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峻峰:企業社會責任未來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2021-01-09 網易財經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工研究所副所長張峻峰

網易財經訊 12月7日,2012(第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北京清華大學召開,主題為「責任社會的企業行動」。年會發布了「2012(第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100強榜單。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工研究所副所長,ISO26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起草專家中國專家張峻峰在會上做了主題演講,實錄如下:

張峻峰: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關於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一些情況。目前中國面臨一個最根本的大背景就是全球化以後,西方國家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產業大批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條件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這樣很多發達國家的那些工人和某些非政府組織就感覺有很不公平的待遇,於是他們就發出了越來越強的聲音,譴責在發展中國家企業的那些不太好的現象,而且發起了一場一場運動。在這種情況下,就先後有了一些企業,一些組織不斷地做一些事情,不斷地回應西方國家對社會責任的呼聲,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社會責任就成為了一個時髦詞。

到了今天,事實上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社會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普遍被接受的理念,我說它已經成為一個新的國際政治的話語平臺,也成為新的國際經濟的話語平臺,也就是在這樣的話語平臺上,也就是在國際政治的活動領域,如果你說我不關心企業社會責任,不了解企業社會責任,用我們小青年時髦的話說你可能就是Out了,確實人家會覺得無論是你個人還是所代表的機構和組織,可能就遠離了社會發展的主流方向。

企業社會責任提出這麼多年,高熱了幾十年,現在它會朝哪個方向發展?我根據這些年對一些情況的收集整理,以及我參加一些國際會議,和外方相關方面進行交流的一些體會,我大致總結有這麼一個方向:

第一,對象的擴大化。

我們直到現在在國內比較習慣的說法,把這個責任叫「企業」社會責任,前頭冠了一個企業的概念,這個概念1924年被希爾頓提出的時候他用了這樣一個說法。而這些年,在範圍內大家都覺得,由於企業的原因造成了某些不能接受的社會現象,因此企業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所以我們講企業社會責任是順理成章的。

進入本世紀以來,這個概念實際被倍越來越多地加以擴展成為社會責任,去掉了「企業」它的概念有什麼不同?2010年發布的ISO26000社會責任標準,第一次對這個給出了比較明確的解答,所有的社會組織都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原來我們習慣的所謂社會責任就擴展為社會責任,對任何一個所謂社會組織,包括學校、醫院、非政府組織以及政府組織,都提出了如何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提出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你的企業是否符合社會責任的要求。

當我們來自非企業的人士質疑企業的責任時,其實應該自審一下,你作為其他類型的社會責任,你承擔了社會責任沒有?我們現在常常看到一些非政府組織舉著社會責任一桿大旗批評其他的企業,但你突然發現這些企業自身事實上幹著不大令人能接受的一些行為,他們的思想方式可能就會出了問題,就是基本的理念可能就會有問題。這時候我們再看是不是擴大一下範圍和對象是不是更好一些?

回顧一個小插曲,我們第一次參加ISO26000社會責任標準起草的時候,第一個工作組會議也談到其中一個話題,這個標準應該針對誰,我們因為一直習慣了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希望主要還是針對企業來,而考慮到在當前這個發展階段,企業承擔這個責任指向更明確,他也有資源來幹這個事情。因此我曾經在大會做了一個發言,建議作為第一步ISO26000應該縮小它的對象範圍,但是我發現大會除了我做這個發言,所有其他的專家都不是這個觀點。我會下和他們有過一些交流討論,包括一些其他國家的政府官員、企業經理,各種企業社會責任的專家,一概都覺得似乎包括他們自身在內都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所以我市社會責任的擴大化,全球範圍內來看它有一定的理念基礎。

第二,社會責任發展了這麼多年,它的方向清楚嗎?

