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二戰歷史的電影有不少,想必大家都看過《辛德勒的名單》。辛德勒雖然是一名德國人,但是在二戰期間,面對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血腥事實,辛德勒做出了拯救猶太人的偉大壯舉。其實在那時的中國,也誕生了一位辛德勒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何鳳山。
何鳳山1901年出生於湖南益陽,1926年考取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公費留學生,並以特優成績獲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彼時的中國,外交人才奇缺,何鳳山於1938年起被派赴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擔任總領事一職。
彼時的歐洲戰雲密布,法西斯迫害猶太人的暴行肆虐橫行。1938年3月,希特勒正式吞併奧地利,身在奧地利的猶太人頓時陷入了水深火熱的邊緣。當時奧地利是歐洲的第三大猶太人聚居地,總計共有二十萬猶太人生活在這裡。
由於希特勒青年時期曾在維也納求學,在學業上受到過猶太教授的批評,所以小人得志的希特勒將奧地利的猶太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但是此時二戰還沒有正式爆發,即便希特勒再喪心病狂,也不敢明目張胆地屠殺猶太人,但是猶太人心裡清楚,如果再呆在奧地利下場一定是慘死。所以此時對奧地利的猶太人來說,離開就意味著倖存,不能離開就意味著死亡。於是,成千上萬的猶太人紛紛想方設法離開奧地利。
雖然離開就能逃生,但是離開又談何容易!當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奉行綏靖策略,對已在納粹屠刀下的猶太人普遍缺少同情心,因此不少國家不願意向猶太人開放本國籤證。
面對走投無路的猶太人,一直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何鳳山出手了。1938年7月20日,一個猶太人家庭一次就從中國總領事館拿到了20份前往中國上海的籤證。這消息在猶太人中迅速傳開,中國總領事館門前每天從早到晚排著長龍,許多求助無門的猶太人在這裡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籤證」。
但是何鳳山的壯舉很快就引來了納粹的不滿,他們出陰招沒收了中國領事館的房子。何鳳山就自己掏腰包,迅速把領事館搬到了另一處很小的房子裡,堅持發放籤證。除了外部壓力,來自國內的壓力也非常大。當時中國已經開始了全面抗戰,中國軍隊的許多裝備都採購自德國,甚至當時部分國民政府的高層把中日爭端寄託於德國的調停。因此這些人也對何鳳山使起了絆子
但是面對這些艱難險阻,何鳳山統統用他儒家聖人般的堅韌抵擋住了,他作為中國駐維也納的總領事一直撐到1940年。從1937年5月到任(擔任領事館一等秘書),至1940年5月離職,何鳳山到底給猶太人籤發過多少拯救生命的籤證已難精確考證,但據推算至少有數千份,也就是說何鳳山至少每月向猶太人派發500多份籤證幫助他們逃離納粹製造的地獄。
戰後那些獲救的猶太人形象地稱何鳳山發給他們的籤證為「生命籤證」。上海也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向猶太難民敞開大門的國際大都市,頂峰時達3萬多人,超過了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紐西蘭五國接納猶太難民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