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佐賀的超級阿嬤》看彪悍的鄉下老太帶給我們的育兒觀

2020-12-12 想讀兒童閱讀親子教育

《佐賀的超級阿嬤》寫的是作者島田洋七在外婆家淚中帶笑的童年生活。

這是一本充滿了生活痕跡、好玩的、彪悍的、帶給人溫暖和力量的書。

在這裡也放了我對這本書的視頻分享,和孩子一起看看吧,他可能會因此而捧起書,愛上閱讀!

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書中阿嬤的超級育兒觀

面對困境的態度

家裡沒有晚飯下肚了,聞到鄰居家飄來的飯菜香,外婆把窗戶一關 「睡覺吧」。「啊?晚飯呢?」「晚飯?晚飯哪能天天吃啊?」第二天早上,昭廣肚子癟癟地又問外婆:「早飯呢?」「早飯?昨天不是吃過了嗎?」最後他只好餓著肚子撐到了學校的營養午餐。

這個外婆狠心嗎?

如果當時的外婆淚眼婆娑地跟孩子說:「今天家裡什麼吃的都沒有,對不起,我們太窮了。」然後婆孫倆相擁而泣。

那才是跌倒人生谷底了,孩子會跟著你怨恨命運:「我真不幸,可恨,全是貧窮的錯!」他可能會自暴自棄,從此學壞,「貧窮可恥」的心理陰影也會影響著他一生。

肚子雖餓,可外婆樂觀的心態,從不曾讓他覺得自己很不幸。

面對現實的無奈,「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你會選擇哪個呢?

教孩子做事

昭廣到外婆家的第一天,外婆就開始教他做飯,因為外婆每天早上四點多就要起床做清潔工作,從此昭廣早飯一做就是八年,從河裡提水也成了每日的必修課。母親工資增多,昭廣也有了零用錢。他問外婆,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外婆立刻反問:「禮物?那你願意幫我嗎?」從此後,每次外婆生日時、身體不舒服時,昭廣都會代替外婆打掃佐賀的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職員辦公室和廁所。看到外婆的笑容,昭廣覺得這比送什麼生日禮物都好。

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吧,孩子需要你給他一起做事的機會。

這不僅能讓他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還能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記住,孩子不需要額外物質獎勵,你的肯定和滿意的神情就會給他無窮的動力。

關於學習

昭廣哭訴自己學不好歷史,外婆豪情萬丈地說:「你就寫,我不拘泥於過去。」面對一分兩分的成績單時(最高分五分),外婆安慰他說:「不要緊,不要緊,一分兩分加起來,就有五分啦。人生就是總和力。」

學習成績好不代表一切,這個社會本來就是由各種各樣的人組成的,有人用頭腦,有人靠技能,究竟哪個更好,誰能說得準呢?

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強壯的孩子作威作福,弱小的孩子受人欺負,會讀書的孩子得意揚揚。

如果讀書真的不是孩子的專長,根據孩子的特質,給孩子更多的選項呀。

如果大人們能理解這點,因為讀書而自卑的孩子會少很多。

讓孩子對學習保持興趣,永遠比成績高低更重要。

關於夢想

關於夢想外婆也有很多的金玉良言:

「到死以前人都要有夢想!沒實現也沒關係,畢竟只是夢想嘛。」「如果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不論是什麼結果,都不算失敗。」「人生不能盡如人意,失敗總是難免的。」「遊泳不是靠泳褲,靠的是實力。」

給孩子心中種一顆夢想的種子吧。

夢想不停地變換、有沒有實現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有主動做事的內在動力了。

那種通過自己努力,越來越接近夢想的感覺,遠超過夢想本身的價值。

怎麼樣聽完這些,有沒有被這位精神抖擻、豁達睿智的阿嬤觸動到?