其實這麼多年來,大家有一種初步的感覺,企業社會責任雖然提出很多東西,但有點像沒頭蒼蠅,不知道往哪兒分,下一步是什麼。但這個事情近幾年發生了變化,也就是說社會責任發展的戰略,最近幾年,特別是以歐洲國家為代表的一些國家不僅僅提出了社會責任的發展戰略,而且已經一開始不斷地實施社會責任發展戰略,2005年歐盟第一份關於社會責任的溝通文件就明確提出歐盟的社會責任發展戰略,實際是它的一個路徑圖。2011年,就是去年10月25日他發布了第二份文件,這個文件又進一步非常明確地勾勒出來歐盟今後社會責任發展的戰略方向,事實上不進入歐盟這個層面,歐盟的一些主流國家,西歐一些主要大國,這幾年推動社會責任比較積極的大國,他們實際上都把社會責任發展戰略作為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有一個非常清楚的理念,發展社會責任是提高國家的經濟競爭能力和政治地位。他們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都把社會責任的發展戰略作為這個社會能否繼續前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和主徵。

我前些年和德國的一些官員在討論,發現德國在做兩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在經濟部下面成立了一個社會責任司,專門負責社會責任的發展,發展與戰略制定工作。其次,它以政府為圓心,組織社會的各個方面共同召開年度社會責任論壇和圓桌會議,商討社會責任發展的重大問題。這一兩年,到2015年德國的社會責任發展的一個重大方向,就是在中小企業大力推廣社會責任。像這些一些戰略性的東西,確實對很多歐盟國家未來一些年的發展確實勾勒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方向。

我介紹法國的案例順便提到法國社會責任發展的一條脈絡對我們可能會有啟示。除了歐盟這個區域性的政治組織層面和國家層面以外,歐洲的很多企業,不管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在談論社會責任戰略,很多也都在制定社會責任戰略。我和一些企業的老闆、總經理在聊天的時候就發現,實際上他們對社會責任戰略的關心確實超出我原來的想像。社會責任戰略對他們發展的路徑起著非常好的作用,就這點來說,我特別想提到,這點對我們可能是有借鑑意義的。

我在幾個場合曾經談到過這個問題,包括也向高層領導反映這方面建議時特別提到,我們國家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現在我們再提實現「中國夢」的時候是不是也勾勒一下我們國家社會責任的戰略。雖然社會責任這個詞彙是個外來詞,但社會責任的理念和我們古代先賢和當今發展的理念應該是一致的。我們社會今後應該如何更好地發展,在某種程度上說,也和我們如何看待,如何推動社會責任的發展有一定的關係。

第三,標準化。社會責任一開始的發展應該說比較盲目,比較自我的,首先是一些個體對企業的行為不滿而發出的道德的呼聲。比如1790年300年以前英國消費者說東印度糖是加勒比海??生產,這些基本都是根據發起者和個人以及某些機構的判斷,這個事情在上世紀90年代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那時候不斷關於社會責任的呼籲,最後就導致的企業制定了自己的生態守則。再倒退,有人說1936年,美國的廣告協會搞的關於廣告協會行為規範,那算是一個標準,如果那也算的話,我們確實可以把這個時間放得更前一點,但真正出現各類社會責任的準則應該是在90年代左右。比較早出現的是一些企業迫於社會壓力,搞一些針對他的供應商的生產設備,之後有一些機構制訂了比較寬泛的生產守則、社會責任標準。

據世界銀行的一個說法,可能現在世界上有一百多個各類標準出口,其中??是社會組織制定的,之後是生產企業。200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開始正式制定社會責任方面的標準。過去國際標準化組織有十萬標準,都是技術類的標準,從來沒有涉及社會標準,經過很多年的討論和爭論以後,國際標準化組織決定成立社會責任工作組,開展標準化社會責任組織的治理。經過五年的時間,破了國際標準化組織任何標準的制定,第一次給出了社會責任的標準,第一次給出了本身的定義和社會責任的基本原則和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社會責任的實施方式,這種用標準的方式給全社會提供了一個樣板。

實際應該這樣講,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社會責任標準不能替代到目前為止所有其他的社會責任標準(音),但這個標準的制定第一次宣布進入了標準化時期。ISO26000頒布以後,先後這兩年被翻譯成22種語言,上個月開了頒布以後第一次的全球大會上,它有一個統計,說有60多個國家把這個標準轉化成了國家標準。

這還不夠,說還有當一批國家也正在研究這項工作,包括中國。但我們國家確實也在做這個事情,今年剛開始怎麼做這個標準。別的國家直接把ISO26000翻譯成他們的本國文字,改一個名稱。我們國家這個事情可能要稍微複雜一點,因此,我個人感覺,這可能也是需要我們稍微多一點時間,耐心地等待,等待認真、詳細地討論,出現一個符合我們國家現實需要的一個標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作為國際唯一權威的標準化制訂組織,目前只有一個維度,其實現在有好幾百個社會組織搞的社會責任標準。剛才劉部長提到我們國際貿易的情況,事實上現在有很多和國際貿易相關的標準也在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

