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城市系列網絡訪談」石獅:精耕細作讓文明成為城市底色

2020-12-23 瀟湘晨報

石獅市委書記蔡萌芽接受東南網記者專訪。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

近日,由省委文明辦主辦的「對話文明——全國文明城市系列網絡訪談」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12月11日,石獅市委書記蔡萌芽接受了東南網的專訪,並就石獅建立了什麼樣的創城思路、實施了哪些創城舉措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走進石獅,清新的濱海氣息撲面而來,藍天白雲與綠樹繁花抬眼可見,鋪著瀝青的主幹道上,交通井然有序。漫步大街小巷,一面面繪著獅城美景的圍牆和一張張洋溢著幸福微笑的面容讓人如沐春風。文明,近在眼前。

11月10日,在獲悉石獅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後,石獅市委書記、市文明委主任蔡萌芽第一時間與市民朋友們分享這一喜訊。在蔡萌芽眼中,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屬於全體市民,值得大家珍惜,更值得石獅人為此自豪。

長達4公裡的峽谷旅遊路把沿途景點串聯成一條最美風景線。 石獅文明辦 供圖

精耕細作深挖內涵 繡出城市最美底色

石獅的文明城市創建之路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自1994年起,石獅連續九年被評為「福建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此後,「福建省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隨著創建工作的深化,一個個越來越響亮的榮譽隨之而來,從未間斷。近30年的努力為石獅積累了深厚的文明底蘊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蔡萌芽認為,文明不僅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榮譽,更應成為一座城市的底色。秉承著「常態長效、精耕細作」的思路,石獅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建之路。

文明創建,環境先行,不論是城市環境還是文化環境,都是文明之城的基礎。「環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城市建設與管理是重要的一環。」蔡萌芽說,石獅城市環境建設更側重於「細水長流」,用「繡花」功夫全面提升園林綠化、街景美化、夜景亮化、城市淨化、管理精細化水平,讓城市更加精緻美好。

細節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溫度,而對於細節的執著,也是城市管理者應有的「繡花」之功。據介紹,目前,石獅全市上下都在做環境整治、綠化美化,計劃每年建設約30處微景觀。雖然這些細微的改變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卻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百姓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驅車在石獅的公路上,不但能看到「星辰大海」,還能欣賞田園風光,繁華都市與美麗鄉村共同繪製出這座城市的多彩畫卷。「我們既要打造公園綠地海岸等生活線、生態線、景觀線,不斷擴大生態連綿帶覆蓋面,也要常態化開展『家園清潔』行動,提升城市風貌和環境品質。」蔡萌芽說,城市環境建設,應尊重規律,敬畏自然,著眼於未來。

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石獅先行先試、創新轉型,寶蓋山下的大片閒置土地經過改造成為萬畝城市公園就是見證之一。如今,長達4公裡的峽谷旅遊路把沿途景點串聯成一條最美風景線,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和外來遊客「打卡點」。

「我們還有64公裡的綿長海岸線,很漂亮,很珍貴,必須好好策劃規劃,再逐步實施。」對於大自然賦予的一切,石獅都十分珍惜,主動將山水林田湖草融入城市建設中,讓整座城市都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在城市發展的同時,石獅還十分注重歷史傳承,很好地保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蔡萌芽介紹,當下,石獅正充分挖掘和運用好獅文化、海洋文化、服飾文化、對渡文化等獨具石獅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城市文化名片。靈秀山金相院、海絲博物館、服裝博物館、八卦街、鳳裡庵、永寧古衛城、寶蓋山姑嫂塔……一系列文化項目的挖掘、繼承、弘揚,讓濃厚的文化氣息不斷完善,覆蓋城鄉,讓城市更富文化底蘊。

湖濱綜合農貿市場 石獅文明辦 供圖

以民為本全民參與 共繪文明城市藍圖

文明城市創建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除了需要改善城市環境、強化基礎建設、完善公共設施等「面子」上的工作,也需要強化市民道德、法制、文化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做實「裡子」上的工作。如果說,環境與文化是文明創建的枝葉,那麼成風化人、培育風尚,則是文明城市創建的根和魂。

