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詔國和大理國有個集貿易和宗教為一體的千年古鎮——沙溪

2020-12-15 菲小丫

沙溪位於中國雲南大理劍川東南部,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自然保護區域東南部,位於大理風景名勝區與麗江古城之間,遠近聞名的石寶山就在這裡。

沙溪古鎮一個真正的古鎮,古色古香,今仍然保持著最古老的建築特色。古寺廟,古戲臺,古商鋪,馬店,古老的紅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樹、古巷道、古寨門。

沙溪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鰲峰山古墓葬群、沙溪東面華叢山銅礦遺址無聲地告訴我們,公元前400多年,沙溪就形成了以黑潓江為中心的青銅冶煉製作基地,沙溪先人在那時就擁有了較高的青銅冶煉技術,成為雲南青銅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唐宋時期,沙溪作為南詔、大理國當時古道上的一個古鎮,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眾所周知佛教對南詔、大理國影響很深,使南詔、大理國文化帶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而沙溪是當時佛教文化傳播的見證之一,境內沙登菁、石鐘山沿線留下南詔、大理國時期開鑿的石窟就是最好的說明。也就是說在唐宋時期,沙溪因其處在南詔、大理國通往沙登菁、石鐘山石窟的必經這地,是唐和吐蕃經濟、文化交流古道上的一個陸路碼頭而盛極一時。

興教寺文化

白族文化學者,南詔、大理國歷史文化與宗教藝術研究專家董增旭介紹說,沙溪古鎮以寺登街為中心展開四方街等布局,興教寺是寺登街的核心。

興教寺建於明永樂十三年,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目前保存規模最大、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興教寺內保存的明代壁畫深受中原繪畫風格影響,又具有濃鬱的地方民族特色,是我國西南邊疆古代白族繪畫藝術的瑰寶。興教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高超的明代建築藝術令人嘆為觀止。

興教寺大殿的建築結構特點:南北順深長18米,東西進深14.5米,高19米。梁柱肥碩,雄渾凝重,鬥拱渾厚大方,12根立柱微微傾斜,中間用兩架過梁、穿枋支撐屋頂,建築物的重力被合理地分解到了鬥拱和立柱牆體上,形成大殿如此巨大開闊的空間,而中間沒有一根柱子。而且,這種建築結構的抗震性能極強。大家知道,雲南是地震多發區,但是,歷經600年間多次地震的破壞,它巍然屹立,絲毫不變形。

這些建築的梁柱銜接手法精巧複雜,做工大氣,既保留了宋、元時期的古建築大殿式樣遺風,又深受白族建築風格和藏密寺院建築風範的影響,屬國內罕見。

茶馬古道交會

茶馬古道經四川、雲南,北連西藏、印度,南通東南亞。古道過雲南大理、麗江、香格裡拉等地,在這幾處名鎮之間,有著一個古集市——沙溪寺登街。

千年集市寺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靈魂與核心,是沙溪商貿交易的地方。它位於沙溪壩子中央鰲峰山鰲頭位置,黑惠江"S"型大彎環的頂端,依山傍水,是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風水寶地。是一個集寺廟,古戲臺,商鋪,馬店,開闊的紅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樹、古巷道、寨門於一身、功能齊備的千年古集市。被世界紀念性建築基金會專家們譽為"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

漫步古街紅砂石板,登上古戲臺,看一看四方街鋪面和馬店,走一走黑潓江上玉津橋,到興教寺感受各種流派佛教合而為一的寺廟,聽一聽沙溪洞經古樂,體會古老民族的古音樂的韻味,看一次白族傳統的霸王鞭,跳一曲白族傳統的肖拉者舞,聽沙溪姑娘唱一曲白族調,嘗一嘗沙溪土特產地參子、松茸、羊乳餅,我們為茶馬古道上能保存下一個完整的古集市而慶幸。

