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兩彈一艇」元勳、原國家二機部部長劉傑逝世:享年104歲

2021-03-05 中國青年報

9月27日,原國家二機部部長、河南省委原第一書記、「兩彈一艇」元勳劉傑同志於9月23日在深圳逝世,享年104歲。

劉傑,生於1915年,原國家二機部部長、我國核工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七大代表。曾擔任過中共北平西郊區委書記、市委委員、農委書記;察哈爾省委書記;豫西區黨委第二書記兼軍區副政委。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長;國家地質部副部長、黨組書記;國務院三辦副主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

1952年至1957年任地質部副部長、黨組書記。國務院三辦副主任。期間地質部找到了我國第一座鈾礦。

1954年開始,主持創建核工業部,1967年「文革」期間被迫停止工作,1978年奉命調離二機部,赴任河南省委書記。

在二機部工作了13年,經歷了中央決策、爭取蘇援、蘇援中斷、完全徹底自力更生等幾個階段,圓滿實現了原子彈、氫彈研製試驗成功和核潛艇動力裝置初步設計,建成了我國核燃料循環工業體系,為我國核工業創建和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建立了豐功偉績,榮獲2009年頒發的國家首屆管理科學特殊貢獻獎。

劉傑1915年出生於河北威縣,「九一八」事變後參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至1949年分別任中共察哈爾省委副書記、察哈爾軍區政委、省委書記。北嶽區委副書記,豫西軍區第二政委、豫西黨委第二書記。開封市委副書記、警備區副政委。1949年至1953年任河南省委副書記兼工人工委書記、政協副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部長。


劉傑在地質部工作時,地質部發現了中國的第一座鈾礦。1952年,他和李四光一起,制訂了國內地質勘探規劃並組織實施,使地質勘探事業得以迅速發展。1954年,地質部的一支地質隊伍在綜合找礦中,在廣西發現了鈾礦床。1954年秋,時任地質部常務副部長的劉傑帶著產自廣西的鈾礦石標本向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匯報,劉傑手持蓋革計數器進行探測,放射性物質使儀器發出響聲,到會領導人都十分欣喜和興奮,這證明中國地下埋藏有鈾礦。鈾是製造原子彈的核心材料,有沒有鈾資源,決定著中國能不能自力更生地發展核工業。此後不久,按照周恩來的指示,在國務院第三辦公室下設立地質部普查委員會第二辦公室,開始鈾礦資源的開發工作。在當年的鈾礦地質勘查大會戰中,為了能詳細了解到鈾礦勘查的第一手資料,劉傑和普通技術人員一樣,深入野外一線、風餐露宿。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作出了創建中國核工業的戰略決策,中國核工業從那時起正式誕生。同年5月,中央決定調時任地質部黨組書記、常務副部長劉傑任國務院第三辦公室副主任,負責組織原子能事業的籌建工作。1956年11月,全國人大通過決議成立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2月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作為國務院對中國原子能事業的歸口管理部門,首任部長為宋任窮,劉傑、劉偉、錢三強等為副部長。1960年9月,劉傑被任命為二機部部長。


據史料記載,1959年6月,蘇共中央突然來信,婉拒提供原子彈樣品和資料。這是蘇聯政府在核領域毀約停援的先兆。後經中方多次催促、商談,仍無進展,直至1960年8月,撤退全部在華專家,停供所有設備材料。面對停援困難,周恩來代表黨中央於1959年7月指示:不理他那一套,自己動手,從頭摸起,準備用8年時間搞出原子彈。


劉傑在1962年提出的製造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兩年規劃,得到了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贊同。「兩年規劃」中提出1964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是個總目標和總任務。為了鼓舞士氣,二機部決定以蘇聯撕毀協議時間「596」作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工程的代號,激勵大家造出中國的「爭氣彈」。


1963年底,1:2全球爆轟出中子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次年初,又生產出合格的高濃縮鈾核燃料。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

劉傑曾在採訪中回憶說,原子彈爆炸的那天,自己心情很平靜。「爆炸前一天,總理問我爆炸是否能成功,我跟總理說:『一定能。』其實,當時我內心裡想會有三種結果。一種是乾脆利落;另一種是拖泥帶水;還有一種就是完全失敗。但我對科研工作者們有十足的信心,所以堅信一定能成功爆炸。」


在大力研製原子彈的同時,科學家們從1960年底已開始摸索氫彈原理。當時的二機部劉傑部長、錢三強副部長把研究氫彈的任務交給了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于敏等人。1966年12月28日,氫彈原理試驗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7時,空軍徐克江機組駕駛著72號轟炸機,進行氫彈空投試驗。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零3個月,中國用了2年零8個月。


1978年,劉傑奉命調離二機部,赴任河南省委書記。1978年至1985年,擔任河南省委書記、省長、省委第一書記、人大主任。1982年至1987年為中顧委委員。


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首屆管理科學獎頒獎大會上,原二機部部長劉傑因在任內成功爆炸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奠定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技術物質基礎、基本建成中國核燃料工業體系、在組織管理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而獲得管理科學特殊貢獻獎。 


劉傑逝世後,中顧委委員目前仍然健在僅有6人。他們分別是:李銳(1917年生,中組部原常務副部長)、萬海峰(1920年生,原成都軍區政委)、蘇毅然(1918年生,山東省委原書記)、李力安(1920年生,黑龍江省委原書記)、袁寶華(1916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焦若愚(1915年生,北京市原市長)。