比如有一個標準叫EuroGat(音),從這個標準制定的時候就是歐盟的零售商和農產品供應商成立這麼一個機構,專門針對農產品國的供應進行衡量檢驗,它的概念總結為好的農產品供應,這個標準制定以後確實把農產品供應的檔次提升了,在這個基礎之上他又做了一個事兒,把EuroGat(音)改為GlobalGat(音)然後在全球推廣。2009年他到中國來,第一次搞了一個ChinaGet(音)農產品的標準化。後來大家突然發現有這個標準和沒有這個標準對農產品的提供者農戶來說大不一樣,因為它的標準門檻非常高,要求非常高。FSC這個標準很多同志可能也都熟悉,聽說過,從1993年成立這麼一個機構,1994年成立這麼一個標準,它的希望全球林業、木材生產從種植到採伐,到加工都納入一個綠色的框架,事實對社會責任的要求已經深入到生產領域的各個環節和毛細血管。

現在除了這兩個非常紅火的標準以外,還有SE8000,電子領域的ICCC,紡織領域的WIAP,可能你一下能想出幾十個名字,這些標準在某種程度上都在影響著每一個方面的生活,也就是說社會責任的標準化已經成為我們絕對不能迴避的現象。我個人感覺,社會責任將來推動過程中,我們建的標準化的東西會更多。

國際標準化組織今年5月30日制訂了一個標準叫20121大型集體活動標準,它的發布正好在倫敦奧運會前夕,組織大型文體活動、商業活動應該嚴格遵守社會責任標準,而且這個標準還要搞恩認證的。這個標準基本依據是ISO26000。除此以外,ISO還在討論一個ISO82,這個標準是它將來考慮制定所有的標準必須要參考這個標準,將可持續方法融入標準制定中,這又是依據ISO26000來的。ISO26000不斷地在催生它的衍生品。

社會責任的認證方法。

事實上認證已經成為社會責任不能迴避的話題。包括ISO26000,在上次召開的會議上,很多專家都提出ISO26000應該認證,因為原來它只是指南性的東西,實際上進行這種呼籲的是一批專家,但真正進行實踐的有了更多的人,現在很多標準都是搞認證的。比如說Global  Get(音),SE8000。社會標準應不應該進行認證,這是社會上爭論很久的話題。它的優點和弊端,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同樣都很多,……最終還是認證化的標準還應該提高,就像Global  Gap(音)的標準每年要修改一次,本來門檻就不低,現在的門檻不愈發高,接受認證的企業發現這簡直是一條不歸路。不接受認證產品出不去,如果不接受認證的話,本身產品……其次認證的收費越來越高,Global  Gate已經讓很多它認證的中介機構受不了,收費額度受不了,當然收費額度最終還是要轉嫁到生產者、供應鏈上,並進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ISO26000的認證,隨著ISO26000已經明確表示這是錯誤的狀況(音),但有的國家已經做了,比如丹麥已經直接把ISO26000作為認證標準,據他們統計今年有一百多個企業接受認證。此外,荷蘭搞了一個自我評估標準Selfsatment(音),說這個企業根據他的體系進行認證(音),這個體系40條基本依據ISO26000來的,但有一個潛臺詞,它說那些認為自己合格的企業應該邀請第三方對他進行審核。他在從自我認證這條路向著認證這條路走。

現在對社會責任的實施進入了系統化階段,如果說現在大多數企業還在討論什麼是社會責任,事實上已經有一些企業包括國內領先企業開始考慮如何把社會責任融入到管理體系當中去,系統化的實施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有非常好的一些經驗,有國外的,有國內的,國外的情況看,比如說美國某幾個大企業,我接觸到的,他們關於社會責任的一些理念已經梳理的比較清楚,社會責任的管理體系已經建立起來,已經發布了十幾年的社會責任。

