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丹麥辛德勒」,曾保護成千上萬的中國人

2021-03-05 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館

2019年8月31日,在丹麥奧胡斯紀念公園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雕像揭幕儀式。

這座雕像為紀念丹麥人辛德貝格而設立,由尚榮、傅禮城和萊娜·德斯門蒂克三位中丹雕塑藝術家共同創作完成。

辛德貝格在1937-1938年的南京大屠殺中,將許多中國平民從生命危險中拯救出來。而那時,他只是一名26歲的水泥廠看守員。

photo by: Per Ryolf, City of Aarhus

出席揭幕儀式的有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奧胡斯市市長Jacob Bundsgaard,奧胡斯市議員Rabih Azad-Ahmad,中國駐丹麥大使馮鐵和南京城市代表、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彭振剛,瑪格麗特二世給親自為雕像揭幕

辛德貝格的家人們

photo by: Per Ryolf, City of Aarhus

辛德貝格先生1911年2月19日出生於丹麥奧胡斯。

在戰爭之前,他完全是一個普通人。他身高172.5cm,這是20世紀30年代丹麥年輕男子的平均身高。在學校,他的成績中等。像當時的大多數丹麥人一樣,他沒有上高中。所以在各方面,他都是平均先生。

1937年7月24日,辛德貝格加入上海萬國商團,當了3個月的上海戰爭觀察員。過了些日子,他成為了大型丹麥水泥機械製造商FLSmith公司在南京的水泥廠看守員

圖片來源:https://jyllands-posten.dk/aarhus/ECE11548205/Bronzestatue-af-krigshelt-indvies-af-dronningen-i-Mindeparken/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難民們四處奔逃,有些來到水泥廠和附近的棲霞寺,希望依靠外國人尋求避難。

此後幾周,上千難民聚集於此,從1937年12月14日到1938年1月27日,辛德貝格記錄了26起日軍暴行;同時,在他向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的報告中還記錄了更多案件。他在屋頂畫上丹麥國旗,在底下埋上地雷

他和德國工程師京特將工廠門匾換成了「德丹國合營江南水泥廠,受大使館保護」的牌子,從工廠到棲霞火車站一路用竹竿掛滿了丹麥和德國的國旗,並組織職工用石灰和木炭在地面上畫出巨大的丹德兩國標誌,以防日軍轟炸。

辛德貝格在中國

在 1937 年至 1938 年間難熬的 107 天中,辛德貝格守護著臨時難民營,在工廠內為受到日本人傷害的平民和士兵開了一家醫院。他在南京的外國社區了解外界消息,還走遍了南京周邊的鄉村,拍攝了中國受害者的照片,記錄了正在發生的罪行。

圖片來源:https://www.aakb.dk/arrangementer/udstillinger/aabning-af-sindberg-udstilling

期間,辛德貝格多次利用自己進出南京城較為自由的外國人優勢,接濟城內外難民。當時沒有明確證據證明日軍的一系列行動,但是從辛德貝格1938年3月6日發表在奧胡斯Stiftstidende 報上的信件看來,日軍罪行確立無疑

辛德貝格說:「這種(在南京的)出差旅行中,可怕的破壞隨處可見。村民們飽受折磨,牛群家畜早被一搶而空,所見之處,儘是被害農民和中國士兵的屍體,都成了流浪狗和野生動物的口中餐。」辛德貝格終被遣返回丹麥,他後來移居美國,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直至1983年去世。

26歲的辛德貝格儘自己最大能力庇護拯救了成千上萬的難民,為南京大屠殺留下了珍貴詳實的史料

2014年4月27日,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以紀念於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拯救了數千名中國公民的生命的丹麥公民辛德貝格。

中國方面估計,貝恩哈爾·辛德貝格在這場「被世界遺忘的大屠殺」期間挽救了至少6000人的生命。

辛德貝格成為了丹麥人道主義傳統的象徵,也成為了連結丹麥與中國的一條紐帶。

《辛德貝格 - 丹麥辛德勒與1937-38年的南京大屠殺》

圖片來源:https://bog.dk/bernhard-sindberg-anden-peter-harmsen-anden-verdenskrig/

講述辛德貝格生平和他在南京大屠殺中的善舉的《辛德貝格 - 丹麥辛德勒與1937-38年的南京大屠殺》一書即將出版,作者是丹麥學者皮特·哈穆森。

這是第一本全面、詳細講述辛德貝格這位中丹關係史上重要人物的書,作者將辛德貝格看作丹麥歷史上最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之一

寫書的過程中,作者不僅結合了中國已經出版的歷史文獻和目擊者證詞,還從丹麥國家檔案館、斯德哥爾摩和柏林的外交部尋找檔案,甚至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大學找到了辛德貝格的論文。

