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說不完的神話故事,神話故事中又有說不完的神獸,幾乎沒人能把它們全部記下,但唯獨「龍」,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會牢牢記住的。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歷代君主自稱「真龍天子」,有了孩子我們「望子成龍」,就連十二生肖裡都有龍。
1987年,河南省濮陽市為了解決城市居民用水和工業用水問題,決定修建引黃供水調節池,結果施工中意外發現了一處早期仰韶文化遺址,他們立即聯繫了當地文物部門,於是考古專家們對河南省濮陽縣的一個村莊進行了發掘,竟然意外發現了距今約6400年的「龍」,它是目前全國考古發現的龍圖案中年代最早的,故被譽為「中華第一龍」。
當年《人民畫報》為了慶祝這個發現,用了19種文版發行到120個國家,隨後《人民日報》、《中國文物報》、《文物》等等都做了相關報導,這不得不讓人們再次議論:龍是否真的存在。
時間再次回到1987年,考古專家們正在對第一組墓穴進行發掘,在第45號墓穴中,發現了一男性骨架,身長1.84米,呈現仰臥狀,在他的身邊,靜靜躺著「一條龍」和「一隻虎」,根據專家們的推測,此人極有可能是黃帝的孫子顓頊。
「龍和虎」皆由蚌殼擺成,龍身約1.7米,龍頭朝北、面朝東,昂首弓背,尾部作擺動狀,遠遠看去,似乎在自由翱翔;虎的頭朝北、面朝西,四肢舒展,姿勢宛若猛虎下山。龍、虎的位置符合《史記·天官書》中的「東宮蒼龍,西宮白虎」。
除了45號墓穴中的龍、虎圖案,在其他墓中還發現了「人騎龍鬥虎」的圖案,符合「黃帝騎龍而升天」、「顓頊乘龍而至四海」的傳說。所有的發現匯集到一起,再次讓人們覺得,龍就是真實存在的。
當然了,每次說到「龍」,就一定會提到1934年發生的「遼寧營口墜龍事件」,因為這條「龍」是有資料圖片的,而且圍觀群眾非常多。從圖片上我們可以很快發現,這條「龍」的身體很長,並且頭部有犄角,符合大家對龍的認識。
再看1944年的「松花江墜龍事件」,當時10多個村民打魚歸來,看到村民們都圍在一起看什麼,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條長約10多米的「黑龍」躺在地上,它的腿比小夥子的胳膊還要粗,通體都是鱗片,面部長著七八根長鬚,又粗又硬,隨著「黑龍」噴氣而抖動,關鍵它特別臭,幾百米外就能聞到腥臭味。
當時這群村民圍觀了1個多小時,由於突然下起了大雨,才依依不捨地回家了,想著第二天再去看看它。結果第二天來的時候,「黑龍」早就不見了,只留下一條深溝和濃濃的腥臭味。
這兩起「墜龍事件」的圍觀群眾都相當多,所以可信度也較高,但後來經過專家們的考證,都否定了大家所見是「龍」,當年《走近科學》節目組認為那是「鯨魚的骨骼」。
那麼各位讀者朋友們覺得貫穿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神獸「龍」是否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