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密碼--下髎穴 、中髎穴 (連載七十九)

2021-02-12 黃帝養生

下髎穴

按摩下髎穴的作用與好處有治療腰痛、腹痛、便秘、盆腔炎、子宮內膜炎等。下髎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下髎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下髎穴位位置圖

圖解下髎穴位的位置

下髎穴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骶部,當中髎下內方,適對第4骶後孔處。

按摩下髎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腰痛、腹痛、便秘、帶下、小便不利等;現在多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炎、盆腔炎、下肢癱瘓等。
下髎穴的功效:疏導水液,健脾除溼。
下髎穴位配伍:配氣海穴治療腹痛;配築賓穴、太溪穴治療痛經;配風市穴、崑崙穴治療腰痛、下肢痿痺。

【溫馨提示】

按摩下髎穴的手法:下髎穴最好採用叩擊,將手握一個空拳,用拳背這個位置去叩擊腰骶部,雙手可以同時叩擊,叩擊的力量一定要大點,有明顯的聲音出現,刺激它,才可能通過骶神經孔,傳遞到盆腔裡面去,來刺激裡面的臟腑。
針刺下髎穴的方法:下髎穴直刺1-1.5寸。

中髎穴

按摩中髎穴的作用與好處有治療腰痛、便秘、月經不調、小便不利等。中髎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中髎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中髎穴位位置圖

圖解中髎穴位的位置

中髎穴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骶部,當次髎下內方,適對第3骶後孔處。

按摩中髎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腰痛、便秘、洩瀉、月經不調、帶下、小便不利等。
中髎穴的功效:疏導水液,健脾除溼。
中髎穴位配伍:配足三裡穴治便秘;配殷門穴、承山穴治療腰痛、下肢癱瘓;配關元俞穴、三陰交穴治療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配合谷穴、足三裡穴治療便秘、腹脹。

【溫馨提示】

按摩中髎穴的手法:中髎穴最好採用叩擊,將手握一個空拳,用拳背這個位置去叩擊腰骶部,雙手可以同時叩擊,叩擊的力量一定要大點,有明顯的聲音出現,刺激它,才可能通過骶神經孔,傳遞到盆腔裡面去,來刺激裡面的臟腑。
針刺中髎穴的方法:中髎穴直刺1-1.5寸。

【分享】「最大的自私就是無私」。當你將有價值的信息,遞給身邊的朋友時,你在他們的心裡會變得更有價值。

•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進行關注

•黃帝養生國際控股集團
•公司網址:http://www.huangdiys.com
•查找公眾號
黃帝養生(huangdiys_2013)
•查找私人微信 huangdiys_kf hdshenyun
•QQ 195401503; 365300103
•電話:010-68216899
•手機:13681055560

部分文章來自網絡,轉發僅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在後臺留言或者發郵箱huangdiys@163.com),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閱讀完文章之後如方便請點擊底部廣告,您的舉手之勞就可以幫助黃帝養生公眾微信的運營,謝謝!

