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溫醫大附一院「零排隊」 《新聞聯播》報導

2021-01-09 溫州新聞網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在北京召開。為全面貫徹中央精神,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理論氛圍、輿論氛圍、文化氛圍、社會氛圍,推出《喜迎十九大助力鐵三角》欄目,報導溫州在「再造新優勢、再創新輝煌、打造『鐵三角』」的徵程中只爭朝夕攻堅奮進的精神風貌,展示溫州在系統構建五大發展生態、加快建設國際時尚智城的徵程中取得的矚目成績。

《新聞聯播》截圖

  溫州網訊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昨晚播出《砥礪奮進的五年·智慧醫療提高患者滿意度》主題報導,介紹了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依託網際網路技術、顛覆傳統就醫流程的創新舉措。

  近來,溫醫大附一院的信息化建設引起廣泛關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媒體也紛紛報導了該院「看病不用等」的典型經驗。

  《新聞聯播》昨晚報導介紹,溫醫大附一院利用立體預約掛號體系和覆蓋全院的多功能自助機,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服務模式,縮短一些不必要的中間排隊環節,讓信息多跑路,讓病人少走路。據統計,患者排隊次數從過去的平均7次減少到零次,單次門診時間從平均4個多小時下降到約30分鐘。

  溫醫大附一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現代化醫院不斷改革和發展的浪潮中,溫醫大附一院率全國之先實現信息化條件下的流程再造,藉助信息化手段改善醫療服務流程,取消掛號、收費環節,實現就診流程的「零排隊」,探索出預約、預存等就醫新模式,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其以信息化引領的智慧醫院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該院服務流程的顛覆性創舉,對國內外醫療行業都具有較高的借鑑價值。

  2015年9月4日在緬甸仰光舉行的「2015亞洲醫院管理獎」頒獎典禮上,溫醫大附一院「零排隊醫療服務新體驗」項目獲得「客戶服務」類別金獎。「亞洲醫院管理獎」是亞洲醫院管理創新與領先水平的標誌,是亞洲醫院管理最高品牌。

  至今已有包括北京301醫院、中日友好醫院、上海瑞金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超過700家單位來該院學習借鑑醫療服務流程再造的經驗。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夏忠信

新華社報導:溫小娟就診記——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見聞

9月2日,溫小娟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做糖耐量測試。新華社記者 黃筱/攝

  溫州網訊 最高日門急診量1.9萬人次,掛號、就診、繳費卻能做到「0排隊」。這是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智慧醫療」取得的顯著成效。9月2日,記者跟隨二胎準媽媽溫小娟體驗了這家醫院的就診全流程。

  多種掛號預約方式,總有一款適合您

  剛忙完大寶開學的二胎準媽溫小娟,周六早上七點從蒼南靈溪出發前往溫州做產檢。一個小時的車程到達溫醫大附一院。當記者與溫小娟一起站在溫醫大附一院的大廳裡時,並沒有感受到一般三甲醫院的擁擠和焦慮。可供2000人同時排隊的近三千平方米大廳,甚至顯得有些空蕩蕩。

  拿著提前一周預約的門診號和上次產檢醫生開具的檢驗單,溫小娟直接到抽血窗口做糖耐量測試。她拿出手機操作給記者看,「每次產檢前我都會在支付寶的服務號中,登錄溫醫大附一院的帳號掛號,你看時間非常精確,完全可以按照我的需求選擇。」

  據悉,醫院的所有號源全部對外開放,病人可通過「114」「12580」公共電話平臺,或通過現場及網絡、微信、手機APP、支付寶、「趣醫院」等多種形式進行預約。2016年,該院門診預約率達71%,專家預約率為98%。

  在溫醫大附一院的服務號上,記者看到,溫小娟的就診時間是上午10點13分,如何能做到如此精確?

  溫醫大附一院黨委副書記金嶸介紹,他們按科室對每位醫生的接診時間進行大數據分析,以平均值為周期推出預約時間,數字越精確,病人的等待時間就越少。「如果個別病人就診時間稍長,醫生會適當調整並且和病人做好溝通。」

  「我基本上都是看溫醫大附一院的服務提醒,平時在家遇到問題也可以在APP上和產科醫生聯絡諮詢。」溫小娟說。

  記者了解,每一個來這裡看病的患者,平均會收到7條預約提醒簡訊。醫院還設立了疑難病預約,如有疑難病可提出申請,醫院會發起會診預約,滿足患者的需求。

  看病只需半小時,取藥不到1分鐘

  空腹抽完第一管血,喝完葡萄糖水抽出第二管血……在等待下一次抽血的間隙,溫小娟在醫院一樓的文化長廊參觀醫護人員孩子的書畫展。

  溫小娟抽好最後一次血,拿好化驗單到診間外,前面只有一個產婦,大概等了五分鐘便順利就診。接診醫生李瑩在讀卡器上插入她的就診卡,所有的個人健康信息都一目了然,做完常規檢查、開完藥到一鍵診間結算,整個過程只花了幾分鐘。