沙溪是雲南地區非常著名的古鎮,喜歡雲南風景的人們可以多去走走。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南詔國和大理國(七)
    有三個特徵是非常明顯的——一是佛教盛行。大理自古以來被譽為「妙香佛國」,這個「古」應該指的大理國時期,那個時候,大理幾乎可以算是萬民信佛,元代的雲南御史郭松年曾經寫到過「此邦之人,西去天竺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
  • 歷史上的南詔國和大理國(八)
    南詔國和大理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社會形態實際上是介乎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之間的,但隨著漢文化的不斷進入,社會治理結構和民眾心理基礎都在短時間內發生了質的飛躍,也可以說是大理地區的人民不論是統治階層還是勞苦大眾,都很快地體會了先進文化的巨大力量,所以,對文化的尊崇就成了一種習慣。
  • 南詔國和大理國有什麼聯繫?搬好小板凳,我們挨你款
    近日,掌上春城記者對雲南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趙雲進行了獨家專訪,為網友介紹南詔國和大理國的不同之處。「從公元六世紀初開始,隨著南中大姓的衰亡,滇西的大理地區逐漸走上了雲南歷史舞臺的中心。初唐時期,大理地區出現了以六詔為代表的地方部族,所謂詔,意即大首領,其中最南面的蒙舍詔在唐的支持下於公元737年最終統一了六詔,建立了南詔。」
  • 古老神秘的大理城:揭秘南詔國與大理國的興衰
    1979年在維修千尋塔時,又在塔頂和塔基中發現了唐宋時期的珍貴文物六百多件。其中的經卷、金銀器、佛像、塔模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的價值。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南詔國的石窟藝術。位於大理劍川縣城西約三十公裡的石鐘山石窟,是其典型的代表。石窟分布在山上的石鐘寺、獅子關、沙登村三個地區,共計十六窟。
  • 歷經南詔、大理國,橫跨1300多年歷史的崇聖寺三塔,有什麼?
    從公元738年開始,公元902年結束的唐代南詔文化,公元937年至公元1253年的宋代大理國文化,歷經五百多年,這兩個時代造就的文化成為近現代大理文化的核心。沿著歷史的脈絡,走進大理歷史文化最豐富的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從崇聖寺三塔的文物、建築、傳說、自然風光和整體布局中感受一下大理千年文化的魅力。從唐代南詔國初期,初建崇聖寺,一直到今天,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中,千年屹立不倒的千尋塔一直見證大理千年的發展,時代的更迭。
  • 大理古城位於風光秀麗的蒼山腳下,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
    大理古城位於風光秀麗的蒼山腳下,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這裡是個適合生活的地方,當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閒時養花草曬太陽,加之陽光明媚溫度適宜,吸引遊客無數。白天必逛在古城,白天你可以逛逛復興路,復興路是古城的一條步行街,街兩邊有眾多店鋪,經營大理石雕刻、民族服飾和當地特色食品等當地特產。洱海位於大理古城東部,綠色蒼山腳下。水是藍色的。它以所向披靡的風景和湖畔獨特的村鎮而聞名。「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是大理四大著名風景區之一。
  • 和平外交:北宋與大理國關係為何如此密切?根源在哪裡?
    大理國實際上是以白族和彝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政權,其與中原王朝進行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方面的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兩漢時期。比如在西漢中後期時期的雲南地區,實際上是由三個主要的方國統治的,它們分別是滇國、勾町、漏臥、哀牢。
  • 通過碑刻銘文美學,探究宋朝與南詔大理國文化的關係!
    南詔大理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達到了當時雲南地區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其民族文化深受唐宋朝內地文化的影響,呈現出兼容與和諧的特徵。南詔大理國文化與唐宋朝內地文化的碰撞、融合和適應,其過程最終為南詔大理國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使得南詔大理文化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思想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 這裡有山有水有民族古鎮,雲南滇西避暑自駕遊
