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髎穴
Jiān liáo
歸經:三焦經
取穴方法:
肩髎穴位於人體的肩部,肩髃穴後方,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
肩髎穴 解析:
肩,指穴在肩部也。髎,孔隙也。該穴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在此化雨冷降歸於地部。本穴物質為臑會穴傳來的天部陽氣,至本穴後因散熱吸溼而化為寒溼的水溼雲氣,水溼雲氣冷降後歸於地部,冷降的雨滴如從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
肩髎穴意義:三焦經經氣在此化雨冷降歸於地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和天部稀少的水溼之氣。
運行規律:經水循三焦經下行,水溼之氣吸熱後循三焦經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濁。
主治疾病:
臂痛,肩重不能舉。
〖人體穴位配伍〗配天宗穴、曲垣穴治療肩背疼痛;配肩井穴、天池穴、養老穴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生理解剖〗在三角肌中;有旋肱後動脈;布有腋神經的肌支。
取穴方法:
肩髎穴位於人體的肩部,肩髃穴後方,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
如何找準穴位–肩髎穴
這一篇來說說肩髎穴。古語說:肩,指肩髎穴所在之部位為肩部。髎,孔隙、凹陷,指肩髎穴在肩部凹陷處。可治臂痛、肩重不能舉。
肩髎穴歸屬於手少陽三焦經,是三焦經在肩部關節負責轉動的穴位。主治肩周炎、肩痛不舉、上肢麻木、高血壓等。
精確定位:肩髎穴在三角肌區,肩峰角與肱骨大結節兩骨間凹陷中。
取穴竅門:外展上臂,肩膀後下方呈現凹陷處即是肩髎穴。
一按就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肩髎穴,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鐘。不僅可以治療肩臂痛,還可以預防肩周炎、中風偏癱等病症。
小貼士:肩髎穴屬於手少陽三焦經,既可疏風化溼,治療肩背部、上膠的疼痛、麻木等疾病,又能發揮經絡中聯絡調節三焦功能的作用,運化水谷、輸津送液、排洩廢物,來維持體內血壓的正常與平穩。
導讀:按摩肩髎穴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肩臂痛、上肢麻痺或癱瘓、肩關節周圍炎等,肩髎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肩髎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肩髎穴位位置圖】
肩髎穴位位置圖
【圖解肩髎穴位的位置】
肩髎穴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穴位圖,肩髎穴位於人體肩部,肩髃後方,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
肩髎穴的準確位置圖
【按摩肩髎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肩臂痛、上肢麻痺或癱瘓、肩關節周圍炎等
按摩肩髎穴的功效:升清降濁。
【溫馨提示】
肩髎穴位配伍:肩髎穴配天池穴、肩井穴、養老穴緩解治療上肢不遂、肩周炎;肩髎穴配天宗穴、曲垣穴緩解治療肩背疼痛
針刺肩髎穴的方法:肩髎穴直刺0.5-1寸。
艾灸肩髎穴的方法:肩髎穴艾條灸5-10分鐘,肩髎穴艾柱灸3-5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