由內外穎一層組織構成,初呈青灰色,成熟時變為銀灰色,較堅硬,風吹不散。病粒內部的厚垣孢子之間因有油脂類物質相互粘結,不易破裂。

2影響黑穗病發病的因素

2.1溫度

厚坦孢子抵抗乾熱的能力很強,如在幹空氣中加熱至 75 ℃保持 15 min,仍有 5% 的厚坦孢子可以發芽;該孢子對溼熱的抵抗力較弱,如將孢子浸於 52 ℃的溫水中,5 min 後僅有 2.5% 的孢子能萌發。一般在乾燥條件下,孢子經 2 ~ 3 年都不會死亡,但在溼土內不能存活很久。厚坦孢子在 5 ~ 35 ℃的溫度條件下均能發芽,20 ℃左右是其生長的最適溫度。

2.2溼度

實驗表明,空氣過於乾燥限制孢子的萌發;當大氣相對溼度為 56% ~ 85% 時,人工接種的發病率為 91%,相對溼度為 11% ~ 30% 時發病率只有 22% 。

3青稞黑穗病的侵染循環

3.1散黑穗病的主要侵染循環

該病是幼苗侵染型病害,每年只在苗期侵染一次。孢子粘附在青稞籽粒上,播種後,孢子萌發,產生先菌絲從青稞幼芽鞘侵入,然後進入生長點,菌絲體隨青稞幼苗生長向上擴展。青稞抽穗前,病菌為害花器或種子,又形成大量孢子;病穗抽出後,孢子隨風飄散。此時,如果溼度適宜,部分孢子很快萌發,用先菌絲侵入穎殼及種皮內,以休眠狀態越夏或越冬。青稞成熟時,病株與健康植株混收、混脫,大量青稞籽粒被孢子汙染。由於青稞是常規種,翌年,被汙染的青稞籽粒被用作種子播種,導致致病菌繼續擴散。

3.2堅黑穗病的主要侵染循環

青稞播種後,粘附在種子表面或土壤中的孢子萌發,產生小孢子,小孢子產生菌絲,鑽入青稞嫩芽到達生長點,後隨植株發育,侵入穗部,形成厚垣孢子。病株與正常植株混收、混脫,孢子飛散並汙染正常籽粒,導致致病菌進一步擴散。

4青稞黑穗病的發生現狀

黑穗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分布非常廣泛,在甘孜、爐霍、道孚等青稞主產區,黑穗病的為害相對較重,對青稞豐產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近年來,隨著青稞規模化、機械化種植在當地的推廣,人均管理的青稞播種面積極大增加,很難依靠人工在黑穗病發生時,及時拔出發病病株,增加了病原菌在青稞灌漿期的傳播概率。全機械化收割、脫離常常出現病株與正常植株混收、混脫的現象。在機械脫粒過程中,病原菌飛散,大量正常籽粒被汙染。次年,被汙染的青稞籽粒一旦用於播種,必將進一步增加黑穗病病原菌的傳播概率。為了及時應對耕作方式的變化,有必要調整防治措施,避免黑穗病對青稞豐產和土壤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5黑穗病防治方法

5.1建立種源基地,為市場提供優質青稞生產種

種子攜帶病原菌是黑穗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因此,在黑穗病高發區,建議青稞種植業者使用優良青稞生產種是防治黑穗病發生的重要途徑。選擇在沒有黑穗病發生的地區建立青稞種源基地,在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下,進行優質青稞生產種的生產和加工,阻斷黑穗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5.2及時拔出病株並焚毀或深埋

在青稞抽穗期,人工拔出病株,及時密封,帶出地塊後深埋或焚毀是控制黑穗病發生的有效途徑。但是當前農村勞動力的大規模轉移,該防治方法所需的勞動力很難得到滿足,適用範圍有限。

5.3變溫浸種

對於黑穗病發病率很低的地塊,可以使用變溫浸種的綠色防治方法。先將青稞種子放在冷水中預浸 4 ~ 6 h,然後放入 49 ℃的熱水中預熱 1 min,最後放入 54 ℃的熱水中浸種 10 min 後撈出,再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卻,撈出晾乾後播種。