「我努力避免一個單方面的觀點。畢竟,歷史不是由一個人,而是由許多人製造的。因此,我從各種親歷者的角度來描述這段歷史,他們包括辛德貝格本人,他給丹麥家人寫了大量的信;以及他在上海的僱主;還包括南京大屠殺的親歷者,他們那時還只是兒童或少年。」

——皮特·哈穆森

皮特·哈穆森,丹麥人,出生於1968年。他主要撰寫關於中國和亞洲的作品,在東亞從事記者工作超過20年,文章刊載於法新社,彭博和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

他寫過兩本關於中國歷史的書:《上海1937:長江之畔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Shanghai 1937: 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和《南京1937:爭奪一個註定失敗的城市》(Nanjing 1937: Battle for a Doomed City)

作者認為,辛德貝格的故事本身具有代表性,但更重要的是,它告訴人們歷史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我們回顧中丹關係的歷史時,傾向於關注經濟和外交關係。比如17世紀丹麥國王派往中國的第一批丹麥商船,或清朝時期兩國關係的逐步發展——這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看待歷史的方法。」

「另一方面,我們可能會忘記這種關係也是自下而上建立起來的。成千上萬前往中國的丹麥人,和數千名前往丹麥的中國人造就了這段歷史。辛德貝格是這些普通人中的一員,儘管他的故事比大多數人都更具戲劇性,但他代表了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雙邊關係重要組成部分的民間交往,至今仍然很重要。」