相關焦點

  • 中髎穴
    點上面「經穴密碼」即可關注我是密碼君,每天和大家一起暢談【經絡穴位】驅病養生的獨特魅力。
  • 肩部穴位——肩髎穴
    【導讀】肩髎穴是人體肩部的一處穴位名稱。
  • 詳述八髎穴(上、次、中、下髎)!
    【名解】中,與其餘三髎穴相對位處中部也。髎,孔隙也。中髎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中髎。中髎穴的功效與作用:中髎穴具有補益下焦,強腰利溼的功效,是治療下腰疼的常用穴位。中髎穴臨近於二陰,故常配合其相關腧穴治療前陰病、婦科病及腰部疾病。
  • 瞳子髎穴 | 人體穴位查詢
    瞳子髎穴(膽經) tónɡ zǐ liào別名:太陽穴,前關穴,後曲穴取穴方法:瞳子髎穴位於面部,眼睛外側一釐米處(目外眥旁,當眶外側緣處)。穴位解析:(1)瞳子髎。瞳子,指眼珠中的黑色部分,為腎水所主之處,此指穴內物質為腎水特徵的寒溼水氣。髎,孔隙也。該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溼水氣在此匯集後冷降歸地。
  • 次髎穴的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文章摘要:次髎穴,出自《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骶部,穴位上布有第二骶神經後支和骶外側動、靜脈後支。
  • 每日一穴解析——上髎穴!!!
    【上髎穴的位置】位於骶部,當髂後上棘與中線之間,適對第1骶後孔處。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骶棘肌、第一骶後孔。皮膚由第一、二骶神經的外側支臀中皮神經分布。左右第一骶後孔間距39.7~40.1毫米和第二 骶後孔的縱距為16.7~18.5毫米,並距髂後上棘上緣一橫指。在活體骶後孔和骶前孔傾斜約60度。骶管內,有骶神經的前、後根及固定脊髓下端的終絲 等,前者經相應的骶前、後孔離開骶管,後者附著在尾骨的背面。
  • 八髎穴針灸定位--八髎的體表定位
    八髎穴不是一個穴位,它是一組穴位,所以合稱一起就叫:八髎穴,有八個點,左邊四個右邊四個,分為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正好是在我們腰骶的部位
  • 每日一穴:中髎
    中髎穴主治二陰、少腹等疾患:如小便淋瀝,癃閉,嘔吐,腹脹,洩瀉,痢疾,大便難,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陰癢,不孕,遺精,陽痿,五勞七損,腰膝冷痛,痴呆,腰痛,小便不利,便秘,帶下,滯產,腰骶疼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現代又多用中髎穴治療尿瀦留,腸炎,睪丸炎,卵巢炎,盆腔炎,子宮脫垂,骶髂關節炎等。並可作催產,引產之用。出處《針灸甲乙經》:女子赤淫時白,氣隆,月事少,中髎主之。
  • 每日一穴【下髎穴】,主調腰痛及生殖系統疾患
    【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四穴的主治病證基本相同,其功用為通行水液,在治病取穴時當按不同情形對證取穴。以上四穴中上髎穴調節的經水量大,用時當為體表大寒或體內大熱之狀,而下髎調節的經水量最小,用時當為體表微寒或體內微熱之狀。餘類推。
  • 巨髎穴|每日一穴
    往下翻翻文末有福利●巨髎穴(胃經) jù liào
  • 八髎穴:(上、次、中、下髎)詳解
    【名解】上,指本穴相對於次髎、中髎、下髎三穴而言為上也。髎,孔隙也。上髎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上髎。
  • 八髎穴(上、次、中、下髎)詳解
    【名解】上,指本穴相對於次髎、中髎、下髎三穴而言為上也。髎,孔隙也。上髎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上髎。
  • 八髎穴之次髎詳解
  • 【下髎穴】:治療腰痛、腹痛、便秘、盆腔炎等
    【穴位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有臀下動、靜脈分支;當第四骶神經後支通過處。   【穴名解說】    【下髎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名解】下,與上三髎穴相對所處為下也。髎,孔隙也。下中髎穴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穴位含義】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 每日一穴:上髎
    出處《針灸甲乙經》:女子絕子,陰挺出,不禁白瀝,上髎主之。穴名解上為下之對,髎即骨隙,四對骶後孔為八髎穴所在,本穴位居第一,故名上髎。上,《說文》:「上,高也。」髎,有深空之義,在此意指骶後孔。此穴在第1骶後孔中,為骶後孔之最高者,故名上髎。特異性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八髎穴之一。
  • 【每日一穴】下髎穴:主調腰痛及生殖系統疾患
    下髎穴:屬足太陽膀胱經。下,與上三髎穴相對所處為下也。髎,孔隙也。
  • 時間醫學-----瞳子髎穴
    瞳子髎穴是膽經上跟酉相關的穴位,簡稱寅上酉的穴位。酉,代表大腸;酉年齡段:女孩0---7虛歲,男孩0---8虛歲。酉,正是人年輕漂亮的時候,是人最好動的時候,最可愛的時候。要年輕美麗就得要酉的氣息強。瞳子髎穴是陽光照耀酉的穴位,這能得到很多結論:酉,代表大腸,那大腸的手術或者傷口或者潰瘍,可以用這個穴位。
  • 每日一穴:肩髎
    肩髎為經穴名(Jiānliáo TE14)。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肩即肩部,髎指骨隙,此穴在肩部骨隙中,故名肩髎。
  • 【每日一穴】居髎穴:利溼化氣、舒筋活絡
    【腧穴釋義】居髎。髎,孔隙也。該穴名意指膽經氣血在此屯居並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質為維道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屯居穴周並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足少陽陽蹺脈之會。本穴位處髖部肌肉豐滿之處,穴內的地部經水流入地之地部後氣化出大量陽氣,穴內氣血既的天部的陽氣又有地部的經水,氣血物質同合陽穴於陽蹺脈的氣血之性,故為足少陽陽蹺脈之會。附註:陽蹺脈、足少陽之會。
  • 【每日一穴】瞳子髎穴:降濁去溼
    瞳子髎為經穴名(Tóngzǐliáo)。瞳子髎是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瞳子即瞳孔,髎指骨隙,穴在小眼角外緣骨隙中,橫對瞳孔,故名瞳子髎。【腧穴釋義】別名:太陽穴,前關穴,後曲穴瞳子髎。瞳子,指眼珠中的黑色部分,為腎水所主之處,此指穴內物質為腎水特徵的寒溼水氣。髎,孔隙也。