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華為將發布國產程式語言,打破國外壟斷!

2020-12-17 騰訊網

來自網絡

近日,傳華為即將發布國產自主程式語言——「倉頡」,軟體擺脫美國控制。

美國在程式語言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美國能禁止程式語言或編譯器對我國授權嗎?

唯一能約束一種程式語言的就是專利,但C語言等目前並不受任何專利約束。Bell實驗室最早實現了C語言和Unix,但是它們未能通過專利的力量阻止其他平臺上C語言的實現和使用,未能阻止BSD和GNU的出現,未能阻止Unix大戰,使得最後正統意義的Unix不復存在。後來從開源社區誕生的語言比如Python、Ruby、PHP、Go等,原本就不受專利約束,任何人都能自己實現它。

當然,仍然受專利約束的程式語言是存在的。比如,Java在Oracle的手上,仍受專利約束,所以才有了曠日持久的Oracle訴Google案。如果發生新冷戰,我們到時候可能不能合法地使用Java了,像C#、Delphi、VBA等由商業公司創製的程式語言可能也將不能使用,只要他們隨便在專利或者授權上找一個把柄就可以了。x86、ARM指令集也是受專利保護的,這就使得這些處理器的彙編語言也有可能不能合法使用。

美國對華為的極限打壓已經進入軟體層面。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精髓,而EDA軟體是晶片設計的靈魂。海思麒麟晶片的成本包含了研發投入、EDA軟體費用、ARM授權費用、臺積電製造費用、以及一系列專利費用。

美國的技術封鎖逼得華為成為微軟谷歌一樣的角色,既得推出自己的鴻蒙系統,還得擁有自己的程式語言。可喜的是,鴻蒙2.0馬上要來了,HMS Core、方舟編譯器和運行環境已經有APP開始支持。

又一好消息,華為即將發布國產「倉頡」程式語言,補齊軟體核心短板。華為將自主程式語言命名為「倉頡」是有講究的。

倉頡,世人說他「龍顏四目,生有睿德」。在歷史傳說中,倉頡被認為是中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正是他所創造的文字,在經過幾千年發展之後,最終演化成為現在的漢字。有了「倉頡」,EDA軟體短缺的難題應該也能順勢解決,華為太棒了!要知道,網上的曝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自媒體謠傳。不管怎樣,在官方沒有否認或者沒有公布之前,這些都無法證實或證偽。

華為自主的科技智慧財產權倉頡並非空穴來風,只是目前而言,只是已經註冊佔位,還處於未公開狀態。而分類上,也和大家以為的計算機技術相去甚遠。

目前華為自家的倉頡產品,有三類:一類是網站服務;一類是運輸工具;最後一類是科學儀器。瞧這三款同名的智慧財產權,怎麼也不像是計算機程式語言。這可能是我們外行的錯覺,其實如果程式語言是真的,那就是屬於科學儀器這個分類的,是真的倉頡程式語言。要知道,華為推出過的ARK OS這些編譯器和作業系統,都是屬於科學儀器分類的。

而現在,就剩下網站服務和運輸工具了,乍一看有點風馬牛不相及。如果說網站服務還和計算機技術有點關係的話,那麼運輸工具又是什麼鬼?這就和IT有點相去甚遠了吧。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程式語言用於網站服務方面,可能屬於Web端,也就是可以進行Web開發和後端開發。而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人工智慧物聯網時代了,是不是以後構建無人機、無人駕駛、智能交通這些新物種的技術項目,需要用的就是這款新的程式語言呢?

上面這些,是我們目前能獲取的資訊。我們國人一直在奮力發展國產計算機技術。看好我們國產的科技發展,但同時也保持清醒,對華為和程式語言等技術方面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和疑惑。畢竟一款程式語言如同一款作業系統一樣,需要各種軟硬體生態來適配來豐富完善。即便強大如華為,推出來一款程式語言,依然需要開源給大眾,依然需要商業助推,這樣才會在技術開發者和大眾市場群體的應用中變得更完善,更能加快補齊短板。

如果現在華為推出一款國產全新程式語言,那麼也要大家接受、學習和開發使用,更重要的是,作為新生事物,它要融入程式語言行列,要用新語言開發出實實在在的產品或內核,就要全球技術領域人群的認可接受,另外就是往大眾群體和學生愛好者群體滲透和普及,這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搭載鴻蒙的手機發布,並推動手機應用開發者加入,那麼配合新的開發語言,又將提供一大批崗位,其實利好開發者!大廠需要華為生態渠道,客戶端崗位需求會激增。

