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有溫度 專家學者點讚思明「近鄰」模式
12月5日,「近鄰」模式專家研討會在廈門市思明區舉行。中央黨校有關領導、國內社會治理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專業刊物編輯等50餘人參加研討會。會議期間,與會嘉賓、專家學者們實地走訪了思明區「近鄰」模式黨建示範點,包括「近鄰」模式的起源地深田社區、「老城街巷」治理樣板仁安社區、中高端住宅小區治理代表寶嘉譽峰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典範觀遠裡小區等。
-
福州晉安這個社區「近鄰黨建」工作讓城市更有溫度
2019年,福州市晉安區王莊街道紫陽社區黨委大力推進「近鄰黨建」工作,成立福晟錢隆大第小區黨支部,融洽小區居民鄰裡關係,倡導「鄰裡和睦、溫馨守護」新風尚,有效探索「五事」工作法,以黨員問事、聯動辦事、定期議事、開門評事、現場曬事為主線,通過6個「yi」,即便民惠企業·黨員報到驛站、
-
廈門市舉辦「近鄰品牌」展演擂臺賽 近鄰攜手社區治理
10月27日上午,廈門市思明區中華街道在第一廣場舉辦「中華『鄰』聚力,黨建有溫度 ——一社區一近鄰品牌」展演擂臺賽,六個社區各出奇招,展示各自的近鄰黨建品牌,以及在近鄰黨建模式指引下,社區工作的開展情況、項目、成就、故事等。 除了擂臺賽,各社區還在活動場地設置了路演展臺,以圖文、視頻等形式進行社區黨建特色展示,讓其他社區受益匪淺。
-
泉州惠安縣:「近鄰黨建」加深社區鄰裡守望情
鄭嘉波供圖人民網泉州11月24日電 「我在『近鄰社區自治和互助平臺』上發布了一條求助信息,沒想到今天社區就安排小區在職黨員劉醫生來為我老伴做復健,幫我們家解決了大難題。」家住泉州市惠安縣登科花園小區的張阿姨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通過「近鄰社區自治和互助平臺」幫助居民解決煩心事揪心事,是惠安縣推進近鄰黨建工作的一個縮影。
-
福建連江:近鄰黨建一家親 基層治理一條心
日前,福建省連江縣「黨建 幸福小區」啟動儀式暨首屆「連江好鄰居」頒獎活動,在魁龍坊歷史街區舉行。為何舉辦這場活動?據了解,該活動由連江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等單位主辦,旨在貫徹落實「遠親不如近鄰」理念,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探索「組織共建、難題共商、社會共治、幸福共享」的「黨建 幸福小區」模式。如何打造「黨建 幸福小區」模式?
-
福州探索「近鄰」黨建區域性聯盟
近年來,福州市圍繞「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推行「近鄰」黨建工作,探索建立區域性黨建聯盟,促進組織與組織之間、社區與居民之間、居民與居民之間互聯互動,推動近鄰建設相識、相知、相信、相助、相望的「金厝邊、銀厝裡」,破解城市基層黨建融合不足、小區治理存在痛點難點、城鄉結合部與新興產業帶等特殊部位溝通不暢、城市「陌生人社會」等問題
-
紫帽鎮探索近鄰黨建發展新模式 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和服務...
晉江新聞網9月13日訊 鄰裡有矛盾,黨員樓長來解決;鄰裡有煩惱,黨員樓長幫分擔。近段時間來,晉江紫帽鎮各安置小區的居民深切感受到黨員樓長們的能量。通過不斷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紫帽鎮正用有溫度的黨建工作,來拉近小區鄰裡之間的關係,推動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和服務居民「最後一米」。
-
瞭望|從髒亂差「問題生」到鄰裡和諧「模範生」,這些小區經歷了什麼?
:昔日鄰裡之間矛盾糾紛頻發、存在髒亂差現象的問題小區,通過展開「近鄰黨建」實踐活動,變成了「自治有公約、鄰裡無紛爭、治安無隱患、幫扶無遺漏、和諧無雜音」的模範小區。疫情期間,居民們主動當好小區疫情防控「守門員」,做到了自治管理。福建先後有7534個小區實施了「近鄰黨建」新模式治理,東南花園小區僅是其中之一。針對基層社區治理難題,特別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城市基層治理不足問題,福建省積極探索實施「近鄰黨建」新模式,把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最後一米」,引領開創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城市有溫度 人民更幸福——平涼市崆峒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紀實
城市有溫度 人民更幸福——崆峒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紀實 平涼日報記者 張海民 400℃,是一支蠟燭的溫度;60℃,是一杯咖啡的溫度;37.5℃,是一個擁抱的溫度。而城市的基層黨建,可能是一間議事廳裡的溫度,一句話語的溫度,一個有力的扶持的溫度…… 「感謝社區的網格員們,幫我照看癱瘓的老伴,這些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舉動,讓我真的很感動!」80歲的呂桂英老人,拖著不利索的身體,給社區送來了感謝信和錦旗。 「社區真是我們的『娘家人』,沒有你們從中調解,這錢還真不容易拿不到手。」
-
我縣加強小區黨支部建設社區黨建更加有溫度
潼川鎮古城社區東川銘郡小區現有業主830戶,常住人口3000餘人。隨著小區入住居民的增多,小區環境衛生、架空層使用、以及業主委員會尚未成立等問題,導致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矛盾重重、常常處於對立面。2019年12月,在鎮黨委的指導下、社區黨委的參與下東川銘郡小區黨支部成立。小區黨支部成立後,小區的黨員有了自己的「新家」,黨員在小區的治理中充分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業主們也有了「主心骨」。
-
《瞭望》新聞周刊發文介紹廈門在職黨員亮身份、進社區的好做法 點...