  由於就診卡上儲值餘額不夠,溫小娟走出診間來到隨處可見的自助終端服務機旁,充值100元完成費用結算。

  這些自助終端服務機分布在醫院各樓層,集掛號、預存、繳費、化驗單列印、查詢、籤到等多功能於一體。溫醫大附一院院長周蒙滔說,立體預約掛號體系和覆蓋全院的多功能自助機,創新了服務模式,大大縮短了不必要的排隊環節。據統計,患者排隊次數從過去的平均7次減少到零次,單次門診時間從平均4個多小時下降到約30分鐘。

  溫小娟在自助終端充值時,她的藥物清單也同步傳導到了藥房。「過去是人等藥,現在是藥等人。患者到達藥房取藥窗口刷卡後,20秒左右時間即可領取藥品。」溫醫大附一院藥劑科副主任張南生說。

  溫小娟來到位於一樓藥房,看著藥品從全自動取藥機的傳送帶上送下來,整個取藥過程不到一分鐘。

  2016年,溫醫大附一院預存繳費病人數量佔到總就診人數的82.5%,患者費用預存、就診籤到、收費結算等就醫以外的相關流程在5分鐘內完成率達50%以上,大大節約了患者在繳費結算方面的等候時間。

  讓「看病」成為人性化體驗

  院長周蒙滔表示,引入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時,如何對就診流程中的等待環節進行信息化改造、讓病人少走路是關鍵所在。同時,必須注重人性化服務,注重患者就醫體驗,規範醫療行為。

  在提升人性化服務中,本院職工、在校學生和社會義工組成的3400名志願者服務團隊起到了很大作用。

  溫小娟說,醫院的很多細節讓她充分感受到了被尊重、被體貼的感覺。比如提供免費停車場,在各個角落設了問路機,就連一般醫院很難做到的現金繳費也可以退回卡裡。

  記者了解,該院專門開發使用了「院外關懷系統」。該系統包括醫患溝通、醫療諮詢、滿意度評價等功能,為患者提供近乎「私人醫生」的服務。醫院在病區還安裝了平板電腦,患者可隨時通過電腦與醫生互動。