5.4石灰水浸種

對於黑穗病發病較輕的地塊,可以使用石灰水浸種的防治方法。用1%石灰水浸種,氣溫在30 ℃時浸種24 h,氣溫在 27 ~ 28 ℃時浸種 48 h,氣溫在 24 ℃以下時浸種72 h。浸種過程中避免攪動。

5.5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

黑穗病主要是因為種子或土壤被病原菌汙染,在青稞籽粒發芽過程中侵入植株。因此,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也是防治黑穗病的主要手段。從 20 世紀 80 年代至今,多種藥劑用於青稞種子包衣或拌種。三唑酮、福美雙、多菌靈等藥劑是藏區長期使用的防治藥劑,但可能由於長期使用等原因,其防效較差;同時,三唑酮的濃度過大將對青稞出苗造成不利影響。當前,王愛玲等 的研究表明,24% 福·醇(濃縮型)懸浮種衣劑對青稞黑穗病的防效達到 90% 以上;張海娟等的研究發現適樂時、敵萎丹對青稞黑穗病的防效較好。2018 年,白瑪旺扎的研究表明,「滅菌唑種衣懸浮劑+寡糖·噻·氟蟲種衣懸浮劑」和「唑醚·滅菌唑種子處理懸浮劑+寡糖·噻·氟蟲種衣懸浮劑」處理青稞種子後,青稞出苗率高,出苗整齊,長勢旺盛,對黑穗病的抗性強,顯著優於當地常年使用的戊唑醇種衣懸浮劑種子包衣劑 。

5.6使用淨肥

青稞秸稈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重要的牲畜越冬飼料 。黑粉菌厚垣孢子生命力很強,經牲畜消化後仍能存活,在土壤中仍能存活 3 年。因此,將農家肥覆膜,悶 30 d以上,促使其高溫發酵,殺死病菌孢子後再回田施用。

