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真心話:做好這5點,餘生不給兒女添麻煩,養老靠自己

2020-12-14 華貴禪心

導語:

人生就是一場旅途,從青春年少走到暮年的過程。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的衰老,在漸老的路上,我們傳統的思想是「養兒防老」。

現實生活的高速發展,慢慢的改變了人們的傳統思想,覺得養老靠自己更為靠譜。這樣不僅自己老的有尊嚴,更加老的有意義。既不給兒女增添麻煩與負擔,也讓自己輕鬆的安度人生暮年

時代變化如此的快,如何讓自己的晚年生活的有質量與尊嚴,讓兒女們安心放心的去闖自己的日子呢?我們來聽聽院區裡,70歲舒大爺的肺腑真言:做好這5點,餘生不給兒女添麻煩,養老靠自己。也許會給在漸老路上的你我一些啟發和提醒。

分享者:70歲舒大爺

我今年70歲了,有2個兒子一個女兒,老伴走了有幾年了。我現在自己單獨居住,沒有跟兒女們一起,不是他們不孝順,而是,我覺得自己身體還算可以,獨立生活還能夠對付,就不麻煩兒女了,他們有空了來看看我就好,沒有時間打個電話,視頻一下也不錯的。

對於我們這代人的養老問題,我自己有一定的想法,不是我信口而說,而是我自己確實是這樣做的。我感覺不錯,今天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有不足之處,請給予補充。

01、人到晚年,一定要給自己留下一間遮風擋雨的窩,不論大小,有屬於自己的家,心安。

我自己有住房,老人心會安。兒女再孝順,自己跟他們一起居住,難免也會有不適合小摩擦,不如在自己身體還能夠自理的時候單獨居住的好。

我現在單獨居住,把自己的作息調整好,該鍛鍊去鍛鍊,該玩出去玩,該吃就自己做,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及時去就醫,不必事事麻煩兒女。

一個人的日子過慣了,還是很自在的。也有人想給我介紹老伴,我還是覺得自己能自理,就算了,遇不到合心意的,再彼此添堵也是一種傷害。

02、提前給自己預留好養老金,拿住拿好自己的退休金卡。

人到晚年,要想生活質量有保證,就要提前為自己準備點養老錢,自己的退休金拿在自己手裡。因為遇到點急事,需要花錢自己兜裡有,不必給兒女那裡要或者借,自己還是很舒心的。

人到晚年,自己有錢比什麼都靠譜,也能活得比較自在舒暢,想買個什麼,想去哪裡轉轉,不必靠兒女,自己有錢,不想做家務了,請個鐘點工定期來家裡打掃衛生,自己還是能付得起的,這樣活得比較有尊嚴有質量。

03、單身再找老伴,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甜言蜜語,捂好自己的錢袋子。

我不反對老人談黃昏戀,再找老伴,只是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但我已經沒有這樣的想法了,因為我覺得都這歲數了,能夠遇到真情不多,但也有能夠遇到真心相伴的老伴。

現實生活裡也有老人在黃昏戀裡被騙的,有些人就是打你的錢財主意接近你。為了讓自己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我還是單身過日子算了,不跟著著急了。

如果真的找老伴,金錢方便的事情還是多留些心眼,給自己留下及時回頭的退路,任何事情就怕中招。捂好自己的錢袋子,這樣晚年才不至於被騙,到時候哭都沒有地方

04、到了一定年歲,要關注養老機構,要有隨時去養老院養老的心理準備。

我現在70歲,生活能夠自理,身體也還不錯,可身體機能都在走下坡路。再過些年,自己也不能照顧好自己了,是請個住家保姆,還是去養老院,我選擇去養老院養老,這樣自己靠自己,不給兒女添麻煩,他們有空多去看我幾趟就好。

到了人生倒計時時,估計也就享受不了什麼高質量的生活,我選擇在養老院裡走完自己最後的一程,能靠自己的力量解決的問題,我不想麻煩兒女,因為那時兒女也人到中老年了,自身也在走下坡路,我就沒有必要打亂他們的生活。

05、人到晚年,在自己思路還清晰的時候,及時安排好自己的後事,告訴兒女,不要懼怕死亡。

人到晚年,會有懼怕死亡的心理。但這是每個人都要走的路,不必驚慌失措,要在自己思路還清晰的時候安排好後事,再及時的告訴兒女。

我認為,我得了小病及時醫治,萬一得了大病重病乃至不治之症,自己也年歲已高,就不要再送進急救室了,不要在我身上開多餘的刀,讓我安詳有尊嚴的離開這個塵世。

身後我選擇把骨灰灑向大海和高山,不要給我買墓地。那些想要墓地的朋友也可提前買好,到時候走得安靜安詳,自己不留遺憾,兒女不會有負擔。

對於以上5點能夠做到的話,那麼也就算自己能夠獨立完美的完成自己的養老計劃。

結語:

人到什麼時候,都是靠誰不如靠自己靠譜,養老也是一樣。不論年歲大小,要想活得自在,瀟灑,漂亮,那麼自己一定要學會獨立,不要總想著依靠誰,這個塵世間,最好的依靠永遠是自己。

完全把自己的養老交給兒女,那麼就只能看自己的造化了。因為也不是所有的兒女都懂得感恩父母,孝順父母的。人老了,不給兒女添亂,是自己的福氣亦是兒女的福氣,來世好相識。

END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平安順遂!作者簡介:華貴禪心,熱愛生活的退休女人,左手練太極,右手寫文字,享受快樂餘生!

