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腦梗三次發作 盆腔腫物漲到30cm 哈醫大一院婦科專家高難...

2020-12-15 瀟湘名醫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過去這一年多,對於家住伊春49歲的吳女士來說,簡直如同噩夢一般。盆腔長了一個如同嬰兒頭大小的巨大腫物,輾轉就醫的吳女士卻接連遭遇三次腦梗發作,令她的婦科手術一推再推,腫物瘋漲到近三十釐米,求醫無門!幸運的是,近日,吳女士在哈醫大一院婦科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張廣美主任為她經過三小時高難手術,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一年內腦梗三次發作 婦科手術一推再推

去年年初,吳女士出現了頭暈症狀,不放心的她去當地醫院做了一個全身檢查,結果頭核磁檢查提示「多發腦梗」,婦科超聲檢查發現,她的盆腔有一個新生兒頭大小的腫物,同時懷疑腫瘤有惡性傾向。然而由於吳女士的腦梗正處於活躍期,當地醫院沒有對她的婦科疾病進行治療。

去年3月,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吳女士的腦梗終於穩定了,她趕緊來到哈爾濱一三甲醫院就診,然而藥物化療三天後,吳女士突然雙眼失明!

經檢查,原來她的腦梗第二次發作,婦科手術不得不再次被擱置。

去年6月,不甘心的吳女士赴京求醫,但由於多次腦梗病史,醫院建議其暫時保守治療。

到了2019年年底,吳女士的盆腔腫物進一步增大,逐漸出現腹脹、消瘦、貧血等症狀體徵。為求進一步治療,吳女士輾轉去了濟南一家大醫院,腫瘤穿刺活檢病理提示,腫瘤為交界性,醫院建議吳女士化療後再手術。然而化療期間,吳女士的腦梗第三次發作,婦科手術又一次被推遲。

合併症多 手術風險大 醫生冒風險收治入院

今年年初吳女士多次就診於省內大醫院,但均因為手術、治療難度大導致求醫無門。後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這讓吳女士的就醫之路難上加難。肚子裡的腫物一天天長大,就像一個「不定時炸彈」,這讓吳女士憂心如焚。

今年8月,疫情緩解後,吳女士慕名找到哈醫大一院婦科張廣美主任。張主任仔細評估了患者的病情,同時得知她艱難曲折的就醫經歷後,頂著風險將吳女士收治入院,準備擇期手術。

麻醉、手術均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對於有三次腦梗病史,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度貧血,對於吳女士來說,麻醉、手術均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術後再次發生腦梗,肢體偏癱,植物狀態的可能性極大,甚至有搶救無效死亡的可能。另外,吳女士盆腔腫物有很大可能為惡性,手術難度非常大,這些也是吳女士多次就醫被拒診的原因。

三小時手術 切除巨大腫物直徑達30釐米

入院完善相關檢查,在經過神內科、神外科、麻醉科、心內科、內分泌科多學科會診後,張廣美主任團隊充分評估患者病情後,於8月24日在全麻下為患者進行手術。

由於患者併發症多,術中為保證腦灌注量,手術越快結束越好,但腫瘤巨大,病程長,患者盆腹腔粘連較重,腫物與膀胱、腸管均緻密粘連,進一步增加了手術難度。在經過3個多小時的努力後,術中吸出腫瘤囊液約5000ml,切除囊實性巨大腫物直徑約30cm,術中病理提示「左卵巢癌」。

術後吳女士順利復甦、脫管,回到普通病房。查房時,吳女士的丈夫對張廣美主任激動地說:「這一年多我愛人看病實在是太難了,不僅被別的醫院判了『死刑』,有的甚至勸我說她的病實在太多、病情太重,家裡條件也不好,都叫我們回家別治了,感謝張主任沒有放棄我愛人,為她解除病痛……」