人,是一座文明城市最美的風景。隨著創建工作的穩步推進,石獅市民的文明素養也在不斷提升。「我覺得創建文明城市最重要的是牢牢抓住『人』這個主體,這個很關鍵。」蔡萌芽介紹,建市以來,石獅一直維持著「小政府大社會」的城市格局,上下一心,思想統一,有方有力、有聲有色、有為有位,紮實推進創建工作,其中最大的亮點便是極高的社會參與度。

創建文明城市不能光靠政府部門唱「獨角戲」,更需要全體市民來「大合唱」。每年,石獅都會對前一年度無交通違法記錄的車輛(車主)進行表彰,受表彰車輛從2013年第一屆的3349輛猛增至今年第八屆的25801輛,增幅高達670%,市民文明出行意識大幅提升;家園清潔行動中,眾多群眾自發拆除自家危房、搭蓋,美化庭院,形成了一道道微景觀;「五繡」專項整治中,沿街商鋪業主自覺配合清理工作,即使自掏腰包也沒有怨言;在移風易俗的倡導下,石獅每年都有四、五千萬元資金從紅白喜事中流向醫療、教育等公益慈善事業;石獅市陽光太太志願者協會常年開展「陽光暖老人」「陽光進校園」等六大陽光工程;石獅市青商會組織會員企業在全市範圍開展「文明出行」「莫炫嫁妝」「準時開席」等一系列新風行動……文明,已然流淌在這座城市的血液中,成為城市發展的最美底色。

「這些文明之舉,除了政府的引導,更離不開民眾積極主動的參與、呼應。」蔡萌芽認為,無論做什麼,無論怎麼做,要建設一座讓人民幸福的文明之城必然要突出「為民、利民、惠民」這一導向,從最受市民歡迎的事情做起,從市民最不滿意的事情改起,讓市民最大限度地共享創建成果。

農貿市場、背街小巷、住宅小區……這些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整改提升被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如何落細落實去推進,成為石獅常態化創建工作的一部分。

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節石獅許多海外僑親都未能如期回鄉掃墓,心急如焚。對此,家鄉政府統一組織人員清理墓園雜草、擦拭墓碑、獻花代祭掃,讓在外僑胞安心。此舉在贏得海外僑親一致認可的同時,也彰顯了一座文明城市「以人為本」的城市氣度。「我們計劃在明年清明節前,把墓園前的道路及裡面的景觀設置也整理好。」蔡萌芽表示。

菜市場是百姓生活離不開的一個重要場所,不少菜市場存在「髒亂差」的現象,往小了看,是衛生環境不好;往大了看,事關百姓的生活品質,甚至食品安全。本著便民利民的原則,今年7月,集農貿市場、商超以及凍庫、兒童娛樂室、食品安全檢測室、垃圾轉運站、公廁等配套設施的石獅市湖濱綜合市場應運而生,整潔有序且人性化的「新菜市場」,最大限度滿足了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之後,石獅還將以此為標準在全市各地「複製」類似的綜合市場,讓全體市民共享文明成果。

市民在花海谷公園內的綠蔭之道散步。石獅文明辦 供圖

常態創建精益求精 城市遍開文明之花

回顧今年創建迎檢之路,石獅較以往多了一份淡定從容。其實,早在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後,石獅已完全告別集中攻堅式做法,逐步形成常態化創建文明城市體系。

這份底氣的背後是城市多年來的深耕細作。將石獅市創城辦確定為常設機構,建設「石獅市文明天氣圖」動態管理平臺,在鎮(街道)組建城管綜合執法隊伍,引進上市環衛企業實行PPP一體化運作,依託市民文明巡訪團、媒體暗訪團、市民「隨手拍」等平臺常態化開展督查……一系列改革讓石獅的創建工作告別「突擊」色彩,指揮協調更加順暢有力。

如今,石獅文明創建從關心「有沒有」「夠不夠」,到更在乎「好不好」「美不美」,更注重生活品質、文化供給,更期待優美風景、優質服務,更追求豐富精神生活、和諧人際關係,這是文明創建的題中之義,更是人民期盼的內心願景。

