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平洋保險:構建「保險+科技+健康+醫養」生態圈

2020-12-15 海外網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保」或「太平洋保險」)從「人才、數字、協同、管控、布局」五大領域全面啟動轉型2.0,推動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在新的戰略引領下,太保壽險深入貫徹「三個聚焦」,加快打造「三大新動能」,全力推動「科技賦能」,加強頂層規劃布局,推進科技能力升級,讓科技真正為業務前端服務,為業務和一線賦能。

構建「保險+科技+健康+醫養」生態圈,點燃價值持續增長新引擎

中國太保壽險持續轉型的動力,來自於內部探索價值增長新引擎的強烈訴求,背後的深層次動因則源於客戶需求端的改變。隨著老齡化進程不斷加深,客戶已經不再滿足於單一的保險產品,而是更希望獲得產品服務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基於此,中國太保壽險聚焦於保險主業的擴展延伸,以技術為支撐,以「保險+管理式醫療+健康服務」為主要路徑,整合內外部優質資源,積極布局「太保家園」醫養社區、醫療健康產業,並以客戶俱樂部的會員體系為依託,形成「太保藍本」服務體系與「健康態」服務體系,實現「線上+線下」健康管理服務閉環,搭建全方位、全場景、全覆蓋的「保險+科技+健康+醫養」服務生態圈,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風險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務。

加速銷售模式轉向,賦能在線化經營

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保險消費者行為和保險公司業務流程向線上化遷移的進程,並為滿足疫情之後提速保險服務體驗和服務效率的監管要求,全面助力公司轉型2.0經營模式線上化、數位化戰略,打造「有責任、有智慧、有溫度」的太保服務品牌,中國太保壽險緊密圍繞公司經營戰略,打造企業科技核心產品,為業務在線化經營與拓展提供有力支持。

線上辦公方面,基於阿里釘釘底層平臺和功能,以保障公司數據安全為前提,打通公司內部系統,嵌入保險業務流程節點,打造B端外勤和E端內勤的在線協同平臺「太保釘釘」,助力公司實現運營管理提能級、組織協同增效能、員工辦公數位化,形成公司業務支持平臺、內部協同平臺和辦公生態平臺,不僅大大提高了辦公效率,也吸引了大批年輕保險代理人的眼球,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軟硬一體」的全方位升級。

線上投保方面,儲備和快速迭代了智雲保、E行保、長險遠程投保等系列雲端投保工具,打通長短險及產品組合方案在線承保全流程,應對多場景、多業態的保險銷售模式,拓展承保能力,通過活體人臉識別、OCR電子籤名識別等,滿足客戶身份真實性的監管風控要求。

線上獲客方面,打造E錦囊、E行保,採用H5輕應用架構,全流程藉助模塊化配置,滿足不同銷售終端、產品、渠道和風控規則的差異化要求,滿足多用戶(B端及C端)、多場景(B端輔助、C端自助)、多業態(直購或直播帶貨等)的購買體驗,以社交化模式,有效促進業務銷售和客戶資源積累。

線上增員方面,研發「智雲增」優增系統,包含線上邀約、線上微創會、在線測試、在線面試、線上簽約等功能,全流程支持營銷員線上招募,並精準圍繞五個關鍵環節捕捉營銷員招募行為數據,做到了從源頭的分層分類管理,為環節過程提供管控抓手,助力打造行業新周期下的個險新隊伍,挖掘未來長期線上招募潛力,提升團隊持續發展動能及市場競爭力。

線上培訓方面,上線空中課堂,完成全流程線上培訓體系構建,建立實現場景化,社交化,開放化,移動化的線上培訓平臺。

線上隊伍服務方面,在現有平臺基礎上,打造營銷員專屬微信助理平臺及「嗨問」智慧服務平臺,提供端到端的有溫度的智能服務,為營銷員提供24小時實時在線諮詢答疑,滿足營銷員社交化的個性服務需求,解決營銷員服務痛點,助力客戶經營。

科技賦能營運效能,增強服務能級

智能營銷方面,推出現象級智能保險顧問「阿爾法保險」,以家庭保險需求為導向,利用自然語言理解技術和智能推薦算法,解答用戶保險相關的諮詢問題。基於微信H5小程序,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或文字聊天方式諮詢「阿爾法保險」機器人,了解保險常識並獲取針對個人及家庭需求的保險規劃建議。以大數據精確用戶畫像,助力營銷隊伍。

智能承保方面,打造產品支持平臺「產品工廠」,通過產品規則的模塊化定義,及對測試案例、場景、流程的解構,實現產品開發、測試的自動化、智能化;提升產品投放效率及質量,滿足快速迭代的市場需求和保單全流程服務及風控需要。

