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懷宏談網絡時代的閱讀

2020-12-14 漯河統戰網

何懷宏談網絡時代的閱讀

生活新聞

2020-04-23 07:31:17

  • 管理

  • 576 0


    談到讀書,我想我們還是要面對現實、立足現實。一些老式的讀書方法雖依然有用,但的確也不完全管用了。所以,我們既要堅持讀書,同時也有必要根據現實發展調整我們的閱讀方法。
    那麼,今天和閱讀直接相關的一個最大現實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網絡普及的時代。
    關於網絡時代的閱讀問題,曾經有過一些爭議:網絡時代還要不要讀書?紙質圖書是不是將要衰落,乃至被電子圖書所替代?
    當然,依然想讀書、愛讀書的人最關心的問題還是:今天我們應該怎樣閱讀,怎樣利用網際網路時代的技術優勢,同時又克服它的劣勢? 
    網絡時代的技術優勢是很明顯的。有了可以上網的電腦和手機,還有各種電子閱讀器,我們可以大量儲存和隨時閱讀各種書籍和資料。一部可以隨身攜帶的手機或平板電腦,再加上移動硬碟等裝置,就幾乎可以相當於過去的一個書房乃至小圖書館。
    根據幾個關鍵詞,我們可以隨時、快捷地上網搜索各種資料,匯集同類和近似的內容,這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外包」我們過去讀書所需要的博聞強記的功夫和能力。
    而通過微信、微博等進行網絡閱讀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可以及時聽到過去紙書時代不易聽到的各種意見,尤其是民眾的呼聲。
    在網絡上,所有人都可以是作者。這對我們了解真實的民意幫助很大,與保持同人民的緊密聯繫關係甚大。我們還會欣喜地發現網絡上湧現出一些「意見領袖」,有些甚至擁有遠超學者專家的影響力,這在過去讀紙書的時代是幾乎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網絡帶來的問題:意見紛呈,讓人目不暇接,其中不免泥沙俱下,包括一些人身攻擊和不實之詞,或者無謂的爭論,或者動輒「跪了」「震驚了」的聳人聽聞之語。這就需要我們提高辨別力,至少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閱讀網絡還容易讓人上癮,一個連結接著一個連結,結果分散了注意力,導致擱置了本應關注的中心問題,或者無法深入思考,只是在表層划水。
    那麼,要提高這種辨別力,就要給網絡閱讀一個恰如其分的位置,需要我們讀書。讀書是一個基礎,我們的知識體系、思想見識乃至寫作能力的提升還是要以讀書為基本功。
    借用過去的一個口號,我們今天也許可以考慮一種「多、快、好、省」的讀書方略。
    首先是多。讀書一定要足夠多,要有一種量的強制性。我這裡倒不是說一定都要讀紙書,喜歡用電子閱讀器的也各取其便。但即便在網上閱讀,我們也要多讀有分量的內容。看微博、微信可以看到一些好段子或者「金句」,但讀那些有分析和理據的長篇文字才能真正長見識。
    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湧流的時代,其實我們更需要建立一個較好的知識和思想框架。雖然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新事物,研究新問題,補充和更新我們的知識,但也不必太相信「知識爆炸」「知識總是在快速更新換代」等說法,許多信息中知識的含量其實很少,而智慧的含量更少,甚至多有誤導和偏差。我們要把握好自己,不妨把主要氣力花在一些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經典讀物上。
    閱讀這些基礎性的書籍要達到足夠的量,我們不能讀了幾本書就覺得夠用了。為此最好讓自己能有一段集中讀書的機會——假期、培訓甚至防疫期間都可能用來大量讀書。你可能有時會覺得一些人不怎麼讀書似乎也挺「聰明」,但那種「聰明」是走不遠的,或者至少可以說,他如果多讀書不僅可以更「聰明」,而且可以更有智慧。
