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是四種基本力中最弱的,科學家承認它可能洩露到其它空間維

2020-12-14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物理學最基本的目的之一是尋求自然界物質運動的統一規律。按照現代物理學的觀點,支配物質世界各種運動現象的力可歸結為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即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強和弱相互作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最終統一描述是物理學的重大、前沿科學問題之一。在這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作用是所有物質之間都存在的一種相互作用,也稱為萬有引力。

由於引力常數G很小,對於通常大小的物體,它們之間的引力是非常弱的。從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創立,人們一直無法解釋為什麼引力比其它相互作用弱得多。因而更深入地研究引力的基本性質,是推動統一理論發展的重要步驟。物理學家們也開始突破原有的理論框架,認真思考牛頓反平方定律的成立範圍。

我們目前認知的世界有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合起來是一個四維時空。除了我們生活的四維時空之外,可能還有更多的額外空間,我們不能直接「看到」它們,很可能是因為那些額外維的空間尺度太小。這裡可以用一根電纜作為例子來解釋額外維。對於一根長電纜,當我們從遠處看它時,它就像是一維的線。如果我們走近看電纜,就會看到電纜像一個長的圓柱體,它的表面是二維的。

如果電纜表面還有一隻可爬行的螞蟻,則螞蟻既可以沿電纜的長度伸展方向運動,也可以繞著電纜表面作圓周運動。雖然從遠處來看,我們只能看到電纜伸展方向的一維,但從近處來看,我們還可以看到繞著電纜表面的那一個圓圈維。這個例子表明了空間維度的一個微妙而又重要的特徵:空間維有兩種,它可能很大延伸得很遠,能直接顯露出來;它也可能很小,是捲縮得緊緻維,很難看出來。

我們的宇宙既有像電纜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大的、容易看到的普通的三維空間,也可能有像電纜表明在橫向上的圓圈那樣的蜷縮的額外維。弦理論認為捲曲的額外維大小只有普朗克長度尺度1.6×10^-33釐米,但是我們目前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只能探測到10^-16釐米的結構。要發現這些普朗克尺度的額外維,即使最精密的儀器也不能探測到它們。

當通常的空間距離遠大於緊緻維空間的尺度時,牛頓的反平方定律成立,當空間距離接近於緊緻維空間的尺度時,則牛頓引力的反平方定律不再成立。在這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相互作用是最小的,科學家給出了一個自然的解釋:因為引力可以在額外維中傳播,絕大部分「引力線」漏到額外維中去了,從而使得引力看起來顯得很弱。

