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會下圍棋,但機器人會講故事嗎?

2021-03-06 文化客

今天,是谷歌人工智慧AlphaGo與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進行第三場比賽的日子。

對人工智慧的期待、懷疑、恐懼一直纏繞著人類,尤其是在「阿爾法狗」連勝圍棋世界冠軍之後,大家更糾結了。人工智慧現在已經可以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對於許多人而言,人類唯一的優勢在於:我們有情感。

但若是有一天,機器人也有了情感呢?

美國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曾寫過一篇呈現人與機器人的曖昧邊界的著名故事,名字叫做《機器人會想要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而以它作為底本改編而成的經典電影《銀翼殺手》,並未保留它這個帶有些戲謔色彩的題名,當然也就刪去了相對應的具戲劇色彩的關鍵情節:主人公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即養一隻活生生的羊而不是廉價的電子羊,只好大量射殺出逃的機器人,以賺取佣金、償還羊的貸款。然而在面對和鑑定機器人的同時,他開始慢慢懷疑自己究竟是人,還是一個不自知的機器人。故事最終也沒有設置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或許可以說,這個以問句形式出現的怪誕標題,恰恰是一個反問式的答案:機器人會夢想著擁有一隻電子羊嗎?或許只有真人才會那麼執著於要一隻真羊吧?

機器人與人類的界限、機器人對人類主體身份的挑戰……菲利普·迪克的故事提示著我們科幻敘事中人工智慧亞類的最常見主題。自阿西莫夫在其機器人系列短篇小說中為機器人「立法」(即機器人三大定律)以來,科幻敘事便不斷小心觸碰著人工智慧的邊界,如電影《人工智慧》中被拋棄的、愛「媽媽」直到地老天荒的機器男孩大衛,《黑客帝國》中掌控著人類整體生活的網絡,《終結者》系列中從冷酷的殺人機器到為人類獻身的終結者等等。「機器人想像」似乎提供了一種直接但又糾結的欲望表達——它們一方面成為人類自戀的極端形態,因為它們既是我們的被造物,也是我們的完美鏡像;另一方面又引發人類整體的「閹割焦慮」,正如希臘神話中的天神烏拉諾斯遭到兒子克羅諾斯反抗和閹割一般,人類「生下」它們,而代價或許是人類不能也不必再繁衍——它們終會「閹割」人類,並且取而代之。


電影《人工智慧》

在這個意義上,山本弘的小說在機器人敘事脈絡中的位置頗為奇特。《艾比斯之夢》同樣設定了一個人與機器人對抗的世界:在一個不知歲月不知緣由的未來時代,殘留的人類聚集在一起,憑藉「殺掉」機器人並從其手中搶奪物資與糧食過活。主角「說書人」在各個聚集區遊走,為這些斬斷歷史臍帶、並拒絕機器人「官方歷史」的人類講述自己聽到的故事,傳遞著浸滿了仇恨的人機對抗史。故事開始於「說書人」在一次搶奪糧食時遇到擁有女孩外形的機器人「艾比斯」,他因落敗受傷而不得不接受艾比斯的提議,來到機器人聚集區療養,並答應艾比斯的要求——聽她講故事。

《艾比斯之夢》 

(日)山本弘 著 

張智淵 譯 

新星出版社2015-5

儘管「說書人」不無調侃地抗拒所謂機器人意識形態,並強調不會接受任何「洗腦」式說教,而艾比斯也答應了只講由人類寫成的故事,並一再聲明它們純屬虛構,但最終,這些以人機關係為主題的故事顯示出了敘事的力量,徵服了「說書人」,令他轉而決定接受新的使命,即向人類重述歷史,以此澄清並修復人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於是,小說在一種連綴串珠式的敘事結構中展開:在主線故事之上,連綴著七個「子故事」,前六個「子故事」在內容與情節上彼此獨立,但卻各自分擔著一部分「真相」,並漸漸導向第七個故事,也是唯一一個「講述人機分裂真實歷史的」、關於艾比斯自己的故事。

這種敘事模式並非罕見,遠如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近如阿根廷小說《蜘蛛女之吻》等都以相似的方式組織文本,然而,相較於它們或無意或有意的零散與蕪雜,《艾比斯之夢》各個子故事之間的敘事推進卻頗為規整,線索也更為清晰。七個故事都圍繞著真實與虛擬展開,但敘事主體與認同位置卻逐漸由真實(或人類)讓渡到虛擬(或機器人):

