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腫瘤竟有足球大小 溫醫大附一院專家2小時妙手切除

2020-12-17 浙報融媒體

短短一個月時間,54歲的四川人陳先生(化名),體重足足瘦了20多斤,從原來的130斤瘦到現在的108斤,但是奇怪的是,他的肚子卻越來越鼓!什麼情況?日前,陳先生急著來到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尋求救助。

原來,此前意識到身體可能出現問題後,陳先生立刻到當地醫院做了檢查,診斷結果顯示,他的右肝長了一個「足球大小」的巨大腫瘤,且該腫瘤緊貼肝臟大血管,手術風險極大。

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在複雜肝癌的外科手術治療方面有許多成功經驗,肝膽外科主任餘正平主任醫師、副主任陳鋼主任醫師團隊隨即為陳先生開展診治。團隊接診後發現,陳先生的右肝長的巨大癌腫,大小約210mm×160mm×130mm。不過萬幸的是,他們測量到陳先生剩餘肝臟的體積佔其標準肝臟體積的40%左右,可以滿足肝臟正常生理功能,且無肝內外轉移。

經系統全面評估後,上周,溫醫大附一院團隊為陳先生實施了巨大肝癌根治性切除術。手術中,醫生進一步發現,陳先生的右上腹被巨大肝癌完全佔滿,操作空間極小,肝組織質地鬆脆,觸之易出血,且癌腫緊貼第一第二肝門的大血管。

憑藉嫻熟的手術技藝,團隊成員默契配合,經過仔細的解剖分離,在足夠切緣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陳先生的正常肝組織,肝腫瘤完整切除,術中未阻斷肝門。醫生透露,整個手術約2小時,術中未輸血,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手術切除下來的肝腫瘤

餘正平告訴記者,5月28日正好是患者術後的第七天,目前患者生命體徵平穩,體溫正常,無明顯腹部不適,術後恢復好,肝腎功能恢復好,電解質平穩。不出意外,本周末可以出院。

「這種巨大肝惡性腫瘤,生長非常快,有肝惡性腫瘤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肝功能衰竭,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風險。」餘正平表示,對於肝惡性腫瘤病人來說,大多平時沒有明顯症狀、體徵,等到出現明顯的腹部疼痛不適、腹脹等,可能已到晚期,喪失手術機會。因此,他建議患者應該多注意身體檢查,保持健康體魄。

記者了解到,溫州是肝癌的高發地區,每年新發肝癌病例約2500餘例,然而半數以上患者一經確診就已喪失手術機會。近年來,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在科主任的帶領下,成功開展了針對不同分期分級肝癌的治療策略,極大地提升了肝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尤其是在外科手術幹預方面,開展了包括肝移植手術,腹腔鏡下肝切除術、腹腔鏡下肝癌射頻消融術、吲哚箐綠(ICG)螢光融合影像引導腹腔鏡下解剖性肝切除術、輔助性肝臟離斷聯合門靜脈結紮後二期肝切除術(ALPPS)等術式和技術,部分已達國內、省內領先水平,取得較好社會效益。

據悉,2019年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完成肝癌切除術近500例,手術量在省內僅次於浙大一院,為浙南閩北最大的肝癌治療中心。

