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孩子該怎麼活?佐賀的超級阿嬤告訴你

2021-01-19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記錄,ID:faxianji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於2001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日本的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日本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

故事講述了小主人公德永昭廣在8歲那年,離開家鄉廣島,來到佐賀的鄉下老家。這裡沒有玩具,沒有朋友,甚至連送他來的姨媽也轉身離開,迎接昭廣的只有低矮破舊的房屋,以及獨立撫養了七個兒女的超級阿嬤。剛來阿嬤家的昭廣無法適應這裡的寒酸生活,但隨著時光的流逝,昭廣漸漸體味到了與阿嬤在一起生活的幸福 。

2001年,島田洋七將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因真摯感人的內容,引起極大反響,經《窗邊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專訪推薦後,更造成轟動。

2005年,深受感動的讀者自動發起「一人一萬日元」活動,募集到一億日元的拍攝資金,把《佐賀的超級阿嬤》搬上銀幕,成為電影史上最感人的事件之一。電影公演後,被譽為近來年「最感動人心的電影」。

生不易,活著更不易,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相信每個有過困苦的童年經歷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

島田洋七將自己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書,拍成電影,因為這是他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經歷。

姥姥的生活哲學:河流是我們家的超級市場。

姥姥家門前的小河,會飄來很多別人不要的蔬菜水果。這種撿拾別人遺棄的食物的生活方式,被姥姥描述成自動配送到家的超級市場,她讓8歲的德永昭廣並沒有因為貧窮的生活而感到沮喪,反而開心的找到一個酸甜的西紅柿。姥姥身體力行的教育,讓德永昭廣得以健康的成長。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生活哲學。

看一下我們現在家庭教育,是不是過於注重孩子物質的享受,而忽略掉讓孩子體會生活的本質。因為終有一天孩子需要真正面對自己的人生,是絕望,還是依舊滿懷希望地前行,內心的動力來自於童年對生存世界的感受。

生活給你什麼,就開心地接受什麼。

豁達,需要智慧和幽默。隨遇而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們的很多煩惱來自於對於生活要求的太多,而對於生活了解的不深。姥姥是一個具有高度生活智慧的人,她將這種智慧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長。姥姥編織的謊言有很多,我們也是長大後才能理解大人們善意的欺騙。一雙舊鞋,一件別人穿過的衣服,只要你開心,生活就沒有悲苦。姥姥是懂得生活的人,她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我們的長輩也大多如此。

節約,不是小氣。

赤貧的姥姥要養活一個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窮人家的孩子也有很多選擇的機會。沒錢學習劍道和柔術,可以光著腳練習跑步。這是姥姥恪守的生存底線,因為吃飯是活著的第一要素。8歲的德永昭廣從此要赤腳奔跑在一無所有的世界裡,他要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人生。好在世上自有溫情在,一塊破碎的豆腐,一個我不需要的便當,都蘊含著沉甸甸的關愛,這種關愛,是不需要以尊嚴為代價的。這部電影的感人之處我覺得正在於此。每個人都看見了德永昭廣的貧窮,每個人都在默默幫助他。姥姥的節約,不是小氣。世界不欠我們什麼,只有擁有人格的獨立,才有真正的尊嚴。

天下有兩種窮人,一種是消沉的窮人,一種是開朗的窮人。

相對於富有,貧窮才是人生的常態。富人有富人不斷追求的煩惱,窮人也可以有開心的自信。姥姥向孩子灌輸的窮人理論,包含了多少無奈。姥姥知道,消沉只會給生活再加上一抹灰色。如果說姥姥的生活觀是:竹密無妨溪水過,那麼德永昭廣的人生就是:天高不礙邊雲飛。德永昭廣用自己的不花一分錢的奔跑,終於贏來成長中最有價值的收穫。誰也不能阻擋一個開朗的窮人奔向幸福的彼岸。

這部笑中帶淚的電影,戳中了無數人的心,片中滿滿的正能量與無處不在的愛,讓人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在逆境中成長,才是成長的真正方式。