相關焦點

  • 70歲大爺坦言:晚年過得不錯的老人,都會給自己準備這四張底牌
    01、前段時間,院區裡68歲的老人跟兒女吵鬧的事情折騰的沸沸揚揚,大意是,老人把自己的所有財產,包括老家的房子賣了的錢,都拿出來給兒子買了這套房子結婚。本以為可以跟著兒子一起居住養老,誰知今年孫子剛上了小學,家裡就折騰起來了,婆媳不和,兒媳各種嫌棄,希望老人能夠搬出去居住,讓年輕人自己單獨生活。
  • 一位六十八歲老人的悔悟,請永遠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自己兒子
    現實社會有很多的老人為了自己的兒女老人們都喜歡心甘情願的為自己兒女做出奉獻,在這裡我所講的就是一位六十八歲的老人他經常坐在小區門前每天再說自己的兒子兒媳對自己一點都不太孝順,因此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悲涼遭遇後,於是大家都非常同情但大家又無能為力。
  • 2020「退休金等級表」出爐,5級以上養老無壓力,兒女也省心
    很多老人在談到養老問題時,表示自己有退休金,不需要兒女額外操心。但是老人的退休金的多少,也是有等級之分的。這不網上最新的2020「退休金等級表」出爐了,快來看看吧!這張等級表將退休金分為了10級,第一級為100萬及以上,第二級為50到100萬,第三級為30到50萬,第四級為20到30萬,第五級為10到20萬。
  • 一位70歲大爺的真心話:有倆兒子,晚年我卻只想進養老院
    人生的無奈,在於人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無奈。有時候,正是這種無奈,才時時改變著人們的想法與命運。一位70歲大爺的真心話:「有倆兒子,晚年我卻只想進養老院。」老人說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報怨及不滿的想法,顯得非常冷靜與平和。他為何會有這種打算呢?
  • 農村老人養老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專家卻說他們錯在這個方面!
    放眼現在的農村耕,種田地的農民大多都是60多歲以上的老人,他們留守農村老家,以耕種田地的方式獲得養老的收入,這在當下的農村表現已經很普遍了。當然,還有一些農民,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能從事耕田種地,也就無法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養老就變得很困難。那遇到這種情況,農村老人養老究竟該怎麼辦呢?
  • 河南83歲老人練「硬功」,說健身能給兒女省「錢財」,啥情況
    圖片上這位老人已經83歲了,每天在家裡練習著各種高難度的「硬功」,言說這樣等於給兒女創造「財富」,看看這是怎麼回事。老人叫張卓甫,是河南省許昌市蔣李集鎮李堂村人。他說,自己年齡大了,兒女們都不讓自己下地幹農活了,可自己不能閒著,閒著就會生病,就有事沒事在家裡鍛鍊身體。農村的院子很大,老人就在院子裡製作了許多健身「土」器材,每天早上4點鐘就醒來了,先在床上「練功」,搖頭擺尾,按摩身上的一些穴位,進行一些熱身,五點多就來到院子裡面鍛鍊。
  • 老人過了70歲以後,最怕的是什麼?3位70多歲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前言 人到了70歲,已經走過人生的三分之二了,他們經歷過大風大浪,也看透了很多東西,對於他們來說,應該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值得他們害怕的了。可是再堅強的人也會有弱點,再看得開的人也會有放不下的人和事,所以,有些人即使到了70歲,還是會有自己的擔憂。
  • 「存錢給自己養老」,那些不靠子女的老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其中,就有一種「存錢養老」,指的是自己存錢給自己養老,完全不靠子女,甚至演變為對子女的孩子不管不顧。這樣子的想法下,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呢?那麼,就有個老人這麼做,但結局真是讓人意外,真實又殘酷。最終兒子還是不忍心,還會帶著兩個孫子來看自己,卻非常變得陌生。幾個人見了面的場景很尷尬,兒媳不說話,兒子也說幾句就沉默,畫面一直很冷場。兩個孩子都對自己奶奶是有點膽怯,這讓李阿姨心中一痛。難道自己真的做錯了?
  • 農村養老出現「輪替伺候」的現象,這對兒女來說「公平」嗎?
    「一母能養十兒女,十兒女難養一母」,「養兒防老」,「女兒沒得到錢,就應該兒子給父母養老」,這些都是經常在農村看到的情況,每個家庭都有可能發生,甚至可以說跟兒女的經濟條件沒多大關係,只要子女一多,反而老人養老成為問題。
  • 70歲老人不顧兒女反對,把保姆變成妻子,最後晚景悽涼無家可歸
    張大爺的老伴去世以後,自己覺得特別孤單,兒女們都上班,也照顧不上老人家的生活,就想找個保姆。兒女們開始的想法挺多,不同意老父親找保姆,後來經不住老人念叨,就同意了,在家政公司找了個30多歲的保姆。兒女們覺得兩個人相差30多歲,不會發生什麼事情,沒想到,越是擔心的事情越會發生,最後老人執意要和保姆結婚。兒女們極力反對,也沒有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最後兩個相差30多歲的人還是結婚了。