文章指出,近年來,廈門將「近鄰」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的內核,通過制度創新強化黨組織在基層治理格局中的領導力量,選優配強社區黨支部書記,讓在職黨員亮身份、進社區,壯大「黨建朋友圈」,打通基層治理「任督二脈」,使得組織力量穿透基層治理的「最後一米」,形成治理正循環。
-
福州新店法治公園成宜居「後花園」 可學法可休閒可健身
這座擁有戶內外雙重空間的大型「近鄰屋」集近鄰黨建、法治宣傳、文化服務等功能於一身,提供社區休閒娛樂新空間,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讓居民「出門有法、抬頭見法、休閒學法」。 據了解,「近鄰屋」戶外法治公園由福日新城小區「後花園」改造,面積1300平方米,室內空間由新店社區原社區文化服務中心改造而來,面積約220平方米,從謀劃、設計到施工,歷時3個多月。
-
黨建引領,社區發力 馬尾鄰裡一家親
12月15日,馬尾區「黨建芯、公益行、守望情」近鄰日活動暨第三屆公益集市在新港社區隆重舉行。來自新港社區的13支社會組織以舞蹈、閩劇、歌曲等方式在此進行了風採展示表演,現場掌聲迭起、叫好連連,引來周邊不少群眾駐足觀看。馬尾區領導張清泉、餘穎凌出席活動。
-
黨建「涓涓細流」澆灌「美麗花園」
□河南法制報記者伍紅梅通訊員陳楨司豔鴿/文圖 核心提示 2018年,《河南法制報》曾以《黨建引領打造溫暖社區》為題,對鄭州市金水區花園路街道辦事處進行了專題報導。時隔兩年,該辦事處黨建工作又取得了哪些成效?轄區百姓又得到了哪些實惠?
-
因燃氣管道改造 10月17日廈門這些地區停氣
-176#、9#--83#;鳳嶼路26#;禾祥東路7#--65#、34#--38#;廈禾路919#、925#;湖濱南路264#--292#、328#--330#、福津大街(湖濱南路以南含福津大街一節點、福津大街八節點等)、福津大街八節點(雙涵路117#--127#)、奔馬新村(禾祥東路15#之1--16)、奔馬新村二期(禾祥東路15#之17--19)、銀興苑(後埭溪路238#--246# )、裕康花園
-
廈門翔安區:黨建「鄰」聚「好厝邊」
為有效破解城市轉型中存在的基層組織碎片化、人際陌生化等難題,全區上下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深植「近鄰」理念,踐行為民宗旨,以好體系、好平臺、好陣地「鄰」聚「好厝邊」,積極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好體系」優化「鄰治理」翔安區堅持黨建統攬,完善鄰裡治理體系。織密「黨建網」。
-
主城老小區長出「空中花園」
今年4月,新街口街道聘請紅廟物業公司進駐小區,在給予物業適當補貼的同時,引導企業降低利潤預期,同時充分導入黨建資源,廣泛發動群眾力量,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政府支持一點,物業少掙一點,黨建引進一點,居民參與一點。」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巍介紹,3個多月試水,嚴家橋小區改頭換面,人居環境明顯提升,一條老城無物業小區治理的「新街口路徑」日漸清晰。
-
花園小區又回來了!
花園小區又回來了!繼今年10月1日鬱金香苑順利完成了小區物業的重新選聘和新老物業的交接後。前不久,建德花園海棠苑、百合苑等小區的物業選聘工作迎來重大進展,兩處小區久而未決的物業費調價工作也隨之解決。,小區曾憑藉環境優美、居住品質高而聞名,但由於區域內公建配套的規劃先天不足、日常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花園」小區早就名不符實。
-
花園路街道召開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提高「三率」基礎提升階段總結會
9月29日下午,花園路街道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提高「三率」基礎提升階段總結會於花園路街道市民活動中心召開。海澱區房管局副局長孫懷強、花園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高毅、花園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李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付行軍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