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村,到底會朝什麼方向發展?大學生返鄉創業還有機會嗎?

2020-12-23 三農小分隊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經濟的拉動,更離不開農村基礎條件的保障,雖說農村窮,落後,但是人們所吃的一飯一菜一水果,那都是在農村長出來的,是農村讓我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農民種植的馬鈴薯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發展,農村的劣勢,也在一點點的凸顯,農村勞動人口越來越少,勞動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明顯,不願意種地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就導致農村土地無人耕種,農村老人的生活缺少保障。

宏觀來看,農村在整個社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農村的發展不能放棄,微觀來看,農村現在的現狀,確實影響著很大一部分農村人的生活,這就必須要得到我們的關注和重視,也必須得改變。

自己是一個西北農村小夥,和大眾青年一樣,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小時候跟著大人去地裡幹活,長大了努力讀書離開農村,在城市努力打拼,成為父母眼中的希望,可轉過頭一看,父母變得孤獨了,父母的背更彎了,父母的日子,過得更加的艱難了,這值得我們年輕人思考。

辛苦種地的中老年人,不見年輕人身影

農村的條件,確實沒有大城市的優越,但是農村的發展,也更加離不開我們年輕人的努力,農村同樣需要有不斷年輕主力軍來推動,這就是我們需要發展的未來農村。

至於說未來農村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我覺得在有年輕血液的注入和思想推動下,農村必定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前進,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肯定是未來農村發展的方向。

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和效果,我個人覺得離不開這樣的發展形勢:

首先就是由具有專業知識的帶頭人成立專業合作社

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社,現在已經開始初具規模,而且好多地方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和實踐,比如:種糧食的有糧食合作社,種蘋果的有蘋果合作社,種蔬菜的有蔬菜合作社,這樣的抱團取暖,使得農民不僅增產增收,而且收入也提高了不少,不用愁銷路,合作社正在一步步地被農民所接受和應用,這是一個發展的方向。

初具規模的合作社收穫藥材

其次,吸引本村有能力的年輕人來本村發展,引進人才,為本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思想

年輕人的思想,永遠比別人的要靈活一點,他們不同於過往,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看法,更有他們自己的夢想,好多農村的孩子在學業有成以後,不是留在城市,而是回家實現自己的田園夢想而創業,我想這也是現在發展的一個趨勢吧。

城市需要人才,農村同樣也需要,而且在農村,同樣也可以幹出一番天地,是金子走到哪裡都會發光,他們有在村委工作的,有搞養殖的,有搞種植的,有搞大棚經濟的,更有發展直播帶貨扶貧的,都是一些有理想的年輕人在不斷的努力。

年輕人創業種植的水果

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們應該欣喜,農村的發展,不再是父輩們的責任,同樣也有我們年輕人的義務和責任。