其實某種意義上說,有可能你還沒有進入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但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實際上意味著你在社會責任感覺體系上的思考方面已經走了一步,已經朝著建立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這是五個我認為目前國際社會責任發展的大致現實和方向。除此以外,我還想額外地談一個事情,關於社會責任的指數化問題。國外道瓊現在有一個可持續發展指數,英國金融時報有一個金融時報100指數,都是關於社會責任的。有的人感覺是不是社會責任已經到了「指數說話」的時代,所以也有一種衝動要搞區域性和企業社會責任指數,我聽到這個消息感到非常吃驚,因為說實話,國外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國家層面或區域層面琢磨要做這個事兒。

事實上這個指數,我們不管它究竟難易程度是什麼,搞出來以後的指向真是我們來做的。事實上我的感覺,比如說在我們國家,我們已經有的所謂幸福指數之外,在對北京市、上海市、所有地區搞一個社會責任指數,你會發覺真正搞出來的這個東西可能會讓人感到非常可笑。因為某種意義上說,社會責任幾乎很難對一個地區進行指數化。如果說社會責任不是對一個企業的話,你在這個擴大範圍之內,把農業、工業,所有社會組織,包括政府都包括在內,可能這個指數並不是我們真正理解某一個地區,某一個行業社會責任發展情況內容。

