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詩原文照片版。本文圖片均為校方 供圖
「我相信武漢會和我一樣,每次生了病、吃了藥,有了爸爸媽媽的照顧,有了醫生護士的看護,馬上就能好起來,而且能變得更加健康有活力……」
近日,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四(2)班的蔣沁璇同學面對疫情有感而發,創作了小詩《武漢,他病了》。
「和我們大人不一樣,只有孩子才會有這樣的想像。在孩子的眼中,武漢不是城市而是玩伴,所以她用擬人化的手法寫下了這首詩。」上理工附小校長丁利民2月27日說:這首小詩緣於學校在2月上旬組織的疫情感想徵文活動,該詩展現了一個孩子稚氣的善良,在沉重疫情中充滿暖意的文風很打動人。
為何會有感而發創作出這首小詩?這是源於蔣沁璇對武漢的特別感觸。
蔣沁璇11歲,是一個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喜歡參觀博物館的小姑娘,爸爸媽媽去過武漢,告訴她武漢大學的櫻花很美麗,她還在《國家寶藏》這檔節目裡聽到了曾侯乙編鐘的故事,也非常想去湖北省博物館親眼看一看。2020年的寒假蔣沁璇原本有一個「武漢之旅」的美好期待,新冠肺炎爆發讓她幼小的心靈變得沉甸甸的,看到新聞裡那麼多白衣天使、解放軍戰士、志願者去幫助武漢,她寫下了這篇充滿情感和童真的小詩。
蔣沁璇。
被小詩打動後,丁利民將這首小詩發在了朋友圈,被SMG資深媒體人程峰發現後,一場特別的「雲創作」行動開始了。由蔣沁璇朗誦詩歌,上海市現代音樂職業學校的書記李遜芳安排學生創作音樂。學生胡雨辰為這首詩歌配樂,他表示:「第一次聽到小朋友的朗誦就很打動我,一下子激發了靈感。」
而後,李遜芳又將接力棒傳給了華東理工大學傳媒系蔣正清副教授,由他指導學生創作動漫。該校數媒系學生徐志怡、張瑜製作了原創動漫,他們根據詩裡的擬人手法將武漢化身成為一個小男孩,通過小女孩去講述發生在「武漢」身上的故事來表達對武漢疫情的關切。
這一次的創作,全程沒有很正式的策劃會,只拉了個群溝通了三次。不到三周,這支團隊就完成了一部特別的作品:由小學生作文、中職生配樂、大學生繪畫,「00後05後10後」青少年聯袂奉獻的一部抗疫原創動漫配樂詩朗誦。
這是一個標準的小投入、正能量、大情懷的作品,展示了中國少年的家國情懷:大疫是國家考試,也是社會課堂。
上海市現代音樂職業學校卞建鴻校長認為,社會各界眾志成城齊心抗疫,也是育人的機會。「這次大中小學三校『雲互動』聯手育人,也體現了上海師生對武漢的關愛之心。」
附:《 武漢他病了》
媽媽說武漢他病了,讓我出門戴上口罩,我想等他好了,約他一起去賞櫻花。
爸爸說武漢他病了,讓我飯前便後勤洗手,我想等他好了,約他一起去登黃鶴樓。
醫生說武漢他病了,讓我呆在家不要出門,可是他們卻都爭著搶著去照顧武漢。
我相信武漢會和我一樣,每次生了病、吃了藥,
有了爸爸媽媽的照顧,
有了醫生護士的看護,
馬上就能好起來,
而且能變得更加健康有活力。
武漢,我們約定:等你好了,我們不見不散!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