劉老,一路走好!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楊漾),綜合環球時報(ID:hqsbwx)

相關焦點

  • "兩彈一艇"元勳、原國家二機部部長劉傑逝世
    1956年11月,全國人大通過決議成立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2月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作為國務院對中國原子能事業的歸口管理部門,首任部長為宋任窮,劉傑、劉偉、錢三強等為副部長。1960年9月,劉傑被任命為二機部部長。  據史料記載,1959年6月,蘇共中央突然來信,婉拒提供原子彈樣品和資料。這是蘇聯政府在核領域毀約停援的先兆。
  • 他是開國上將,首任二機部部長,有功於「兩彈一星」,62歲去世
    曾任八路軍總供給部副部長、國家計委副主任兼第二工業部部長、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共中央國防工業政治部主任等職的開國上將趙爾陸,為成功研製「兩彈一星」做出了突出貢獻,於1967年2月2日逝世,享年62歲。
  • 百歲老部長劉傑——我國核工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
    劉傑,原國家二機部部長、我國核工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出生於1915年,現已101歲,身體尚好,思維敏捷。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七大代表。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長;國家地質部副部長、黨組書記;國務院三辦副主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1954年開始,主持創建核工業部,1967年「文革」期間被迫停止工作,1978年奉命調離二機部,赴任河南省委書記。
  • 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逝世,享年100歲,開國將星僅存九顆
    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陳紹昆逝世,值得一說的是陳紹昆將軍是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將軍去世後,江蘇再無健在開國將軍。陳紹昆是陳姓百歲開國將軍之一,將軍去世後,全國各地沉痛哀悼、緬懷將軍過往,以此傳揚革命精神,銘記歷史。
  • 國家民委原副主任任英因病在北京逝世 享年85歲
    國家民委原副主任任英因病在北京逝世 享年85歲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3月04日10:25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 國家民委原副主任任英同志
  • 他68歲主政安徽,年齡最大的省委書記,曾任一機部部長,88歲去世
    曾任政務院秘書廳副主任、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一機部部長安徽省省長、省委代理第一書記,國家計委顧問等職的周子健,67歲擔任省長,68歲任省委代理第一書記,89歲去世。1952年,他調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先後任局長、部長助理、副部長、部長。1981年,67歲的周子健「空降」安徽,任省長,第二年任省委代理第一書記。是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安徽省委書記中年齡最大的。在安徽工作期間,他心繫群眾,勤奮工作,為安徽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陳潔同志逝世,享年101歲
    據新華社7月23日消息 原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代表、黨組成員陳潔同志,於2020年7月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逝世,享年64歲
    12月9日,記者從中國工程院官網獲悉: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於12月8日逝世,享年64歲。 據了解,王玉普是因病逝世。
  • 104歲開國少將楊思祿逝世 楊思祿個人簡歷照片資料介紹
    【江西籍的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楊思祿逝世】2020年11月18日,記者從楊思祿家屬處獲悉,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楊思祿於11月18日6時30分逝世,享年104歲。楊思祿,男,1917年10月出生於江西於都,開國將校之一。楊思祿於1933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長徵 。
  • 湖南省委原書記徐守盛逝世 享年67歲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共湖南省委原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徐守盛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5日16時4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67歲。
  •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逝世 享年64歲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8日10時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64歲。
  • 何鴻燊逝世,享年98歲
    北京時間5月26日,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第9屆至第11屆全國政協常委何鴻燊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8歲。
  • 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逝世 享年64歲
    中新網12月9日電 據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12月9日,應急管理部發布訃告: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2月8日10時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64歲。王玉普同志遺體告別儀式於12月14日(星期一)上午9時,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
  • 年終緬懷|2020年,這些共和國名將逝世
    今年逝世的開國將星分別是:陳紹昆 本文圖均為 資料圖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於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楊思祿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原顧問楊思祿同志於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詹大南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
  • 徐守盛逝世,享年67歲
    據江蘇衛視12月6日消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共湖南省委原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徐守盛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5日16時4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67歲。茲定於2020年12月9日上午10時,在南京西天寺殯儀館博愛廳向徐守盛同志遺體告別。
  •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院士逝世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院士逝世 2020-12-09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原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總經理黃建謨逝世,享年88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方面獲悉,原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總經理黃建謨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8日9時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疫情期間,遵照逝者生前遺囑和家屬意願,一切從簡,不開追悼會,不再舉辦遺體告別儀式。
  •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在天津逝世 14日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在天津逝世 14日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應急管理部首任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普逝世 享年64歲。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據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12月9日,應急管理部發布訃告: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8日10時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64歲。據悉,王玉普遺體告別儀式將於2020年12月14日(星期一)上午9時,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
  • 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院士逝世 享年64歲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於12月8日逝世,享年64歲。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2013.10免),中央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成員(2013.06免);2014.06——2015.04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正部長級);2015.04——2017.09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兼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5.05);2017.09——2018.03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
  • 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院士逝世,享年64歲
    12月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工程院官網獲悉: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於12月8日逝世,享年64歲。王玉普簡歷王玉普,男,漢族,遼寧新民人,1956年10月生, 198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月參加工作,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院油氣田開發工程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工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