5.7合理輪作或休耕

病田與非麥類作物實行3年輪作,使土壤中的病菌找不到寄主而死亡。

5.8選育、推廣抗病青稞品種

利用藏區豐富的青稞種質資源,篩選抗性種質、挖掘抗性基因、選育抗性品種是防控青稞黑穗病的綠色方法。

相關焦點

  • 稻葉黑粉病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與危害 稻葉黑粉病又稱葉黑腫病,在許多國家均有發生。該病在我國為害較輕,在局部地區的雜交稻上發生偏重。主要發生區域有安徽、江蘇、四川、貴州、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西、海南、福建等。
  • 青稞、青稞饅頭、青稞麵包
    ;二:焙烤食品預計首先在全球機場、火車站以及大型超市輻射;屆時會給全球三高患者(特別是糖尿病者)飲食帶來利好福音(大約飲食6個月到12個月、有望減少胰島素或二甲雙胍暨糖尿病藥品量);三:技術瓶頸展望:小麥之所以能夠成為焙烤烘焙乃至人類主食的主角-是因為:①五種蛋白:其中麥膠與麥谷蛋白比重各為45%、這是任何一種糧食所不能擁有的;②所以:我們設計青稞
  • 藏族大學生回鄉當上黑青稞王丨拉東·才索南
    「每一粒黑青稞都飽含著高原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每一滴黑青稞酒都濃縮著高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我們創業的初心就是紮根青藏高原,做黑青稞產業的引領者,把幸福的滋味帶進千家萬戶。」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藏族大學生拉東才索南說。
  • 囊謙大學生回鄉當上黑青稞王丨拉東·才索南
    我們創業的初心就是紮根青藏高原,做黑青稞產業的引領者,把幸福的滋味帶進千家萬戶。」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藏族大學生拉東才索南說。正在發愁的拉東看到眼前一片黑青稞田,如夢初醒般找到了靈感。拉東的家鄉是黑青稞的重要產地,黑青稞是目前世界上含β-葡聚糖最高的麥類作物,具有多種保健功能,優質黑青稞有望成為「身價」最高的麥類作物。但黑青稞種植難、產量低、產業化落後,經濟效益不好,當地老百姓並不願意種植。拉東勾畫了創業藍圖,一是種出優質高產的黑青稞,二是實現黑青稞的精深加工,走產業化之路。
  • 【技術】乾貨,檳榔紅脈穗螟綜合防控技術
    ▲紅脈穗螟幼蟲紅脈穗螟在海南每年發生約10代,世代重疊。無明顯的越冬或越夏現象,周年可發現幼蟲和蛹。清除蟲害致死的植株,減少越冬蟲源;花期及時摘除凋謝的花穗、老熟未落花穗苞葉及被害花穗,集中燒毀,降低蟲口密度。3、生物防治在花期和幼果期,可使用生物農藥如「國光金美健」進行防治。依據園區幼蟲出現高峰期的具體時間,在幼蟲發生高峰期前,使用「國光毒箭+國光三殺」進行防治。
  • 最好的殺菌劑配方,只需蘸一下,就能防治20多種病,持效期達50天
    病害種類多,危害嚴重,在生產中常常是多種病害混合發生,防治這些病害不但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要增加大量的生產成本,防治效果還不理想,甚至造成汙染和藥害,導致更大的損失。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優秀的殺菌劑配方,能防治多種病害,持效期長,效果好。這個配方就是苯醚·戊唑醇。
  • 弱雷射醫學技術應用於慢病防治
    原標題:弱雷射醫學技術應用於慢病防治  科技日報訊 (西普)在日前召開的「弱雷射最新醫學技術在慢病防治領域的應用專家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弱雷射技術在醫學領域應用對解決防治我國老年退行性、慢性疾病的研究及三高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做出很大貢獻,建議推廣這種便捷、安全、有效的治療技術和手段。
  • 歷史|日本目黑寄生蟲館:見證血吸蟲病防治百年史
    1953年,一位名叫龜谷了(Satoru Kamegai)的醫學博士為了勸說日本國民戒掉生食的習慣,從各個醫院採集了寄生蟲標本,在東京建立了目黑寄生蟲館(圖1)。經過近70年的發展,該館館藏寄生蟲標本從開辦之初的72種,增長到目前1500種約6萬件。
  • 康定夜景,向你講述一個神秘的康定,趕緊看看啦!
    浪漫,深邃,迷離,悠遠……你眼中的康定,是怎樣的美?其實,康定的新夜景也有大城市的魅惑。接下來,小編帶你走進康定的夜,走近康定的嫵媚。燈火燦爛,色彩豔麗。給大家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盛宴。康定的夜晚,美輪美奐。康定位於川西貢嘎山北端的跑馬山麓,是甘孜州首府,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高原古城。古城三山環抱,二水夾流,折多河貫穿城中,富有民族風格的各式建築錯落有致地散布於河兩岸。
  • 《半月談》關注四川康定:超越「情歌城」
    在康定市「水井子」旁,兩名兒童正在嬉戲 李夢馨 攝從「打箭爐」到「情歌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處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與雲貴高原之間過渡地帶,素以「藏衛通衢」「川藏要衝」著稱。歷史上康定曾被稱作「打箭爐」,「蜀人傳漢諸葛武鄉侯亮鑄軍器於此,故名」。
  • 「青稞王子」的一生