未來農村的發展,離不開年輕人來推動,至於到底會朝著一個什麼方向發展,我覺得是一個話題,更是一個謎,但我更相信,農村會在年輕人的手裡,朝著更加美好的明天前進。

三農小分隊MCN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本期作者|渭水三農人

相關焦點

  • 周至縣農村大學生嚴震返鄉立志創業
    他今年只有28歲,看不出來他已經創業3年了。嚴震這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立足家鄉陝西周至縣啞柏鎮裕盛村,推廣銷售家鄉的優質苗木花卉,為家鄉經濟振興及新農村發展奉獻自己的青春。他看到家鄉許多種植戶苗木種植信息不對稱,苗木繁育科學化,規範化還有待提高。嚴震暗下決心,長大後上大學要就讀林業專業,嚴震終於2014年被距離家鄉僅有10公裡路程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林專業錄取。在上大學的三年時間裡,嚴震一邊上學,一邊利用課餘時間,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家鄉種植戶,種植繁育苗木規範化,規模化,標準化。
  • 那些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現在都過得怎麼樣?
    首先聲明:堅決擁護國家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堅決支持大學生返鄉支持鄉村建設。今天想聊的是,透過諸多大學生返鄉創業中的種種經歷,來審視鄉村人才引進面臨的一些問題。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鄉村充滿了太多魅力和機會。但和所有行業一樣,並不是所有大學生都適合返鄉創業,甚至說,多數都不適合。
  • 兒時農村已經不在,未來又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農村90後告訴你
    自己也在想,這樣的農村還是農村嗎,人少了,得慌了,家沒了,村子空了,這樣下去還是農村嗎?那未來的農村又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呢?再過十年農村還會有人嗎?會有多少呢?就這樣不自覺地一遍遍問著自己。在這裡,也就談談自己的看法吧:首先,我個人覺得,未來的農村,必定會朝著集體化的方向去發展。
  • 回農村能幹啥?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振興鄉村現實嗎?
    你看現在的農村,修路、覆蓋網絡、知識培訓、農村改造等等,真的是煥然一新,我們的農村正在朝著一個嶄新的時代去邁進!我們的農村也必將邁入一個新的時代!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振興鄉村,他們願意嗎?回去幹啥?因為農村沒有就業機會,因為農村發展落後,因為農村給不了我們需要的生活,因為農村窮!所以,農村一定要振興,所以,農村一定要好起來!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應引導外出務工人員積極返鄉創業!這是我們經常所談的問題,但如何才能讓他們回來農村,如何讓一些高素質人才願意進村?
  • 【大學生創業故事】李蘭軍的返鄉創業夢
    【大學生創業故事】李蘭軍的返鄉創業夢 2020-07-29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
    ▲環縣返鄉大學生在「放羊班」接受培訓。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梁軍、任延昕、張睿、李傑)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創業群像》的報導。
  • 松江區加大築巢引鳳 大學生紛紛返鄉創業
    東方網記者袁家福11月2日報導:這是一群可愛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紛紛選擇了返鄉創業,並帶領眾多同伴,將學到知識和本領反哺社會,助力鄉村振新幫助農民致富。在松江這塊歷史悠久的肥沃土地上大顯身手。由此返鄉創業的念頭便萌生了。「創業之初只有我一個人,現在我們的團隊已經有十幾位大學生了,一起創辦鄉村民宿、土家美食、助力農村旅遊業發展。朱燕將自家230平方米的農宅改造成民宿,客房、餐廳、活動室等,在鄉村美景映襯下,老宅重新煥發了活力。藉助線下民宿體驗,致力於松江大米銷售,打造了自己的大米品牌「八十八畝田」,慢慢地在客戶中贏得了口碑。
  • 劍河岑松:小基地成就大夢想 大學生返鄉創業為家鄉
    1月6日,在劍河縣林潤種養殖基地裡,基地負責人李昌楷正在和前來「取經」的貧困戶大學生介紹金線蓮種植技術。   在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的320國道旁,是一座由返鄉大學生創辦的金線蓮種植基地。基地外雖寒風刺骨,但是基地內,一株株金線蓮中藥材的幼苗卻依然茁壯生長著。「之前就聽說過這個基地,今天特意從交界村趕來跟李老師學習種植技術和企業管理,想著畢業後能自主創業」大學生萬妹珍(化名)說。
  • 2020年大學生農業創業的政策支持有哪些?
    那麼,今年大學生去農業創業怎麼樣?國家與政府是否會出臺更多的扶持政策支持大學生在農業創業,為國家的農業發展注入新鮮力量?疫情的影響下,很多行業和企業會重新洗禮,但是也會湧現很多新的創業機會。對於有想法今年創業的大學生來講,如果真的想在農業方面打拼,可以對農業行業的相關信息,項目介紹等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
  • 未來農業三大發展趨勢,農村人的創業機會,抓住一個就能致富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在農村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村莊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兒童,年輕人和農民都進城打工了。越來越多的人不看好農村,覺得在農村機會渺茫,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未來十年農村會出現很多機會,尤其在農業方面,如果能抓住其中一個,掙得錢不一定比在外面打工少。
  • 返鄉創業大學生新人用插秧機、拖拉機當婚車!網友:比豪車更拉風