    大理歷史悠久,是雲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地處蒼山之麓,洱海之濱,喜洲古鎮、崇聖寺三塔、蝴蝶泉、張家花園、南詔風情島、金梭島、小普陀、雙廊等著名景點聞名遐邇。大理交通便利,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直達。巍山古城距離大理僅56公裡,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具有儒家文化思想和濃鬱地方歷史文化特色,閒逛之餘,一定要品嘗著名的巍山扒肉餌絲。
  • 【隨筆】尋找南詔國
    而且他們漢化比較嚴重,白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除了節日和特殊場合也很少看到身穿民族服裝的白族人,除了在大理古城按政府要求所有建築都按民族風格建造,其他地方建築與內地並無兩樣。但人們也許不知道在這裡也曾誕生一個強大的古代王國——南詔國。如今,要找到這個古王國的蹤跡恐怕先要去州博物館。
  • 唐宋時為地方政府南詔國和大理國所在地,雲南省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方圓十二裡,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牆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 【大理國.大輪明王】
    大理國(大輪明王) 大理國(公元937年-1253年),是中國歷史上可為佛教機盛的王朝,大理國二十二代國王,有十位國王曾出家為僧。 由於大理國佛教教義的(阿吒力教)特殊性,一直是國內外學者重點研究的範圍。 經歷了千年之久,大理國佛教藝術作品存世稀少,優質的大理佛多數收藏在世間各大博物館,市場能見到的精品寥寥可數,多年來是海內外藏家夢寐以求的品種!
  • 沙溪古鎮|一年一度最大的盛會「二月八太子會」今年你來了嗎?
    現存的「阿吒力樂舞」主要分為「繞壇」、「花舞」、「燈舞」、「劍舞」幾個部分。樂曲按唱詞分為演唱長短句的「贊」曲調和「七言」、「五言」佛偈曲調,音樂豐富,表現力強,大多數腔調既可配詞演唱,也可作為器樂曲演奏,甚至作為舞曲使用。伴奏樂器以嗩吶和打擊樂為主,近似於白族的吹吹腔。其曲調為阿吒力佛腔,唱詞為經文。在高昂的吹打樂伴奏下眾人頌唱經文,翩翩起舞,氣氛熱烈而莊重。
  • 沙溪古鎮:沿途美景,便是天堂
    沙溪古鎮,和任何一個古鎮都不一樣。它位於雲南大理劍川,躋身於大理與麗江之間。初見它的氣息宛如泥土夾雜著水汽和花香,就如老奶奶柔軟充滿皺紋的手拂向你的臉龐,不由得心生暖意。古鎮以四方街為中心,分別有東南西北四條巷子,地面是古老的紅砂石板,街道兩旁有各式小店。
  • 大理10大最好玩的地方,洱海和雙廊古鎮必去,其他地方也很不錯
    2、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位於風光秀麗的蒼山腳下,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大理古城很安靜,有生活氣息,大氣磅礴,古城內還通車,方便。有遊客有本地居民,有自己家的房子,也有客棧小店。古城內也有著不少的特色小吃美食,而且據了解口感都是很不錯。3、蒼山:蒼山風光秀美,主峰的積雪風光巍峨壯觀,是大理著名的「風花雪月」四景之一。
  • 南詔國是傣族古國,並不是所謂的彝族白族政權
    南詔國統治者有:①「南詔蠻」,是南詔國王族,漢晉時為「哀牢夷」;②「茫蠻」,與「南詔蠻」同族,漢晉時亦為「哀牢夷」,「南詔蠻」向東發展、兼其它部族的戰爭中,其背後就是強大的「茫蠻」勢力在支撐,「茫蠻」各部多次借兵予「南詔蠻」,南詔建國後,「茫蠻」各部陸續歸附「南詔蠻」,很多「茫蠻」貴族子弟被封到各地為官;③「撲子蠻」,專門幫南詔國打仗的群體,漢晉時為「裸濮」、與「哀牢夷」關係密切;④「
  • 古代的大理國和現代雲南大理是一個地方嗎
    古代的大理國和現代的大理是一個地方嗎?位於我國西南部的雲南省,是我國擁有地級州數量最多的省,有8個州,大理就是其中之一。雲南省省會昆明以西有個楚雄州,楚雄州以西就是大理州。說到大理,有幾個地理名詞需要理順一下。武俠迷想到大理,第一反應可能是《天龍八部》中段王爺的那個大理國,旅遊愛好者想到大理,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大理古城。
  • 適合避寒的雲南城市,曾是小國都城,金庸筆下的「南詔」
    很多人無視一個問題,其實雲南也有很多適合避寒的城市, 例如麗江、大理、昆明等, 冬天的大理說只有陰天和雨天冷,但是這個高原城市冬天多是晴天,在雲貴高原,只要太陽出來就會感到溫暖, 大理不太乾燥,不太潮溼的氣候,對外地遊客來說非常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