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古色古香的歷史街區,一段互幫互助的鄰裡感情,當兩者相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日前,福建省連江縣「黨建 幸福小區」啟動儀式暨首屆「連江好鄰居」頒獎活動,在魁龍坊歷史街區舉行。
為何舉辦這場活動?據了解,該活動由連江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等單位主辦,旨在貫徹落實「遠親不如近鄰」理念,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探索「組織共建、難題共商、社會共治、幸福共享」的「黨建 幸福小區」模式。
如何打造「黨建 幸福小區」模式?據介紹,連江通過大力推廣實施「睦鄰黨課」、籤訂共建協議、打造鄰裡文化等多種活動載體,積極打通黨群聯繫「最後一公裡」,努力實現「近鄰黨建一家親、基層治理一條心」。
當天,現場舉行了「睦鄰黨課」教學點授牌儀式,為魏堅瑜等12位教學點負責人代表頒發聘書,讓「睦鄰黨課」有了「新陣地」。同時,鳳城鎮東北街社區等10個社區與縣實驗小學等10個單位,籤署了共建協議,讓共建模式有了「新活力」。
現場還為黃自庫等10位「連江好鄰居」頒獎,讓鄰裡文化有了「新榜樣」。黃自庫是鳳城鎮離退休第五支部書記,無償提供庭院及客廳,作為黨群服務點的主陣地,把街坊鄰居請進來,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為實現「黨建 幸福小區」模式有人氣、接地氣,連江精心在魁龍坊歷史街區打造了「三廳一街」:鄰裡新風廳,設置鄰裡調解室和「睦鄰黨課」室,邀請老同志協調鄰裡糾紛、老黨員進行授課;文化傳承廳,設置歷史文化室、文化傳播室、文化互動室,傳承軟木畫、書法、剪紙等傳統文化,推廣垃圾分類新風尚;公益活動廳,設置免費體檢廳、微心願廳;扶貧產業一條街,組織義賣中麻紫菜、長龍綠茶等農產品,助推鄉村振興。
「『黨建 幸福小區』是一個起點,我們將紮實推進近鄰黨建建設,打造小區治理樣本,告別相鄰不相識的窘境,推動幸福指數升溫,用『小社區』兜起居民的『大幸福』,實現基層黨建組織有溫度、教育有態度、服務有熱度、治理有力度。」連江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鄭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