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後,如何重整行裝再出發是蔡萌芽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她認為,不能把腳步慢下來,反而要自我加壓,精益求精。

「在文明城市建設中,還存在很多難點、堵點,尤其是與百姓息息相關的事項,是我們黨委政府要主動考慮的。」一方主官對創建工作的認識至關重要,在蔡萌芽看來,不只是收到匯報和要求才提出整治,更要主動提出想法倒逼推行。她認為,創建文明城市是每個市民應盡的義務,每個群體也有屬於自己的「責任田」。「可以通過行業導則去引導大家習慣性地做好文明事項,讓文明的人文底色固化下來,真正做到入腦入心。」

為了讓文明創建惠民暖心,接下來,石獅將持續開展「十大文明新風行動」「十個專項整治提升」「十大移風易俗工程」等項目,從與群眾生活最息息相關、最關切的問題著手,常態化推進創建工作。

「一招接著一招做,每一招都非常實,都是老百姓期待的,這也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我們有信心做好。」蔡萌芽相信,以石獅幹部的熱度、衝力和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一項項以民為本的文明工作將會越做越熱,「不貪大、不貪快,而是把標準定高一些,做一項,成一項,保持這個力度抓下去,三年後,石獅的城市整體環境、市民文明素質又將是一次質的飛躍。」(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林傑 文/圖)