  • 人到老年,當生命還由自己做主時,做好這6件事,餘生不留遺憾
    據有關數據顯示,全球的人均壽命是73.5歲,而我國的人均壽命是80歲左右,如果按照這樣的數據來推算,我們在退休後一直到生命終結,大概還有20多年的時間可以由我們自己做主,所以如果你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那就在往後的日子裡做好以下這6件事。
  • 人老了,獨生子女卻不在身邊,他們該如何養老?看三位老人如何說
    「在這一點上,我跟她媽媽都看得很開,不像有的父母為了讓獨生子女給自己養老,就把孩子綁在自己身邊。孩子不是給父母養老的工具。」「我跟她媽媽都是有退休金的,她媽媽是醫生,退休後又返聘了,現在還掙著一份工資。我們想努力攢錢,女兒女婿小兩口也是在努力工作,等到能力足夠了,再在一線城市買個房子,我跟她媽媽就過去住。」
  • 80歲的老人臥床不起,自己哭訴:活不起了,有錢有兒女也沒有用
    家裡有老人,那是一家人的主心骨,每到節假日,兒孫滿堂其樂融融,這才是天倫之樂。 可現實社會裡,不一定都是這樣的,有的老人年齡大了,如果身體出現問題,自己不能自理了,兒女再不孝順,那真的是晚景悽涼了。
  • 70歲阿姨心聲:「廢物式養老」,讓我的晚年生活越來越不快樂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一個人晚年有錢有閒,兒女孝順,老了後能頤養天年,就是幸福生活。所以許多兒女在父母年老後,給他們創造好的物質條件,不讓父母忙碌操勞,不讓他們操持家務,把老人當成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人,以為這就是真正的孝順。可這真的是老年人需要的嗎?
  • 65歲的老人哭訴:人老後,最悲哀的事就是在兒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只是人到晚年,還要被自己的兒女束縛,想起來也著實心酸。02大伯今年65歲,年輕的時候在外面打散工,老了幹不動了,便和老伴回了農村種果樹。沒有退休金,他對自己的晚年生活沒有什麼規劃,就是靠兒女。03可是,不靠兒女,老了他們還能靠誰呢?沒有養老金,自己和老伴的身體也越來越差,現在雖然還可以種點果樹,攥點錢,可到了他們做不動的那天,他們能夠依靠的只有兒女。
  • 為什麼美國人不把70多歲的川普當老人?看完震驚
    最近,美國兩位70多歲的老人為一份工作吵得不可開交,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這場曠日持久的爭鬥,引發了人們對美國老年人的生活狀態關注。 為什麼美國人要選70多歲的老頭當總統?
  • 5閨蜜花百萬麗江買房養老:中國的空巢老人,你想好怎麼養老了嗎
    隨後,五閨蜜抱團買房養老的消息衝上了熱搜,引來無數網友的圍觀和讚嘆。這件事,再度將如何養老這一問題推到我們面前。眾所周知,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而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中的高齡化、空巢化問題嚴重。而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數據顯示,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億,平均每4個中青年撫養1個老人。
  • 晚年不幸福的老人:多事又不省心,是對兒女愛心與孝心的最大挑戰
    他們不倚老賣老,也不到處插手,更不會處處擺出長輩威嚴,讓兒女們心生敬畏,只想避而遠之。這樣的老人,即使活到100歲也都是兒女們的福。可謂家有一老,就是一寶。只要有老人在,兒女心裡就有底氣,遇事他們像智者一樣會為自己指點迷津。劉阿婆已經68歲了,一生養了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女們都已成家立業,劉阿婆依然住在自己的宅院裡,一個人安靜度日。
  • 人過五十,要提前為自己留後路,躲過「三道坎」
    有啥別有病,如果身體不好,既自己受罪,還會在無形中拖累兒女。為了讓自己在晚年能夠過得舒坦生活,不遭罪,也不被病魔折磨,那麼就要鍛鍊身體,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飲食。沒有守住養老錢。生活中多的是父母老了以後,被孩子嫌棄的例子。
  • 2位70歲的老人坦言:人到晚年,靠的不是兒女,而是兒媳婦
    為此清水特地採訪了2位70歲的老人,聽聽他們怎麼說。當事人:鍾奶奶 72歲 鍾奶奶年輕的時候,是在糧站做會計的,她生了一兒一女,這在那個年代,算是個體面人了。不過鍾奶奶,當時就很不客氣的罵了自己兒子(其實就是指桑罵槐),說兒子的眼睛糊了屎,好好的城裡姑娘不找,偏偏找了一個鄉巴佬。值得慶幸的是,鍾奶奶後來還是同意了這樁婚事,因為她兒子說了,要是不接受孫梅,他就一輩子不娶了,寧願打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