    尤其是需要研究和寫作的朋友,更是需要多讀書。好文章是怎麼寫出來的?就好比過去一個秀才寫文章的時候總是痛苦不堪,妻子問他:「你怎麼一到這時候就這樣,好像比我生孩子還難啊?」秀才回答說:「那是你肚子裡有,而我肚子裡沒有啊!」這個秀才估計就是讀書少了,或者只讀應考一類的書。飽讀詩書,其義自顯,其文自暢,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其次是快。要多讀書,但我們的時間畢竟有限,怎麼辦呢?那就要提高讀書的速度。我這裡只談一點,就是我們一定要邁過有聲讀書的門檻。不少人似乎是在默默讀書,但其實還是在心裡念念有詞。如果不邁過「音障」的門檻,讀書的速度是快不起來的。有的學者一年能讀數百本書,每天看一本幾百頁的書沒有問題;還有的學者拿到一篇幾萬字的長文,翻看十多分鐘就馬上能夠給出有針對性的中肯評論,所依憑的就是一種快捷的閱讀方法。
    那麼,怎麼訓練讓自己讀快?那也只能是在多讀中練快,在快讀中練快。立定讀書日程,大致規定自己在多長時間讀完一本書,不僅是練習專注,也是練習速度。另外,我個人的經驗是,讀紙書要比用電子設備讀書更快。我們不僅是讀書,也經常需要翻書。讀紙書能夠更方便地在書上標重點、做索引、寫心得,尤其是下次需要快速重溫或尋找重點的時候,拿起書來「譁啦啦」一翻就行了。另外我們還有一種博覽群書的需要,比方到書店去看看最近的新書,到圖書館看看分門別類的書,這時就需要迅速「掃視」,掃視書名,翻翻感興趣的書的目錄、前言和後記等,就心中有數。這裡我就且不說看紙書還常常帶來的美感了。
    再次是好。這也是網絡時代的一個特點,世界上每年僅紙質出版物可能就有百萬之多,更不要說浩如煙海的網絡資料了。過去說「開卷有益」,那是在書籍匱乏的時代這麼說,或者對不願讀書的人這麼說。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好讀書的人還要考慮儘可能讀好書。
    什麼是好書呢?雖然因各人讀書的目的不同會有一些不同的「好」,但也有一些一般文化人共同的「好」。這裡的「好」首先是通過時間來判斷、藉助他人來判斷,也就是說要讀經得起時間檢驗和廣大讀書人推薦的經典。經典也可分「千年之經典」「百年之經典」。所謂「千年之經典」是指那些經過了上千年時間驗證,今天依然被人們重視和流行的書,尤其是各大文明「軸心時代」的書,中國如詩書易禮、孔孟老莊、左傳史記,西方如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的著作。「百年之經典」主要指近現代以來的經典,中國如王國維、陳寅恪、錢穆等人的著作,西方如託克維爾、韋伯、哈耶克、羅爾斯等人的著作。
    但我們肯定還要讀大量當代的書,因為我們是當今時代的人,我們主要關注的是當前的事情。這時候怎麼判斷?我們還是可以藉助別人的推薦,比如年度好書的評選。還有像認準一些比較可靠的作者和出版社,對翻譯過來的書籍則還要認準一些比較可靠的譯者。再就是「騎馬找馬」,一些好書的作者也會介紹和推薦一些好書,看看他引用和提供的書目,好書常常帶來好書。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提升自己鑑賞力和讀書的品位,而前面所說的閱讀經典就很有助於培養閱讀鑑賞力。我們要敢於讀一些大部頭的經典,乃至努力學習讀原文:文言或者外語。一個文化人,不讀一些厚重的經典來打基礎是不夠的,你也許可以方便地找到一些名篇名句,但卻可能對名篇名句之後的歷史與文化語境不甚了了而導致誤解。
    最後是省。也就是節省時間精力的成本,上面說的「讀快」和「讀好」其實也都是要節省這種成本,而只有節省了這種成本,我們也才能讀得更「多」。這或許就是「多快好省」四者之間的辯證關係吧。我還想強調一點:那就是很多書其實是不值得看的。這裡還涉及一個怎麼處理網絡閱讀和紙質閱讀比例關係的問題,我認為閱讀還是要以線下讀書為主——因為網上的無用信息比紙上的更多。