    「青稞穗粒空癟,有時只能餵牲口,畝產只有75公斤左右。」尼瑪扎西生前接受採訪時曾回憶說。因為青稞產量低,家人只能靠製作陶罐到臨近的瓊結縣換糧食。「所以我總盼望著青稞能長得好、產量高,又能產糧、又能產草,好讓父親和哥哥不用再為口糧四處奔波。」「什麼樣的青稞才能籽粒飽滿、年年豐收?怎麼才能種好青稞?」懂事後最初的疑問指引尼瑪扎西走上了青稞科研之路。
  • 苯醚甲環唑:能防治的病害實在太多,想要效果好,需注意這4點
    苯醚甲環唑對子囊菌、 擔子菌和半知菌等病原菌引起的多種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對小麥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全蝕病、白粉病、根腐病、紋枯病、穎枯病、葉枯病、銹病等病害,甜菜褐斑病,蘋果黑星病、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花生葉斑病、網斑病,馬鈴薯早疫病,黃瓜白粉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葡萄黑痘病,柑橘瘡痂病等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2、內吸傳導性。
  • 你知道康定,但不一定知道康定的花兒野得有多美
    康定微生活 ,推向想了解康定、甘孜和藏區的人 。加小編微信:343875097更多在線互動,歡迎投稿得紅包。「跑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雲喲 端端溜溜的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喲 」一首《康定情歌》勾起了多少人的康定情結。這座西南小城的野花,是否也曾令你駐足留步。
  • 蔬菜《西紅柿細菌性潰瘍病防治技術措施》​​《如何防治黃瓜...
    番茄潰瘍病又稱萎蔫病、細菌性潰瘍病,為番茄的毀滅性病害,由細菌引起,幼苗至結果期均可發生。特別是在番茄生長中後期發病,出現中心病株後,數日內病情迅速蔓延,一旦發病較難防治,輕者減產20%~30%,大發生棚室減產80%以上。目前,該病只能預防,沒有特效化學藥劑。
  • 黑青稞變身「金顆粒」 預計年銷售額超3.6億元
    萌芽黑青稞粉、紅豆稞麥乳、減肥餅乾……青海人再熟悉不過的青稞,尤其是黑青稞經過精深加工後,銷售額能達到多少?今年,由我省企業建成的世界首條萌芽黑青稞粉生產線實現投產後,企業旗下各種黑青稞高附加值產品預計超過3.6億元,直接帶動海南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數千戶農牧民增收。  「黑青稞做的奶茶醇香四溢,口感非常好。」
  • 【植保經】茶葉施肥與病蟲害防治技術
    可增加產品中的維生素 C 或糖分或胺基酸的含量,降低作物的硝酸鹽(致癌物質)含量。 我公司引進了四種微生物菌,上半年在黃瓜、無筋豆試驗,增產增收效果顯著。六、茶樹主要病蟲1、茶樹主要病蟲種類:我縣茶樹常見主要病蟲有50-60種。其中主要害蟲如食葉害蟲(茶毛蟲、茶尺蠖、茶麗紋象甲、捲葉蛾、茶刺蛾)、吸汁害蟲(假眼小綠葉蟬、黑刺粉蝨、茶葉蟎類、柑桔粉蝨、蚧類、茶蚜)、鑽蛀害蟲(茶梢蛾、茶天牛、茶蛀梗蟲、茶梢木蠹)、地下害蟲(金龜子、地老虎、大蟋蟀、白蟻)。
  • 水稻鑽心蟲,抗性高、危害大,趕快收藏這份防治大全!
    水稻最常見的病蟲害是三蟲三病,其三蟲分別為鑽心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蝨;三病分別為紋枯病、稻瘟病、白葉枯病。水稻鑽心蟲,其實是一個統稱,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我們習慣把二化螟、三化螟,叫做鑽心蟲。鑽心蟲是威脅水稻高產穩產的一大難題,防治不科學會使水稻減產5%--10%,嚴重可減產30%左右。
  • 從放羊娃到博士、青稞專家——紀念「中國青稞之父」尼瑪扎西
    而今,在西藏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3號試驗田裡,尼瑪扎西培育的青稞新品系「13-5171-7」金黃璀璨,稈高、穗大、抗倒伏,適應機械化收穫。在尼瑪扎西眼裡,「13-5171-7」猶如自己的孩子。他預測,它的產量潛力每畝在400公斤左右。
  • 川航集團、川航股份與四川康定機場集團及廈門翔業四方籤署戰略...
    康巴傳媒(康定機場集團 供稿)11月19日川航集團川航股份康定機場集團與廈門翔業集團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經過前期友好協商,秉承「平等協作、互惠互利、多方共贏」的原則,川航集團、廈門翔業集團、川航股份、四川康定機場集團四方,就通過資源整合共享,促進相互支撐,打造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優勢互補的航空產業發展區域新格局,提升區域競爭新優勢,共促民航事業繁榮發展達成共識。
  • 南方地區水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術分析,確保水稻的質量和產量
    水稻種植技術水平對於水稻的產量有很大影響,而水稻的產量如何,對於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也有很大影響。為了防止水稻病害發生,確保南方地區水稻的質量和產量,就需要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採取一系列防治措施進行病害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