相關焦點

  • 溫醫大附一院宣布老藥新用
    溫醫大附一院宣布老藥新用 2020/02/20 08:23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5101
  • 喜迎十九大:溫醫大附一院「零排隊」 《新聞聯播》報導
    近來,溫醫大附一院的信息化建設引起廣泛關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媒體也紛紛報導了該院「看病不用等」的典型經驗。  《新聞聯播》昨晚報導介紹,溫醫大附一院利用立體預約掛號體系和覆蓋全院的多功能自助機,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服務模式,縮短一些不必要的中間排隊環節,讓信息多跑路,讓病人少走路。
  • 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掛牌成立!書記院長領銜26位專家組成「義診天...
    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掛牌成立! 6月7日上午,溫醫大附屬第一醫院與龍港市人民政府智聯合作籤約暨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龍港市人民醫院)授牌儀式舉行。
  • 哈醫大二院普外科邰升團隊成功將直徑6釐米肝腫瘤切除
    日前,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邰升帶領團隊,通過ICG螢光導航系統完成了腹腔鏡下肝中葉5、7、8段的微創切除手術,成功將直徑6釐米的腫瘤精準切除,既實現了殘肝體積的極限保留,又確保腫瘤切除。  近年來,腹腔鏡手術因為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受到了患者的青睞,但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仍然是目前外科微創手術中的難點,尤其是肝中葉腫瘤涉及兩個肝臟斷面,保留6段的肝臟5、7、8段行腹腔鏡肝切除手術難度很高,術前對6段肝臟靜脈回流的預判和術中精準判斷要求極高
  • 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授牌成立
    這意味著溫醫大附一院自此正式接受龍港市人民政府委託,對龍港市人民醫院進行託管,著力打造溫州南部醫學中心。為給群眾更好的就醫體驗,龍港市人民醫院新院的建設也已提上日程:龍港用7天時間,在龍港新城完成370畝相關土地的徵地和政策處理。據悉,龍港市人民醫院新院計劃投資20億元,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規劃床位數1500張,比該院現有床位增加1000多張。
  • 溫醫大附一院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溫醫大附一院重症隔離病房搶救危重患者情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作為溫州市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省、市兩級定點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一時間抽調全院相關專科精幹專家和行政後勤保障人員組成新冠肺炎救治團隊。
  • 雲南首例混合現實技術(MR)應用於肝臟手術在昆醫大附一院成功實施
    手術醫師佩帶特殊眼鏡進行手術(12月2日攝)。新華網發(供圖)    12月2日,一臺滿載現代科技手段的「5G+MR」精準肝切除手術直播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大附一院」)亮相。這是雲南首次將5G網絡與混合現實技術(MR)相結合而進行的精準肝臟手術,其全過程還通過5G技術在昭通市人民醫院直播。
  • 一年內腦梗三次發作 盆腔腫物漲到30cm 哈醫大一院婦科專家高難...
    盆腔長了一個如同嬰兒頭大小的巨大腫物,輾轉就醫的吳女士卻接連遭遇三次腦梗發作,令她的婦科手術一推再推,腫物瘋漲到近三十釐米,求醫無門!幸運的是,近日,吳女士在哈醫大一院婦科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張廣美主任為她經過三小時高難手術,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 哈醫大一院採用「坐位」手術精準治療肝癌患者
    近日,哈醫大一院肝臟外科、腹部超聲室、麻醉科多學科合作,創新思想,破解難題,採用坐位局麻手術,成功為一名病灶位於肝左葉近膈頂的原發性肝癌患者,行超聲引導下肝癌射頻消融治療,精準清除肝癌隱患,為患者的生命贏回了更多的生機。
  • 《健康溫州》|「最美醫生 最美護士」系列報導:溫醫大附一院結直腸...
    溫醫大附一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副主任醫師餘作黔:那時候在非洲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歡迎。我們的技術是很過硬的,而且我們服務很好,當地老百姓十分相信我們,我們中國醫療隊的診室門口往往都是排滿了當地的老百姓,等待我們給他治療,所以我們覺得這份工作很有價值。
  • 溫醫大附一院護士鄭秀雲 獲中華護理學會傑出護理工作者稱號
    5月10日上午,當記者撥通溫醫大附一院內科總護士長鄭秀雲的電話時,她難掩激動。在「5.12」國際護士節即將到來之際,中華護理學會於今日召開國際護士節慶祝大會,會上,鄭秀雲被授予「中華護理學會傑出護理工作者」稱號,是溫州市臨床一線護士中唯一獲獎人員。 上午9時,鄭秀雲在家中通過視頻觀看了慶祝大會的直播。
