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為什麼輸給美團?阿里爸爸這下心裡有數了!

2020-12-11 科技網際網路觀評家

最近,一篇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暴露了外賣行業觸目驚心的事實。

然後,餓了麼撞在槍口上,同時也暴露了自己在外賣競爭中觸目驚心的事實!

餓了麼的回應,隔空喊話消費者:你可以多等5分鐘/10分鐘嗎?

此舉馬上被網友批評聲浪淹沒了!網友質疑餓了麼甩鍋消費者。有人甚至說餓了麼遞給消費者一把刀:殺不殺?

網友說:我有選擇嗎?選擇殺就會被道德譴責;選擇不殺,那麼只能犧牲作為消費者的利益。

餓了麼看似很人性化。但是,有什麼公司能傻到讓消費者選擇是否犧牲自己的利益?

專業人士分析說,最後餓了麼消費者發現:越是點擊多等5分鐘,送餐會越來越慢。騎手送餐肯定會優先選擇時間緊迫的單子,時間充足的反而越來越往後安排,善意的人卻成了最倒黴的人,餓了麼如果不更改方案,肯定倒閉。

這是一針見血的見解!

反觀美團的回應,完全是另一種策略。

美團把選擇權給了騎手,騎手可以有8分鐘的彈性時間。

美團的意思是,騎手兄弟們,我們要提高效率和追求極致消費體驗,這樣我們才能一起賺到錢,你們跟不跟?

外賣行業就是苦力活,利潤非常微薄,只有效率上去了,才能有錢賺,這方面騎手和美團立場是一致的。

騎手安全與提高效率並不是完全對立的。

美團站在C端消費者的立場上,餓了麼讓消費者與騎手PK,這一局餓了麼又輸了。

餓了麼不是輸了這一局。作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業務衝鋒陷陣的軍團,餓了麼幾乎丟了整個前沿陣地。

2020年上半年,美團市場份額超過67%,餓了麼只有30%左右,差距在拉大。

面臨惡劣的競爭局面,阿里巴巴又祭起了「降維打擊」的戰略妙招,先是螞蟻集團CEO胡曉明兼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董事長。緊接著,支付寶宣布「生活好支付寶」全面升級為生活服務平臺,親自上陣打群架。最後傳出阿里集團CEO張勇親自牽頭本地生活服務業務戰略。

競爭的根本其實不在於美團,而在於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是否把C端消費者放在第一位,並且唯有與美團正面對壘打敗美團,構建比美團更強大業務體系和超級App。