這只是摘取了書中的一小部分內容,阿嬤的超級之處遠不止這些。

每天抽一會時間,跟孩子一起讀書吧,你也會成為孩子心中的「超級爹媽」的。

我是會子,我們一起學習做更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佐賀的超級阿嬤》,窮養的孩子也可以很快樂,日本阿嬤的育兒觀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講述日本喜劇泰鬥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的童年時代,被寄養在阿嬤家的故事。那時日本戰敗後不久,經濟蕭條,他從小父親因廣島核輻射去世了,媽媽獨自拉扯昭廣和哥哥兩個小孩,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因為擔心昭廣常半夜出門會有危險,於是將八歲的他寄養到鄉下的外婆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很值得一看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看了有半個月之餘,一直不捨得看完。故事大概講述了德永昭廣八歲那年來到佐賀的鄉下老家,爸爸因為二戰核輻射死亡,媽媽無力扶養昭廣,初來乍到沒有玩具也沒有朋友,甚至送他來的姨媽也匆匆轉身離開,迎接昭廣的是低矮破舊的房屋,以及獨立撫養了七個兒女的超級阿嬤。
  • 《佐賀的超級阿嬤》:觸動我們內心的,往往是最樸實的情感
    最近幾天,我看了《佐賀的超級阿嬤》的書籍,覺得不過癮,又把電影版的《佐賀的超級阿嬤》也看了一遍。滿滿的暖心場面和各種淚目場景,把我多次帶到那個物質並不豐富,人情卻很樸實的年代。影片中的阿嬤只是一個做清潔工的老太太,家境貧困,她卻能給自己的外孫最寶貴的人生經驗以及獲得幸福感的方法。
  • 好書推薦 《佐賀的超級阿嬤》
    適合三-六年級小朋友閱讀 內容簡介 · · · · · · 因為無力扶養,母親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到佐賀鄉下的外婆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做樂觀的窮人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很感人的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這部電影是2006年上映的日本電影。那年,昭廣八歲,他的母親是一位單親媽媽,由於母親忙於工作沒辦法照料他。一天大姨過來看望他們。在車站送別大姨的時候,昭廣被媽媽推上火車,讓大姨帶他去了阿嬤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生活很苦,阿嬤很酷,這,有點意思
    「阿嬤,這兩天都只吃白米飯,沒有菜呀!」我剛抱怨完,外婆就哈哈大笑著回答說:「明天哪,可能連白米飯都沒有了!」我和外婆對視一眼,一齊哈哈大笑。在《佐賀的超級阿嬤》這部電影裡聽到這段話,我竟然被逗樂了。因為無力撫養,島田洋七在八歲那年被母親一把推上了火車,從此被寄養在了佐賀鄉下的外婆家,直到獲準以公費生的資格進入廣島的廣陵高中,才離開了佐賀離開了阿嬤。島田洋七把自己和阿嬤相處時的趣事展現在《佐賀的超級阿嬤》這部電影裡,無論是從阿嬤的快樂教育經還是快樂的人際關係,亦或是愉快家事、笑容哲學等,都詳細記錄了阿嬤是怎麼笑著活下去的。
  • 幸福真的很簡單——《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的作者是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講述了在二戰過後的經濟大蕭條時代,年僅8歲的昭廣離開了家鄉廣島,被母親送到了佐賀的鄉下老家,交由阿嬤撫養。生活雖然由貧苦轉為赤貧,我們的小主人公卻在外婆的感染下,真正的領悟到了幸福的真諦。
  • 《佐賀的超級阿嬤》:阿嬤的人生錦囊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個影片的背景是二戰結束後,日本迎來「昭和蕭條」,整個日本滿目瘡痍。影片講述德永昭廣對他與外婆(也就是阿嬤)童年真實相處的一段幸福時光的回憶錄。1958年,昭廣的母親出於家裡貧窮和工作環境不好的原因,無奈將少年昭廣送到生活在佐賀的外婆家。
  • 遊小「朗讀者」第十一期:《佐賀的超級阿嬤》
    有一個名叫昭廣的孩子,他叫他外婆——阿嬤。昭廣的媽媽工作很忙,沒有時間照顧他,昭廣的姨媽就帶他來到阿嬤身邊,讓他和阿嬤一起生活。阿嬤家門前有一個「超級市場」。有人會說,我家門前也有一個超市。如果你以為這個「超市」和我們常逛的蘇果超市、沃爾瑪超市一樣,想買什麼就放什麼到購物車裡,那你就錯啦!這個「超級市場」是阿嬤家門前是一條河,而購物車是河上架著的一根長長的木棍。
