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活字印刷術,美的震撼

2021-02-07 第二自然

▲ 第二自然(d2ziran),關注全球設計師/手藝人


轉自設計中國(design-area),本文已獲得授權


活字印刷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中國木活字印刷術

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接觸方知

木活字印刷的過程

美得震撼人心



你能想像得到

這些整齊精美的字體

不是工業機器的製造

而是匠人的創作嗎




木活字印刷最難也最精妙的部分

就是反寫字和刻字


(王超輝 木活字印刷術國家級傳承人)



寫字

每一個字反過來的狀態

工匠都需瞭然於胸

這是幾十年如一日積攢下的深厚內功



一筆一畫

乾淨利落

墨汁透過筆刷落進原木

看得人通體舒暢




刻字

棠梨木的木料

細膩柔韌

兩三百年不爛

原木的材質加反寫的習慣

初學者很難雕刻清楚

手也經常傷痕累累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力道均勻

精準萬分

一雙巧手

在木屑的飛舞中

靈巧地創造著



印刷

短刷蘸墨

在刻板上反覆刷塗

待字模吸飽墨汁

將紙覆蓋在上面

動圖用鬃制刷子在紙上輕輕來回掃動

直到紙背微微滲透出淺黑墨印



輕輕揭起宣紙

一張布滿清秀文字的紙張

就這樣展現在世人面前



字上的墨一點點變幹

由透亮轉為啞光

由浮躁嵌入深沉




當人們以為古老的印刷術早已銷聲匿跡

仍有手藝人傳承了這一技術

在日復一日刻字排版的生涯裡

執著於自己的技藝

也守護著華夏文明的那片星光



他們是最普通的手藝人

又是木活字印刷技術

最虔誠的守護者




技術雖已漸漸老舊

藝術卻留存了下來

雖在時代的變遷中

逐漸讓步於印表機

然而

中國之美

中華之魂

卻從未改變



幸甚,木活字保留至今。

祝願,老技藝長存於世!

來源:最美文房



第二自然-微課堂(金繕課堂:上海/北京/石家莊)


