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肌肉主要包括胸大肌和胸小肌,通常所說的胸肌是指胸大肌。在鍛鍊時,胸肌縱向上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橫向上可分為外沿和中縫兩個位置。在鍛鍊時都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鍛鍊。不僅男性要鍛鍊胸肌,女性鍛鍊胸肌能使胸部看起來更加飽滿、性感。
上胸肌相對於中、下胸肌,尤其是上胸肌來說,非常薄弱,較難取得理想鍛鍊效果,當肌肉量下降的時候,上胸肌的肌肉量往往是最容易下降的部位。上胸肌難長易消。
鍛鍊胸肌的動作主要分為推胸和夾胸兩大類,推胸類動作側重整體增肌,夾胸類動作側重整體塑形和局部增肌。推胸和夾胸兩類動作都有增肌和塑形的作用,只是各有側重而已。兩類動作都要練,缺一不可。
對於沒有經驗的鍛鍊者,既可以先做平板臥推,鍛鍊整個胸肌和下胸肌,也可以先鍛鍊上胸肌,再鍛鍊整個胸肌和下胸肌。在順序是可以靈活調整。
有一定鍛鍊經驗的鍛鍊者,因為上胸肌通常是整個胸肌中最薄弱的部位,所以一般建議先鍛鍊上胸肌,再鍛鍊整個胸肌或下胸肌,然後鍛鍊下胸肌或整個胸肌。
增肌過程中以推類動作為主,夾類動作為輔,在塑形階段以夾類動作為主,推類動作為輔。
不管處在什麼階段,一般都是先做推類動作,再做夾類動作。
上胸肌比較薄弱的人,一般都有一定鍛鍊經驗這時候鍛鍊胸肌,最好先集中力量上胸肌。鍛鍊建議如下。
鍛鍊計劃A,先推後夾。
槓鈴:
動作1,上斜臥推,使用普通槓鈴或史密斯架均可。新手更適合使用史密斯架,有經驗的鍛鍊者自由選擇即可;
動作2,平板或下斜臥推,一般推薦先做槓鈴平板臥推,再做下斜槓鈴臥推。新手更適合使用史密斯架,有經驗的鍛鍊者可以自由選擇普通槓鈴。有一種觀點認為下斜臥推作用不大,我不太認可這種觀點,但平板臥推在鍛鍊整個胸肌的同時,確實更側重鍛鍊下胸肌;
啞鈴:
動作3,啞鈴上斜臥推;
動作4,啞鈴平板或下斜臥推;
固定器械:
動作5,大黃蜂或悍馬機推胸,根據具體鍛鍊的部位,調節座椅高度和手握器械位置。側重鍛鍊上胸肌時調低座椅,手握器械位置較高,側重鍛鍊下胸肌時調高座椅高度,手握器械位置較低。
動作6,啞鈴飛鳥,建議先做上斜啞鈴飛鳥,再做啞鈴平板或下斜飛鳥。
動作8,龍門架或蝴蝶機夾胸。根據鍛鍊的具體部位選擇龍門架滑輪的高度、站位和雙手在胸前會和位置。蝴蝶機要根據鍛鍊的目標部位調節座椅高度和手握器械位置。
鍛鍊胸肌時做最少3個動作,一般4-6個動作,每個動作3-6組,每組6-12次。側重整體增肌時多做推胸類動作,側重胸肌外沿和中縫時多做夾胸類動作。鍛鍊時間至少30分鐘,一般60分鐘最佳,最多90分鐘。每周鍛鍊1或2次胸肌即可,鍛鍊完胸肌後肱三頭肌也會感覺比較疲勞,三角肌前束也會參與其中,第二天不適合鍛鍊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可以在第三天以後再鍛鍊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
鍛鍊計劃二,推、夾交替。
動作1,槓鈴上斜臥推;
動作2,上斜夾胸,使用啞鈴、蝴蝶機、史密斯架均可;
動作3,槓鈴平板臥推或下斜臥推,也可以使用啞鈴做跑步或下斜臥推;
動作4,平板夾胸,使用啞鈴、蝴蝶機、龍門架均可;
推、夾交替鍛鍊時,動作數量、組數、每組次數、鍛鍊時間與先推後夾相同。
鍛鍊上胸肌,還有兩個動作,一個是槓鈴支撐推,一個是仰臥啞鈴直臂上拉。我感覺槓鈴支撐推鍛鍊效果更好,更容易掌握。
因為上胸肌相對整個胸肌好下胸肌,非常薄弱,所以建議做至少2個以上針對上胸肌的動作。#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