  • 佐賀的超級阿嬤告訴你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記錄,ID:faxianji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於2001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日本的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日本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
  • 《佐賀的超級阿嬤》我們一直都這麼窮,我們要做開朗的窮人
    《佐賀的超級阿嬤》電影中8歲的德永昭廣離開了廣島和媽媽,隨著阿姨來到佐賀鄉下的外婆家,雖然外婆家很窮,生活很艱難,但外婆有豐富的生活智慧,總是帶來神奇的生活妙招,外婆在貧窮時的開朗豁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昭廣。
  • 小學書單中不應該錯過的一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
    前些年,當我還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時,常為一件事而感到頭疼:該給孩子看哪些課外書?有人說:這有什麼難的?學校老師會發書單的,按圖索驥即可。學校給我製作推薦書單的期限是兩個星期,趁著這個空當期,我挑了幾本達人們推薦的書看,其中《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的內容並不複雜,但是令人深思。有意思的是,這本書竟然沒有出現在那時我所見到的任何書單中。德永昭廣失去了父親,母親因無力撫養,把年僅8歲的他送到了佐賀鄉下的外婆家寄養。
  • 《佐賀的超級阿嬤》告訴你
    今年我看了一些電影,據我能記住的、不完全的統計:刺蝟的優雅,紐約的一個下雨天,超脫,那人那山那狗,我的父親母親,牧馬人,溫蒂妮,春天情書,真心半解,弱點,秋天的童話,小婦人,甚至迪士尼電影(強調一下 )花木蘭都挺對我胃口的,但要選出一部電影來給2020代言並畫上一個句號的話,我選《佐賀的超級阿嬤》。
  • 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時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一窮就窮一生
    ———— 《佐賀的吵架阿嬤》島田洋七1957年,小昭廣剛剛8歲,因為父親病逝,母親無力撫養昭廣和哥哥,無奈之下,母親不得不把小昭廣送到佐賀的阿嬤家,阿嬤很窮,但她卻用自己的超級人生哲學————諸多神奇的生活技能,治癒了小昭廣童年歲月。
  • 我讀《佐賀的超級阿嬤》
    阿嬤,在中國是外婆的意思。這本書講的是昭廣被媽媽送到鄉下外婆家生活的故事。昭廣的父親早逝,是原子彈爆炸造成的身體生病。昭廣是弟弟,他還有個哥哥,媽媽為了養活兄弟倆需要上班,顧不過來幼小的他。只能把他送到鄉下外婆的身邊,拜託外婆照顧。在昭廣阿姨拜訪他們回去的時候,火車門要關的時候,把不留神的昭廣留在要開的火車上,然後哭著告別。昭廣初到外婆家的描寫很細緻。
  • 《佐賀的超級阿嬤》如果你還不能改變世界,那就改變你自己
    因為媽媽要維持生計,只得把他寄養在鄉下的外婆家,就是被他稱為「佐賀的超級阿嬤」。戰後的日本,物資匱乏,經濟停滯,人民困苦。他的外婆在物質條件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想盡一切辦法去尋找食物,給他灌輸積極向上的思想,告訴他,幸福不是物質決定的,如果你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你自己。他的外婆有很多關於生存的智慧。
  • 《佐賀的超級阿嬤》有一種智慧叫:窮不可怕,就怕心窮一生
    然而,讓這位被譽為日本喜劇泰鬥、相聲天才的演員真正紅遍亞洲的,卻是他的自傳小說——《佐賀的超級阿嬤》。《佐賀的超級阿嬤》發表於2001年,在日本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暢銷書排行榜前列。2006年,繁體版在臺灣出版,上市第一周就登上了排行榜的冠軍寶座。而讓人更為驚嘆的是,讀者為了這部小說能搬上銀幕,竟主動募集了一億日元。
  • 一期一會‖當我們崇拜赤貧生活時,我們在崇拜什麼
    一期一會 有一段時間,我痴迷於看日本的一些出名的書籍,像是青山七惠的《一個人的好天氣》、妹尾河童的《窺視印度》《河童雜記本》、島田洋七的《佐賀的超級阿嬤》等等。看這些書我有了些什麼收穫呢?
  • 真正的《佐賀的超級阿嬤》版本,原來的思念只是一瞬間,哭笑不得
    只有一個阿嬤,我的眼淚會不知不覺地留下。打電話給奶奶阿嬤,打電話給奶奶阿嬤。也許外婆不喜歡媽媽,所以外婆對我和弟弟也很不友好。因為爺爺和爺爺死得很早。只有奶奶和奶奶是長輩,我想我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找到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