關於這個話題可能還有很多需要談,但今天時間不多,我就簡單地談這麼幾點渥堆這個問題的理解,希望將來有機會和大家交流,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未來農村,到底會朝什麼方向發展?大學生返鄉創業還有機會嗎?
    宏觀來看,農村在整個社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農村的發展不能放棄,微觀來看,農村現在的現狀,確實影響著很大一部分農村人的生活,這就必須要得到我們的關注和重視,也必須得改變。至於說未來農村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我覺得在有年輕血液的注入和思想推動下,農村必定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前進,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肯定是未來農村發展的方向。
  • 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王曉光:ESG與社會責任有很大不同 未來...
    原標題: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王曉光:ESG與社會責任有很大不同,未來有八大發展趨勢   12月19日,在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
  • 多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業內專家共話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發展
    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副主任、責任雲研究院院長汪傑現場分享了他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他表示,企業的本質責任是用戰略和業務來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其次是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企業最大的不負責任是企業的產品不合格。」 汪院長的團隊,今年還連續12年發布了《企業家社會責任研究報告》。今年的報告顯示,民營企業是捐贈主力軍,捐贈額佔比超60%。
  • 企業社會責任如何多維履行?業內專家共話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發展
    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承擔如扶貧濟困、抗疫救災、科技創新、質量堅守、維護消費者權益等社會責任。在瞬息多變的2020年,諸多優秀的企業用實際行動定義了「責任」。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副主任、責任雲研究院院長汪傑現場分享了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他表示,企業的本質責任是用戰略和業務來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其次是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企業最大的不負責任是企業的產品不合格。」 汪院長的團隊,今年還連續12年發布了《企業家社會責任研究報告》。今年的報告顯示,民營企業是捐贈主力軍,捐贈額佔比超60%。
  • 民族品牌的創與躍: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峻峰眼中的宇通T7
    在交車儀式現場,北汽出租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為「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峻峰在接受中國客車信息網記者採訪時給出了答案。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峻峰接受媒體採訪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近年來,中國對民族品牌的呼喚尤為迫切。民族品牌不僅事關一個企業,而且關係至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大局,是中國夢與世界夢的橋梁和紐帶。
  • ...責任研究院王曉光:ESG與社會責任有很大不同,未來有八大發展趨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王曉光:ESG與社會責任有很大不同,未來有八大發展趨勢12月19日,在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企業公民論壇上,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院長王曉光表示,ESG現在比較熱,是因為金融開放,國際的評級機構將我們最好的上市公司入選了它的指數
  • 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成了起亞的志願者之後我有了答案
    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一個「象牙塔」中的大學生,上個月在準備「東風悅達起亞家園」志願者招募面試、搜集資料的時候,不止一次看到這個名詞。各種百度看案例之後,我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又有了更深刻的見解。面試時,我分享了自己關於這一問題的看法,獲得了面試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 《2014年度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報告》發布
    近日,大連海事大學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交通運輸管理學院匡海波教授主持編寫的《2014年度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京正式發布。這是關於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狀況的最早的報告系列,其評價指標體系較全面,受到各界人士長期關注。
  •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駿豐頻譜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百強企業」殊榮
    此次論壇表彰了一批信譽良好和社會責任感強的個人和單位,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獲選202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度致敬、慈善扶貧人物、抗疫先鋒等企業人物獎項。
  • 《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0)》: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為58.9分...
    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11月13日,以「凝心聚力,共擔責任」為主題的第三屆北京責任展暨《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0)》發布會在京召開。根據會中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0)》,2020年國有企業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為58.5分,較2019年上升3.9分,處於追趕者階段。
  • 綠色發展理念下的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是推進社會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力量,其不僅要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也必須承擔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中的「綠色」內涵,就是要求企業走綠色發展的道路,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利益,而是通過技術創新、轉型升級、降低能耗、減少排放等方式,減小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切實肩負起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的社會主體責任。
  • 中國未來經濟展望——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 精彩回放
    最後,我們在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中也在做出自己的一些貢獻。徐珉:企業的責任分為三層,一層是基礎責任,一層是行業責任,還有一層是社會責任。所謂的基礎責任就是你首先要活著。在疫情期間,很多公司的目標定為活著。作為一個企業,只要你活著,就在為社會創造價值。
  • 中國未來經濟展望 ――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 精彩回放
    所以,經過這樣一次危機之後,就像我剛才說的結論,無論是什麼樣的困難都要逆向操作,找最好的企業,堅定持有穿越牛熊。  袁金秋:各位所在的公司,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有著自己的理解,也希望各位能夠跟我們分享一下這個理解,並且講一講各個企業是怎麼履行社會責任的?  陸劍雪:在先聲藥業的內部,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許多患者的生命只剩幾個月、幾天。
  • 好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到底需要什麼
    在市場競爭中,企業除了扮演傳統商業角色,同樣也擔任著社會角色。有公司把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即企業社會責任)看成類保險,在企業與其社會網絡關係之間形成一種保護。有公司會把CSR看成風險調節策略,具有紓緩企業危機的功能。另有公司從競爭優勢的角度,把CSR看成發揮創意的契機,有提高獲利的潛能。
  • 【2020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新經濟形態之下的責任之路
    張雪弢:企業如何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中應對各種壓力?未來在履行責任方面的重點方向又是什麼?   宇文潔:關注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長,致力於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塑造是中赫社會責任的重點。   李歡:我們其實一直在做大學生就業輔導,希望在座的所有企業在選擇人的時候下能夠給這些孩子們一些機會,他們需要這樣的機會,他們會給你們更好的回報和未來,我就是他們的代言人。
  • 中國人壽「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排名保險業第一
    日前,以「凝心聚力,共擔責任」為主題的「第三屆北京責任展暨《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0)》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人壽在「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排名中位居保險業第一,並斬獲「2020責任金牛獎-最具影響力責任品牌獎」。
  • 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
    從責任議題上看,企業社會責任包括合法經營、提供優質產品服務、保護環境、關愛員工、安全生產等重要而基礎的責任。  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也關係到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彭華崗說,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工作,是順應劇烈變化的國際經濟形勢的迫切需要,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是中央企業做強做優、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的內在要求。
  • 義利並舉:創新企業社會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
    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社會責任與商業利益並非對立,金融與產業亦協力加入可持續發展陣營。對此,發言嘉賓均認為,企業發展既需要積極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與此同時,又要將企業經營好,為員工提供就業機會,依法納稅,是企業要承擔的最基本的社會責任。
  • 「2020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新經濟形態之下的責任之路
    2020年11月25日,在由《公益時報》社和《經濟觀察報》社共同主辦的「時代在召喚·資本的力量——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上,公益時報社總編室主任張雪弢攜手中赫集團企業傳播部社會責任項目負責人宇文潔、迪馬股份公共事務助理總經理、重慶市迪馬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龍婧、碧桂園北京區域副總裁林偉營
  • 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
    從2010年3月到2018年3月,報告評級工作已經走過了8個春夏秋冬,值此新評級標準發布之際,我們理應總結回顧過往,以便更好走向未來,共同推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向更好更高質量發展。  八載芳華報告質量穩步提升  2010年3月,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在各界專家的支持下,依據《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指南(CASS-CSR1.0)》,制定並發布了我國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評價標準——《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標準(2010)》,成為指導和規範我國社會責任報告編制領域的重要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