    (作者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相關焦點

    • Jennifer 談 網絡時代
      提到電腦很多人並不陌生,現在網絡網際網路時代,人與人之間通過電腦,手機方式聯繫,網絡購物,電商平臺。 網絡暴力也會隨之出現,真相往往只有一個,在最開始的時候也往往只被少數人所擁有。
    • 何懷宏:人文教育是為了培育自由、獨立、勇敢的人
      文 | 何懷宏,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在西方語言中習用的「人文」一詞來自拉丁語「humanitas」,這個詞既有「文化」、「教化」、「教養」、「文雅」的意思,又有「人性」「人格」、「人情」、「仁愛」的意思。
    • 《故宮怪獸談》——呈貢區親子閱讀網絡活動好書推薦!
      呈貢區婦聯、呈貢區婦兒工委辦、雲南兒童網發起「相伴童悅讀 共同戰疫情」呈貢區親子閱讀網絡活動,面向青少年兒童推薦親子書籍,開展主題徵集,以此豐富青少年兒童的精神生活,緩解心理壓力,提高素養,傳遞正能量。
    • 閱讀的人不寂寞 臺灣文化人談「閱讀」
      新華網臺北4月22日電(記者任沁沁)科技發達和速食主義的當下,電子閱讀擠壓著紙本閱讀的空間,人們具有越來越少時間和意願捧書細品,全球各地一些實體書店倒閉。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夕,臺灣文化界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暢談閱讀的社會功能,寄望人們養成閱讀習慣。
    • 名家談閱讀特輯——村上春樹
      名家談閱讀 當時沒有錄像帶,唱片相對較貴買不了多少,體育活動不像現在這麼興盛,時代氣氛也偏重理性,不把某種書籍看到一定數量容易被周圍人瞧不起。 今天也要認真閱讀呀~ヾ( ° ° )
    • 網絡時代,「文學青年」是一個貶義詞嗎?
      「很多經濟系、計算機系、體育系的人都在寫詩寫小說,開口都是文學,見面打招呼的方式都是談幾部小說。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作家李洱說。如今,「文青」失去了光環。而作家李洱認為,這種現象恰恰是表明:社會的發展和渠道的多元,褪去了強加在文學身上的多餘功能,讓文學回歸到了自己原本的狀態。
    • ...閱讀大家談——《全學科閱讀理念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課題...
      當今社會的高度信息化,使閱讀成為個體生存與發展的必備技能。這種閱讀不僅僅指常規意義上語文學科內的閱讀,也不僅僅是學科本位的閱讀,更指的是一種綜合性、立體化的閱讀。1月10日下午,貴陽市省府路小學吳麗校長攜領導班子及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技術學科的老師們齊聚大會議室,舉行「全學科閱讀大家談」的論壇活動,共同探討全學科閱讀。
    • 閱讀,我們處於最好的時代嗎?
      我們正處在一個閱讀的好時代。一個閱讀的好時代,至少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第一,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崇尚閱讀;第二,政府的政策鼓勵閱讀;第三,閱讀文化既有繼承又有創新,並且每個人都有寬鬆自由的閱讀;第四,可供大眾閱讀的出版物空前繁榮。從這四個方面的條件來看,我們正處在一個閱讀的好時代。
    • 出版人談全民閱讀:"讀屏時代",人們同樣愛經典
      原標題:「讀屏時代」,人們同樣愛經典   時代語境、文化差異、語言文字不同帶來的閱讀困難,都是實實在在的現狀。不過,倘若因此就放棄經典、遺忘經典,這個代價我們承受不起。出版的本質是知識的積累、分享和傳播,傳承經典是出版人的文化使命,克服困難、通過出版「激活」經典勢在必行。
    • 重生完美時代談小天【免費】完結/全文
      Finally, Kant is marginalized by the NBA and is now the main player of the pioneers We need to replace the inside.坎特作為探花秀,在巔峰時刻也打出了場均18.7分11籃板的表現,低位內線腳步更是冠絕NBA聯盟,但是隨著水花兄弟引領的小球時代的降臨,傳統內線球員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坎特腳步慢
    • 海信發布全新閱讀手機A7 開啟全民5G閱讀新時代