  就這樣,醫院由被動服務轉向主動服務,以現代化網絡管理搭建起醫患溝通橋梁,實現了醫患溝通「零距離」。

  溫小娟順利完成產檢,離開醫院時說:「這種不用排隊、從病人便利出發的各種服務,讓我感到放鬆。」

  新華社記者 俞菀 黃筱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健康溫州》|「最美醫生 最美護士」系列報導:溫醫大附一院結直腸...
    本期我們將關注到第34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在「最美醫生 最美護士」系列報導版塊,將為您呈現30來年始終奮戰在醫療一線的醫生餘作黔。節目將於4月27日(周一),晚上的8點12分在新聞綜合頻道播出,敬請收看。眼前這位平易近人的的醫生就是餘作黔,他已在外科臨床一線工作了28年了。
  • 溫醫大附一院宣布老藥新用
    溫醫大附一院宣布老藥新用 2020/02/20 08:23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5101
  • 溫醫大附一院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溫醫大附一院重症隔離病房搶救危重患者情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作為溫州市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省、市兩級定點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一時間抽調全院相關專科精幹專家和行政後勤保障人員組成新冠肺炎救治團隊。
  • 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掛牌成立!書記院長領銜26位專家組成「義診天...
    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掛牌成立! 6月7日上午,溫醫大附屬第一醫院與龍港市人民政府智聯合作籤約暨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龍港市人民醫院)授牌儀式舉行。
  • 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授牌成立
    這意味著溫醫大附一院自此正式接受龍港市人民政府委託,對龍港市人民醫院進行託管,著力打造溫州南部醫學中心。為給群眾更好的就醫體驗,龍港市人民醫院新院的建設也已提上日程:龍港用7天時間,在龍港新城完成370畝相關土地的徵地和政策處理。據悉,龍港市人民醫院新院計劃投資20億元,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規劃床位數1500張,比該院現有床位增加1000多張。
  • 肝癌腫瘤竟有足球大小 溫醫大附一院專家2小時妙手切除
    日前,陳先生急著來到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尋求救助。原來,此前意識到身體可能出現問題後,陳先生立刻到當地醫院做了檢查,診斷結果顯示,他的右肝長了一個「足球大小」的巨大腫瘤,且該腫瘤緊貼肝臟大血管,手術風險極大。
  • 溫醫大附一院護士鄭秀雲 獲中華護理學會傑出護理工作者稱號
    5月10日上午,當記者撥通溫醫大附一院內科總護士長鄭秀雲的電話時,她難掩激動。在「5.12」國際護士節即將到來之際,中華護理學會於今日召開國際護士節慶祝大會,會上,鄭秀雲被授予「中華護理學會傑出護理工作者」稱號,是溫州市臨床一線護士中唯一獲獎人員。 上午9時,鄭秀雲在家中通過視頻觀看了慶祝大會的直播。
  • @所有人,到溫醫大附一院做新冠核酸檢測可線上申請、繳費啦
    為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溫醫大附一院已在微信公眾號(「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或「溫醫一院」)和「溫醫一院」APP上同步推出了新冠核酸檢測在線申請、繳費功能。無論您身在何處,只要動動手指,就可在手機上進行申請、繳費,來院後直接到核酸檢測採樣點進行採樣。
  • 安醫大一附院、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緊急通知!
    安醫大一附院、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緊急通知!同時,今天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門診恢復正常排班預約掛號開放↓↓↓為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開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門診的各項診療服務,保障正常人群的醫療需求」的要求,自2月17日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
  • 溫醫大附二院甌江口院區4月27日全面開診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甌江口院區、溫州醫科大學附屬骨科醫院(以下簡稱溫醫大附二院甌江口院區)開診新聞通氣會。小布從會上獲悉,溫醫大附二院甌江口院區將於2020年4月27日全面開診。溫醫大附二院甌江口院區位於甌江口新區甌石路666號,距學院路院區約25公裡。
  • 溫醫大附一院援中非醫療隊員發現被忽視的「食肉怪病」,前線後方...
    自中非共和國疫情爆發以來,溫醫大附一院援中非醫療隊員、醫務處副處長、結直腸肛門外科副主任醫師暨玲所在的班吉友誼醫院感染早期以無痛性結節或局部水腫為特徵,之後結節會發展成潰瘍,潰瘍內部可能比皮膚表面來的大且周圍會發生水腫。當疾病惡化時,骨頭可能會受侵犯。布如裡氏潰瘍通常發生在手臂及腿部,發燒症狀不常見。
  • 雲南首例混合現實技術(MR)應用於肝臟手術在昆醫大附一院成功實施
    新華網發(供圖)    12月2日,一臺滿載現代科技手段的「5G+MR」精準肝切除手術直播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大附一院」)亮相。這是雲南首次將5G網絡與混合現實技術(MR)相結合而進行的精準肝臟手術,其全過程還通過5G技術在昭通市人民醫院直播。
  • 昆醫大附一院為無精症患者成功實施顯微取精術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23日,記者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一院)獲悉,該院泌尿外二科近日與昆明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實施了女方取卵並與患有非梗阻性無精子症愛人同步舉行顯微取精術。通過單精子卵泡內注射技術,成功獲得11個受精卵,已獲得優質囊胚6枚。
  • 省首批援鄂醫療隊員、溫醫大附一院感染內科副主任盧明芹被授予...
    日前,為表彰先進,激勵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再接再厲、善作善成,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省委決定,授予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表現突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溫醫大附一院感染內科副主任、省援鄂醫療隊臨時黨委委員、第五臨時黨支部書記盧明芹等40名同志「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 溫醫大外國語學院教師團隊獲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
    溫醫大外國語學院教師團隊獲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2020-12-19 1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陳玉國在山醫大一院交流指導
    他講到,山醫大一院始終圍繞「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人才戰略,堅持全職與柔性引進人才,努力尋求與國內外醫療行業領先的醫院以及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的專家學者展開深入合作,以進一步提升醫院的醫療、教學及科研技術水平。通過一個人帶動一個團隊,一個團隊帶動一個學科,一個學科帶動一大批相關學科的合作發展模式,實現醫院的整體發展。
  • 雲南斬獲全國醫院管理行業大獎——昆醫大附一院王昆華院長榮獲...
    這份榮譽來之不易,不僅是王昆華院長個人的榮譽,也是對雲南省醫療事業發展和昆醫大附一院近年來實力提升的鼓勵!擔任昆醫大附一院院長後,深刻把握國家醫療體制改革方向,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改進服務模式;強化精細管理,打造高效管理模式;積極履行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發揮輻射引領作用;關注職工幸福感,提升凝聚力;醫院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大幅提高。今年面對疫情,王昆華院長帶領全院職工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科學精準施策,打好智慧防控組合拳,為有效應對疫情構築起健康屏障!
  • 視頻連線義大利專家 溫醫大「雲端」分享溫州抗疫經驗
    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介紹,疫情期間,溫醫大7天內迅速建成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建立溫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資料庫,總結溫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特徵及流行規律,成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此外,溫醫大還與伊朗醫院及研究機構進行遠程診療指導、形成伊朗新冠肺炎臨床診療共識。「對於東南託斯卡納大區的疫情,我們可以支持包括試劑盒在內的物資。
  • 溫醫大附二院、育英兒童醫院龍灣院區10月31日正式開診!
    市區東部醫療迎來大發展。小布從今天召開的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龍灣院區啟用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新院區將於10月31日正式啟用,規劃床位1500張,門診負荷量可達到200萬人次。龍灣院區的開診,將填補市區東部地區三甲醫院的空白。
  • 對話逆行者 | 哈醫大一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重症組:「別怕 我們在」
    對話逆行者 | 哈醫大一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重症組:「別怕 我們在」 2020-04-07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