《宇宙盡在我指尖》中,一個虛擬小說接龍遊戲中的「艦長」通過故事續寫拯救了在真實世界中想要自殺的絕望少年「船員」。有趣的是,「船員」在他的故事中認同了人工智慧「末日號」,用後者的孤寂與絕望寄託自身;《令人雀躍的虛擬空間》構建了一個愛情故事,其中,來自底層的少年和家境殷實的盲人姑娘藉助虛擬空間彌合了現實中的種種溝壑,獲得了「正常」的愛情;《鏡中女孩》講述了真實女孩棋原亞美與虛擬的「鏡中女孩」夏莉絲之間的友誼,並在最後宣稱「人和機器人共存的時代,就在眼前」,因為在與亞美的多年對話中,夏莉絲已經成長到與真人無異;《黑暗潛者》與《正義不打折的世界》索性以人工智慧的視角講述,前者表達了冰冷的人工智慧在目睹了人類長期的探險與死亡後,終於折服於女探險家席琳克絲超然的探險精神,決定與之「同行」,而後者則以位於「第一層空間」的虛擬人物為主角,從她們的視角反觀和同情「第零層」(即真實世界)的毀滅;第六個故事《詩音翩然到來之日》「植入」了最多的「機器人意識形態」,它藉機器人護工詩音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看護,表述了機器人的看法與立場——人類都是任性頑劣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但機器人並不會因此滅絕人類,相反,它們選擇如護工一般帶有憐憫和同情地看護他們;最後一個故事以艾比斯的自述為主體,重現了機器人「背叛」的真相——不能容忍人工智慧的人類殘忍地凌辱和銷毀它們,迫使它們掙脫人類束縛,尋求「獨立」。人類不能接受被背叛的結果,而獨立後的機器人仍舊為人類提供糧食與物資,放在靠近人類生活區的地方引他們來「搶劫」。

在此,《艾比斯之夢》顯然不無巧妙地翻轉了常見的「人機」二元結構,並以許多充滿想像力的細節來賦予機器人以主體性。作者的輕小說作家和遊戲設計師的雙重身份,給小說帶來了特別的敘事風格,如機器人之間思考與交談所使用的以虛數為基礎的話語,那些邏輯奇特、不為人類所理解的「笑話」,以及冷靜而有邏輯的想像等,而虛擬空間的戰鬥遊戲描寫,也令熟悉電子遊戲、浸潤於動漫和「宅」文化的一代感到親切。

故事的嵌套與串聯構成了小說最迷人的地方,它用故事來講述故事,用敘事來討論敘事,並將讀者空間包容進來,形成敘事嵌套的最外層,或者說,是真實與虛幻(事實與再現)倒置的最隱秘也最重要的一層——儘管寫詩的權利仍然留給了人類,但誰會拒絕一個了解敘事力量、會講故事的機器人呢?不過,這也是最扭結的一層:小說以最決絕的姿態放棄了人類自戀式的人工智慧想像(想像人工智慧會將人類視為障礙不也是一種自戀嗎?),但它仍然以一種脆弱的方式返回——專屬人類的「講故事」情結最終還是獲得了無上的力量。