智能核保方面,打造「核動力」平臺,實現核保服務新模式。「核動力」依託語義理解、OCR圖像識別、知識圖譜等技術,打造全天候秒級AI核保服務賦能模式。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投保場景、高精度的核保諮詢解答和信息服務,為公司提供智能審核決策輔助、預測式核保實現風險預警,並為內、外勤提供7*24小時不間斷的核保業務響應。

智能理賠方面,建造「太慧賠「智能醫調平臺,打造全鏈條的理賠服務體系。以數據建模、IOCR圖像識別與人工智慧等科技力量為依託,「太慧賠」實現終端自助理賠和醫療數據交互的前後端的融合。前端通過太平洋保險APP、靈犀機器人、小程序等終端提供自助理賠服務,後端藉助AI理賠秒級決策模型、IOCR數據採集和醫療數據直連,建立商保快賠服務新模式。

智能服務方面,運用人工智慧業內成熟技術賦能雙錄業務場景,打造「一站式、全場景」的智能雙錄系統,解決傳統雙錄模式下資料展示不清晰或展示遺漏、需多部設備多人協助等操作痛點。通過人臉識別、文字識別、圖像識別技術實時響應,對雙錄事中進行檢測並反饋結果,替代傳統大量的事後人工審核工作以及避免重複錄製工作,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育新機,開新局,譜新篇

科技是「驅動現代保險業轉型升級換代的重要引擎」,圍繞公司新一輪發展目標,中國太保壽險科技將堅持為公司發展賦能「服務」的理念,以科技力量為驅動賦能服務,打造「太保服務」品牌,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提升服務能級,撬動發展動能的轉換,加固公司核心競爭力。