【來源:泉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國文明城市系列網絡訪談」德化:全域創建全民參與 築就愛心...
    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近日,由省委文明辦主辦的「對話文明--全國文明城市系列網絡訪談」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2020年12月30日,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接受了東南網的專訪,並就德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的思路、特色做法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東南網1月5日報導(本網記者 林傑 林婕)文明,於一座城市而言,既是最好的標籤,也是最美的底色。
  • 繪就文明底色!嘉興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踏上新徵程
    從上到下、從幹部到群眾、從城市到農村,處處都能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的強勁脈動。全國文明城市是我國含金量最高、綜合性最強、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品牌,是對一座城市經濟社會綜合發展水平的最高評價。自2001年嘉興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目標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 【「文明城市大家創」系列訪談】市委書記顧國標:首創必成、高分創...
    【「文明城市大家創」系列訪談】市委書記顧國標:首創必成、高分創成!,今日起,《海安發布》開設「『文明城市大家創』系列訪談」專欄,展示我市黨政機關、社會各界參與創建的激情,更好地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眾幸福指數。
  • 河南南陽:文明繪就城市幸福底色
    2020年11月20日,在南陽城市時間坐標軸上,鐫刻下了璀璨的印記——這一天,南陽喜獲「全國文明城市」殊榮。這是城市的榮光,也是人民的榮耀。它不僅成為南陽市的城市新地標,也成為城市的文化新高地。精細管理 提升城市品位三分建設,七分管理 南陽市中心城區4個功能區、15個牽頭部門、52個路長單位、100多個分包社區的部門等深入開展創建工作。164個城市社區以全域黨建為抓手,打破層級界限,打造「一核多元」的社區治理長效機制。
  • 大事記 · 自貢創成全國文明城市
    ▲資料圖片● 2018年2月,中央文明辦確定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自貢成為全省8個地級提名城市之一。● 2019年7月,對照《2019年自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重難點問題限期整改任務清單》,自貢日報社、自貢廣播電視臺邀請四區兩縣及高新區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創則創成」進行深度專題訪談。
  • 新鄭:從「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 縱然外表再光鮮亮麗 如果缺失文明的傳承和培育 那城市如同沒有「魂」 新鄭市作為黃帝文化歷史名城,文明風尚與城市相伴已久,從人文始祖黃帝帶領華夏民族自蒙昧走進文明,到「
  • 感知日照丨凡人善舉,繪就城市文明的底色
    城市文明的底色在哪裡?就在城市中的每一個平凡人。這一周,有兩個「日照好人」給我們做了示範。如果不是媒體的報導,我們可能不會想到,在同一個城市裡,與我們素不相識的他們,做了這麼件「很酷」的事,當然,他們在選擇做這件事的時候,估計也想不到會因為自己的「舉手之勞」,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但是,他們義無反顧去做了,幸運的是,有心人記錄下他們的美好瞬間,也隔著屏幕溫暖了陌生的我們。
  • 縣級城市中排名全國第一 德清成為全國文明城市
    德清以縣級城市中排名全國第一的成績正式成為全國文明城市。德清縣委副書記、縣長敖煜新赴京參會受獎,捧回了沉甸甸的「全國文明城市」獎牌。 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國城市綜合類排名中的最高榮譽,是城市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體現,被譽為當今國內最具有價值的城市品牌。德清縣順利通過「創城」大考,是全縣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三年創城,今朝圓夢。
  • 以民為本 答好文明城市「考卷」——嘉峪關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
    以民為本 答好文明城市「考卷」 ——嘉峪關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日新月異的城市風貌、靚麗整潔的街道、安全通暢的交通、文明有禮的市民,融匯成嘉峪關的文明「底色」,彰顯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成果
  • 寧國市巾幗文明觀察團「啄木鳥」行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寧國市巾幗文明觀察團「啄木鳥」行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2020-08-07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
    讓聾啞人或流浪漢在自己的工地工作,家裡常年搭著四五個床鋪,將流浪漢暫時安置在家,20多年共收留過7個流浪聾啞人並幫他們找到歸屬……11月20日,東城街道星城社區淡小平家庭為此榮獲「全國文明家庭」。不同的暖人故事,相同的文明底色。類似淡小平的文明案例還有很多,截至上半年,東莞就有文明家庭200個。
  • 山東壽光:古城街道「紅馬甲」為文明城市增添新底色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超群 濰坊報導近日,在壽光市古城街道的街頭巷尾,時不時可以看到一群穿「紅馬甲」身影,他們中有機關幹部、銀行職工、人民教師......在烈日的暴曬下,他們沒有退縮,依然堅守在創城第一線,如同一縷清風,吹入尋常巷陌,為炎炎夏日平添了一份清爽,為文明城市增添新底色
  • 濟南市公安局網絡警察支隊全力打響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
    濟南市公安局網絡警察支隊全力打響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 2020-09-12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之花水城綻放—遷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經中央文明委複查確認,在全國47個同類城市中,遷安市以全國第7位的優異成績光榮上榜,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昂首躋身全國文明城市縣級第一方陣,遷安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越來越亮。2017年,遷安市歷經6年奮戰,一舉成為全國文明城市。
  • 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結表彰大會召開,戴源曹路寶為全國文明城市...
    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結表彰大會召開,戴源曹路寶為全國文明城市獎牌揭牌!12月18日下午,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結表彰大會召開,市委書記戴源,市長曹路寶為全國文明城市獎牌揭牌。
  • 讓城市插上文明的翅膀飛翔——廣西桂林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回眸
    文 / 韋鳳雲今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成功邁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這座山水甲天下的國際旅遊勝地又增添了一塊金字招牌。2020年11月21日,桂林市委書記趙樂秦從北京領取"全國文明城市"獎牌回到桂林後,在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出席桂林市文明精神傳遞活動並講話。秦春成、張曉武、陳麗華等市四家班子領導出席活動。
  • 嘉善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嘉善被中央文明委正式命名為「全國文明城市」。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洪湖鵬赴北京參會,為嘉善人民捧回了「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
  • 山水亭城幸福歌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四
    山水亭城幸福歌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四 2020-11-30 16:52:30   來源:滁州網
  • 文明之光耀之江 浙江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紀事
    浙江再創佳績:金華市、衢州市、舟山市成功躋身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浙江省實現全國文明城市11個設區市「滿堂紅」;德清縣、慈谿市、嘉善縣、海鹽縣、平湖市、安吉縣、臨海市、建德市、義烏市、嵊州市等10個縣(市)成功奪牌,其中,德清縣在168個縣級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城市中位列第一;寧波市、杭州市、湖州市、麗水市、桐廬縣等5個城市複查測評成績排名靠前,獲中央文明辦通報表揚。
  • 延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讓文明之光在聖地普照
    全國文明城市,是綜合評價城市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2009年起,延安市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