——皮特·哈穆森


Website 官網: http://kina.um.dk

Wechat Official 微信公眾號: ambkina

Sina Weibo 新浪微博: 丹麥駐華大使館

LinkedIn 領英: DKinChina

Facebook: AmbKina

Twitter: DKinChina

相關焦點

  • 約翰.拉貝--拯救了20萬中國人的「中國辛德勒」
    他在南京大屠殺中聯合十幾位外國人士建立了「南京國際安全區」,收留了20多萬中國難民,為難民們的生計四處奔走,他是拯救了20萬中國人的「中國辛德勒」!為了保護這些難民,他需要不斷的往返於辦公場所和自己家裡,去解決難民們的各種問題。於此同時還要保護這些難民們免受日本兵的侵擾。
  • 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1882年11月23日】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Seal\未發布\文章\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0.png 約翰·拉貝,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
  • 「東方辛德勒」約翰·拉貝逝世70周年 其後人與中國「再續前緣」
    70年前的今天,在遙遠的德國柏林,一位老人因中風猝然離世,當時沒有人知道這位到了晚年依然要為生計奔波的老者,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中拯救了25萬中國人的性命,也沒有人知道他的日記成了證明侵華日軍暴行的最有力證據。他就是因曾拯救過25萬中國平民而被稱為「東方辛德勒」的約翰·拉貝。
  • 值得銘記:他在危急時刻向中國人施以援手,幾萬人因此得救
    看過《辛德勒名單》的人都知道,辛德勒利用德國的戰爭,誘逼德國人投資,再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在這充滿了殺戮與硝煙的年代大賺了一筆錢,同時用這筆錢保護了1100名左右猶太人的生命,佔波蘭全部存活猶太人數量的25%左右。
  • 辛德勒逝世46周年:誰都知道《辛德勒的名單》 卻鮮為人知人物原型...
    中國小康網訊 10月9日是辛德勒逝世46周年,給大家講講這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辛德勒的名單》人物原型的故事。向所有人道主義者以及那些為促進人道主義事業而獻出生命的工作人員表示敬意。「當你拯救了一條生命,就等於拯救了全世界」。這是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主人公收到他救過的猶太人送來的指環上面鐫刻的經文。辛德勒看到這句話時,為自己沒有拯救更多人而涕泗橫流。
  • 拯救猶太人:辛德勒名單與「國際義人」
    1982年的小說《辛德勒的方舟》和1993年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都是以他為主題,反映了他起初作為一個機會主義者為了利潤而在戰爭期間開辦工廠,但之後卻展現出過人的膽識和堅韌的人道主義精神,千方百計挽救猶太人生命的故事。
  • 埋葬場裡,成千上萬水貂屍體又冒出地面!什麼原因?丹麥首相為撲殺...
    丹麥政府下令撲殺全國所有養殖水貂的計劃一直備受爭議,在公開承認這一行政命令並不具備任何法律依據後,當地時間26日,丹麥首相弗雷澤裡克森拜訪了位於本國南部科靈市的水貂養殖戶,並在採訪中罕見落淚,他表示要對所有水貂養殖戶進行一定補償。
  • 偉大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影評
    辛德勒的這份名單代表著至善,代表著生命,而名單周圍是一片可怕的深淵!這部影片採用黑白色調,符合戰爭其黑暗的主題,也彰顯著納粹的殘忍無道。假設該片換成彩色電影,那納粹瘋狂屠殺猶太人的場面該有多血腥,該有多不堪入目!故事中最經典的鏡頭是出現了一個穿紅裙子的小女孩,與黑白的主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免顯得有些刺眼,但其產生的藝術效果不可忽略。
  • 埋葬場裡,成千上萬水貂屍體又冒出地面!什麼原因?丹麥水貂產業遭...
    丹麥政府下令撲殺全國所有養殖水貂的計劃一直備受爭議,在公開承認這一行政命令並不具備任何法律依據後,當地時間26日,丹麥首相弗雷澤裡克森拜訪了位於本國南部科靈市的水貂養殖戶,並在採訪中罕見落淚,他表示要對所有水貂養殖戶進行一定補償。
  • 《辛德勒的名單》感動於良知
    辛德勒本來完全是空手套白狼。一開始酒會出場是跟黨衛軍拉關係。找伊薩克·斯特恩負責具體的記帳、管理。開始的啟動資金是猶太人區裡的老金融家出的。純粹借亂世撈一筆。斯特恩想盡辦法救了一個文科老教師。戰爭時期為活命搞工科是必須的,但為了民族的未來不能捨棄文科。
  • 丹麥用3年的時間為中國人準備好了!
    丹麥這個是最適合養娃的國度。除了教育、政策等嚴肅正經的話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樂園!丹麥作為童話王國和樂高故鄉,除了擁有安徒生和迪士尼先生的靈感之源Tivoli這座建於1843年的遊樂園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遊樂園
  • 中國的辛德勒:從納粹手中救走上萬猶太人,以色列稱他為恩人
    反思二戰歷史的電影有不少,想必大家都看過《辛德勒的名單》。辛德勒雖然是一名德國人,但是在二戰期間,面對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血腥事實,辛德勒做出了拯救猶太人的偉大壯舉。其實在那時的中國,也誕生了一位辛德勒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何鳳山。
  • 這位曾因身高被調出國家隊,後卻被丹麥發掘,為法國奪過三次冠軍
    這位曾因身高被調出國家隊,後卻被丹麥發掘,為法國奪過三次冠軍如今我國各項體育賽事都已結束,還在進行的恐怕就屬中超聯賽了,而比賽不僅讓我們感受到體育的魅力,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那些優秀的運動員,不僅有林丹、孫楊、朱婷和其他著名的體壇健將,但也讓我們看到許多優秀的新面孔,如劉靈玲和劉湘等運動員
  • 一個原本平凡的丹麥人,一趟中國行,讓他成了永遠的英雄
    他是一名水泥廠的保安,也是中國人口中「最好的丹麥人」,「東方的辛德勒」。
  • 70多年前,一個丹麥人高舉丹麥國旗拯救了兩萬中國人的命!
    近日,丹麥報紙《日德蘭郵報》(Jyllands-Posten)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之際,竟借題發揮,刊登侮辱五星紅旗的漫畫,讓人怒不可遏。中國使館隨即表態,怒批這種做法「挑戰人性良知」。但丹麥總理梅特·弗雷德裡克森(Mette Frederiksen)則以「言論自由是丹麥傳統」為由,為《日德蘭郵報》的行為進行辯解。
  • 成千上萬海腸驚現美國海灘,外國人:辣眼睛!中國人:好吃!
    成千上萬海腸驚現美國海灘,外國人:辣眼睛!中國人:好吃! 來源: 英國那些事兒ID: hereinuk這個月6號,生物學家Ivan Parr在美國加州的德瑞克海灘(Drakes Beach)看到了這樣一幕…滿海灘,有成千上萬根
  • 帶你看電影《辛德勒名單》
    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本片包攬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7大獎項及第51屆金球獎的7項大獎。
  • 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辛德勒的名單》
    當然,輕柔卻近乎震撼的配樂,「於無聲處聽驚雷」般撥動著觀眾情感之弦,確保了在漫長的195分鐘裡必定有一次動人的噴發——或許在那一襲紅衣出現的一景,或許在淋浴籠頭湧出生命之水的一刻,或許在猶太歌聲再度飄蕩於奧斯維辛上空之時……最震動我心靈的,是這樣一個人物:辛德勒的猶太會計,Stern。
  • 在丹麥生活了一段時間,才明白了中國人有多勤勞
    在丹麥生活了一段時間,才明白了中國人有多勤勞因為工作的關係,在丹麥待了幾個月,丹麥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的故鄉,充滿了童話的味道,走在丹麥的街道上,到處都瀰漫著藝術的氣息,丹麥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水平高,貧富差距小,福利制度完善,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