相關焦點

  • 華為與小米「喜結連理」?國產系統生態聯盟成立:打破微軟壟斷
    如果說國產品牌在市場份額的勝利是開啟了國產科技的第一步,那麼如何打破這種壟斷則是國產科技最關鍵的一步。 Deepin是中國第一個具備國際影響力的Linux發行版本,截止至2019年7月25日,深度作業系統支持33種語言,用戶遍布除了南極洲的其它六大洲。
  • 華為「反擊」開始,自研GPU打破國外壟斷,衝擊兩大美芯巨頭
    但是自從去年9月份之後,海思對高通的影響就沒有之前那麼大了,因為美國制定了晶片規則,讓海思設計出的晶片得不到代工,只能靠備貨來維持華為手機業務的正常發展。而高通則趁此機會發布了新一代的驍龍888處理器,並收穫了十多個手機廠商的合作訂單。
  • 繼華為鴻蒙之後,另一款國產系統也開始內測,或將打破美企壟斷
    一直以來我們用的都是國外進口的晶片產品或者是晶片技術,之前也沒人能想到這些技術能斷供,能對我們造成如此嚴重的危害。所以華為給我們狠狠地敲響了一次「警鐘」。而除了晶片之外,我國在另一方面上的發展其實也比較孱弱,甚至也需要靠美國,這項領域就是系統。從手機系統的角度來看,有美國的谷歌和蘋果,站在電腦的角度看,有美國的微軟。
  • 打破微軟壟斷!繼華為「鴻蒙」之後!又一款國產系統也開始內測
    儘管在國產作業系統中,有中標麒麟、深度Linux、中科方德、普華等數十家國產廠商與微軟競爭,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各自為戰」,很難削弱微軟在PC市場的影響力。近年來,自從中興、華為等國產科技巨頭紛紛遭受到了「斷供」危機之後,消費者對於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的呼聲也開始越來越高。
  • 打破美歐壟斷,中國伽馬刀實現100%國產化!國產替代潮來了?
    來源:金十數據打破美歐壟斷,中國又一領域實現100%國產化!要知道,2010年中核集團已經實現工業鈷-60放射源國產化,打破國外長期壟斷,其技術指標和質量水平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中核集團秦山核電於2019年4月第一批國產醫用鈷-60原料的自主生產,打破我國醫用鈷-60放射源"缺芯少源"的局面。
  • 國產EDA軟體新突破!華大九天正式宣布,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據悉,在IC設計的高端軟體上,幾乎已經被Cadence、Synopsys、Mentor三家美國公司壟斷。更重要的是,這三家EDA軟體公司在中國EDA軟體市場的份額達到了驚人的95%,就華為來說,此前在設計晶片時就是使用這三家公司的軟體。
  • 打破美日韓壟斷?國產存儲晶片取得新突破,官方聲明暗藏玄機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晶片進口國,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的晶片進口金額都超過了3000億美元,是中國第一大宗進口商品,比石油還緊缺,而我國的國產晶片自給率僅有12%,88%的市場需求都要從國外進口。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市場養育了海外的晶片巨頭,讓它們賺得盆滿缽滿。
  • 華為研發的LiteOS投入商用,打破安卓和IOS作業系統壟斷
    華為作為目前國內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領軍人,同時華為也是國內科技企業的先驅者之一,華為一直都非常的重視科技創新,每年研發投入都是非常驚人的,這麼多的研發投入中,有一個重點研發對象,那就是手機作業系統。大家也都知道目前主流的作業系統只有iOS和安卓,這兩家作業系統幾乎壟斷了智慧型手機行業,目前國產手機全部都是使用的安卓系統,最近華為打破了這樣的壟斷,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開始商用了。這個作業系統就是華為自主研發的LiteOS作業系統,而且這一款作業系統已經投入商用了,雖然手機方面還沒有大規模的商用,但在華為的智能手錶上已經投入使用了。
  • 國產快閃記憶體的崛起,獲得華為的青睞,打破日美壟斷躍居全球第七
    近年來,國內晶片產業的「去美化」如火如荼,雖說目前依舊需要依賴進口,但在個別細分領域,國產晶片已經成功崛起,例如快閃記憶體。 放眼全球快閃記憶體晶片市場,一直以來由日美韓三國掌握著前六大快閃記憶體原廠,例如三星、SK海力士等都是能夠壟斷全球的快閃記憶體巨頭。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松江企業致力研發中國人自己的飛行模擬器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松江企業致力研發中國人自己的飛行模擬器 2020-04-19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一款國產晶片取得重大突破!打破美日德技術壟斷:掀起國產替代潮
    【7月3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進入到5G網絡時代以後,意味著萬物互聯時代也將隨即而來,根據美國華爾街知名人士預測,未來將會有超過50%的5G連接設備來自於中國地區,而這些5G連接設備都有哪些呢?不僅僅包括了智慧型手機、電腦,同時還有各種智能設備、傳感器等等,尤其是在溫度、光線、距離等傳感器,都將會成為5G萬物網際網路時代,必不可少的智能終端設備,所以全球很多科技巨頭,都紛紛開始搶奪傳感器晶片市場;而近日,美國《福布斯》更是直接將傳感器列為未來十大科技產品之首,可見傳感器晶片的重要程度,但在傳感器晶片領域,全球共有超過4.8萬種傳感器,但我國僅研究了其中的