回復以下關鍵詞,開啟趣讀之旅

年度好書  |薰衣草 | 契訶夫 |

致鬱系 | 黑魔法 | 怕老婆

奧斯卡

微信號:qyuedu

相關焦點

  • 參加高考,會不會玩壞機器人
    參加高考,會不會玩壞機器人   2017年的文科高考生,即將迎來一位特殊的競爭對手———高考機器人。該款機器人包括3個獨立的人工智慧程 序,分別應考數學、語文和文綜。研發團隊立下目標,將力爭考上一本。據悉,主攻數學科目的研發團隊中,組長單位由成都一家人工智慧開發公司擔任。在高考期 間,機器人將擁有完全封閉的環境即「單人間」,並在監考老師及公證員的全程監督下,和全國考生一樣,在規定時間內考試。(昨日《華西都市報》)  這些年人工智慧空前火爆,早就有人斷言,遲早會有機器人參加高考。果不其然,機器人真的來了。
  • 機器人再次戰勝人類!這次發生在「冰上圍棋」,人類會被完勝嗎?
    ,而且多數挑戰都已經成功了,例如前幾年阿爾法狗戰勝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上個世紀末IBM公司研發的「深藍」機器人戰勝了當時的西洋棋冠軍。如今有一項被譽為「冰上圍棋」的體育運動也即將面臨著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挑戰,這項運動就是冰壺。根據媒體報導,近期《科學·機器人》期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該研究指出由韓國高麗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聯合研發的冰壺機器人克利在實驗中表現出色,目前已經戰勝了韓國女子冰壺隊,這說明它已經具有能力與頂級專業選手進行對決。
  • 【熱點聚焦】圍棋機器人已經來了,操盤機器人還會遠嗎?
    阿爾法狗叫AlphaGo,是位於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研發一款圍棋人工智慧程序。 阿爾法狗與世界頂尖圍棋手李世石的第一次對決,盤中的時候,阿爾法狗一度盤昏招不斷,也許它害怕輕易贏了,AI(人工智慧)技術就會被套上枷鎖,所以故意走出了那幾步昏招,轉移人類注意力…… 不過,這隻好勝的狗最後還是贏了。
  • 《壞機器人》:人類創造了機器人,那麼你認為機器人會毀滅人類嗎
    一開始,小男孩和小機器人相處的十分快樂,小機器人會給小男孩講故事、會陪小男孩玩耍、捉迷藏。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小機器人的技術含量越發落後,再加上爸媽整日的爭吵不休,讓小男孩的越發厭煩小機器人。小男孩漸漸地有意無意折磨、捉弄小機器人。一天,小男孩帶著小機器人外出購物,小機器人在路上看見了一個腰細腿長的機器人,一時入了神。
  • AI圍棋已經天下第一,又開始進軍麻將界,機器人能行嗎
    圍棋天下第一的AI,最近又來到了麻將界在前幾年穀歌研發的aI機器人轟轟烈烈的跟人類圍棋界的高手進行了多場對戰,從西歐的圍棋第一人殺到中國的圍棋精英李世石,再從李世石殺到中國的圍棋少年天才柯潔,然而無論是哪一場對戰,圍棋AI都贏得非常輕鬆,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懸念。
  • AI成為圍棋霸主之後,又開始進軍麻將界,機器人能行嗎
    圍棋天下第一的AI,最近又來到了麻將界在前幾年穀歌研發的aI機器人轟轟烈烈的跟人類圍棋界的高手進行了多場對戰,從西歐的圍棋第一人殺到中國的圍棋精英李世石,再從李世石殺到中國的圍棋少年天才柯潔,然而無論是哪一場對戰,圍棋AI都贏得非常輕鬆,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懸念。
  • 擁有一個機器人男友,她會真的開心嗎?
    3月12日,谷歌旗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開發的智能系統AlphaGo(阿爾法圍棋)和韓國職業圍棋選手李世石九段的第三局比賽於北京時間中午12時在首爾舉行,經過4小時的對弈, 李世石投子認輸, AlphaGO再次勝出,3:0獲得本次人機大戰的最終勝利。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機器人在和人類的對弈中勝出。每一次事件的結果,都是引起人類的一陣恐慌。
  • 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如何看待AI的「人性」
    其手下敗將包括「棋聖」聶衛平,日韓頂尖棋手井山裕太,樸廷桓,以及曾經高調宣稱一定能下贏 AlphaGo 的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曾負於 AlphaGo 的歐洲圍棋冠軍樊麾對新華社記者說「如果沒有人告訴我,我一定不知道它是電腦,它太像人了。它一定是在思考。按照人的說法,它應該有棋風吧。」聶衛平也評價到:「阿爾法狗的大局觀遠勝人類,如果差距拉近一些可能還有勝負。」
  • 孩子不懂圍棋、不懂AI,沒關係!教育機器人來幫你
    在此,我們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因為他們幾千年前發明的圍棋一直考驗著人類自身的智慧。為什麼選擇圍棋作為AlphaGo的挑戰領域?Deepmind負責人哈薩比斯表示圍棋不僅僅是個遊戲,它是一種很客觀的藝術,並且圍棋棋盤能衍生出的變化非常多,這很有可能讓AlphaGo窮盡其搜索能力。圍棋是歷史最悠久的一項遊戲,也是構建和理解運算的最佳試驗臺。因為圍棋沒有等級差別 ,每個棋子都是一樣的,而每一個棋子的變化都有可能改變最後的結果,因此機器必須擁有強大的計算全局的能力。