      作為業內首款支持5G制式的水墨屏手機,相較於上一代產品,海信閱讀手機A7在屏幕尺寸、顯示效果及系統功能優化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升級,開啟全民5G護眼閱讀新時代。數位化閱讀時代護眼成最大痛點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數碼電子產品,在方便用戶閱讀的同時,也帶來了視力問題。
    • 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行政黨支部開展 「書香校園、時代閱讀」讀書...
      為深入推進學習型黨支部建設,培養黨員崇尚閱讀、自覺閱讀的好習慣,7月31日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行政黨支部開展 「書香校園、時代閱讀」讀書分享主題黨日活動,分享根據《市體育局機關黨委「書香機關 時代閱讀」讀書活動推薦書單》學習情況和感悟,支部全體黨員積極響應
    • 名家談閱讀特輯——赫爾曼·黑塞
      名家談閱讀 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遊戲》等。
    • 網易閱讀iPhone版發布 手機閱讀進入精品時代
      2011年9月23日,網易閱讀iPhone版手機客戶端正式上線。這是網易為追求「精品閱讀」的手機用戶精心打造的一款圖文並茂的資訊聚合類閱讀應用。功能體驗上實現了與iPhone手機的完美適配——單手便捷操控、橫豎屏切換、SNS分享模式、離線閱讀管理等等多項新潮智能的特性,使得用戶使用體驗輕盈流暢。
    • 網絡愛情談三年,現實生活一年就解體?
      在網上談了個異地女朋友,都3年了,從不跟對方說自己家庭情況(不知道是怕人家知道他有錢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這個女孩子也是很單純,並且是愛情至上的主兒,也從不問。後來發展到談婚論嫁,女孩子不顧父母反對,背井離鄉來了我們這個小城。結果剛結婚一年兩人就離婚了。
    • 讀屏時代,如何享受閱讀之美
      有人說,閱讀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數字閱讀的蓬勃發展為更多人邁過這道門檻提供了機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說,數字閱讀的發展,提升了國民綜合閱讀率,推動了整體閱讀人群持續增加。 「我們已經身處『一屏萬卷』的數字閱讀時代。」
    • 積累「閱讀主題」素材的同時,反思新時代下閱讀問題、意義和方式
      01新時代下,閱讀面臨哪些挑戰?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低頭族」越來越多,而潛心閱讀者越來越少。2、網絡時代,信息碎片化閱讀場景的變化,引發了一場知識領域的大變革:傳統的知識載體——書籍上的圖釘被網絡撬開了,知識信息漂浮了起來,成為碎片化的存在。網絡放大了這些信息碎片,進而改變了人們的閱讀心態。
    • 方文山談網絡語言發展:我也會說「寶寶心裡苦」
      資料圖:方文山談網絡語言發展。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李萌)「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提及生活中對網絡語言的應用,知名作詞人方文山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專訪時脫口而出。至於會否在音樂創作中引用網絡語言,他並不排斥,「但不會刻意使用」。
    • 名家談閱讀特輯——張曉風
      名家談閱讀 張曉風說 閱讀不只是「讀書」,聆聽也是閱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閱讀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與修養,從而塑造人們的品格與情操。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
    • 長期閱讀網絡小說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好不好?
      網絡小說是一種新興的閱讀方式和閱讀體驗,而且隨著這麼多年網絡文學的發展,網絡小說早就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而且對於很多朋友而言,網絡小說更成為了很多朋友生活的一部分,那麼,長期閱讀網絡小說對我們的生活好不好呢?筆者就來給大家分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