  • 石英股份半導體高溫材料打破國際壟斷,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日前,石英股份發布公告顯示:公司接到日本東京電子(TEL)通知,公司生產的半導體領域用系列石英產品通過其官方認證。這意味著,國產半導體材料打破賀利氏、邁圖等歐美企業長期壟斷,走向國產化道路。隨著石英股份打破高端石英材料的國外壟斷,我國半導體材料產業開啟發展先河,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打開半導體產業鏈發展的重要一環。目前,我國在半導體材料上蓄勢發力,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行業內領軍企業神工股份生產的半導體級單晶矽材料純度達到11個9,產品質量核心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核心產品已經成功打入國際先進半導體材料供應鏈體系,並逐步替代國外同類產品。
  • 統信軟體聯合華為、龍芯等30家公司成立了同心生態聯盟,打破微軟的...
    打開APP 統信軟體聯合華為、龍芯等30家公司成立了同心生態聯盟,打破微軟的OS壟斷 憲瑞 發表於 2020-12-23 17:30:57
  • 「國產」CG程式語言太極問世,模擬3D大部分連GPU都不用
    而現在,這種貴族式的昂貴被一種新的CG程式語言打破了。這是一種新的面向CG特效的程式語言,是一位來自中國的MIT博士胡淵鳴同學研發的。新的CG程式語言就是可微分編程DiffTaichi(太極),可以通過蠻力的梯度下降有效地優化神經網絡控制器,而不必使用強化學習。這款可微分編程來源於胡淵鳴同學之前的工作。
  • 谷歌不再提供技術服務,華為發布解決方案 對國外市場進軍
    大家都知道,2019年,受美國政府的行政命令限制,國外搜索巨頭谷歌公司被禁止與華為合作開發新設備、預裝包括 Android 行動作業系統,或提供包括 Gmail、地圖、YouTube、Play 商店等在內的各項應用與服務。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怎麼說呢?就相當於國內不允許使用支付寶和微信一般,可想而知在國外華為的處境是多麼艱難!
  • 證券之星 生益科技:覆銅板龍頭打破美技術壟斷,擁抱華為國產替代...
    數據來源:新時代證券高頻高速覆銅板被美日廠商壟斷 生益科技已經得到華為認證高頻覆銅板根據材質主要分為聚四氟乙烯(PTFE)和碳氫覆銅板,高頻板生產工藝複雜,材料和加工認證周期較長,需要專用配方,存在非常高的準入門檻,目前被美國和日本廠商壟斷,美國的羅傑斯、Park、Isola和日本的中興化成四家企業全球市佔率高達90%,處於壟斷地位。
  • 厲害!揚州高校師生研發防松螺母,打破國外壟斷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韋娜 記者 顧瀟)「我們的防松螺母核心防松指標已經超過了國外一流產品,而成本卻很低。」12月3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了解到,該學院智能製造學院師生團隊發明了「智緊王恆力防松螺母」,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和市場壟斷。
  • 七一一所研製的TZG型碳纖維複合材料傳動軸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功...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品應用,近日,七一一所研製的TZG型碳纖維複合材料傳動軸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功獲得中國船級社(CCS)頒發的國內首張工廠認可證書。長期以來,先進的船用複合材料傳動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船用複合材料傳動裝置市場被國外知名廠商控制,國內相應的規範與標準缺失。
  • 人工智慧製造產業促進會在寧發布成果 中電鵬程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2020-09-22 07:3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人工智慧製造產業促進會在寧發布成果中電鵬程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張希)  9月19日,人工智慧製造產業促進會成果發布暨中電鵬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江寧開發區舉行。
  • 又一國產科技巨頭官宣!掀國產替代潮:首款「純華為鯤鵬」伺服器下線
    【7月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國內最大伺服器供應商—浪潮再次受到了Intel方面的斷供以後,也是再次讓廣大網友們認識到了,Intel在國內PC/伺服器市場,幾乎有著「壟斷」地位,這對於國內的很多伺服器企業而言,一旦遭受到了美國晶片巨頭—Intel方面的斷供,則非常有可能會受到致命的打擊,對此有很多網友則紛紛表示,希望國產晶片能夠儘快進入到伺服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