  • 新疆新生女嬰左眼長了罕見大腫瘤,當地醫院束手無策,多虧了溫州...
    11月25日該院10多名醫務人員經過2小時手術,成功切除女嬰眼部巨大腫瘤並予以重建,打開了左眼這扇窗。吳文燦團隊在做手術昨天,女嬰父親於先生激動地說:「多虧了溫州醫科大學專家們的精心救治,不然女兒左眼瞎了還不算,甚至性命不保。我們一家人一輩子會記住溫州人的恩情!」
  • 哈醫大四院「達文西」機器人精準切除腎癌
    近日,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團隊應用「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技術,為多位患者施行了保留腎臟的腫瘤切除手術。手術採用了「免阻斷」、「免縫合」的國際先進技術,可以避免患者術後腎臟萎縮,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的腎功能、延長生命周期。
  • @所有人,到溫醫大附一院做新冠核酸檢測可線上申請、繳費啦
    為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溫醫大附一院已在微信公眾號(「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或「溫醫一院」)和「溫醫一院」APP上同步推出了新冠核酸檢測在線申請、繳費功能。無論您身在何處,只要動動手指,就可在手機上進行申請、繳費,來院後直接到核酸檢測採樣點進行採樣。
  • 黑科技燃爆:一把「冰刀」「凍死」腫瘤,第二天可出院……
    原來,6年前,汪大媽因為長期腹痛、黑便被確診為直腸癌,在當地醫院接受了直腸癌根治術並切除了腫瘤。術後才安耽過了半年,她在一次複查時被告知:腫瘤細胞轉移了!肝臟成為癌細胞首先「攻擊」的對象,汪大媽最終在上海某醫院接受手術,切除了右半肝。 崩潰的事一件接一件,2016年,汪大媽兩肺也發現了多發轉移瘤。「一顆顆的,有很多,我們當時都心灰意冷了。」
  • 腫瘤標誌物異常不代表一定有病 聽聽專家怎麼說
    重醫大附三院,醫生們給患者陳先生做手術。 醫院供圖  一般體檢與腫瘤篩查區別大  腫瘤那些事 且聽專家說  又到年底體檢高峰期,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於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體檢中加入腫瘤篩查的相關項目。
  • 胸懷大愛 心手相牽-――地區醫院邀請哈醫大一院專家吳祥松前來出診
    專家老師冒著零下31度的嚴寒,不辭辛勞,利用周末個人休息時間來到大興安嶺人民醫院出診,為山城人民百姓送來健康,送來溫暖。專家老師簡單的早餐後,顧不上旅途的辛苦,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手術工作中。哈醫大一院吳祥松老師成功為一名高齡合併不完全性腸梗阻結腸癌患者實施了右半結腸癌根治術,患者體態肥胖,術中暴露不好,腫瘤與鄰近組織黏連,經過耐心細緻的分離,歷時三個多小時順利完成了手術。中午簡單吃了一口工作餐,又繼續為兩例膽囊疾病患者實施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 5公斤腫瘤竟比籃球大 女子患子宮肌瘤肚子像妊娠9個月,醫生妙手切除
    然而,她這次「懷」的卻是一個腫瘤。幸好,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婦科團隊妙手仁心,成功為劉女士切除了重達5公斤的巨大子宮腫瘤,並保全了子宮。該科主任醫師姚慧蘭提醒,健康無小事,體檢很重要。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良性腫瘤的一種,多見於30歲至50歲女性,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體檢。A 艱難減肥無效,診斷為子宮腫瘤劉女士,39歲,湖南人,長住江門市蓬江區。
  • 安醫大一附院、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緊急通知!
    安醫大一附院、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緊急通知!同時,今天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門診恢復正常排班預約掛號開放↓↓↓為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開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門診的各項診療服務,保障正常人群的醫療需求」的要求,自2月17日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
  • 省首批援鄂醫療隊員、溫醫大附一院感染內科副主任盧明芹被授予...
    日前,為表彰先進,激勵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再接再厲、善作善成,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省委決定,授予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表現突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溫醫大附一院感染內科副主任、省援鄂醫療隊臨時黨委委員、第五臨時黨支部書記盧明芹等40名同志「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