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個月時間,54歲的四川人陳先生(化名),體重足足瘦了20多斤,從原來的130斤瘦到現在的108斤,但是奇怪的是,他的肚子卻越來越鼓!什麼情況?日前,陳先生急著來到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尋求救助。
原來,此前意識到身體可能出現問題後,陳先生立刻到當地醫院做了檢查,診斷結果顯示,他的右肝長了一個「足球大小」的巨大腫瘤,且該腫瘤緊貼肝臟大血管,手術風險極大。
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在複雜肝癌的外科手術治療方面有許多成功經驗,肝膽外科主任餘正平主任醫師、副主任陳鋼主任醫師團隊隨即為陳先生開展診治。團隊接診後發現,陳先生的右肝長的巨大癌腫,大小約210mm×160mm×130mm。不過萬幸的是,他們測量到陳先生剩餘肝臟的體積佔其標準肝臟體積的40%左右,可以滿足肝臟正常生理功能,且無肝內外轉移。
經系統全面評估後,上周,溫醫大附一院團隊為陳先生實施了巨大肝癌根治性切除術。手術中,醫生進一步發現,陳先生的右上腹被巨大肝癌完全佔滿,操作空間極小,肝組織質地鬆脆,觸之易出血,且癌腫緊貼第一第二肝門的大血管。
憑藉嫻熟的手術技藝,團隊成員默契配合,經過仔細的解剖分離,在足夠切緣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陳先生的正常肝組織,肝腫瘤完整切除,術中未阻斷肝門。醫生透露,整個手術約2小時,術中未輸血,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手術切除下來的肝腫瘤
餘正平告訴記者,5月28日正好是患者術後的第七天,目前患者生命體徵平穩,體溫正常,無明顯腹部不適,術後恢復好,肝腎功能恢復好,電解質平穩。不出意外,本周末可以出院。
「這種巨大肝惡性腫瘤,生長非常快,有肝惡性腫瘤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肝功能衰竭,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風險。」餘正平表示,對於肝惡性腫瘤病人來說,大多平時沒有明顯症狀、體徵,等到出現明顯的腹部疼痛不適、腹脹等,可能已到晚期,喪失手術機會。因此,他建議患者應該多注意身體檢查,保持健康體魄。
記者了解到,溫州是肝癌的高發地區,每年新發肝癌病例約2500餘例,然而半數以上患者一經確診就已喪失手術機會。近年來,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在科主任的帶領下,成功開展了針對不同分期分級肝癌的治療策略,極大地提升了肝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尤其是在外科手術幹預方面,開展了包括肝移植手術,腹腔鏡下肝切除術、腹腔鏡下肝癌射頻消融術、吲哚箐綠(ICG)螢光融合影像引導腹腔鏡下解剖性肝切除術、輔助性肝臟離斷聯合門靜脈結紮後二期肝切除術(ALPPS)等術式和技術,部分已達國內、省內領先水平,取得較好社會效益。
據悉,2019年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完成肝癌切除術近500例,手術量在省內僅次於浙大一院,為浙南閩北最大的肝癌治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