餓了麼與阿里巴巴,已經別無選擇。

相關焦點

  • 背靠阿里巴巴家大業大的餓了麼為什麼始終打不敗美團
    背靠阿里巴巴家大業大的餓了麼為什麼始終打不敗美團都說網際網路大戰是燒錢大戰,是真金白銀的硬仗,這話不假,但是打仗不僅需要實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戰術,盲目的燒錢不僅打不敗對手,可能還會耗死自己,挑戰拼多多的淘集集就是前車之鑑。
  • 美團:哼,餓了麼不支持微信支付,就別想在我這用支付寶
    美團支付界面據了解,這已經不是美團第一次取消支付寶支付,2016年和2018年,美團分別有兩次用戶集中反映:在美團點餐時沒有辦法用支付寶,給他們的消費帶來很大不便。而這兩天,就在一批用戶又吐槽美團不能使用支付寶支付時,美團回應稱支付寶旗下的餓了麼,也不支持微信支付,還貼了張餓了麼支付界面沒有微信支付的截圖,然後緊接著就被餓了麼打臉了。
  • 美團和支付寶、餓了麼幹架!外賣付款方式要變了?
    並@餓了麼。微博截圖。  明明說著淘寶,美團月付為什麼要單單提一嘴餓了麼?其實,在昨天下午,美團月付已經暗戳戳對此事做出了一番回應。  29日下午,微博@美團月付發文稱:「其實這文章的主體換成餓了麼app和微信支付也同樣合適呢」,並貼出一張餓了麼的支付頁面截圖,顯示只有花唄和支付寶兩種支付方式,暗有所指。不過,目前美團月付的微博上已無法找到該回應。
  • 餓了麼找到了美團外賣致命弱點
    阿里「同城零售」,本質上是通過餓了麼的配送網絡,把整個城市納入到「盒區房」之中。「盒區房」,核心既有盒馬的供應鏈,也有盒馬的配送網絡,能夠做到30分鐘快送。從「盒區房」到「同城零售」,供應鏈基礎以及配送體系依舊是核心。這也是阿里的同城零售要餓了麼衝在前線的原因。
  • 不止阿里,美團、餓了麼也曾多次被爆出二選一,律師:存被調查風險
    對此,阿里方面回應稱,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目前公司業務一切正常。雷達財經注意到,此前餓了麼與美團也曾多次被曝出「二選一」傳聞,雙方均有對商家實施強制選擇的行為,且已遭到監管部門點名。美團等平臺會被調查嗎?
  • 為什麼感覺餓了麼跟美團差距越來越大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餓了麼跟美團的差距越來越大了,餓了麼比美團成立的時間還早,但發展卻越來越慢。一個是戰略眼光問題,另外一個就是對問題重視程度不同。除了這兩個問題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我來簡單說下。一、首先簡單介紹下餓了麼和美團先說餓了麼,它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臺,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截至目前,餓了麼在線外賣平臺覆蓋全國670個城市和逾千個縣,在線餐廳340萬家, 用戶量達2.6億。
  • 不甘於只送外賣,餓了麼要與美團「肉搏」同城配送,你選哪家?
    深耕本地生活的美團,最新市值已經超過1.2萬億港元,餓了麼自然也不甘心只送外賣。7月10日,餓了麼App全面升級,從餐飲外賣平臺轉變為解決用戶一切即時需求的生活服務平臺,並宣布籤下95後潮流明星王一博為品牌代言人。此次升級涵蓋四大層面,提供同城生活全方位服務、個性化推薦、內容化互動、會員體系升級等。
  • 補貼、強攻、狙擊:阿里美團鏖戰本地生活
    從阿里巴巴集團的視角看,阿里本地生活服務二季度營收增速為15%,遠低於同期阿里巴巴核心商業營收34%的增速。集團內,被一度寄予厚望的本地生活表現似乎不如人意。阿里巴巴接手餓了麼、成立阿里本地生活兩年多時間內,與老對手美團纏鬥不休。但是,阿里本地生活砸下了大量資金、資源,多次對美團發動狙擊,卻一直收效了了。
  • 餓了麼和美團這對「餓美CP」,我磕了
    最近「#外賣小哥皮膚大戰#」的話題引發網友們的熱議,美團騎手的「袋鼠耳朵」,餓了麼藍騎士頭盔上的「竹蜻蜓」,不僅引發各自騎手們的創意比拼,衍生出齊天大聖頭盔、髒辮兒等等,甚至還有畫手為這對
  • 同城零售這事兒值得阿里、美團和京東們如此折騰麼?
    從增長的視角來看,阿里巴巴、京東所在的傳統電商市場和餓了麼、美團所在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增速都在下滑,但線下零售卻看似天地廣闊,2019年,國內網絡零售額僅佔社會品銷售總額的24.7%。從競爭的視角來看,同城零售有著另一重意義:美團和餓了麼核心的外賣業務是日頻,京東、天貓等B2C電商多以月頻為節奏。
  • 美團取消支付寶選項背後巨頭「三國殺」:美團聯手微信狙擊阿里