相關焦點

  • 《佐賀的超級阿嬤》,窮養的孩子也可以很快樂,日本阿嬤的育兒觀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講述日本喜劇泰鬥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的童年時代,被寄養在阿嬤家的故事。那時日本戰敗後不久,經濟蕭條,他從小父親因廣島核輻射去世了,媽媽獨自拉扯昭廣和哥哥兩個小孩,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因為擔心昭廣常半夜出門會有危險,於是將八歲的他寄養到鄉下的外婆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時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一窮就窮一生
    ———— 《佐賀的吵架阿嬤》島田洋七1957年,小昭廣剛剛8歲,因為父親病逝,母親無力撫養昭廣和哥哥,無奈之下,母親不得不把小昭廣送到佐賀的阿嬤家,阿嬤很窮,但她卻用自己的超級人生哲學————諸多神奇的生活技能,治癒了小昭廣童年歲月。
  • 《佐賀的超級阿嬤》|生活很苦,阿嬤很酷,這,有點意思
    因為無力撫養,島田洋七在八歲那年被母親一把推上了火車,從此被寄養在了佐賀鄉下的外婆家,直到獲準以公費生的資格進入廣島的廣陵高中,才離開了佐賀離開了阿嬤。島田洋七把自己和阿嬤相處時的趣事展現在《佐賀的超級阿嬤》這部電影裡,無論是從阿嬤的快樂教育經還是快樂的人際關係,亦或是愉快家事、笑容哲學等,都詳細記錄了阿嬤是怎麼笑著活下去的。
  • 《佐賀的超級阿嬤》很值得一看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看了有半個月之餘,一直不捨得看完。故事大概講述了德永昭廣八歲那年來到佐賀的鄉下老家,爸爸因為二戰核輻射死亡,媽媽無力扶養昭廣,初來乍到沒有玩具也沒有朋友,甚至送他來的姨媽也匆匆轉身離開,迎接昭廣的是低矮破舊的房屋,以及獨立撫養了七個兒女的超級阿嬤。
  • 《佐賀的超級阿嬤》:做樂觀的窮人
    列車上一個小男孩正難過地揮手告別自己的媽媽,媽媽說你到了以後,外婆就會就會來接你。在小的時候,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只好送到爺爺奶奶或者外婆外公家。我在小時候,有一段時間也是這樣。
  • 《佐賀的超級阿嬤》我們一直都這麼窮,我們要做開朗的窮人
    《佐賀的超級阿嬤》電影中8歲的德永昭廣離開了廣島和媽媽,隨著阿姨來到佐賀鄉下的外婆家,雖然外婆家很窮,生活很艱難,但外婆有豐富的生活智慧,總是帶來神奇的生活妙招,外婆在貧窮時的開朗豁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昭廣。
  • 《佐賀的超級阿嬤》告訴你
    今年我看了一些電影,據我能記住的、不完全的統計:刺蝟的優雅,紐約的一個下雨天,超脫,那人那山那狗,我的父親母親,牧馬人,溫蒂妮,春天情書,真心半解,弱點,秋天的童話,小婦人,甚至迪士尼電影(強調一下 )花木蘭都挺對我胃口的,但要選出一部電影來給2020代言並畫上一個句號的話,我選《佐賀的超級阿嬤》。
  • 遊小「朗讀者」第十一期:《佐賀的超級阿嬤》
    同學們,媽媽的媽媽,你稱呼她什麼?是外婆,是婆婆,還是姥姥呢?有一個名叫昭廣的孩子,他叫他外婆——阿嬤。
  • 《佐賀的超級阿嬤》有一種智慧叫:窮不可怕,就怕心窮一生
    然而,讓這位被譽為日本喜劇泰鬥、相聲天才的演員真正紅遍亞洲的,卻是他的自傳小說——《佐賀的超級阿嬤》。《佐賀的超級阿嬤》發表於2001年,在日本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暢銷書排行榜前列。2006年,繁體版在臺灣出版,上市第一周就登上了排行榜的冠軍寶座。而讓人更為驚嘆的是,讀者為了這部小說能搬上銀幕,竟主動募集了一億日元。
  • 《佐賀的超級阿嬤》:阿嬤的人生錦囊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一個特別的人存在,這個人也許會改變你的一生。對於德永昭廣來說,外婆就是那個影響他一生的特別的人。《佐賀的超級阿嬤》這個影片的背景是二戰結束後,日本迎來「昭和蕭條」,整個日本滿目瘡痍。影片講述德永昭廣對他與外婆(也就是阿嬤)童年真實相處的一段幸福時光的回憶錄。