責編:張靖雯

31887840,.中國太平洋保險:構建「保險+科技+健康+醫養」生態圈,.2020-09-30 10:44:00,.204450,.張靖雯

相關焦點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醫養結合與長期護理保險實踐創新」分論壇...
    2020年12月6日,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作為大會9個平行分論壇之一的 「醫養結合與長期護理保險實踐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 中國太平洋保險孔慶偉:積極構建三個平臺,加碼進軍大健康產業
    近期,中國太保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在談及太保未來的發展戰略時,中國太平洋保險孔慶偉表示:「太保將積極構建三個平臺」。三是建立健康產業投資基金,立足高起點、創新性和成長性,打造健康產業的集中投資管理平臺,與頭部機構形成合作,通過母基金、子基金的工作機制,圍繞醫療服務、醫療科技、醫藥器械、健康管理四大領域,進一步完善健康產業生態布局,賦能保險主業。
  • 保險科技案例 | 眾安保險:立足科技構建五大業務生態
    摘要√ 眾安保險立足於電商平臺,從多個板塊布局自己的保險業務,並拓寬汽車、健康以及消費金融等多生態圈布局,通過將保險與科技的完美結合,重塑保險價值鏈。中國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但其保險深度及密度相較發達經濟體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保險科技無疑將成為未來推動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基於此,零壹智庫開展中國保險科技的行業和案例研究,本文聚焦中國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
  • 《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2015-2019)》發布:首都健康保險密度...
    商業健康保險是落實健康中國、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踐行「保險姓保」的重要載體。科技手段的廣泛應用是北京健康保險市場的另一重要趨勢。,科技賦能提升了消費者便捷保險服務體驗。「保險+醫養」健康管理模式。
  • 澤為資訊主辦的保險大數據峰會和健康保險峰會七月在滬落幕
    特別鳴謝北京易數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平安綜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匯醫國際、睦集科技、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農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京東安聯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華聯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聚焦「高頻醫療健康險」 保險極客持續賦能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聚焦「高頻醫療健康險」 保險極客持續賦能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2020-12-17 13:26:46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韓宋輝
  • 保險極客6年聚焦「高頻醫療健康險」,科技賦能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12月15日,保險極客成立六周年之際,在北京舉辦了「未來■共生」媒體交流會。6年來,保險極客不斷升級,不斷突破自我,與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機構、監管者一起共建大健康產業生態圈。據了解,此次交流會邀請了來自泛科技類,創投類,金融類,醫療健康類,門戶類等數十家媒體。
  • 未來總規模16萬億,產業資本、保險機構捷足先登
    ,政府與市場將協同發力,共同構建全周期的健康產業,助力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轉型,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十九大之後,圍繞健康產業市場進入與管理的相關細則有望出臺,政府與市場將協同發力,共同構建全周期的健康產業,助力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轉型,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申曙光教授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表示,健康產業是一個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
  • 保險科技時代 看中國大地保險如何「冒尖」
    與中國太保兩家相繼在科技建設中有所動作,再次掀起了從業者對於保險科技的關注與思考。,標誌著「科技國壽」再下一城;而在10月10日,中國太保發布公告稱,審議並通過了《關於中國太平洋  面對車險業內綜合賠付率普遍居高不下的情況,中國大地保險構建了基於神經網絡的反欺詐系統和利用社交網絡關聯技術自建的SNA反欺詐模型。前者將對於模型中高評分的案件進行實時分析與風險提醒,欺詐案件有效檢出率已超過20%;後者則側重於團夥欺詐風險識別,截至目前已累計識別欺詐團夥超300個。
  •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壽險」)成立於2001年11月,是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平洋保險」)旗下專業壽險子公司,總部設在上海。中國太平洋保險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保險集團公司,是國內領先的「A+H」股上市綜合性保險集團。
  • 「1票2會」澤為資訊同期同地主辦保險科技和健康保險峰會將於11月3...
    基於此背景,由上海澤為資訊集團(SZ&W Group)主辦的澤為保險創新者系列會議(IIC)即「2020第五屆中國健康保險業創新國際峰會暨頒獎典禮」和「2020第四屆中國保險科技創新國際峰會暨頒獎典禮」將於2020年11月3日-4日在上海同期同地舉行,同時本次組委會為回饋老客戶過去5年+的參與與支持,將採用1票2會制的報名流程。
  • 河北巨鹿創新「醫養共同體+保險」防貧模式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潘文靜 通訊員劉海濤)近年來,河北巨鹿縣積極整合醫療養老資源、鼓勵村醫辦養老,探索出了一條「醫養共同體+保險」防貧之路,有效避免了群眾因養老和失能致貧返貧。這一做法入選了國家發改委、民政部養老服務業發展典型。政府主導,整合資源。
  • 2020第三屆華夏時報保險科技峰會成功召開 大咖共話後疫情時代保險...
    吉祥人壽副總裁熊平表示,研究好政策是當下發展健康險的基礎,黨中央提出「健康中國2030」的規劃,要求商業保險要發揮出相應的作用,這也意味著健康險市場擁有非常廣闊的空間。熊平介紹稱,吉祥人壽的定位是中小保險公司,立足於此並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 | 2020(第六屆)中國健康保險發展論壇
    隨後我們邀請到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郭實女士圍繞「科技創新打造健康險經營新生態」這一主題,從科技創新智能核保和理賠,數據驅動用戶運營和保險風控,生態賦能保險+醫療+健康服務三點為大家帶來精彩的演講。茶歇過後,聯合醫務(中國)創始合伙人,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產品及市場營銷官(CPMO),黃運輝先生在大會上發表「品質醫療+科技賦能商業健康險共贏未來!」
  • 健康保險發展喜與憂:與健康服務業融合成趨勢
    從幾個維度可以大致描摹出健康保險發展的旺盛狀態。首先,健康保險在上市保險公司中佔有愈發重要的位置。2019年上半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以及新華保險健康險保費收入分別為546.9億元、624.2億元、277.2億元以及 279.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2.4%、29.8%、56.0%以及25.9%,整體呈現穩定增長趨勢。
  • 網際網路保險估值的隱秘「邏輯」:從健康保險到健康生態布局成新形態
    這意味著,「尊享系列」不單純是保險保障產品,更是眾安保險布局醫療服務生態閉環的切入點。這其中有一個從「低頻」向「高頻」的邏輯關係,即眾安保險通過健康保險、網際網路醫院、暖哇科技等布局形成業務閉環,為消費者提供以保險保障為核心,並融合疾病預防、健康管理,到醫療問診及醫療信息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從住院保障的低頻服務切入至在線診療的高頻互動。
  • 人壽保險公司哪家好?中宏保險深耕養老健康領域見成果
    如今,大眾對於健康和養老的保障需求不斷釋放,外資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服務水平、風險管理方面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豐富消費者的選擇,提高保障力度,優化客戶體驗,成為核心的目標。人壽保險公司哪家好?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中外合資人壽保險公司,由加拿大宏利旗下的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和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核心成員——中化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合資組建。
  • 中國太平洋保險與阿里巴巴籤署全面戰略合作
    (原標題:中國太平洋保險與阿里巴巴籤署全面戰略合作)12月14日,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在上海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前期雲計算、安全、專屬釘釘等合作基礎上,雙方將進一步開展包括集團級數據中臺建設、核心資料庫建設等在內的多層次
  • 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常州分公司
    2000年,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常州分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常州分公司)實現保費收入3.3億元。 【實行分業經營】經國務院批覆和中國保險監督委員會同意,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壽險分業方案11月中旬在本市正式實施。
  • 中國太平洋保險與阿里巴巴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4日,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在上海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前期雲計算、安全、專屬釘釘等合作基礎上,雙方將進一步開展包括集團級數據中臺建設、核心資料庫建設等在內的多層次、多領域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