    7月29日,有用戶反映美團支付選項沒有支付寶,餓了麼支付選項也沒有微信支付。對此,餓了麼官方微博回應稱「Excuse Me???」,並展示有微信支付選項的APP頁面截圖。美團CEO王興則把阿里的淘寶也拉入了戰局,其在飯否上回應稱:「淘寶為什麼還不支持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活躍用戶數比支付寶多,手續費也比支付寶低。」
  • 馬雲全款買餓了麼,是因為看王興不爽嗎?
    該報導還表示,餓了麼CEO張旭豪曾和阿里籤過對賭協議,餓了麼被要求在2018年3月底之前實現盈利,收購或是對賭失敗的結果。但今日張旭豪回應稱這是謠言。創始人張旭豪是否出局且按下不表,考慮到餓了麼剛剛合併百度外賣半年,且與美團外賣的戰況尚不明朗,在此情況下張旭豪籤訂讓公司短期內盈利的對賭協議可能性幾乎為零。
  • 餓了麼騎手路上遇險,美團小哥挺身而出:平臺競爭,與我何幹?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一位穿著黃衣服的美團騎手連忙停下車,衝進火海,把餓了麼騎手從火中拉出來。目前,傷者還在醫院搶救。這位救人的外賣小哥名叫張德江,他在救人時,自己的褲子也燒著了。但他回應稱,即使被燒著也必須救人,不然這輩子都過意不去。
  • 阿里這張王牌深入美團腹地,王興最擔心的事要發生了?
    近日,餓了麼迎來重大升級。 改版後的餓了麼通過各項新增的服務,也向外界明確的表示了未來平臺的布局方向,將會以發展「身邊經濟」為主,把送外賣全面升級成「送萬物」! 可以說,背靠阿里的餓了麼,為了今次的改版,早已是布局良久。
  • 餓了麼與口碑合併!阿里本地生活新公司如何寫好資本故事?
    隨後相繼有媒體爆料其估值高達250億美元,雖未出世便有不少投資機構爭相入股,新公司拿到40億美元的融資不是問題,這與20天前上市的美團點評從二級資本市場上拿到的錢差不多。而在進入阿里之前,餓了麼也圍繞餐飲供應鏈服務和蜂鳥配送布局了過億資本。但在進入阿里之前的一個月,它的投資腳步就已經停止,而後也一直未有動作。回過頭來看,難道是為了以更簡單清晰的身份來迎接新的公司?
  • 騎手風波:美團、餓了麼公關打幾分?
    這篇字數接近2萬,參考了30份文獻及行業報導,配圖達到23張的長文,細數了美團、餓了麼崛起背後,平臺、600萬外賣騎手以及5億用戶之間的需求與矛盾。權威證實(standard)在這裡面,奇襲認為《黃金24小時原則》和《危機公關5S原則》的1、2、3項是最最重要的,美團勉強算做到了3「速度第一」(回應知曉/不解決問題),而餓了麼都做到了(回應知曉/提出解決方案/一定程度承擔責任)。從時間線上看,餓了麼用了差不多15個小時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 當初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從馬雲套現665億的研究生,現在怎麼樣了
    因此國內發展了外賣送餐行業,這也為很多人解決了吃飯的問題。眾所周知,國內現在的外賣行業,主要是美團跟餓了麼兩大平臺佔據。美團的老闆叫王興,而餓了麼的老闆是馬雲。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餓了麼的創始人並不是馬雲,而是一個叫張旭豪的80後研究生。說到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我們要從一個有趣的故事說起。
  • 中國真正的快遞巨頭:單挑阿里「四大長老」,又跟餓了麼「搶食」
    有一句話說,最好的商業就是為人們解決問題,這句話用在中國快遞業身上還是很合適的。那些能夠解決新問題的快遞企業大多都成了如今的快遞巨頭,最出名的就是四通一達和順豐了。「四通一達」中的「四通」指的中通、申通、圓通和匯通,因為這四家的名字都有點像老和尚的號,所以被人戲稱為「四大長老」。如今,這「四大長老」都已經被阿里投資或入股。
  • 萬字長文揭秘:美團、餓了麼是如何建成價值千億的外賣系統?
    在美團挖人、搭架構、徵戰時,百度外賣和餓了麼都意識到配送勢在必行,這讓2015年成為即時配送的元年。百度外賣是三家中起步最早的,而餓了麼初期僅支持「品牌館」(高端商戶)。「搞得跟特種兵似的。」上述餓了麼早期大區經理稱,一次他在上海朋友家小住,連著叫幾天餓了麼,每次打開門,配送員都鏗鏘有力自我介紹,並關切道——飯要快點吃,今天心情如何,有沒有垃圾。
  • 餓了麼的迷茫:一線騎手「玩命」 市場份額卻反降|回望
    新浪科技 張俊騎手猝死一事,近日讓餓了麼站上風尖浪口。更早之前,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也曾讓餓了麼和美團這兩家外賣市場的主力軍飽受爭議。騎手們爭分奪秒的背後,是外賣行業激烈競爭下最具代表性的外部呈現。每個騎手身上承載的,都是餓了麼和美團爭奪市場份額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