    而湖南安華的一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新人,就用插秧機和旋耕機組成的婚車車隊,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接親。據媒體報導,近日,湖南安化,一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結婚,出動6臺農機當迎親婚車。新娘穿著婚禮禮服,坐在用氣球和彩花裝扮的插秧機「婚車」上,也是笑的格外甜。
  • 博後鄉村振興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
    網紅民宿帶動旅遊相關產業發展博後鄉村振興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博後村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符子運在給客人下單。博後村網紅民宿「海納捷」。「我們村民宿興起,但餐飲業沒人做起來,在學習和管理民宿期間,發現許多客人苦於沒有吃飯的地方,都跑到六盤村去就餐,因此也就有了在我們村創業的想法。」符子運的餐飲店力求營造一種幽雅、舒適、休閒的消費環境,在食品色香味、服務等方面力求盡善盡美,給顧客最大限度的享受和心理滿足。譚中仙也是土生土長的博後村人,大學畢業後曾在廣州從事營銷工作,年收入約20萬元。
  • 廬江這位90後大學生選擇返鄉創業種菜……
    「9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種蔬菜2018年,他回鄉創業,看中了泥河鎮八裡村的農光互補光伏大棚蔬菜產業園,承租下來,種植有機蔬菜。「我本身是學農業出身的,然後正好這個機會,聽說這邊有這樣一個光伏大棚基地,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把這個扶貧基地經營起來。」 李鴻傑說。
  • 鼓勵盤活農村閒置宅基地是什麼意思?允許城裡人到農村買房了嗎?
    一、鼓勵盤活農村閒置宅基地是什麼意思?鼓勵盤活農村閒置宅基地是指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採取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種方式盤活利用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2019年9月11日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和農業農村部2019年9月30日印發的《關於積極穩妥開展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盤活利用工作的通知》對如何盤活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也給出了方向。
  • 未來農村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十年之後還有多少農村人口?
    其實現在的農村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危機的,一些農村人口不斷減少,耕地荒廢,只有一些老年人還留在農村,未來一些農村會逐步消失,一些農村也會逐步壯大。一、農村的人口不斷減少;近十幾年來農村的人口不斷減少,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回到農村,更願意留在城市發展,這樣就造成農村年輕人口減少,人才流失,造成農村發展更為緩慢。
  • 返鄉創業,今年現在農村種植什麼農作物賺錢呢?4個項目前景廣闊
    我國自古以來農民就以地為本,把地當成天,我國也是個農業大國,種植很廣,現在國家的口號是三農,發展農村建設,支持返鄉創業,現在返鄉創業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比較迷茫,不知道該怎麼做。首先農村創業要集中一定要以三農為中心,當時可能會帶動經濟發展,比如工廠之類的,但對農村環境影響很大,三農重點就是農民和種植養殖,我們單說種植,現在農村種地的積極性不高,可以理解,因為經濟社會把錢看得太重了,不賺錢誰願意種地?所以究竟種什麼來賺錢?
  • 馬雲預言:未來最好的發展機會在農村,這幾個機遇要把握住
    除了預言電商會取代實體之外,馬雲還有很多預言,比如未來的房價如蔥,新零售將取代電商、未來的首富會出現在健康領域等等,至於能不能實現,只能讓時間來驗證。去年在臨近退休之際,馬雲又給出了預言,在第7界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中表示:聰明人都往電商、網上走,而最好的機會就是往實業和農村走。
  • 《達拉的青春》全網上線 講述美女研究生畢業後返鄉創業的故事
    ­  在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指導下,由浙江澳創集團、浙江舞步人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福建上禾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創青春」系列勵志電影之《達拉的青春》4月6日全網上線。該片由真人真事改編,通過美女研究生畢業後返鄉創業的勵志故事,大力弘揚黨的十九大中提出的「全黨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要求,在鼓勵青年創業的同時也呼籲社會各界給予這一群體更多支持幫助。今日,片方發布了電影終極海報,影片主人公和萍身著家鄉民族服飾,神情喜悅置身於海報中央。而海報下方的她則隻身一人乘坐扁舟在湖面漂泊,面目凝重看向前方。
  • 【點讚益陽】湖南衛視《午間新聞》報導益陽安化返鄉創業大學生用...
    【點讚益陽】湖南衛視《午間新聞》報導益陽安化返鄉創業大學生用農機設備當婚車
  • 回鄉創業去!新農人跳回「農門」,返鄉青年帶來了什麼?
    談及為何逃離農村,鄭玲娟說,自己的家鄉較為偏僻,附近沒有工廠可供打工,留在家裡只能靠養雞、種地謀生,一年也沒有多少收入。由於沒有學歷與技能,鄭玲娟在外打工每月只能收入3000元左右,三年來一直沒有積累。父母上了年紀,照顧父母的重任需要她來承擔。2016年,返鄉的鄭玲娟看到家裡滿院子養的雞,一下子覺得回鄉創業養雞或許是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