據悉,目前吳女士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責任編輯:陳芳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救治9歲女童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 ...便捷就醫惠及民生——我院邀請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家...
    11月14日,大興安嶺地區人民醫院特邀請哈醫大一院婦科副主任醫師趙璐、普外科主任醫師陳華、眼科副主任醫師呂嘉前來出診幫扶,這是繼10月8日籤定協作醫院後迎來的首批專家。l:namespace prefix = o /> 婦科趙璐老師在行盆腔腫物切除術工作側記之二普外科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進行著
  •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2例子宮脫垂患者腹腔鏡下子宮前腹壁網片...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2例子宮脫垂患者腹腔鏡下子宮前腹壁網片懸吊術 2020-10-13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合作90分鐘搶救成功
    2月16日,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新冠肺炎省級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一臺為特殊患者準備的特殊手術緊張而有序的進行著。這也是我省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神經外科手術。
  • 胸懷大愛 心手相牽-――地區醫院邀請哈醫大一院專家吳祥松前來出診
    專家老師冒著零下31度的嚴寒,不辭辛勞,利用周末個人休息時間來到大興安嶺人民醫院出診,為山城人民百姓送來健康,送來溫暖。專家老師簡單的早餐後,顧不上旅途的辛苦,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手術工作中。哈醫大一院吳祥松老師成功為一名高齡合併不完全性腸梗阻結腸癌患者實施了右半結腸癌根治術,患者體態肥胖,術中暴露不好,腫瘤與鄰近組織黏連,經過耐心細緻的分離,歷時三個多小時順利完成了手術。中午簡單吃了一口工作餐,又繼續為兩例膽囊疾病患者實施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 哈醫大一院心內科醫生宋濤:「不是生而英勇而是選擇無畏」
    生活報4月8日訊 回想起在武漢戰「疫」的48天,哈醫大一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四組,心內科醫生宋濤仍然會清楚地記得那一個個難忘的瞬間。2月13日,哈醫大一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緊急出徵,這支醫療隊由160人組成,其中80後、90後醫護佔90%。宋濤記得,出發那天,天降小雪,寒風刺骨,隊員們來不及與家人告別,就匆匆地從醫院趕赴機場。
  • 哈醫大一院發布患者就診須知及住院須知 以嚴的措施嚴的執行保證...
    黑龍江日報4月15日訊 15日,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獲悉,為準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證有序復工復產,根據有關文件要求及醫院實際情況,哈醫大一院制訂了《哈醫大一院疫情期間患者就診須知》及《哈醫大一院疫情期間患者住院須知
  • 哈醫大一院感染監控科姚源:「守護天使平安回家」
    生活報4月8日訊 來自哈醫大一院感染監控科的姚源是黑龍江省第一批、哈醫大一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經歷過「非典」、「甲流」,從事感染控制工作十多年的她,面對這次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絲毫沒有猶豫,主動請纓參戰。
  •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一行走進哈醫大一院參觀學習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12月15日,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李偉,副院長蘇恆帶領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一行,來到哈醫大一院進行參觀訪問和交流學習。哈醫大一院院長於凱江,黨委副書記遲秋君,紀檢委書記馬常富,魏雲巍,施梅等院領導會見了來訪人員,各職能科室負責人陪同會見。
  • 老人一年內三次腦梗,原因何在?反覆發作,子女責任不小
    腦梗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生率並不低,多數人也只是發生過一次,以後就能引起重視。畢竟腦梗不是個小病,嚴重點還會奪走一個人的生命,幾乎每個人在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後,都會乖乖地聽醫生話,對各方面進行管控。一年發作三次,是非常少見的,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60歲老張就是如此。