  • 《佐賀的超級阿嬤》:觸動我們內心的,往往是最樸實的情感
    最近幾天,我看了《佐賀的超級阿嬤》的書籍,覺得不過癮,又把電影版的《佐賀的超級阿嬤》也看了一遍。滿滿的暖心場面和各種淚目場景,把我多次帶到那個物質並不豐富,人情卻很樸實的年代。影片中的阿嬤只是一個做清潔工的老太太,家境貧困,她卻能給自己的外孫最寶貴的人生經驗以及獲得幸福感的方法。
  •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看彪悍的鄉下老太帶給我們的育兒觀
    《佐賀的超級阿嬤》寫的是作者島田洋七在外婆家淚中帶笑的童年生活。這是一本充滿了生活痕跡、好玩的、彪悍的、帶給人溫暖和力量的書。在這裡也放了我對這本書的視頻分享,和孩子一起看看吧,他可能會因此而捧起書,愛上閱讀!
  • 幸福真的很簡單——《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的作者是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講述了在二戰過後的經濟大蕭條時代,年僅8歲的昭廣離開了家鄉廣島,被母親送到了佐賀的鄉下老家,交由阿嬤撫養。生活雖然由貧苦轉為赤貧,我們的小主人公卻在外婆的感染下,真正的領悟到了幸福的真諦。
  • 小學書單中不應該錯過的一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
    前些年,當我還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時,常為一件事而感到頭疼:該給孩子看哪些課外書?有人說:這有什麼難的?學校老師會發書單的,按圖索驥即可。達人B說:「《紅樓夢》怎麼能進小學生書單呢?這麼小的孩子讀得懂嗎?起碼得標註一下是青少版吧。」達人C說:「殷健靈雖然是兒童文學作家,但這本《橘子魚》裡面講的是中學生早戀、墮胎的事情啊!」
  • 好書推薦 《佐賀的超級阿嬤》
    適合三-六年級小朋友閱讀 內容簡介 · · · · · · 因為無力扶養,母親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到佐賀鄉下的外婆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如果你還不能改變世界,那就改變你自己
    因為媽媽要維持生計,只得把他寄養在鄉下的外婆家,就是被他稱為「佐賀的超級阿嬤」。戰後的日本,物資匱乏,經濟停滯,人民困苦。他的外婆在物質條件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想盡一切辦法去尋找食物,給他灌輸積極向上的思想,告訴他,幸福不是物質決定的,如果你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你自己。他的外婆有很多關於生存的智慧。
  • 我讀《佐賀的超級阿嬤》
    阿嬤,在中國是外婆的意思。這本書講的是昭廣被媽媽送到鄉下外婆家生活的故事。昭廣的父親早逝,是原子彈爆炸造成的身體生病。昭廣是弟弟,他還有個哥哥,媽媽為了養活兄弟倆需要上班,顧不過來幼小的他。在廣島,昭廣家是個窮人家庭,沒想到佐賀的外婆家會是這個樣子,更窮,不過在這裡卻度過了不一樣的人生。「但是,初見這棟房子時的不祥預感,仍然準確無誤。我在廣島時雖然也窮,但在這裡,我卻淪為更低一級的赤貧階層了。不過,也是一般人體驗不到的一段快樂歲月的開始!」
  • 真正的《佐賀的超級阿嬤》版本,原來的思念只是一瞬間,哭笑不得
    只有一個阿嬤,我的眼淚會不知不覺地留下。打電話給奶奶阿嬤,打電話給奶奶阿嬤。也許外婆不喜歡媽媽,所以外婆對我和弟弟也很不友好。因為爺爺和爺爺死得很早。只有奶奶和奶奶是長輩,我想我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找到阿嬤。
  • 《謝謝您,阿嬤》:樂於分享,懂得感恩的孩子運氣一定不會差
    阿嬤燉了一鍋湯,味道香飄四溢,街坊鄰居們聞香而來,阿嬤熱情地邀請他們品嘗燉湯。眼看到了晚餐時間,阿嬤才發現,燉湯已經沒有了,而她一口都沒有喝到。阿嬤很沮喪,就在這時,她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晚餐。是什麼呢?我不告訴你,你自己去看《謝謝您,阿嬤》。《謝謝您,阿嬤》是歐吉·莫拉所繪的第一本圖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