相關焦點

  • 四種基本力中引力是最弱的,為何還能坍縮出破壞力超強的黑洞?
    引力雖然是四種基本作用力中最弱的,但是引力的作用範圍無限遠,而且可以無限疊加,這使得引力控制著宇宙中大尺度的宏觀物質運動。四種基本力在物理學中,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解釋一切和物質有關的物理現象,目前人類一共發現了四種相互作用,或者說是基本力,它們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和萬有引力相互作用。
  • 引力到底是什麼,可能它並不是力
    這無疑是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最輝煌的時刻。可是當我們把視線從太陽系最外側的行星海王星拉回到最內側的行星水星時,問題出現了——水星近日點進動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水星在近日點實際觀測到的進動值與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的數值存在偏差。可科學家用盡各種方法,始終無法解釋這個現象。是我們出錯了,還是牛頓力學出錯了。水星進動問題困擾了學界一、兩百年。
  • 引力是四種基本力中最弱的,為何是它引起坍縮產生黑洞?
    :強力、弱力、電磁力和萬有引力。它們分別在不同的尺度下把自己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強力和弱力起作用的尺度很小,只在原子核內部起作用。距離只要稍遠一點,這兩種力就會衰減得無影無蹤,因此在宏觀世界無法感受到它們的影響。電磁力跟強力和弱力一樣,在微觀世界發揮作用。但是它的作用範圍比強力、弱力稍遠一些,主要發生在原子核與電子之間。
  • 自然界中四種基本力
    大自然中有四種不同的「力」,除了最廣為人知的引力和電磁力之外,還有兩種是「強力」和「弱力」,這四種目前發現的基本作用力,宇宙中已知的一切,都由它們主宰。引力自從那一坨蘋果砸在牛頓大佬頭上之後,引力相互作用出現在人們眼前,然後基礎相互作用成為了物理學的核心研究課題。
  • 為了統一四大基本力,科學家耗費了多少心血,未來有可能統一嗎?
    科學家們經過數百年來的研究發現,宇宙中所有現象都可以歸結為四種基本力的作用,即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眾所周知,牛頓是經典力學的奠基者,後世的科學家在經典力學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甚至是超越。除此之外,他認為引力也是另一種幾何效應,由此可見他想像幾何化引力那樣將電磁力幾何化,雖然到最後他都沒有成功,但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在強力和弱力相繼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又試圖將它們與原有的引力和電磁力統一起來。雖然這項工作至今還沒有完成,但它一開始就有一個恢弘的名字,那就是「大統一理論」。
  • 你了解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嗎?主宰宇宙中發生的一切
    北京時間10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各類物理力在宇宙中無處不在。從在路上行走到火箭發射,再到貼在冰箱上的冰箱貼,這些都需要力的作用。儘管看上去花樣繁多,但我們日常經歷的所有力都可以歸結成四種基本力:引力、弱力、電磁力、以及強核力。這些便是自然界的四種基本作用力,宇宙中發生的一切都由它們主宰。
  • 四種基本力量電磁力,強力,弱力,引力
    四種基本力量:電磁力,強力,弱力,引力。而愛因斯坦認為,最基本的力量可以用經典力學來描述,即所謂的經典場。而量子力學的基本問題是否與經典力學完全相同?愛因斯坦在1926年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時並沒有說明這一點,只說了兩點:(1)我對於粒子物理學研究進行了很大的努力,並且在原始版本中發現問題在於粒子的運動應當有其自身的規律;(2)我希望找到不同粒子在空間中的勢能比,即用一個勢能平面去描述不同粒子的勢能。基於以上兩點,愛因斯坦認為非慣性系中的一維問題可以通過把整個坐標系轉變為自由空間的一維問題來加以解決。
  • 為什麼物理學追求四種基本力的統一?
    自從科學誕生之日起,科學家就一直走在統一的道路上,牛頓統一了天上地下的物體運動規律,麥克斯韋統一了電和磁,愛因斯坦統一了時間和空間,質量和能量,楊振寧統一了電磁力與弱核力;統一場論是物理學的終極夢想,如果誰真的能統一四種基本力,那麼他的功績是絕對是前所未有的。
  • 大家一起來聊聊四種基本力的統一問題
    我先說說四種基本力的基本特徵自然界中存在著四種最基本的力,分別是引力、弱核力、電磁力和強核力。這四種力囊括了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力學現象。已知:1.任何物質同時具有質量與引力勢能屬性;2.電磁場荷類型分為+、-兩種;3.中子、質子的夸克數為3,帶電π介子夸克數為2;4.純弱衰變反應產物只有電子、中微子;根據以上信息定量計算四種力荷類型。解析:以上4個已知條件其實是將四種基本力的荷羅列到了一起,即便強弱核力公式並不清楚,我們也能很清晰地看出四力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大家有沒有看出這四個已知條件之間是啥關係呢?
  • 啥叫四種基本力,質子帶正電本來相斥,為啥卻粘在一起?