  • 官方公布本土病例、無症狀感染者軌跡:8人均到過哈醫大一院
    系確診病例陳某(男,87歲)在哈醫大一院住院期間的同一病區患者。4月21日,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月7日14時-8日5時,因胸痛從漠河乘K7040次列車(6車11號上鋪)到哈爾濱就醫。4月8日8時,到哈醫大一院就診並住院。4月9日,住院未外出。4月10日-12日,住院治療。
  • 哈醫大二院婦產科專家利用孕前腹腔鏡下宮頸內口環扎術圓患者母親夢
    王女士曾懷孕三次,兩次早孕期胚胎停育,第三次好不容易懷孕至孕中期,卻意外出現了胎兒流產,讓她痛心不已。一年多以前,王女士和丈夫慕名來到哈醫大二院婦科四病房尋求幫助。黑龍江省婦幼保健協會婦科腔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婦產科四病房主任孔憲超教授為王女士進行了詳細檢查後發現,患者宮頸內口鬆弛,屬於宮頸機能不全,建議王女士進行宮頸內口環扎。
  • 哈爾濱:網傳「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不實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由於哈爾濱市再次出現確診病例,在對外公開確診病例行動軌跡中,包含其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的經歷,隨後,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
  • 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隔離?官方正式回應
    真相近日,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14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慧軍教授。對此,他表示,網上流傳的消息是謠言,疫情以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始終都在堅持臨床工作,並根據疫情形勢變化結合專科特點參與了我省耳鼻咽喉專科防疫指導工作。全科醫護人員均嚴格按照國家防控有關規定的流程進行科學防護,同時對患者也進行相應的保護相關防疫宣傳,科室包括門診、急診、急診手術、普通病房手術都在有序進行中。
  • 12釐米鐵絲甩進男子眼眶 哈醫大一院眼科專家提醒:眼睛受傷要趕緊...
    近日,哈醫大一院眼科五病房來了一位眼睛內串進去一根鐵絲的患者。張先生家中養了近20頭牛,幾天前早上,張先生在趕牛時,不慎將抽牛的鞭子抽斷了,用鐵絲擰制而成的鞭子突然崩出一根鐵絲瞬間扎進下眼皮。「我當時感覺眼睛突然疼的不行,以為扎進沒多深,就用手向外拽了拽,沒拽動。」張先生到哈醫大一院就診時向醫生描述。
  • 對話逆行者 | 哈醫大一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重症組:「別怕 我們在」
    1月27日,大年初三的緊急召喚,哈醫大一院支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一行45人背著沉甸甸的包出發了。
  • 哈醫大一院眼科專家通過小切口精準定位...
    張先生到哈醫大一院就診時向醫生描述。 哈醫大一院眼五科主任高維奇、李睿姝等多名醫生,通過小切口精準定位取出了鐵絲,被取出鐵絲呈S型,有12釐米長。
  • 哈醫大一院啟動替莫唑胺聯合放療治療難治性垂體腺瘤前瞻性多中心...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文/邵奇 徐旭 攝影/徐旭)11月12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二病房舉辦「替莫唑胺聯合放療治療難治性垂體腺瘤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科研項目啟動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王任直教授,哈醫大一院副院長李悅教授,神經外科韓風平教授,科研科科長楊磊教授,神經外科二病房主任王寧教授,腫瘤科主任張大昕教授,腫瘤科二病房主任韓波教授等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哈醫大一院援疆抗疫醫療隊凱旋
    哈醫大一院於凱江院長帶領援疆抗疫醫療隊從舷梯上走下,經過30天的奮戰,他們勝利凱旋!日前,1064名確診和無症狀感染者出現在新疆。於凱江院長率隊飛赴新疆,憑藉此前積累的重症救治經驗,提出早期幹預和集中救治等理念,將全疆所有重患收到烏魯木齊市集中救治,對患者儘早進行俯臥位通氣、氣管插管、體外循環、EMCO等治療。
  • 哈醫大一院採用「坐位」手術精準治療肝癌患者
    近日,哈醫大一院肝臟外科、腹部超聲室、麻醉科多學科合作,創新思想,破解難題,採用坐位局麻手術,成功為一名病灶位於肝左葉近膈頂的原發性肝癌患者,行超聲引導下肝癌射頻消融治療,精準清除肝癌隱患,為患者的生命贏回了更多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