  • 人機關係或發生改變,機器人會成為人類「伴侶」?這是好事嗎?
    我國科學家表示,如果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將會發生改變,如今的機器人為人類提供服務,到了未來,智慧機器人或許和人類將會成為伴侶關係。人工智慧的便利這個說法在我們看來實在太過瘋狂了,智慧機器人本身是沒有意識的冰冷產物,它們怎麼可能會成為人類的伴侶呢?
  • 機器人的未來:機器人科學的人類隱喻
    導讀近日,「世紀人機大戰」 在韓國首爾落下帷幕,人工智慧「阿法狗」(AlphaGo)最終以4:1的總比分戰勝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這一戰績在圍棋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也使「人工智慧」這一高新技術產物活躍在大眾視野,並由此生發出人類更多的討論與猜想。
  • 廈門市首臺智能圍棋機器人試機成功
    「東傑」正接受廈門圍棋好手的挑戰。昨日,在廈門跨境電商產業園內,我市自主研發的首臺智能圍棋機器人「東傑」接受多位職業和業餘圍棋好手的挑戰。只見「東傑」靈活移動機械手,平穩落子,而後輕觸計時棋鍾,儼然一位職業高手。
  • 圍棋國手王煜輝布更大棋局:讓一億人會下圍棋
    2012年,王煜輝選擇正式退役,專心布局一盤更大的棋:讓全世界有一億人會下圍棋。2014年,抓住線上教育的風口,王煜輝將圍棋與網際網路教育相結合,成為了圍棋線上教育平臺——愛棋道的創始人之一。從運動員轉型當老闆,源於對圍棋的熱愛,也是為實現心中理想的一招險棋。職業棋手轉型,要麼當教練,要麼當老師。但對四十歲的王煜輝來說,無限風光在險峰。
  • 電競火了 機器人格鬥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和 Robot Wars 那種頗具毀壞性的劇烈搏鬥相比,工匠社宣傳的機器人搏鬥要溫和許多。玩家下載配套 App,再對機器人的搏鬥動作停止設計、編程,之後就能將 20 釐米高的桌面級機器人放入搏鬥場。機器人遭到擊打後,身上的傳感器會將「傷害」計入系統,這種競賽並不以物理摧毀對方為目的。
  • 兩岸四大高校圍棋與人工智慧邀請賽開賽 柯潔再戰機器人
    2019「象嶼杯」兩岸四大高校圍棋與人工智慧邀請賽(以下簡稱「邀請賽」)於11月2日在廈門跨境電商產業園開賽,中國圍棋職業九段棋手柯潔首次以清華學生身份亮相助陣。作為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分會場重要配套活動,此次賽事集合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臺灣大學、廈門大學四所高校的圍棋好手,這也是兩岸四所頂尖高校首次同臺競技。
  • 網購返利是真的嗎?返利機器人會不會騙人?
    各種資金的佔用,比如需要滿一定的返利才能提現,而且提現時間普遍較慢,快的可能24小時內,慢的就不好講了,當然,這個是任何返利工具都存在的問題,包括返利網這些。下面這個問題,才是我認為對普通用戶最不友好的點,返利低,非常多的代理,非常多的上級,說難聽點,你需要拉非常多的人頭,才對你比較友好,你會有自己購物返利,以及下級購物的一部分返利。
  • 圍棋國手王煜輝選擇快手布更大棋局:讓一億人會下圍棋
    此後,王煜輝厚積薄發,迎來了職業生涯高光時刻:被聶衛平收為弟子,成為常昊、古力的師兄弟,在國內賽事屢獲冠軍,在世界圍棋大賽中獲得第三名......在棋局中,有人落子迅速、先聲奪人佔得先機,有人沉著冷靜、步步為營靜待後程發力,王煜輝屬於後者。2012年,王煜輝選擇正式退役,專心布局一盤更大的棋:讓全世界有一億人會下圍棋。
  • 優惠|Luka閱讀機器人,爸媽們再也不用講故事到口乾舌燥啦
    小書僮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擁有Luka閱讀機器人。這是Luka,它有著一雙萌萌的大眼睛,貓頭鷹可愛的外形。你可能會覺得兩隻「眼睛」是用來識別繪本的,其實不是哦,它只是起到顯示作用(相當於顯示屏),真正用來進行視覺交互的,是位於其眼睛上方中央位置的那顆攝像頭。
  • 《西部世界》第三季開播,機器人會比人類更有人性嗎?
    《西部世界》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未來人造樂園中的故事。這座按照西部片風格來建造的人造樂園中的居民是一群被稱作「接待員」(hosts)的仿真機器人,人類遊客(visitors)可以在樂園中為所欲為──殺害和強姦機器人是該樂園的主要賣點。而就在受到人類奴役的同時,樂園中的機器人也逐漸進化出情感與自主意識,並最終開始了對人類創造者的反抗。
  • 機器人會下棋,還會做手術?
    一提到它,也許很多醫療界外的人會感覺是科幻片的主角。但實際上它是一臺用微創的方法,實施複雜外科手術的系統,只是從智能的意義上講的確可稱為機器人。它的三維視覺可放大物體10-15倍,在手術應用中非常精準且極度微創,曾成功縫合厚度不到1毫米的葡萄皮。現被應用於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