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火柴的記憶,雖然有點淡忘,但曾經伴隨的童年卻是真真實實存在著的,每當輕輕划過火柴盒,發出的那「呲啦」聲,燃燒時硫磺的味道和一小簇暖暖的火苗,心中就有股說不出的暖流。
如今火柴在市面上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便捷的打火機。但在很多人的心中,用火柴取火依舊能進入他們的記憶之光。
這個當年孩子們的奢侈品,一種以火柴作為彈藥的玩具。這些畫面伴隨著記憶,就像一盞明燈始終亮在我們的心中。
總有那麼一些愛玩的網友,經常給我們帶來各種精彩的瞬間。對他們來說,這個或許叫做儀式感吧?如換做我,我媽肯定說我吃飽了撐得慌!!!
生活中常見主要有兩種火柴:安全火柴和萬能火柴。安全火柴只有當火柴頭摩擦特別的表面時才會點火;而萬能火柴可以在任意粗糙表面點火。下面就看看安全火柴的製造吧!
火 柴 梗 制 造
火柴梗材料一般選用質地疏鬆、易燃、無異味的楊樹或松木。
先是把原木蒸煮使其變柔軟,然後用旋切機切成薄薄的木片,再把木片切成長約40mm,寬約2mm的火柴木梗。這個過程跟之前寫過的雪糕棒沒啥不同!
切下的火柴梗經過穿孔板的震蕩篩選,把不合格的剔除在外。
這條不停移動的帶孔長鋼帶是一個傳送裝置,機器每小時能把200萬根的火柴棒插入到鋼帶上,雖然也有不斷掉落的火柴棒,但不妨礙成為速度達人...
浸 蠟
為了便於火柴燃燒,還需把火柴梗一端浸在石蠟中,石蠟會滲入到木材纖維的縫隙中,石蠟可以使火柴發火緩和穩定。然後傳送帶進入乾燥箱乾燥15秒。
藥 漿 調 制
紅色的火柴頭其實是由很多種的原料混合而成的,包括氯酸鉀(KClO3)、二氧化錳(MnO2),硫磺(s)、三硫化二銻(Sb2S3)、明膠、玻璃粉等,裡面的明膠是充當粘合劑的角色,玻璃粉是摩擦生熱的主力軍。
下次你見到火柴摩擦發火,你可以大喊,你是不是吃藥了?確實是啊,因為有那麼多的膠囊,哈哈哈!
加入熱水開啟攪拌機攪拌約30分鐘,中途會加入些工業色素,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紅色火柴了。
木 梗 蘸 藥
鋼帶傳輸帶經過藥料池時,放下鋼帶夾板使火柴梗浸入到藥料中,離開時每根火柴頭都能沾上一樣多的紅色藥料,這是不是雨露均沾呢?
而且這個場景跟雪糕浸淋巧克力液好像也挺像的呢!
幹 燥
剛蘸了點紅色醬料的火柴隨著鋼帶緩緩移動,遍布的風扇幫助火柴頭的藥料快速的乾燥
工廠會把室溫保持在 22℃,你別以為火柴廠老闆是為了員工的舒適哦,那是因為火柴頭上的化學物質在22℃更容易變硬變幹。
火柴盒
印刷機把各種圖案信息印製在紙板上,之後通過磷面印刷機,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絲網印刷方式印刷上均勻的磷漿。
這個磷漿主要由紅磷、三硫化二銻、粘合劑組成。划動火柴時,因摩擦產生的熱使氯酸鉀分解產生氧氣,而與氯酸鉀接觸的紅磷生火併引起火柴頭上的易燃物燃燒,從而使火柴杆著火。
裁斷機的旋轉刀片把紙切割成合適的大小
紙張經過自動摺紙機時,一組旋轉的滾輪按一定的角度把火柴盒的摺痕給壓出來,看這個速度,傳說中折100個紙盒兩分錢的阿姨要哭暈在廁所了。
最後就是把火柴從鋼帶上夾下放入火柴盒中,雖然精密程度沒那麼高,但好歹也是半自動化的哦,比起人力來,效率高不是一點半點的。
創意火柴
火柴現在的江湖,不同於前輩走的路,只因需要活著才改變了畫風。
看了下面的日本貨,也許你會再次喜歡上這根溫暖的火柴。
這是萌萌的世界,充滿愛意的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