修復器物輕微破損,

零基礎學習傳統手工藝,

就等你來~


報名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穿越千年的「活字印刷術」在城市興起
    2008年北京奧運會活字方隊穿越千年的「活字印刷術」在城市興起,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數百位演員組成的活字方陣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明用漢字「和」的演變過程,向世界展現,我國古老的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那一幕的震撼,你是否至今還念念不忘?山東青島小夥阮同民建了一個活字印刷體驗館,讓民間收集來的活字印刷設備「復活」,讓傳統印刷工藝在城市裡傳承。
  • 【日曆日記】活字印刷術與柴油機
    1455年:德國發明家約翰內斯·古騰堡於德國美因茲使用活字印刷術印刷其第一部《古騰堡聖經》。雕版印刷術起源於古代中國。早在隋唐,雕版印刷大行於市。傳至宋代,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歷代出現各種活字,包括膠泥木活字、陶活字、瓷活字、銅活字等,不過活字印刷術在古代中國並未普及。
  • 歷史上畢昇率先發明活字印刷術,那歐洲印刷術是起源於中國嗎?
    前言中國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歐洲的古德堡也發明了金屬鉛字印刷術,到底誰才是印刷術的開創者?歐洲的印刷術是起源於中國嗎?對中國封建帝制的統治特點來說,讓奴僕去做不需要識字的雕版印刷,更加容易,也就使得到直到後來,對活字印刷術排字技術的改良:元代木活字的轉輪排字盤的創造,使得活字印刷開始大量出現。但中國活字印刷業真的開始大量普及,卻是在古德堡金屬鉛字印刷術的傳入清朝開始。
  • 也未艾VR課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發明的。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將每個字挑選出來,按順序排在字盤裡,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存至下次排版使用。
  • 活字印刷術和端午節到底是不是韓國的?
    然而隨著之前韓國平昌冬奧會的宣傳片曝光,他們盡然堂而皇之地將活字印刷術當成是自己的遺產用以展示,一時之間國內輿論譁然,再加上早些年諸如端午節申遺,李白孔子祖籍之爭等,更是激怒了不少的中國網友,被戲稱「大概整個世界都是韓國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考證一下,活字印刷術,端午節到底是不是韓國的?
  • 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究竟是何許人?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是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都是由中國人創造發明,並流傳國外的。雖然現在韓國人跟中國人搶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權,但「活字印刷術」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是沒有疑問的。 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是誰?我們都知道是畢昇。但關於畢昇,我們的了解卻十分寥寥。
  • 韓國自稱發明活字印刷術,我國專家自製3000活字,韓國無言以對
    文丨開史說活字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是由北宋畢昇發明,如今已經傳遍世界,成為了我國的驕傲。但是在2001年時,韓國卻稱自己的祖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甚至還給自己找了許多證據來證明,他們為何有如此「自信」呢?讓我們一起回到2001年,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 陳力丨中國古代活字印刷術新論(下)
    (《中國古籍總目》)前面我們已經提到,活字印刷術的原理早就被發現了,並且比雕版印刷更接近於殷商時代就已出現的璽印,但即使是在人們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這門技術以後,與雕版印刷術相比,它的發展仍是較為緩慢的,並沒有成為中國古代文獻複製方式的主流
  • 物以載道,撇捺之間展現「溫州經驗」——「中國活字印刷術」履約...
    11月28日、29日,「中國活字印刷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履約實踐十周年系列活動在瑞安舉行。活動通過舉辦紀念大會、研討會、成果展、溫州文博會瑞安分會場以及平陽坑鎮東源村的木活字文化基因解碼展示、宗譜展、非遺集市等形式,向社會集中展示了「中國活字印刷術」履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十年的保護實踐成果,進一步梳理和挖掘活字印刷術保護發展的關鍵性問題,為溫州繼續傳承發展包括「木活字印刷術」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堅實的力量。
  • 活字印刷術,中國比西方早了400年,安徽名人館裡講故事
    鐵面無私的清官包拯,活字印刷的發明者畢昇和王禎,儒學集大成者朱熹,「宋畫第一」的李公麟,都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這個展位介紹的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昇和王禎。活字印刷發明人畢昇,約公元990-1051年,歙縣(今安徽歙縣)人,一說今英山(曾屬六安州)人,一說浙江杭州人。北宋發明家,首創活字印刷術。
  •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前,古人怎樣印刷書籍?敦煌文物告訴你答案
    眾所周知,中國的有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和印刷術。一提到印刷術,肯定就聯想到了課本上的人物—宋朝平民發明家畢昇。北宋 畢昇他以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不斷的摸索,終於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人類文明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而大大加快了傳播,交流和發展的速度。而在畢昇之前中國人又怎樣印刷書籍呢?
  • 徐州青年用凸版活字印刷術將徐州城印了下來
    說起印刷術,大家肯定不陌生,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嘛~印刷術始於唐朝的雕版印刷術,經宋仁宗時代的畢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從漢字本身形態來說,漢字體系龐大,一副活字要滿足排版,需要製作量數以十萬計。凸活版印製也就是最早的活字印刷,是歷史最悠久的工藝。漢字屬於象形文字,製作工程相當繁複。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膠版印刷的興起,才讓中國的印刷業告別了鉛與火,迎來了光與電。凸版印刷也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 活字的記憶
    活字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中國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畢昇發展、完善,產生了泥活字印刷
  • 活字印刷術發明者.....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曆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誌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製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 陳力丨中國古代活字印刷術新論(上)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先民對人類文明最偉大的貢獻之一,關於中國古代活字印刷術發明時間、人物和發展的過程研究成果頗多,但還有一些問題尚待進一步梳理,有一些看法尚待辨析。例如:畢昇之前有無活字印刷?王禎之前有無木活字?活字印刷術能夠代表中國古代印刷技術的主流嗎?它有什麼局限?它的最佳適用範圍是什麼?與古代朝鮮相比,中國古代的活字印刷術有什麼不同?
  • 印刷術起源,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為什麼西方國家卻說是他們發明的
    印刷術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最初只是用於印章,久而久之,普通人也需要印刷啊,而印章只能印幾個字,怎麼能多印一些字呢?我們的祖先便發揮聰明才智,發明了雕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好一篇文章,這樣就可以複製出很多篇同樣的文章了。
  • 從木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歐洲和中國古代的差距在哪裡?
    歐洲在12世紀時,才熟知從伊斯蘭地區進口的紙張,但於13世紀末便開始自己在義大利造紙,而於1380年左右又非常熱烈地歡迎雕版印刷術,並於1430~1460年間成功地使用了最早的活字印刷術。可中國社會卻經歷了一種既進步得很快,而又性質不同的發展。
  • 印刷術的發展歷史你知道嗎?
    1294年,波斯仿照中國元朝發行紙幣,雖然紙幣只流通兩個月就廢止了,但印刷紙幣的雕版印刷術卻引起學者的關注。1310年,著名史學家拉施德丁的《史集》,1317年,巴納卡地的《智慧的園林》都對中國印刷術作了詳盡的描述。波斯還用雕版印刷術印刷起源於中國的遊戲性的紙牌。14世紀,中國紙牌傳入歐洲,竟風行起來。1397年,巴黎市長為此發布特別法令:禁止工人在工作時鬥牌。
  • 宋朝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為什麼很多人還要去抄書?
    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是印刷史上的重大革命。宋代社會經濟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書籍的需要量大增,人們迫切需要尋找一種比雕版印刷更省工省事、效率更高的辦法。在這樣的社會需求推動下,布衣畢昇在宋仁宗年間發明了膠泥活字,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
  • 印刷術,到底是誰家的發明和榮耀?
    其實,印刷術僅僅是在輸入中國之後遇到了更適合的社會土壤而獲得大發展,但本身並非產生於中國社會,一如活字印刷源於中國而在西歐發揚光大。 ---辛德勇 宋版古籍其實,印刷術僅僅是在輸入中國之後遇到了更適合的社會土壤而獲得大發展,但本身並非產生於中國社會,一如活字印刷源於中國而在西歐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