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由一位小學老師、一位中職老師、一位大學老師帶著一個「10後」學生、一個「05後」學生、兩個「00後」學生,以文藝創作的方式將愛心傳遞。
對於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四(2)班的蔣沁璇同學而言,2020年的寒假原本有一個美好的「武漢之旅」。然而,春節前的新冠肺炎暴發,不僅美好期待化為泡影,而且隨著疫情的發展,她幼小的心靈也變得沉甸甸的。再後來,看到新聞裡那麼多白衣天使、解放軍戰士、志願者去幫助武漢,她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充滿情感和童真的小詩:《武漢,他病了》。
這首小詩被校長自豪地發在了微信朋友圈,又被朋友圈裡一位SMG資深媒體人發現,趕緊建議校長讓小作者朗誦,並推薦給上海市現代音樂職業學校的黨支部書記,請她安排學生創作音樂;書記又拉來華東理工大學傳媒系的教授,讓他指導學生創作動漫……
於是,短短三周,一部奇妙的作品產生了:它由一位小學老師、一位中職老師、一位大學老師帶著一個「10後」學生、一個「05後」學生、兩個「00後」學生,以文藝創作的方式將愛心傳遞,它充滿著少年的真、充滿著大愛的善、充滿著藝術的美,如此可愛又如此讓人心動。
「媽媽說武漢他病了,讓我出門戴上口罩,我想等他好了,約他一起去賞櫻花;
爸爸說武漢他病了,讓我飯前便後勤洗手,我想等他好了,約他一起去登黃鶴樓;
醫生說武漢他病了,讓我呆在家不要出門,可是他們卻都爭著搶著去照顧武漢;
我相信武漢會和我一樣,每次生了病、吃了藥,
有了爸爸媽媽的照顧,
有了醫生護士的看護,
馬上就能好起來,
而且能變得更加健康有活力。
武漢,我們約定:等你好了,我們不見不散!」
寫下這首小詩時,小作者蔣沁璇還帶著些小遺憾。她告訴記者,爸爸媽媽說武漢大學的櫻花很美麗。此外,她還在《國家寶藏》這檔節目裡聽到了曾侯乙編鐘的故事,也非常想去湖北省博物館親眼看一看。
「想到臨出發前,媽媽說我們的行程取消了,武漢暴發了嚴重的疫情。新聞裡說這個病是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傳染性非常強,一旦感染了可能有生命危險,許多人已經被送進醫院隔離治療了。我心裡既害怕又擔心。爸爸安慰我說只要不出門,即使出門也要戴上口罩,回到家仔仔細細地洗手,就不會把病毒吃進肚子裡了。」蔣沁璇說。
蔣沁璇的媽媽說,當時收到班主任老師的通知,寒假由於疫情原因需要延長,孩子們可以把自己對這次疫情的想法寫成小文表達出來。「因為我們原本就有去武漢的打算,所以她的感觸也比較深,我們也鼓勵孩子從她的角度是怎麼看這次的疫情,所以那天早上她一起來就寫了一篇小文。」她說。
這首小詩被校長發在朋友圈後,成為了SMG資深媒體人程峰眼裡的「一塊寶」。「偶然在朋友圈裡發現這篇小文,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它像春風中的青青河邊草,又像被陽光曬暖的泉水叮咚,那麼自然可愛又溫暖芬芳,完全沒有做作和套路,卻又層次清晰童趣盎然。」之後,程峰把這首小詩推薦給上海市現代音樂職業學校李遜芳書記,李遜芳請來學校的學生胡雨辰參與作曲。短短兩天的時間,胡雨辰就給這首小詩譜了曲。他說,第一次聽到小朋友的朗誦就被打動了,一下子激發了靈感。
在胡雨辰的這首曲子裡,音樂開場部分用了一個比較憂鬱的小調旋律,加上弦樂的鋪底烘託情緒,表達大家對疫情的擔憂之情。而到中段,當醫護人員紛紛逆行武漢時,內心的情緒整個激昂起來,音樂轉到大調,管樂和打擊樂加入,好似越來越多的人投入這場「戰疫」,直到最終取得勝利。
接下來,譜完曲的小詩被送到了華東理工大學傳媒系。學生徐志怡和張瑜為它製作了動漫。徐志怡說:「讀完小朋友的文章後腦海中浮現了許多構想,我順著小朋友的擬人手法將武漢化身成為一個小男孩,通過小女孩去講述發生在『武漢』身上的故事,去表達我們對武漢疫情的關切。」 張瑜說,在疫情期間創作和疫情有關的作品,仿佛自己身處武漢,仿佛看到了全國各地對武漢的關心,更仿佛看到了這次疫情結束之後的美好生活。
隨著一連串的資源整合,形成了一個奇妙的創作團隊組合:小學生作文、中職生配樂、 大學生繪畫,「00後」「05後」「10後」青少年聯袂奉獻了一個標準的小投入、正能量、大情懷的作品。如今,這個作品在朋友圈中不斷「刷屏」。
程峰說,這樣一部由接力而來的作品,令人不禁感慨——大疫是國家考試,也是社會課堂。
小作者蔣沁璇說:「全國各地有一批又一批的醫生和護士去給武漢『治病』,大家還給武漢捐了好多好多物資。我想,有了那麼多人的關心和照顧,武漢肯定會很快好起來的。等武漢病好了,我就可以去看望他啦!」(作者:龔潔芸)
(責編:嚴遠、軒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