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劇烈腹痛
7月22日晚 , 家住冷水江礦山81歲的楊爺爺突然右上腹部一陣劇烈地疼痛 , 他強忍一個小時後才打電話給子女們說明情況 。 兩小時後 , 楊爺爺被家屬護送來到了冷水江市人民醫院 , 這時已經是晚上11點了 。 急診化驗了血常規、做了腹部B超 , 均未查找出腹痛的確切原因 。
後來 , 急診科醫生建議家屬帶著老人去住院部的普外科找專科醫生看看 。 普外科當晚值班的是主治醫師王斌 , 王醫生為患者做完腹部檢查後向家屬說道:「我懷疑是消化道穿孔引起的腹痛 , 你們立刻帶老人家去做一個腹部CT檢查」 。
果不其然 , CT的結果真的驗證了王醫生的初步判斷 , 被確診為:消化道穿孔 。 腸穿孔後導致的急性瀰漫性腹膜炎就是楊爺爺劇烈腹痛的真正原因 。
3個小孔的微創手術
做完檢查回到科室已經是凌晨1點多 , 王醫生看到結果說道:「這個要緊急做手術 , 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 我會立刻聯繫二線手術醫生」說罷立馬打電話聯繫 。 短短十來分鐘 , 普外科副主任醫師謝璐立馬趕到了醫院 。
「醫生 , 這種手術要開腹做吧 , 要出很多血吧 , 老人家這麼大年紀能耐受得了嗎?」家屬問 。
「不用開腹 , 可以做微創手術 , 就是在腹部的不同部位打3個小孔 , 通過觀察圖像 , 用各種手術器械在體外進行操作來完成手術」醫生解釋道 。
「還有這種手術?3個小孔就能完成那麼複雜的手術 , 太不可思議了!」帶著疑問 , 家屬們在手術室門外焦急地等待 。
凌晨兩點的無影燈下
完善各項術前準備後 , 凌晨兩點的無影燈下 , 麻醉醫師遊偉成功地為楊爺爺實施了全身麻醉 ; 器械護士周啟時在仔細的清點著手術器械 ; 巡迴護士丁秀珍在嚴密地配合工作確保手術順利的開展 。 一切準備就緒 , 普外科副主任醫師謝璐、主治醫師王斌上臺開始為楊爺爺進行腹腔鏡下消化道穿孔修補手術 。
術中 , 予以吸乾淨肝周、膈下、盆腔的明顯黃色渾濁滲液約500ml , 小心分離粘連的組織 , 用可吸收線全層縫合、成功修補0.5cm大小的圓形穿孔處 , 最後反覆大量溫鹽水衝洗腹腔至乾淨 , 整個術程非常順利 , 術中出血僅10ml 。
楊爺爺術後第二天就可以在家屬的攙扶下下床活動 。 目前 , 身體已基本康復 。 家屬驚嘆先進微創手術後的效果 , 頻頻誇讚冷水江市人民醫院普外科高超的醫療技術!
普外科副主任醫師謝璐介紹:
腹腔鏡手術 , 是一門新發展起來的微創方法 , 是傳統剖腹手術的跨時代創新 , 可同時檢查和治療 , 是未來手術方法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 一般地說 , 大部分普通外科的手術 , 腹腔鏡手術都能完成 。 如闌尾切除術 ,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疝氣修補術、結腸切除術、脾切除術、腎上腺切除術 , 還有卵巢囊腫摘除、宮外孕、子宮切除等 ,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日益完善和腹腔鏡醫生操作水平的提高 , 幾乎所有的外科手術都能採用這種手術 。 我科的腹腔鏡手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
手術過程:在腹部的不同部位做數個直徑5~12毫米的小切口 , 通過這些小切口插入攝像鏡頭和各種特殊的手術器械 , 攝像系統在良好的冷光源照明下 , 將腹腔內的臟器攝於監視屏幕上 , 可直接清楚地觀察患者腹腔內情況 。 手術醫師在腹腔外操縱手術器械 , 對病變組織進行探查、電凝、止血、組織分離與切開、縫合等操作 。
特點優勢:
一、多角度「視察」 , 效果直觀
可以在不牽動腹腔臟器的前提下從不同角度和方向檢查 , 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很深的位置 , 達到直觀檢查的效果 。
二、恢復快
腹腔鏡手術是真正微創手術的代表 , 患者受到的創傷遠遠小於開腹手術 , 術後恢復快 。
三、住院時間短
患者恢復快 , 住院時間短 , 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 術後可早期下床 , 大大減輕了家屬陪伴護理的強度 。
四、腹部美容效果好
傳統手術疤呈長線狀 , 影響外觀 , 腔鏡手術不留疤痕 , 特別適合女性美容需要 。
五、盆腔粘連少
微創技術 , 無需開刀 , 手術對盆腔幹擾少 , 沒有紗布和手對組織的接觸 , 很少縫線或無須縫線 。 手術中充分衝洗盆腔 , 因此腔鏡手術後患者盆腔粘連遠遠少於開腹手術 。
六、術後併發症少
戳孔感染遠比傳統開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少 。 腹壁戳孔取代了腹壁切口 , 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應神經的損傷 , 術後不會出現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 , 不會因為腹壁肌肉瘢痕化影響運動功能 , 不會因為腹壁神經切斷引起相應皮膚麻木 。
(劉梅)
【來源:冷水江市人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