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奧運會是4年舉辦一次,各國通過體育運動可以促進國家之間和平發展,所以成為奧運會承辦地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但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如願當上「東道主」,正因奧運會的特殊性,不僅是國際盛會,也是全球各國加強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紐帶。在選擇承辦地之前,國際奧委會也會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考察,在仔細對比後才會做出決定。
【奧林匹克運動會:這項運動起源於古希臘,首屆奧運會於1896年舉辦,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4年舉行一屆,會期不會超過16天。奧運會分為奧林匹克運動會、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等十個項目,各國會通過不同的運動進行交流,一定程度上可以發揚體育運動的精神。】
中國實力獲國際認可
所以一個國家能承辦一次奧運會也是非常了不得的,在這件事上中國也有話語權,我們曾承辦過北京奧運會。由此可見,中國綜合實力已經受到了國際認可,雖說我國在發展初期遇到不少麻煩,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逐漸走上了正軌,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軍事強國,不僅實力強大,在國際上也一直秉持友好外交的原則。正是看到中國如此強大的實力,國際奧委會才將這個名額留給了我們。
「最悽涼」的奧運會
看過北京奧運會的都知道,開幕式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北京外還有很多城市都舉辦過奧運會,但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1980年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奧運會堪稱「最失敗」的奧運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當時的蘇聯經濟實力強大,也享有極高的國際地位,為了籌備這場奧運會,蘇聯花費了巨大的心思,雖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不僅有67國缺席,到場的運動員僅有5200人,在缺席國家中就包含了中國和美國。
蘇聯慘被「放鴿子」,真實原因被曝
按照蘇聯當時的國際地位來說,不應該發生這樣事情,到底是為何呢?由於奧運會的特殊性,舉辦期間全球各地區必須處於和平環境,但蘇聯違背了這一精神。舉辦前夕還派軍隊執行任務,對阿富汗展開了猛烈攻擊。為了獲取利益,蘇聯在這個關鍵時刻對阿富汗下手,這場戰爭讓阿富汗蒙受慘重損失,大量無辜百姓身亡。
蘇聯暴行引爭議,多國想到一「高招」
蘇聯的行為引起別國極大不滿,當時被利益衝昏頭腦的蘇聯根本不顧別國眼光,執意發動戰爭。最終其他國家也想到了解決辦法,拒絕參加在蘇聯舉辦的奧運會,該國斥資90億美元打造了場地,最終來的國家寥寥無幾。美蘇兩國本就有矛盾,一向以和平態度示人的中國也拒絕參加此次奧運會,落得這個下場,完全是蘇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