    在這四種力中,萬有引力和電磁力都是長程力,理論上可以傳播無限遠,傳播速度為光速;強力作用距離很短,約在10^-15m以內;弱力作用距離更短,在10^-17m以內,它們傳播速度小於光速。在這四種力中,引力最弱,弱力次弱,電磁力較強,強力最強。它們的強度表達為:強力10^4N,電磁力10^2N,弱力10^-2N,引力10^-34N。
  •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學霸對四種基本力的介紹
    引力引力是兩個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無論是從橋上扔下一塊石頭,還是繞著一顆恆星運行的行星或引起海洋潮汐的月球,都是引力的結果。引力可能是我們最直觀、最熟悉的基本力,但它也是最難解釋的力之一。他把引力描述為兩個物體之間的吸引力。幾個世紀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通過他的廣義相對論提出,引力不是一種力。相反,它是物體彎曲時空的結果。一個大物體在時空中的作用有點像一個放在紙中間的大球,它會讓紙變形,並導致紙上其他更小的物體向中間下落。雖然萬有引力將行星、恆星、太陽系甚至星系聚集在一起,但它卻是最弱的基本力,尤其是在分子和原子尺度上。
  • 引力產生的本質,到底是「引力子」還是空間的彎曲?
    科學家們在長時間的觀測和研究論證的過程中,逐漸將反映宇宙中物質變化和相互作用的影響因素,歸結為4種基本作用力的功勞,即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這4種基本作用力可以說是維持宇宙萬物運行的秩序規則,並非只有引力一種。
  • 宇宙為什麼有四種基本力?破解玄機,統一四種基本力前路漫漫
    說到「力」,給我們的感覺是十分平淡無奇的。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就學過基本的力學知識:我們可以用力推、拉使物體移位;可以拉伸、扭轉或者粉碎一個物體;揮動手臂用球拍將球打出去,人走路或汽車行駛會遭遇空氣阻力和路面的摩擦力,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這些「力」並不會太過介意。
  • 為什麼宇宙會有四種基本力?它們能夠統一嗎?未來之路很艱辛
    大自然的一切現象和規則都是由這四種基本力來主導進行的,而宇宙中的一切演化其實也是由這四種基本力來進行。可以說我們研究探索科學,其實就是在研究這四種力,曾經有科學家稱科學的終點是神學,其實這種說法某種程度上也是正確的。
  • 宇宙遠不止3個空間維度,而我們生活在高維宇宙的一張膜上?
    這是一個很難想像的理論:宇宙可能擁有更高的維度,而我們生活的三維宇宙,可能只是更高維度空間中的一張膜。只有引力可以在額外維中傳播,因此,科學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通過探測微小尺度上的引力效應,發現宇宙的額外維度。
  • 互相平衡但又相互制約,自然界的四種力你都知道嗎
    在過去2000年中,科學家對於目前存在宇宙的四種力做足了功課,也為我們一點點揭開了它們的面紗,它們有的使我們立足於地球之上;有的就存在我們的身邊時刻為我們帶來便利;有的在醫療上面挽救他人的生命;有的則給我們帶來強大的武器也給我們帶來極大的迫害。這四種力便是:引力、電磁力、弱核力以及強核力。
  • 四種作用力中最弱的引力,為何能坍縮出宇宙無敵的黑洞?
    弱相互作用力弱力的主要成就,是提供放射性所需要的條件,包括中微子在內的眾多射線,背後都是弱力在發揮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力帶電荷的粒子都會受到電磁力的影響,小到磁鐵大到地球,概莫能外,我們之所以能碰到物體,站在地上,而不會因為原子內部的巨大空間而「陷進去」,就是因為電磁力的原因,它讓人類能「觸摸」到這個世界。
  • 宇宙中的四種基本力,在自然界中到底起什麼作用?
    在過去的兩千年以來,科學家們逐步發現宇宙中的所有現象都可以劃歸為四種基本力。這四種基本力量從一開始就不同,但本質上是不可缺少的,它們是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和重力。下面簡要介紹這四種基本力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電磁力:自然界中的電磁力有多種形式,包括電、磁和光。
  • 第五種基本作用力存在嗎?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這樣一個基本問題
    第五種力,英文:Fifth force,指除了已發現的在自然界裡證實存在的四種基本作用力以外的另一種可能存在的基本作用力。第五種力是確實存在,還只是一種猜想和臆斷?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求對這個基本問題的肯定答案。已經證實存在的四種基本作用力有: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對前兩種力,我們許多人都非常熟悉。
  • 淺談四大基本力:引力、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
    科學家曾表示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有四種,分別是引力,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別看這些力都是從微觀角度出發而設立起來的,但它們的作用卻十分重要。一:引力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是經典物理學的一塊基石,沒有它,我們便不會了解地球為何會繞著太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